归乡不归乡?
1904年日俄战争,1910年朝日战争,日本都打了胜仗,国运兴隆。随着日本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已不再需要依靠贩卖南洋姐赚取外汇。1920年, 日本政府以有辱国耻为由,禁止日本女人在国外卖身,不过许多南洋姐都不愿回乡。日本人加在南洋姐的名堂是很屈辱性的,如淫卖、丑业妇、娼妓、贱业妇、娘子军、卖笑妇等。南洋姐怕被家乡和族人排斥,宁愿继续留在本地。
(侮辱性的形容词)
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经济再度大受打击。为了养家,农村女子重复着历史命运,出国当娼妓去了。
当日本军队占领新加坡时,原先在这里的妓女再加上军妓,日妓的数量更是空前,连南华女子中学也被征用,成了日本艺妓馆。有人戏称日妓为“大和部队”,与皇军“并驾齐驱”。据说还有一位日本官员故意向寺内寿一总司令报告“大和部队已经打进来了”,寺内寿一因此把不少军妓遣送回国。但日本妓女真正锐减是在日本投降之后。这些女子不是战争的发动者,也没有因战争而有任何得益,可是在更屈辱的大背景下她们实在无法继续谋生了。
静默的黄土
余秋雨在《天涯故事》中提到这些客死异乡的日本妓女的集体坟墓就在新加坡一个偏僻的地方,这个“偏僻的地方”其实是日本墓地公园。1888年, 妓院老板二木多贺治郎捐出七公顷橡胶园建成日本墓地,埋葬那些年轻死去的妓女。
(宁静的墓园)
(南洋姐下南洋,跟日本军国主义息息相关)
日妓南下与日本经济萧条有密切关系,而经济萧条又是日本必须向外扩张的根本动因。日本妓女的墓碑与日军元师寺内寿一及一万多部下的坟墓紧紧靠在一起,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把历史逻辑化。
(寺内寿一的墓碑)
南洋姐都有过青春年华,但很快都成了一枚枚琐小的骨骸,掩埋在异地的荒草中。在上千个墓碑上,连一个真名字也没有留下。石碑上刻着的都是戒名,如“慈音信女”、“端念信女”、“忍芳信女”、“妙芳信女”等等,好些还显然是死者的姐妹们凑几个钱托人刻上去的。
(墓地公园内的信女的墓碑)
这些南洋姐不具真名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保存一点生命的信念,皈依了佛教,希望在虔诚的祈求间,来世能够过个好日子。另一个可能性是要隐瞒自己家族的姓氏,不使遥远的族人因自己而招腥惹臭。
这些墓碑群什么资料也没有留下,墓碑群所埋藏的故事也随着时光湮灭。她们的墓碑并非对着她们的故乡,而是一律面向西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相关链接
死不望乡的南洋姐 (Part 1)
Hey navalants, after reading your article it made me cry you know.
ReplyDeleteIf you don't mention, I still never know that there is a Japanese cemetery in Singapor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Karayuki-san in the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How about the Chinese women who came to Singapore in that era? Looking forward to read your article about their stories.
18世纪开始,为了养家农村女子到新加坡当娼,日本利用贩卖这些 ‘南洋姐’ 赚取了大量外汇,
ReplyDelete但是她们大多最后放弃 ‘还乡’,因为 ‘南洋姐’ 受到了家乡 日本人 的歧视与排斥,不但得不到
感恩与谅解,反被冠以种种屈辱性的 ‘称号’ !她们宁可在这裡终老,‘客死异乡’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她们是幸运的,因为她们至少被赋予选择 ‘去’ 或 ‘留’ 的权利,看看
今天在新加坡的 ‘菲佣’,‘缅佣’,‘印佣’,….. 她们就从来不敢作 ‘合法永居’ 的 ‘妄想’ !
2013年5月香港终审法院甚至公开作出了最后裁决驳回长期外籍家庭佣人取得居留权的要求!
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我曾多次到后港拜访友人的私宅时经过这裡,当时留给我的印象:
无序却非乱葬岗,阴森而不恐怖,有一种安祥宁静的舒适感!
在我的印象中:经过多年的征用,沧海桑田,新加坡 ‘硕果仅存’ 的坟场不多了,上世纪80/90
年代也到过 ‘格兰芝阵亡将士公墓’ 那裡肃穆庄严井然有序,阳光大气,与这裡不可 ‘同日而语’!
数拾年前我路经这裡时,心情是沉重的,我仿佛听到了多少 ‘南洋姐’ 的心声:
ReplyDelete“我爱祖国如初恋,祖国视我为罪犯”。树木只有在不被肆意砍伐的情况下落
叶才得以归根,站在 ‘南洋姐’ 的立场,内心对祖国留下的除了无比的愤慨与
失望,早已 ‘欲哭无泪’,不存任何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