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rch 30, 2012

悠悠河水山--续篇 Bukit Ho Swee (2 0f 2)

“河水山”这个名字有河有水也有山,应该是个山明水秀,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吧?

2002年,新传媒(Media Corp)以河水山为题材,制作了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河水山》。《河水山》的主题曲由吴庆康作词,李伟菘作曲,邓妙华主唱,来势汹汹,连夺“红星大奖2002”最佳主题曲和“亚洲电视大奖2002”最佳原创歌曲。

星空如此璀璨/风儿好寂寞/河水渐渐流下了落寞/谁在陋巷说承诺深爱过/不过是刹那的火
有些事难以执着/有些情永远交错/若在你眼中灿烂过/无所谓花开花落
有些话留着不说/有些人擦肩而过/只要在你心绽放过/无所谓花开花落
星空如此璀璨/起落叹太多/回忆渐渐留下了落寞/谁也说不出谁错谁失落/不过是刹那心火
有些事难以执着/有些情永远交错/若在你眼中灿烂过/无所谓花开花落
有些话留着不说/有些人擦肩而过/只要在你心绽放过/无所谓花开花落
星空如此璀璨/风儿好寂寞…

《河水山》的诞生,跟20世纪末新加坡两大传媒集团各自雄踞一方不无关系。


(河水山,新传媒经典之一。2002)

当时新加坡两家主要的媒体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简称SPH)是家私营的上市公司;新加坡传媒公司(Media Corporation of Singapore,简称新传媒)则是一家官方企业,这两家公司垄断了新加坡的报章与电视市场。SPH以前只出版报纸和期刊,以及设立以报章内容为基础的商业网站。新加坡的四种语言日报都是SPH旗下的刊物,其中最重要的是《The Straits Times》和《联合早报》,以及以这两份报纸的内容为基础的Asiaone.comZaobao.com。而新传媒只经营电视台、电台和相关网站,新加坡的免费电视频道包括“亚洲新闻台”、“第五频道”和“第八频道”都是新传媒经营的。

2000年,新加坡政府决定让这两大集团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同时进军互联网。为了让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竞争,报业控股获得经营两个免费电视频道和两个电台频道的执照,新传媒则获得出版一份英文报纸的执照。2001年5月6日U频道启播,结束新传媒过去38年来的垄断局面,两大集团的业务也从过去互不干涉过渡到不断出现激烈的转折点。在市场竞争下可是好戏连场,《河水山》就是在竞争下新传媒亮眼的作品之一。

因电视市场的竞争剧烈,内阁资政李光耀继续发挥他的影响力,公开表明“新加坡地方太小,不宜拥有多于一间电视台”。20049月,两大传媒集团整合旗下的一些业务,成立了“新传媒电视控股有限公司” (MediaCorp TV Holdings),新传媒与SPH各得80%20%的股权。根据双方的论点,这是一个防止亏损和增加股东利益的理性措施,是双方在新加坡这个小市场上平衡博弈后的商业考量。2005年起,新公司开始运作。

对广大市民来说,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短短四年内两家电视台重新整合为一家,跳槽到SPH属下U频道的幕后工作者与前线演员纷纷回巢。新加坡两大媒体恍如经历过一场河水山大火的吞噬,期待着凤凰再生。对某些在整合过程中锻羽而归的失意者来说,或许正如《河水山》主题曲所形容的:星空如此璀璨,起落叹太多,回忆渐渐留下了落寞。风儿好寂寞

虽然《河水山》主题曲借助“河水山”这个地方名,唱出“河水渐渐流下了落寞”,实际上,河水山Bukit Ho Swee没有河没有水,不过山倒是有的。新加坡“山区”处处,只要在平地多了一个高耸出地面的丘陵都称为“山”,早期的河水山附近可是山坟处处。

(河水山附近处处是坟山。http://blog.omy.sg/sgstory/archives/1383

随着市区的发展,河水山成为“市区甘榜”,河水山上纵横交错没有规划的木屋建了一间又一间。1961525日附近四脚亭Jalan Membina的火苗,借着风势蔓延到河水山,将木屋区夷为平地,烧毁了2800户家庭,16000人流离失所。当时总共出动了22辆消防车,356名救火员和1346名军警。

(The Straits Times, May 26, 1961)

(河水山大火,蔓延至Havelock Road。NAS 1961)

(在河水山火灾现场逃难。NAS 1961)

(河水山火灾现场,无语问苍天。NAS 1961)

当时的国家发展部长陈家彦(Tan Kia Gan)在立法议会检讨河水山大火事件,也带出殖民地政府遗留下来的严重的住屋问题:

“Let us not ignore the lessons of this catastrophe.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building by-laws, the need to enforce minimum building standard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proper planning should now be painfully clear. We must not be blind to such lessons. We should now understand why the Chief Building Surveyor's Department of my Ministry conducts its campaign against unauthorised structures, which are built in exactly similar conditions to the houses that went up so quickly in flames at Bukit Ho Swee on 25th May. Most of these unauthorised structures are put up by unscrupulous racketeers who live off the miseries of the poor. It is appreciated that the poor people are forced by circumstances to live in these huts because of the acute shortage of cheap housing in the State and that it will be some time before the building programmes of the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can catch up with this shortage. But I should like to appeal to these people not to fall into the clutches of the racketeers who put up unauthorised buildings for rent or sale. They should never buy or rent any of these structures. They may not only be cheated, but may also become victims of fire.”

“It was indeed fortunate that the Bukit Ho Swee fire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 and did not spread further. If circumstances had been adverse the fire could easily have gone out of control with much more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A conflagration of this magnitude can easily engulf not only attap buildings, but also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as well. Many brick and concrete buildings were, in fact, destroyed on 25th May, along Havelock Road. If attap and wooden structures were allowed to multiply in the city areas, the next fire might well destroy a considerable section of the city, with considerable loss of lives. I appeal to members of the public to report immediately to the Chief Building Surveyor's Department should they see any unauthorised attap and wooden structures being put up. At the moment, 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mandatory orders against unauthorised buildings. Many of these orders require alterations to the unauthorised structures before they can be regularised. Most of the houses, however, cannot be regularised, because they are likely to become dangerous fire trap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work of the Building Surveyor's Department, particularly when it takes action to demolish unauthorised buildings. But may I repeat tha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unpleasant action is to save people from the dangers of fire traps, like those of Bukit Ho Swee?” --- Singapore Parliament Reports Volume No. 14, sitting date 1961-05-31

七年后,1968年11月23日,同样一阵怪风,将邻近 Havelock Road 的河水山木屋区完全烧毁,3000人失去家园。

(The Straitstimes, November 23, 1968)

河水山没河没水,那么“河水”从何而来?许云樵编写的《南洋华语俚俗辞典》(1961)提到:

和瑞山:原名Bukit Ho Swee,纪念闽侨钜富郑和瑞者,和瑞为汉隆之子,一八三四年生於新加坡,其父乃承包烟酒公卖之第一人,店号曰协隆发盛。和瑞尝与章芳林之父三潮合资承包,并曾运木材至中国销售,一九零三年殁,年七十。俗讹作河水山。

还有另一个传闻,说河水山取名自“戴河水”,此人也是生于1834-1903年,从事烟酒和木材买卖,1860年代还运木材到中国。所谓“烟”,指的应该是“鸦片”。


河水山究竟是源自郑和瑞,还是戴河水?如果从新加坡华人的英文译名来看,郑和瑞和戴河水都可拼写成Tay Ho Swee,所以不论是和瑞还是河水,可能是同一个人。至于Tay Ho Swee 七十年人世游,到底为乡亲作出什么重大贡献,足以把整座“山”以他的名字命名?或许该上山挖宝探索去了。

Friday, March 23, 2012

悠悠河水山 Bukit Ho Swee (1 of 2)

放下心情,走一段衔接花珀山、直落布兰雅山和肯德岗三个南部山脊的九公里绿色廊道,是另一个消闲的方式。在花珀山上放眼望去,河水山Bukit Ho Swee近在眼帘。

看着河水山的一景一物,不免回想起当年还在念小学时,把我带入美妙的中文世界的陈志成老师。他常在报章上以“陈彦”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也打笔战,1972年出版了个人单行本《木屋区的故事》(佳的出版社),封面的水彩构图是美术老师周璧珊的作品,记载了一段在木屋区成长的童年。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本40年前出版的书籍所描述的就是发生在河水山木屋区的真人真事。

(河水山已发展成组屋区。2009)

1945815日新加坡解放,英国殖民地政府重返阔别三年六个月的新加坡。经历过被日军统治的日子,新加坡人打从骨子里对殖民地政府的无能感到不满,响应着世界各地民族觉醒的反殖民地浪潮,加上战后的住屋、经济、环境、卫生、教育、婴儿潮等民生问题,使殖民地政府左支右拙,岌岌可危。

(城市木屋区的基本格局。NAS. c.1960)

1819年开埠以来,殖民地政府才真正意识到要守住新加坡这个殖民地的皇冠,必须设立社会福利制度来稳定民心。1946年(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127年后)社会福利部成立,不过政府机构缺少能够与华人沟通的官员,无法了解新加坡华人的困境与需求。在社会福利部眼中,新加坡华人是被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荼毒的产物,贪污、娼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战造成家庭破碎,学校停课,年轻人无所事事,在街上游荡,成为流氓地痞。偷窃、打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resul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o-prosperity” to Singapore was the result of corruption and venality as part of everyday life…The effect on the youth of the Colony was deplorable. The current dislocation of family life and the closing of schools made matters worse still. Boys and girls became street-loiterers, pickpockets, thieves, burglars, and gangsters.”  --SWD Annual Report 1946, p30

河水山在殖民地政府眼中是一个危机处处的“边缘”地带,第一个“边缘”是河水山处于市区边缘(Bukit Ho Swee, Beo Lane, Carey Road),占地56英亩的木屋区错综复杂,没有规格,环境恶劣,是传染病的温床;第二个“边缘”是河水山处于社会边缘,窝藏了许多非法居民和私会党徒,是新加坡华人犯罪社会的缩影,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Kampong Bukit Ho Swee 鸟瞰图, RAF 1958)

(河水山的地理位置:Tiong Bahru Road, Henderson Road, Havelock Road之间。From Loh Kah Seng)

在新加坡改良信托局(SIT)眼中,“边缘化”的河水山蕴藏着另一层面的土地规划问题,SIT经理 JM Fraser认为在这些所谓的非法木屋区背后,有许多“非法”居民在市区工作,他们在附近找不到屋子,只好随便搭建一间小木寮或者租一间现成的小木屋居住。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squatters in the town area are not squatters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but are people working in town who have found it impossible to secure housing accommodation and have either built a hut or rented accommodation in an existing hut in some place not too far from their place of work.”  --J. M. Fraser, Manager of the SIT. SIT 952/50, Comments on Memo Submitted by Commissioner of Lands on the Problem of Squatters on Crown Land. 13 November 1950

在解决屋荒问题上,当时一位本地建筑承包商Lim Kim Tah认为现代化的红砖水泥房屋的建筑费用太过昂贵,亚答屋能够耐1020年,比较物有所值,这类房屋在吉隆坡也深受欢迎。(SIT475/47, Lim Kim Tah致函给建屋委员会,15 June 1947)。

JM Fraser则坚决认为水泥建成的现代化屋子能耐50年以上,在社区建设上绝对更有价值(SIT475/47, Memo titled “Pre-fabricated houses at Kuala Lumpur”, 13 August 1947)。他的坚持为日后的建屋发展局(HDB)和新加坡政府组屋半个世纪的蓬勃发展奠下基础。

1961年的河水山大火除了给HDB带来转机外,或许更进一步巩固了PAP的政权,今后50年风行无阻。

(河水山大火,1961年5月25日,Hari Raya Haji)

话说1959年新加坡自治, 由李光耀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参选地方政府时,提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倡教育、改建乡村道路等民生方案,获得全民支持,在51个国会议席中赢得43个,组织政府。1960年2月12日,PAPSIT手中接过棒子,转型为建屋发展局,林金山受委为建屋发展局首任主席。在林金山担任建屋发展局主席四年期间,HDB大规模推动公共住屋计划,在1960至1963年建立了26000间组屋,解决了殖民地政府无法解决的屋荒问题。对比之下,SIT在32年内只兴建了23000间组屋。英殖民地政府30余年所做的,当年的PAP政府只需三年便做到了。

河水山大火之前,新加坡的城市边缘木屋区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而且每一次都被形容为新加坡历史上最严重的火患。这些在市区边缘人口稠密的木屋区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一样杂乱无章,亚答屋与锌版屋用三夹板当隔墙,厨房里煮饭用的是木材、火炭、火水炉。沟渠堵塞,垃圾堆集,茅厕里蛆虫处处,水喉和厕所都是共用的。


(村民饲养的猪只流连在简陋的厕所外。NAS c.1950s)


(Kampong Bukit Ho Swee堆积的垃圾与污浊的死水。NAS c.1950s)


木屋区里包括屋子本身都是易燃物,碰到旱季,火势蔓延得特别快。至于起火的原因,煤炭火水,元宝蜡烛,电线走火等都会引起大小火患,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因素就是人为的纵火。在19501970年代,传闻解决徙置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人放火,一把火烧起来,人财两空,想不搬都不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居民都会组织防火小组,在木屋区轮流负责巡逻救火。

这些一宗比一宗更严重的火灾包括Kampong Bugis1951), Geylang Lorong 31953), Aljunied Road1953), Kampong Tiong Bahru1955, 1959), Kampong Koo Chye1958),Kampong Bukit Ho Swee(河水山 1961)。在SIT的风险评估中,河水山被归纳为徙置区,火患风险仅次于Kampong Silat Kampong Bahru Road)。(SIT 808/50, “List of Kampongs in City Area in order of fire Risk”, in Memorandum from Superintendent, SFB, to Manager, SIT, 27 October 1954)。

当时的国家发展部长陈家彦(Tan Kia Gan)在立法议会作出汇报:

“Lessons must be learned from the cause of this fire, and this lesson should strike home with full impact. For the third time since the war, Singapore has bitterly experienced disaster caused by fire. In 1958 the Kampong Koo Chye fire rendered 379 families with 2,050 persons homeless; in 1959 there was the Tiong Bahru fire which affected 1,016 families, comprising 5,200 people; and now the most tragic of them all, the Bukit Ho Swee fire which destroyed the homes of 2,833 families, involving nearly 15,694 people. The common feature about these fires is that they occur in already packed and unauthorised structures of wood and attap. The occupants in all these cases had, in fact, been living in veritable fire traps. If only one house catches fire, then within minutes a blazing inferno would engulf a whole community before the fire fighters could arrive.”--- Singapore Parliament Reports Volume no. 14, sitting date 1961-05-31

河水山在1961年大火前一年,已经发生过两次火患,不过都被居民抢救下来,没有酿成大祸(南洋商报,1961526日)。避得两次却避不过第三次,19615253.20pm四脚亭Si Kah Teng 开始燃烧的火焰,在风势助长下,迅速蔓延至河水山。这场火患燃烧至隔天早晨,把河水山夷为平地,4人死亡,85人受伤,16000灾民流离失所。

(被逃难的人潮堵住的救火车。NAS 1961)

(消防员,警员,村民与路人合力拉水管救火。NAS 1961)

(村民与路人抢救物资。NAS 1961)

受害的灾民被安置在邻近的河水山联络所和金声小学,九天内1200个灾民分配到刚建好的女皇镇、加冷、中峇鲁、麦波申等新建成的组屋。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另一批在中峇鲁前坟场建立的904个单位中,有700个分配给灾民。19622月,1900户灾民入住在河水山灾区重建的组屋。

(救援中心。NAS 1961)

这十六幢应急的一房式门对门组屋,中间共用走道光线不足,白天没亮灯时格外阴暗,设立在楼梯间共用的厕所、垃圾槽和共用的厨房也不容易保持卫生。但作为快速安顿灾民的紧急措施,当年PAP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照顾民生的承诺。



(河水山原址兴建的一房式门对门应急组屋。NAS 1962)

河水山大火后的短短九个月内,HDB安顿好2800户人家,16000名灾民。李光耀写道:

19615月,河水山木屋区发生大火,万个居民无家可归。在短短18个月内,林金山让他们住进一房式组屋,这种组屋的厨房和厕所是公用的。他也在广东民路我的选区内兴建一座组屋,位置很显眼,我的选民眼看着它一层一层地盖起来,巴不得早日搬进去住。要不是林金山在大选以前基本上把组屋建好,我要争取蝉联恐怕会有困难。”--李光耀回忆录,p394

李光耀一席话,道尽新加坡建国期间PAP为国为民的魄力与理想。50年风风雨雨,今日的政坛依旧是PAP的天下,但政客从政的理想跟开国元勋相比,是否还保持着那股赤子之心般的诚恳与热忱?

Friday, March 16, 2012

乌敏岛 Pulau Ubin

20111026日屠妖节Deepavali,跟博物馆的义工朋友乘船出海,探访乌敏岛。

(樟宜码头乘坐舢板到两公里外的乌敏岛。2011)


(老中青。2011)

新加坡东北部清幽的乌敏岛,方圆10平方公里,比榜鹅新镇稍大,矗立在距离樟宜海滩约两公里的左前方,岛上还有个著名的地标—猪象蛙。猪怎么会像蛙呢?其实猪象蛙只是Chek Jawa的谐音,位于乌敏岛东部,是个观察海洋生态的好地方。

不过乌敏岛确实跟猪象蛙这三种看来毫不相干的动物有一段渊源,它来自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据说当年猪、大象和青蛙比本领,从新加坡本岛游到对面的柔佛海滩。它们还打赌说要是谁游不到柔佛海滩,谁就变成石头,永不超生。本来看似平静的海面突然波涛汹涌,最后猪象蛙都抵达不了彼岸。体形较大的猪和大象化身为乌敏岛,而青蛙则变成了Chek Jawa前的小小青蛙岛(Pulau Sekudu)。

(Pulau Sekudu, 青蛙岛。2009)

乌敏岛全盛时期有岛民千人,当时岛上有华人与马来人岛主,两家距离不到四百米。据说早在1880年代,住在加冷河的Orang Kallang Endut Senin率领下,移居到乌敏岛上,因此岛上的许多村落都以第一位徙殖者的名字命名,比如Kampong Leman 的第一位村长就是 Leman; Kampong Cik Jawa 的第一位村长是 Jawa等;当然也有以地方特征命名的,比如 Kampong Jelutong 的村民来自樟宜种植 jelutong 树(Dyera costulata)的地方,Jelutong的树脂还是口香糖的原料哩!


(20世纪乌敏岛上的石矿场。NAS c.1962)

(19世纪乌敏岛上的石矿场。NHB c.1869)

乌敏岛的岛民还出资办校,1952年前岛上演大戏的舞台也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1952年敏江学校成立,高峰时期学生人数达400人,随着新加坡本岛的发展,岛民一批批迁徙到本岛去,居民人数渐少,1985年学校关闭,2000年拆除。据说当时岛上的马来村民见到华人办校,也在岛上办理马来学校,1956年左右开课,1970年代结束使命。

(演大戏的舞台曾经是上课的地方。2009)

(岛上的敏江学校写在咖啡店的墙壁上。丽平摄。2011)

2000年代猖獗的禽流感彻底改变了乌敏岛民的命运。200563日,新加坡政府向岛民下令,所有以饲养家禽为生的农民必须在两个星期内搬到新加坡本岛政府核准的农场去。另一方面,政府提出组屋配套,作为赔偿。
在岛上再见林初帝,跟两年前相比,高龄80余的林先生人老了两年,缺乏2009年的中气。林初帝是前岛主林有益老先生的儿子,父亲百年归老没多久,他们受到禽流感的影响,政府回收所有的土地,再以每月1000元的租金把屋子出租给还想继续留在岛上的居民。经过几轮交涉后,林初帝最终以400元的屋租守候一方祖业。

(林初帝, 守住一片祖业。2009)

(再见林初帝,左手握拳插腰的姿势是注册商标。2011)

如今小岛的人丁凋零,只剩约30人。当时岛上除了开采石矿外,还有农场和虾池。1980年代,博物馆华文义工培真与夫婿还在岛主家门前租了一个池塘养虾。潮涨潮落,以双手操作的水闸门跟着一开一关,鱼兵虾将螃蟹水蛇等都跟着潮水引进池塘来,是个丰收的季节。

(培真与夫婿,1980年代曾经在岛上养虾。2011)

乌敏岛作为新加坡主要的海产地之一,风光不长,后来水质受到榜鹅的农场影响,红藻泛滥,随着潮水冲到乌敏岛。漂浮的红潮盖过大片水面,水中缺氧,海产大量死亡,影响农家的生计,岛上的养虾业开始没落。

近来附庸风雅,参与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的印象派画展,学习欣赏19世纪的印象派画作,在莫奈、 米勒、塞尚等大师的画作的熏陶下为这个流派所强调的光与色着迷了一阵子。这回在乌敏岛上流连,原来在浮光掠影,明与暗中所散发出的自然色泽是那么富有变化与神采,真与美的魅力,就是艺术的泉源。


(乌敏岛上的光与色。2011)

记得曾经跟一群前工院中文学会的朋友在乌敏岛上行行走走,还捡到一把已经生锈的巴冷刀,当时我们还戏言是当年岛民砍日军的时候留下的。

(砍日军的巴冷刀?2009)

二战时,日本第25军总司令“马来亚之虎”山下奉文Yamashita先派一支小小的队伍占领乌敏岛,并向樟宜发射枪弹。联军总司令白思华Arthur Percival以为山下奉文会以乌敏岛为基地,继续进攻,于是将刚从英国抵达的,也是最强大的第18师布置在新加坡东北部,准备与日军硬碰。

其实山下奉文真正的目的是先占领新加坡西北部的登加空军基地Tengah Airfield和武吉知马Bukit Timah。这招声东击西,避开最猛烈的炮火线,使到联军兵败如山倒,新加坡沦陷。

(The capture of Singapore. 乌敏岛在新加坡与柔佛之间,新加坡的东北方。)

也想起在一个还有梦想,追求真善美的年代,我们一群萍水相逢的年轻人,还散发着撩人的青春气息,在岛上的外展学校(Outward Bound School 1967)进行一个星期的集体活动。起早摸黑,过了凌晨三点,一天活动结束,也顾不了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在野外席地而睡,一头倒下去,不消一分钟便进入梦乡。5.30分起床,过后便是4公里中距离跑步,迎接新的一天。密密麻麻的集训,只有守望相助、互相激励、能者多劳、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完成使命。青春顶着大太阳,青春也有如一场大雷雨,日晒雨淋之后身体更加健壮。


(Outward Bound, Pulau Ubin. 1990)

一晃眼20余年流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位也是国字辈,因此我们以称兄道弟见称的国成多年以后成为近邻。八年前他毅然放下过去的得与失,中年转业,说是误人子弟,其实桃李满园更恰当。改变心态后,一年复一年,陪伴着一批批Normal Tech的学子成长。

(以称兄道弟见称的国成(右一)多年以后成为近邻。1990)

Normal Tech的学生在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中打了一场败仗,感到失落,甚至自我放弃。官话说这是因材施教,降低失学率,我倒不以为然。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为的考试是魔魇,就像旧学制的科举,换了另一个形式存在。考试为这群另一类学生画上不入主流的标签!
国成说让他们重拾信心,面对更长远的未来,吃力但很满足,非金钱所能衡量。的确,心安、则满。

人来人往,飞鸿渐杳,相同的地方,不同的身影,在光与色的变化中,数年华又是几清秋。岛是人非,人生又多添了几分层次感。

Friday, March 09, 2012

从养正学校谈起-百年前的新加坡广东人

每一个梦想是一则神话,从遥远的中国流向南洋。
每一盏心灯是一脉香火,把绵延的生命渐渐点亮。

小时候跟父亲沿着大马路走去牛车水,拐一个弯却去了一个叫大门楼的新天地。大门楼有四级台阶,是走入先贤创校,教育子民,启蒙化愚的怀抱。

所谓的大门楼,就是养正学校的所在地客纳街(Club Street),养正学校有个十分诗意的名字,叫做翠兰岗[1]。养正学校创校时位于现在的珍珠坊的柏路(People's Park Complex, Park Road),1918年才搬到大门楼。父亲说他也曾经在养正上过几个月的夜校,学马来文。1960年代初,政府大力鼓励员工们学习马来语文,文没学到,语则不难,因为之前已经在印刷工会学过,巴刹马来话能够多说几句。

(当年在大门楼Club Street的养正学校,地名也叫翠兰岗,1918年落成。c.1950s)

说来巧合,1990年代的养正学校已经搬迁至实龙岗,易名养正小学,我的三个外甥都在养正小学念书,似乎是延续一段未了缘。

正因为有1905年创办的养正学校这间“百年老店”,使我能够沿着长辈与后辈走过的路,追寻前人的足迹,做了一个关于百年前的广东人造福同乡的作业,希望百年前广东人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大爱精神,能够唤醒今人的社会良知,继往开来。


(初建校时的养正学校,位于现在的珍珠坊,Park Road. 1906)

天一景大厦 (Airview Building )的前身是天一景酒店与新亚酒店。从战前到战后1970年代,在讲华语与方言的社群中,小坡的皇后酒楼、大坡的南天酒楼与天一景酒店,是当时新加坡的五星级酒店。来往于南洋群岛与中国华南之间的比较高级的游客与过境旅客,大都在这三家酒店住宿 。天一景酒店除了经营旅馆外,以设在五楼天台的天一景酒楼著名,暮送夕阳下,夜迎明月升,是当年结婚设宴的好地方。

(天一景大厦Airview Building, Maxwell Road。2011)

天一景大厦由广惠肇留医院与养正基金联合置业,投资所得都捐献给留医院、教育与社区活动。

新加坡大时代的演变离不开十九世纪1860年后的移民潮,中国东南沿海的年轻小伙子,负起离乡背井的包袱,在广州码头乘着“大眼鸡”,经安南(越南)、过暹罗(泰国),来到棋樟山(St John Island)。通过隔离检疫期后,接驳船把他们送到陌生的新加坡。


(繁忙的广州码头。c.1860s)
(早期的“大眼鸡”。c.1900s)

英殖民地政府对华人事物态度消极,没有提供基本福利、教育等照应。华人社会自助求存,揉合着地缘与血缘的宗乡会馆应运而生,成为新客最牢靠的心灵支柱。宗乡会馆成了侨民的父母官,安顿、觅职、经商、嫁娶、祈福、殓葬等事宜都可经由会馆代劳。

1819-1890年间,华族人口从约二三十人增至约18万,闽、潮、粤、客、琼五大方言族群先后成立各自的宗乡会馆(约32个),照顾同乡。1891-1941年间,华族人口激增五倍至约94万,宗乡组织约124个,是华社宗乡组织蓬勃发展的阶段,扮演着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的角色。

例如:1819年-曹家馆(曹亚志创办,他是莱佛士船上的木匠),1822年-宁阳会馆(曹亚志,新加坡第一间宗乡会馆),1840年-冈州会馆,1879年-肇庆会馆,1886年-三水会馆,1920年-怡怡堂瑞狮团(后来在1939年成立鹤山同乡会,1952年易名鹤山会馆)。

(早期的宗乡会馆)

有生安就有死葬,继青山亭(Maxwell Road)与绿野亭(Bukit Ho Swee)之后,1870年,广惠肇三属先贤梅南瑞等人发起购置碧山坟地(广惠肇碧山亭),安葬不幸客死异乡的同乡人,并通过对社群共祖(社群坟山和社团总坟)的祭拜[2],团结身在异乡的同胞们。当代华人社团还秉持着先贤饮水思源的精神,延续着清明与重阳祭祀社群先人的传统。

多年来,广惠肇留医院与广惠肇碧山亭紧密合作,为孤苦伶仃,在留医院往生的先人料理后事。1973年碧山亭封山,留医院继续为无人认领的先人处理后事,送到政府火化场火化,再安置在万里骨灰安置所。


(广惠肇留医院 KWS Hospital。2011)

留医院创办于1910年,当时传染病猖獗,英殖民地政府要求华人社会创办慈善医院,缓和政府的负担。广帮领袖黄福基(黄亚福)与梁敏修召集广惠肇三属人士,参考广州方便留医院的模式,筹办医院。隔年,广惠肇方便留医院接管陈笃生医院旧址(705 Serangoon Road),为广惠肇三属的贫穷人士提供医疗与住院服务。

华族男子回乡结婚,把妻儿接来新加坡,也有一些移民与本地女子结婚,落地生根。当时新加坡仅有一间竹脚妇产科医院,供不应求,留医院顺应社会需求,同年设立产妇和接生病房,提供卫生安全的接生服务。

(留医院的接生楼,1965年结束55年的接生服务。c.1960s)

广惠肇留医院百年基业,是躯体与灵魂的结合体。留医院在1973年起开放给各族人士,作为一家服务平民百姓的慈善医院,为医院为病人的情操高于一切。医院的义务医师、将青春献给留医院的行政秘书与护理员、辛劳付出的义工,秉持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信念,延续着先贤的足迹,一步一脚印,以博爱情怀无私奉献,无悔一生。

(为留医院奉献的白衣天使)

如果会馆、医院和坟山代表早期移民的互助与归宿,学校就是生命的延续。

1898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逃亡到新加坡,1905年清朝工部及广东总督岑春煊先后派遣商务大臣张弼士、视学刘士骥南来,接着孙中山也到新加坡,宣传中国革命运动。他们都提倡设立学堂,开通民智。

继19世纪的崇文阁和萃英书院后,20世纪的华人宗乡团体和庙宇纷纷出资设立华校。创办于1905年的崇正学校是新加坡最早的新式学校,紧接着广肇学堂(养正学校),应新、启发、端蒙、道南、育英、爱同、宏文、静芳等校相继成立。

养正取自《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1905年,在广帮领袖黄福基(黄亚福,柔佛新山靠近关卡有一条黄亚福街)、邱雁宾、陆寅傑、何乐如等27名华商号召下,成立了养正学校,为广东族群提供正统的学校教育。

养正学校位于牛车水客纳街(Club Street),老师来自不同的省份,学生则多数来自牛车水附近,有不同的方言群,讲广府、福建、潮州、客家、海南、福州等方言。那个年代住在牛车水的家庭,学生多数有经济困难,白天工作赚钱,晚上到养正上夜课,充实自己。为新加坡妇女争取合法地位,设立妇女宪章的陈翠嫦女士便是在牛车水长大,在养正接受启蒙教育的草根。


(养正学校的四级台阶。c.1950s)

或许养正学校是新加坡最早具备“直通车”资格的学校。1921年毕业的冼星海直通广州岭南大学附中,1950年战后的毕业生大半直通中正中学、南洋女中、华侨中学等。

1980年代,在市区重建计划下,牛车水一带的居民逐渐离开多年来生活的地方,搬迁到各个组屋区去。养正、直落亚逸与伯城三所小学合并,不过无法改变学生人数下降的趋势。1988年,养正学校搬迁到实龙岗,成为一所政府小学。至于原址踏入养正大门前,被莘莘学子踩过100万人次的四级石阶在2010年成为新加坡历史古迹。


(2010年,成为历史古迹的四级台阶。翠兰岗已改建成私人公寓。2011)

1990年,大门楼原址的养正学校的地皮出售所得,成立了养正基金。养正基金继承先辈85年前创校的精神,以教育为依归,同时扩大对社会的贡献,促进新加坡的教育、语言研究及社区建设。自养正基金成立以来,有许多学校包括养正小学已经受惠。养正基金也为需要援助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有继续升学的机会。

回顾一段百年往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不知道新加坡是否还能传承另一个百年。不过,千里之行,源于脚下,无论我们走了多远的路,都不要忘记其根其本,第一步为何出发!


附记
[1](2017年11月9日):
关于养正学校所在地“翠兰岗”,由于毗邻安祥山,引起翠兰岗就是安祥山的推测。在地理上,两地是有差别的。附上1979年街道图,图中的Yeung Ching School 为养正学校,Ann Siang Hill 为安祥山。翠兰岗是另一座小丘:


(1979年街道图)

根据19世纪中叶的地图,安祥山和翠兰岗分别为Mount Erskine 和 Scotts Hill。

(19世纪中叶的地图中,Mount Erskine 应为安祥山,Scotts Hill 为翠兰岗所在地)

我向养正专家何乃强求证,肯定了翠兰岗的由来。养正校舍的前身建筑物是一座叫“翠兰亭”的私人别墅,由于建在小丘上,所以叫翠兰岗,主人就是槟城的大富豪邱汉阳。1917年,邱汉阳因车祸去世,后人不住在新加坡,因此将翠兰亭脱售给养正学校。详情可见何乃强著《前养正纪事1905-1987》43-48页(新加坡养正校友会出版,2017年3月6日,ISBN 978-981-4764-54-4)。

何乃强亦告诉我,当时没有英文名字,因为“以前的人,不是人人懂得英文”。

[2] (2019年1月3日)
“社群共祖”乃曾玲的原创词。曾玲认为广惠肇人士通过虚拟的“社群共祖”的概念来达到团结社群的目的。根据我跟广惠肇碧山亭的数项合作项目,包括创建“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对往生者祭之以“礼”的做法,那是传统习俗,跟虚拟无关。

[3] (2020年6月15日)
林志强 2020年6月13日
《翠兰亭与吾庐》

陈桂兰是来自马六甲的富商,他买下史格山上的豪宅作为翠兰俱乐部,因俱乐部的关系,这一带也称为翠兰亭。翠兰亭后来停办,这栋建筑一度出租给政府开办马来学院。陈桂兰后来将产业出售,最后给来自槟城的富商邱汉阳买下。

1906年,邱汉阳兴建新豪宅,这里是市区最高与最豪华的建筑,八角形高塔可以瞭望四周,市区景象一览无遗。邱汉阳逝世后,他的豪宅和周边产业——包括吾庐现址,客纳街70-1号,在1918年11月25日一起拍卖,吾庐会员谢荣西和友人成功买下邱汉阳产业,吾庐地段是以9800元成交。

1921年,李俊秩为吾庐提呈建筑蓝图,兴建现吾庐新大楼。当时吾庐会长是邱国瓦,他是益成米行东主,因同时任华侨银行经理之职务,因此将自己的益成米行交给李俊秩去打理。李俊秩是锦利号东主,是邱国瓦好友,也是吾庐会员,很多时候成为邱国瓦私人秘书。

吾庐大楼在1922年秋落成,陶文波为吾庐题字。陶文波是陶成章之侄,1909年跟随陶成章来新加坡,曾在《中兴日报》和孙中山会面,吾庐元老留鸿石当时任《中兴日报》主笔,他们早年或许已经相识。为吾庐题字的时候,陶文波出任孙中山秘书。吾庐新大楼成为会员宴客之所,1923年3月,华侨银行董事陈先恭长子陈芳锦结婚,就在吾庐大楼宴客。

相关链接
养正与天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