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y 30, 2014

公积金:影响深远的《侯永昌报告书》

公积金关系到人民一生的血汗钱,如果理还乱,自然说不断。每年调整公积金最低存款额那一刻,都会成为重点话题。

时光倒流三十年。

1984年对像我这样的打工仔是个好年头,配合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加坡版)”,新加坡的制造业急速转型,从劳工密集工业转型至技术密集工业,薪水大幅度调高。当时公积金缴交率提高至50%:雇主25%,雇员25%。虽然看得到(数目字)却摸不着(钞票),不过由于个人生计不受影响,又在有财有势的跨国公司(MNC)工作,所以能够以兴奋的心情向过去穷困的日子告别,迷恋着节节飙升的公积金存款。

当年根据政府的公积金养老大计,年轻的我已经开始规划55岁退休后的黄金年华。扣除预计的生活费之余,虽然所剩的是杯水车薪,当时还是想过像今天的盖茨那样,该将多少余款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19846月份是个不平静的时节,随着《侯永昌报告书(Howe’s report)》出炉,我开始醒悟到三十年后,当我也有父亲在1980年代的年纪的时候,未必真的能够快快乐乐地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而必须接受我们的政府的一片美意,将一笔公积金存款交给政府,让政府来帮我规划老年。

虽然《侯永昌报告书》措辞优美,解读起来,其实是很现实的当头棒喝。简单地说,报告书预测到二三十年后的今天人口老化,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可能无法有效理财,甚至还会像当时一些政要的口碑那般,到半个小时海路外的峇淡岛包养二奶(现在称为小三),临老入花丛,花掉毕生的积蓄。

接下来的政策不惜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公积金制度在《侯永昌报告书》的框架下,经历过数度调整。三十年后的今天,公积金存款不能一次过在55岁提出来,除了必须保留一笔有如三级跳的最低款额外,年金计划(CPF LIFE)的按月领取年龄也逐步提高,从62岁开始,提高到2018年的65岁。

这种强制性的最低存款背后是否另有内情并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反正钱币有两面,认为政府有远见的,自然会说三十年前政府已经通过时任卫生部长侯永昌为我们规划今天,甚至再活多三十年的生活,让我们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对我而言,公积金的回报率跟不上通膨的步伐是一大隐忧。

我这么说,是以人力部长陈川仁先生发表在《The manpower blog》的博文为依据。陈川仁指出,2003年的最低存款是$80,0002013年是$148,0002014年提高到$155,000

以长期数据来计算,2014年的最低存款比2003年的设定高出94%,每年平均增加了约6.3%(复式利率,compounded interest),也就是说新加坡的平均通膨率为6.3%。真的是这样吗?

我也相信陈川仁指出我们的公积金存款是安全的说法。根据公积金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字2013年的公积金收益约$280亿,总提款额则只有约一半,而且过去每年都有“盈余”。因此单从每年累积下来的收益,以目前分阶段归还给国人的模式确实是绰绰有余的。


(CPF的收入与支出。图片来源:公积金局网站 27 May 2014)

陈川仁解释,新加坡近年来的通膨率较高,而最低存款额跟新加坡的通膨率挂钩,所以大家才会看到必须保留在公积金户头的最低存款额大幅度增加。如果真是如此,公积金普通户头利率只有2.5%,特别与保健户头4%,远远低于平均每年以6.3%递增的最低存款,多年来全国平均工资亦无法追上此高水平。
In 2003, we wanted the Minimum Sum to be able to meet the expenditure needs of a lower-middle income retiree couple. This was why we decided in 2003 to bring the Minimum Sum from $80,000 then, to a target of $120,000 in 2003 dollars. The target was to be reached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so that by 2013, a lower-middle income retiree couple could have had their expenditure needs met.

Many have forgotten that this is what we decided to do many years ago and are surprised each year when the Minimum Sum is raised. 

In fact, we pushed back the target by another two years to 2015 so as to make the increases more gradual because of higher inflation in recent years. 

So remember: The current Minimum Sum for someone turning 55 from July 2014 is $155,000, after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This sum will provide about $1,200 per month, for life, through CPF LIFE…

Tan Chuan-Jin, 25 May 2014The manpower blog


若上述的解读成立的话,只能说明我们的货币贬值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无论是公积金局网站所提供的多种财务计算机(Financial Calculators)或是充斥市场的财务专家,相信都无法为我们提供日后合理的财务规划,只好移居到另一个桃花源。追究起数目字的落差,政府肯定有必要对国民作出合理的交代。

不过最无法接受的还是此争议性的政策背后最直面的假设性原则(assumed principle):我无法自己好好理财,必须通过政府强制的年金来照顾我的将来!不期然使我想起三十年前,杜进才针对《侯永昌报告书》所说过的一句话:“在公积金管理这个环节上,已经失去它的可信度。”(It is as simple as this, that the CPF has lost its credibility, the management of it.

2012年,当公积金再度成为公众焦点时,海峡时报采访了公积金局总执行官Yee Ping Yi,总结公积金局的解释,撇开政治语言,简而言之是过去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制造了大量的中产阶层,而公积金制度并没有很好地为这群人提供退休的保护网,跟早在1954年就已经推行的公积金制度的原意落差很大。公积金局的标语“Saving For Retirement”对许多普罗大众而言是个乌托邦。


The CPF scheme would run into problems if it sought to provide for the full retirement needs of everyone, rich or poor, the man in charge of running it has said. As it now stands, the Central Provident Fund scheme 'fully meets the retirement needs of the people who are below middle income', the fund's chief executive, Mr Yee Ping Yi,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Straits Times. That means the bottom 40 per cent of wage earners. It also 'substantially meets' the needs of middle-income earners, which means its retirement coverage extends to about 60 per cent of wage earners.

The Straits Times, 29 Mar 2012

今天国人所感受到的公积金压力是来自三十年前的“因”,三十年来累计下来的“果”是甜是苦,并不是陈川仁的功过。陈川仁只是身为时下的人力部长,在其位,谋其政,必须出面为多年来的政策辩护罢了。

30年前他们说了什么?


1984629日,国会针对《侯永昌报告书》进行的辩论,详情都记载在国会报告里(Singapore Parliament Reports29 Jun 1984)。


(侯永昌参与1979年波东巴西补选,踏入政坛,当时波东巴西还是个农村。图中站在菜农右手边的就是侯永昌。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1979)

时任卫生部长侯永昌先生(Mr Howe Yoon Chong解释报告书的内容,说:

政府有必要鼓励每个国人在年轻时就开始储蓄,为老年作好准备。委员会建议废除在55岁一次过领取所有的公积金的做法,以可持续性的年金来维持老年的开销。虽然委员会知道在现阶段,国人不可能接受这个观点,但在二三十年后,我们将会面对国人老化的问题,可能到时大家较能接受年金的概念。

委员会建议公积金会员的提款年龄从55岁提高的60岁,日后再提高到65岁。新加坡人必须未雨绸缪,为二三十年后作好准备。他们必须在现阶段为将来作出决定,即使有些决定是很痛苦的。现在有许多面临老年化的国家都无法解决此问题,除非我们肯在现阶段作出决定,否则政府和人民将来都会面对老年化的棘手问题,尤其是那些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

Individuals must be encouraged from young to save for old age. Instead of withdrawing the CPF balances in a lump sum at 55, the Committee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an option for retired persons to participate in arrangements which, after settling all outstanding payments, would provide an annuity to ensure a steady income throughout life. The Committee had all along been informed, however, that such an option would not be popular at this stage of Singapore's development. But since the problem of the ageing population would be threatening us in 20 to 30 years' time, perhaps by then such a measure would be more acceptable.

Mr Speaker, Sir, I now come to the most controversial recommendation. The recommendation "that the age at which CPF contributors be allowed to withdraw their savings should be deferred first to 60 and later to 65" has sparked off widespread criticisms and protests against the Report. The public's reactions and sentiments against this proposal were vehement. There was a general outcry. With one voice and in many tongues they made themselves heard loud and clear that they were definitely against what they regarded as an attempt to deprive them of the right to get their hands on their own money….

…Singaporeans must be prepared to face the wider issues now even though the problems may become acute in 20 to 30 years' time. They must anticipate these problems before it is too late. They will have to take decisions, some of which may be seemingly painful, to meet the difficulties ahead. Unless these difficult decisions are taken at this juncture,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Singapore will have problems on their hands and the elderly, especially those less able to look after-themselves, may be in grave jeopardy. Already the overwhelming problems faced by countries with an ageing population are causing these countries grave concern and many of them are at a loss to find solutions.

《Singapore Parliament Reports》29 Jun 1984

继侯永昌发表演说后,林文兴第一个发言,他主要从工会的角度出发,并温和地提出一些建议。接下来出场的是杜进才,当时他已经从内阁转型为“反骨”的后座议员。


(2012年2月3日往生的杜进才。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杜进才严词抨击侯永昌报告书,不赞成将公积金的提款年龄从55岁延迟至60甚至65岁,更遑论保留最低存款作为医疗保健用途。他认为医疗保健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政府不应该违背设立公积金的基本原则,把医疗的费用转嫁给国民。


杜进才说:公积金的基本原则已经被破坏了。公积金的基本原则就是:它是定期存款,也可视为借贷给政府,到了55岁的时候就可以赎回来。

如果我将这笔存款放在商业银行,到期的时候我去银行提款,银行经理说,对不起杜先生,你必须明年再来。这间银行将会出现挤提的后果。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在公积金管理这个环节上,政府已经失去基本的信用。你可能还会对保健储蓄大感意外。他们说特别户口中的6%存款必须保留给保健储蓄,你不能提出来,即使你死了也不能提出来。

Mr Speaker, I think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re being breach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s this.

The CPF is really a fixed deposit or a loan to Government which can be redeemed at a fixed date when the contributor is 55 years old.

If I were to put this sum of money in a commercial bank and, on the due date I go to the bank to withdraw the money, the manager says, “I am sorry, Dr Toh, you will have to come next year”, there will be a run on the bank!

It is as simple as this, that the CPF has lost its credibility, the management of it. This is fundamental. You were taken by surprise by Medisave. Then they say, "6% of your Special Account will be kept for Medisave and you cannot withdraw that, even if you were to die.

杜进才所指正的“政府不应该将医疗费用转嫁给国民”一席话,三十年后依然经得起考验。在今年初的财政辩论,政府来个急转弯,推出“建国一代配套”,承诺为这一代人提供更高的医疗津贴,算是顺应时势所采取的折中方案。当然详细内容还有待公布。

正因为公积金政策背后有许多不透明的尺度,连杜进才都无法理解的计算方式等,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才会依旧在信任与原则的基本层面打滚,例如持续争辩公积金去了哪儿,怀疑公积金是否安全,担心公积金利率是否追得上通膨,甚至提问最基本的:到底这笔养老金是谁的,谁最适合管理我们自己的财产。

相关链接

Tuesday, May 27, 2014

急景残年思故人(文章转载)

作者:黄坤浩,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导览员
原文:《联合早报·文艺城》,2014年5月20日
修饰:2014年5月21日
图片是由本博客网版主另加上去的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特想念四位已故的亲人。他们就是我的父母亲、表姐夫,以及金琴姑。是他们在那一天给了我这条小生命,但母亲当天受苦受难生下了我,跟其他人又有何关系呢?

七十二年前的腊月二十六日,也是1942210日,母亲在硝烟和炮声中生下了我,五天后新加坡沦陷了。19424月我老爸才领到我的出生证书,上面清楚注明我的出生地点是昭南岛,文德路,55号。根据史料,文德路附近有英军兵营。不远处,有抗日大本营的双林寺。原来新加坡未沦陷前,双林寺曾是训练三千南侨机工队员的地方。日军飞机空袭新加坡时,英军兵营与双林寺自然是敌机轰炸的目标。而我们一家人怎么不逃离那个危险地带呢?

(百年前的双林寺。图片来源:双林寺网站)

那一年,我们一家人原本住在淡滨尼6条半石(Batu 6.5)的一个村落。我们栖身的小茅屋是姑妈家隔壁空着的一间亚答屋。老爸说一家五口住在椰叶盖顶的木屋里,与姑妈的鸡鸭猪寮为邻,朴素清贫的乡村生活,倒也过得挺舒适平静的。
        
谁料到,1941128日凌晨4点,日军对新加坡发动了第一次空袭。位于西部的登加英国空军基地一刹那被摧毁,所有在地面上的战斗机几乎瘫痪、飞不起了。不久之后,有谣言说,英军将在东部的淡滨尼另辟一个军用飞机场。平静的村落开始不平静了。大家相信那里将是个大战场,有些居民开始搬离淡滨尼。那时候,母亲正怀着我,大肚便便。我老爸忧心如焚,准备远离“前线”。经过慎重地物色与选择,他终于选定了中部的文德路,听说那是个远离火线的避难福地。于是老爸开始筹备搬迁。

(联军在新加坡沦陷两年后在东部樟宜为日军兴建的军用机场)

阳历194227日(腊月二十三),日军已经攻下了东部的乌敏岛。 消息传开来,说日军会在东部登陆,一时人心惶惶。老爸觉得三十六计逃为上策,他毅然决定快快离开淡滨尼, 可是兵荒马乱之际,一个男人要携带三个幼弱女儿和行动不便的妻子,还真是举步艰难啊,能说要走就走吗?

阳历28日(腊月二十四),淡滨尼一带意外的平静。姑妈和村民们杀鸡杀鸭送灶神上天,祈求天下太平。老爸却忙着筹备搬家无心拜神。据史料记载,第五军团和第十八师团已在西北岸登陆了。老爸当然不知情,搬迁的事已办妥,只欠卡车和工人。最后表姐夫终于找到了车子,并且答应送我们一家人到文德路。所谓一家人,就是大姐、二姐和在母亲肚里的我。而那年年头出生的三姐还在襁褓中,只好留给姑妈照顾。

阳历29日(腊月二十五)清晨,表姐夫驾着卡车,朝文德路的方向出发。 根据史料,就在那天日军中将、号称“马来亚之虎”的山下奉文已经越过刚修好的长堤,朝武吉知马山逼近。我们一家人半路上遇上了如狼似虎的侵略军吗?还是看到了溃败如山倒的盟军逃兵?老爸没说一路上经过了多少折腾才到达目的地了。

(日军进攻新加坡的战略图)

当日卡车里载满家具和盖房子用的材料,那我们窝在车的哪里呢?真是无法想像。所谓文德路,这个避难福地,是一片荒凉之地还是椰林?老爸只说仅有稀稀落落几户人家。

更可怕的是,卡车抵达租下来的那块地时,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老爸和表姐夫知道大事不妙,然而既然来了则安之。恐怕是没有回头路了。他和表姐夫唯有冒着炮弹横空掠过的危险,赶快把小茅屋盖起来。当空袭警报响起来,他们只好躲进防空洞里。母亲和两个姐姐在哪里安歇?他们那天如何充饥?父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没问清楚,现在只能靠想像了。

我年轻的时候,表姐夫和表姐来过我家拜年。我管表姐叫英姐,我管表姐夫叫英郎。表姐夫是一个高头大马的粗汉子,肤色黝黑像马来人,粗眉阔嘴,一脸威严,可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和蔼可亲,为人仗义。据老爸说,他虽是货车司机,盖起房子来,手脚特别利落。他胆子大,不怕死。空袭警报拉响了,他都不愿意丢掉手中的工具。老爸是个建筑工,专长油漆,他与表姐夫合作盖起木板屋,就像撑起舞台上的布景那么简单。

太阳下山了,屋子盖好了。有门框,没门,挂了一块布,窗帘就免了。屋内的地面来不及铺洋灰,尽是黄泥土。厨房没灶头,反正灶神二十四已经升天了。圆圆的铁镬一挂在板墙上,就被流弹打破了一个小洞。屋顶上的椰树叶经得起风吹雨打吗?像舞台布景一样的小茅屋会随时倒塌吗?其实,我当时在母亲的肚子里,干着急什么,反正天塌下来有母亲顶着。

到了半夜,母亲的肚子突然疼痛了!我的妈呀, 还不足月呢,此时出来看世界,真是生不逢时。可怜的母亲大清早就在卡车上一路颠簸,接着是上下防空洞,听说还失足滑倒呢,母亲都累成这个样子,我还能躺在安乐窝里加重她的负担吗?一看到小茅屋盖好,母亲就索性不躲空袭了。

夜更深了,母亲开始呻吟。要是表姐夫还没走废话,有车也没用,三更半夜去哪里找甘榜的马来接生婆?炮声越来越密,怎么办?空袭警报又拉响了。老爸这时只好横心拉着两个年幼的姐姐逃进防空洞。然后,央求一个妇女到小茅屋去照顾母亲。母亲产前的阵痛一直拖到凌晨5时才生下了我,而且是在床底下。床底下?是的,旧式的木床有着四条高高的木脚,所以床下面可当防空洞使用。当我呱呱坠地时,我不敢想像,那个没有接生经验的邻家妇女如何手忙脚乱,也许她的惊叫声比母亲还大声,也许母亲叫他剪断我的脐带时,她差点晕了过去。喔,用剪刀还是牙齿?这位阿姨太勇敢了,真不可思议!

母亲生前好像没告诉我为我剪断脐带的那位妇女是谁。听说她当时不过二十几岁,尚未生子。我长大后母亲也从未叫我向她道谢。我记得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妇人。母亲说,金琴姑是来给我介绍女朋友的。我一听,心理对她的反感油然而生,她却笑眯眯地盯着我,简直是个媒人婆。我当时很冷漠,随意回她几句话。她走后,母亲让我看两张女孩子的照片,我敷衍地看了看,告诉母亲请她以后别来为我做媒,母亲很生气。从那一次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个老妇女。母亲去世后,二姐在一次话旧时曾告诉我,金琴姑就是当年为我剪断脐带的救命恩人!一想到我年轻时的鲁莽与轻狂,我内心的愧疚便挥之不去。

七十二年后的今天,给我生命的亲人们都已一一作古,我深深地体会到恩情比山高这句话。除了我的父母,我未曾亲自当面向表姐夫和金琴姑谢恩,如今留下无限的遗憾。

相关链接

Friday, May 23, 2014

喇叭紫薇处处开

清明润雨艳阳光,喇叭紫薇伴人还。曲谱一树繁华梦,踏遍嫣红无数花!

上述的花花世界中,“清明”、“润雨”,以及很经典的“踏遍嫣红无数花”来自愫芬的手笔,“一树繁花”则来自丹银,我动了手脚,将“繁花”化作“繁华”。在中文靠边站的时代现场小玩一场文字游戏,阿Q式地守候一方寸土,孤芳自赏。

清明润雨艳阳光,喇叭紫薇伴人还。曲谱一树繁华梦,踏遍嫣红无数花!
图片提供:许丹银

喇叭紫薇树(Trumpet TreeTabebuia Rosea)源自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地(MexicoVenezuela Ecuador ),通常在三四月和八九月间开花,我也曾经历过五月和十一月开花的时候。从住家窗口望下去,粉红与乳白色的花海如喜庆般点缀了梢头,也点缀了希望。

二十年前孩子出生没多久后,我们一家子从伦敦回到淡滨尼这个地方安家。二十年风雨炎阳,窗外的喇叭紫薇树长得更硕壮。当年眼看着印度外劳手把树儿栽,从枝叶凋零长到五六层楼的高度,弹指间我们默默地做了二十年的邻居。

树苗长成大树,遮荫纳凉,鸟儿筑巢。夕阳西下,当年附近学校放学,小朋友爱在树下轻轻松松地绕几圈,我家的小朋友也曾经是树下兜圈圈的一分子,打造着日薄西山的风情画。现在实行单班制,午后大家都躲到屋檐下,少了黄昏欢乐的温馨。

至于那些外劳,在异乡贡献数年后选择回家的路,落叶归根。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生活的钢骨森林,原来早已被一片喇叭紫薇覆盖过。喇叭紫薇花有粉红和白色两种,每次开花只维持数天,纵然有风情万种,季节一过,也只剩枝头的绿意。


(11月才开花的紫薇。2012年11月4日)

如此绚丽的花海,靠的不是和风也不是细雨,而是酷热难耐的天气。持续一段干旱的大热天后,如果适逢一场大雨,它就会苦尽甘来,开出一树繁花,呈现一年中最美丽的光景。爱花之人不妨换个心情,停下匆忙的脚步,在这个热带的国度好好赏花,不必在四月份到日本看樱花。

花开花谢是许多偶然组成的必然现象,除了一般的自然生态之外,还兼备了“移民”的情怀。拉丁美洲与新加坡相隔一万五千公里路,喇叭紫薇远渡重洋,到岛国安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历史的渊源也老早把印度外劳从印度洋的另一方送到东南亚,是另一个奇迹;我们的先民放弃地大物博的家乡,选择在岛国落户更是奇异的恩典。

马来西亚的行道树


四月初我在槟城恰逢其盛,邂逅紫薇曼舞的季节,为拥有人文气息、歷史厚度、以及新旧与中西文化融合並存的乔治市增添漫天的色彩。当地人说喇叭紫薇是近年来在马来西亚广泛种植的行道树,它不仅在乔治市绽放,在槟岛盛开,在吉隆坡、马六甲、新山等各城市,都能够发现它的身影,喇叭紫薇还成为新山的“市树”。各媒体还会图文并茂,介绍这种被称为“大马樱花”的行道树,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不要错过热带的春天,趁着春暖花开的的好时节,欣赏美丽的街景。

(槟城 Batu Ferringhi:逅紫薇曼舞的季节。2014年4月初

槟城乔治市和古城马六甲联合出手,打造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区,而乔治市几条老街也以壁画吸引游人,留下童趣。槟城壁画中有六幅立陶宛艺术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的创作,其他壁画则来自本土画家,但由于所使用的是非永久性漆料,避免对古城制造破坏,在风吹雨打下迅速破损,一些壁画已经不存在,可能过多两年,其他现在还看得到的壁画也会消失在街头了。


(槟城土生土长的艺术家的壁画创作。2014)

(立陶宛艺术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的创作。2014)

至于遍布在横街窄巷的街头锻铁艺术作品,除了图画还有风趣的文字解说,幽默风趣地讲诉着古城老事,艺术之花就像喇叭紫薇般渗透民间,花开季节过后,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开花。


(广东人将打麻将称为打麻雀,槟城艺术家幽默的将麻将和麻雀串在一起。2014)

相关链接

Tuesday, May 20, 2014

学运的峥嵘岁月(下):两代人的微妙视角 思考学运未来(文章转载)

原文:《马·南洋网》2012年8月9日
作者:温淑君
摄影:黄志强

一边是历经风桑,历练于几许风雨中,拥有青春繁华剪影的学运前辈;另一边则是初生之犊,任凭谁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夺目刺眼,准备在学运路上大方光芒而有所为的后辈。同一条道路上,他只是比他更早走在前面而已,无论是领头者还是尾随者,两者放在一起都是“将学运进行到底”的知识分子。


在林连玉基金会所中,两代人,进行两种交流,有着两种视角,演变着两种局势,感觉很微妙,因为他从他身上看到年轻的自己,他又从他身上看到未来的自己,更难得的是,双方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这场迷你型的两代学运份子交流会。


前者有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校长吴建成和林连玉基金秘书李亚遨,后者则是在博大会计系的大学生李淑炜和拉曼大学广播系的王佳骏,两位分别是马来西亚青年与民主运动(学运)国内事务处秘书和国际学运事务秘书。



付出的心酸史



说起吴建成和李亚遨这两位前辈,他们就是想当年70年代学潮的历史见证者,也是当年参与者,吴建成还因为筹备华文学会的春雷文艺大汇演中,被当局扣于《内安法令》而入狱8年。至于,李亚遨也因为吉打华玲胶农反饥饿事件,被迫停学。两位后辈李淑炜和王佳骏对他们以往的故事,略知一二,但就不了解背后为学运付出的心酸史。

在对谈中,吴建成很乐意地扮演着一位解惑的前辈,每每提起那段风起云涌的日子,虽然他的口吻云淡风清,眼里却闪现着出当年气魄和光芒。至于,李亚遨更像是一位历史重演者,把当年刊物都带到现场展示,他希望通过大马的社会学运活动,来探讨民主运动的方向。两位后辈在现场更把两位前辈当做一本学运的历史书籍,细心翻阅之余,还重新思考学运未来的方向。



对谈‧记录



为何会加入学运行列中?

吴:吴建成,  李:李亚遨,  淑:李淑炜, 王:王佳骏



(左起为吴建成、李亚遨、李淑炜和王佳骏。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吴:加入学运要从加入马大华文学会开始说起。我在1970年加入马大念数学系,71年就参加马大华文学会。我是在校园内看到华文学会的标志,画着一对年轻的男女学生,女的拿着一本书,男的就指着远方的红太阳,感觉很有气派,就加入了华文学会。说真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还懵懵懂懂地还不知道那是一个学运。

1971年华文学会改组后的执委提倡大学生关心社会动态,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走出象牙塔……这样的论点,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加上我又是来自穷困的阶层,当知道有人自动关心你,是件很高兴的事,所以这也是加入华文学会的原因之一。


李:在中学时期,就和几个朋友说好要加入马大的华文学会,所以一开始进入马大念数学系时就已经参加了当时的华文学会,之后慢慢地接触学运,甚至最后成为“末代”华文学会主席。

淑:在中学时期,根本就不知道何谓学运,一开始甚至会感到抗拒,但自从在博大校园求学后就开始参加博大华文学会的生活营。筹备生活营的当儿,我们都会走出户外考察一些时事课题,从那期间渐渐地认识到什么是“学运”,因为接触到不少时事课题和社会动态活动,因此开启了我参加学运的热诚。

王:从报纸上常常看到,学生在捍卫学术自由时却被校方打压或遭到大专法令对付,他们又不是犯下什么大罪,因为有好奇心,于是就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来是透过网络才得知大马有一个叫马来西亚青年与民主运动的组织,就自告奋勇地透过面子书来参加该组织活动。


参加过哪些学运活动?


吴:我们主要是搞文艺演出、出版文艺刊物为主,但参与这种社会活动,算是一种副业。到了后期,我们觉得舞台剧演来演去都好像改变不了社会,于是就走上街头去关心社会。早期华文学会关心工农群众的生活,加上那时候掀起很多工潮我们就去支持工人罢工,我们也会筹钱买东西给工人吃,还记录工人罢工的事迹。此外,我们还反对越战,反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


李:华文学会喊的口号是“胸怀祖国,放进世界”。我们是一边搞文艺演出,一边关心和支持社会活动。


淑:参加学运组织后,我们都会利用学校假期期间到一些非政府组织实习上班,就在那时候参加了不少时事课题的讲座会和电影分享会,包括昂山素枝等民主讲座。从这些活动中,我更深入了解到学运的意义。


王:曾参加过三次活动,分别是“支援艾末末活动”、“争取学术自由快闪”和“力挺阿当阿迪活动”,这三次都被警方逮捕,然而我不能理解为何被逮捕,那是因为我们都是用最和平的方式,没有武器没有干扰路人参与活动的。


两种年代,学运的差异?


吴:那时候搞学运比较浪漫,为了学运我们可以抛弃爱情,甚至可以牺牲掉学业,而且一股强烈集体主义精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前景是怎样,而我们那一代就会设想如何为前景去贡献和牺牲,心理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至于现代的年轻人,则是以“自己的需要”要求改变,立足点不一样。他们现在是以个人观点出发,我们那时是集体观点出发,但有共同点就是热爱自由。


李:那时候社会有股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70年代学运的特色,我们的演出和刊物,都是要带出一个讯息,如何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现在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重点目标有差异。



(李亚遨在交流会上海带来了多份珍贵的历史大马学运刊物。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淑:现在的学生运动的确少了前辈那时代的精彩和动荡,因为时代和环境不同,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有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例如捍卫自由等。

王:我们是先注重学业,才注重学运。我们有时候会反问警察捉我们的原因,而我的心理也有做了坏打算,最多也可能是坐在拘留所内一天左右,却不会想到会跟校长一样在牢狱里度过8年的青春。


不同年代的大专法令?


吴:在我们那个年代,大专法令还算宽松,不像现在那么甚严。那时候,大学生还可以参加其他政党,相对现在那年代更有思想和学术自由,最记得就是有一次在校园里,我还看到挂了一副印有共产党列宁肖像的海报。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跟校方对抗,针对的对象也不是校方。但是在1975年修改后,大学生就失去了参加政党的自由了。


李:时代不同。那时候我们举办活动,校方不会发警告信,我们要做举办一个演出,不需要很多程序,依然有基本的学术和思想自由。


派传单被传召


淑:现在真的很多限制以及一些“小动作”,例如我们在校园内派一些活动的传单,也会被保安人员尾随,甚至被校方传召。幸好这一代人比较幸运,因为资讯和科技发达,很容易引起大家注意。


王:由于拉曼大学不属于《大专法令》条文中,只要你定时教学费,没有做出诋毁校园形象的事是不会受到校方的对付。而我参与这些学运活动,并没有受到校方的对付,校方也只是跟我说,参与这些活动,最重要就是兼顾好学业就可以了。


现代的人比较开明,或许已比较了解什么是学运,既使大专法令很严格,但是锁不住我们的开明度,我被捕后,还收到讲师支持我的信息呢!


什么动机和精神支撑着你们继续推动学运?


吴:应该是生活条件。独立初期生活条件相当恶劣,那时候会有一种责任压在你心上,会想要改变家庭生活的困境,会想你不去做还有谁会去做?就是有这种价值观在引导我们前进。现在回想起来,那份坚持和勇气,感觉还是很不错。


李:一种使命感,觉得老百姓的生活应该被改善,向往一种美好的社会,带着一个理想继续参加这个活动。


淑:相信自己,对这社会依然存有抱负,有一股相信的力量在背后推动我。另一方面,以前前辈借理想主义参加学运,现在的学生倾向于现实主义较多,所以很少学生参加学运,若你要求回报,学运这条路是很难看到回报的。


其实参加学运也有压力,需要一个坚持的价值观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旁支持你,你才会继续走下去。


王:现在的环境比较好,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今我们拥有如此好的环境,都是前辈们争取回来的。


若我们现在不去争取,一味地享受前辈们为我们争取回来的果实,我们的下一代就不会有那么好的环境了。我也没有那么伟大说要改变整个社会,可是若我们不去争取,以后受影响的还是我们自己。


有什么建议给后辈?


吴:面对选择要有勇气,你没有准备牺牲那么大,就不要把革命的口号喊得那么响亮,口号喊出来,就要准备为这口号付出。


李: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任何社会运动的改革都会面对各种风险,革命不是吃饭喝茶那么简单,所以要有心理准备。


有什么话要对前辈说?


淑: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而这却是课本上看不见的历史,所以收获良多,看到他们有一股牺牲的精神,觉得很感动。


王:获益良多,也懂得如何万事以大局为重,同时要有更强的毅力去面对各种挑战。



结论:不放弃, 进行到底



大学生应该是关在温室里专心学业,还是应该走出温室,走出象牙塔,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和政治?进过两代人的对谈后,发现无论如何,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群人来抗衡,他们不一定是有很好的政治手腕、社会经验老道的人物,只要是有一颗为了社会、公民意识等权利,不畏强权走上街头将“学运”进行到底的大专生,就够了。

学运这条道路,本来就不是康庄大道,在世俗眼里看来搞不好就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从3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不少知识分子,也就是当年的学生,开始站到这条道路上起跑,虽然这条路颠簸曲折,坑坑洼洼,很庆幸的是,我们依然发现至今有群大专生,强言不放弃,继续用自己最潇洒的方式走在学运这路上,看在前辈的眼里,这份执着又熟悉又欣慰。

Sunday, May 18, 2014

学运的峥嵘岁月(中):大专法令权限何在?(文章转载)

原文:《马·南洋网》2012年8月8日
作者:温淑君
摄影:张胜杰,黄志强

大专生就像清晨七点的太阳,正是光华与热度开始,蓄势待发和朝气蓬勃的时期,总之就是一堆等待消耗青春和满腔准备日晒的热血。对许多政治家而言,大专生参加政治活动是最浪漫最不羁的方式,来释放青春与热血。大专法令放宽后,大专生就有机会在政治上大放异彩了。


众所周知,大专生体内就是有一股火烫的热血,他们有者愤世嫉俗,有者意气风发,有著踌躇满怀,不过,却有一样东西捆绑了他们手脚,收起他们灼热的光芒,使得他们无法在政治上大放异彩,那就是《大专法令》。我们先不谈《大专法令》在过去扼杀了多少名学运份子,但如今政府因为时代不同,也应社会要求的情况下修改此法令,把钳制校园民主的工具给解开,以允许年满21岁的大专生加入政党,这意味著大专生能够参加政治活动。


高教部提呈的修订法案分别是《1971年大专法令》(Akta Universiti dan Kolej Universiti)、《1996年私立大专法令》(Akta InstitusiPendidikan Tinggi Swasta)第40条文,以及《1976年教育机构法令(纪律)》(Akta Institusi-Institusi Pelajaran(Tatatertib))。基本上国会已三读通过三项解除大专生政治限制的修订法案了。



赋予三种权利



如今,社会已经无法阻止大专生问政了,他们急切著要拥有三种权利,那就是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前副部长胡亚桥的机要秘书刘振国认为,一个国家将这三种权利赋予大专生后,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有信心,而当每个人都有这三种权力后,在做任何决定都不容易,但未来一定要这样走。


当年还未进入校园就已是马华党员的他认为,大专生最适合参政。有些人会认为,大专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很好被政治人物利用,但是在他眼裡看来,其实被利用何止大专生,全人民也可能有此命运。


“我认为,大专生不是‘很好被利用’,只是大专生是有本钱可以跌倒,因为他们年轻有活力,至於是不是被利用都好,参加政治活动是没有错的。现在你仔细看一看身边的大专生,他们不容易被骗,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当然,参政有坏有好,从积极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一件好事,大专生更应该参与政治活动,没有参与过,他们反而会想歪,曲解了政治的活动。”



(刘振国。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用专业字汇分析



其实现在的大专生的能力不输於一些政治人物,就像修改大专法令的提议,也是先由在籍大专生提出,从政者才开始从中瞭解与分析。

“今天的大专生不会冒冒然支持一方政党,他们反而会用很专业的字汇分析,他们的条件和素质或比政治人物来得好,在社会上他们被认定为学者,不再是我们眼中的小孩,社会需要被教育和接受他们不再是孩子,而是成熟的学者。而他们的思想成熟度,则要借由社会磨练,所以,大专生必须自己走、跌倒、爬起来,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政治家,他必须靠社会的洗礼后才能站起来,而大学生需要这个平台去瞭解社会的架构,透过政治活动,他们更容易更深入瞭解其课题。”



有助学术研究



大专生参政是否会造成一个乱象?刘振国认为,有此现象也只是一个过渡期,大家都会怕这个过渡时期,但这时期一过,它的成就会更大。

“就算把革命当成是一个英雄主义、一个浪漫主义,那也只是一个过程。你越早给他们参与政治,他们越容易去体现成熟度。我小时候就觉得革命很伟大,可是五年后我又有另一番见解。”


他指出,大专生在参加政治活动后,有助於他们的学术研究。例如一个修读经济系的学生,欲想瞭解更多国家财政预算的课题,若他只是从报纸上得到信息,对此课题的瞭解程度不多,若他们参加了政治,他们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吸收度会比别人来得更快,所以他们参加政治活动是非常适合,而社会应该开放更多的自由,让大专生在政治上百花齐放。



带出政治思想兴革



“大马在政治发展上还有更大的空间,若要推动大马的政治发展,就更需要更多的大专生参与,需要更多敢做梦的大专生,从中带出更多的政治思想的兴革。若找一个在社会打拼好几年的人,来参与政治活动,他们反而不会对政治有兴趣,表现也没那麼热诚。”

至於时下大专生状态?他觉得,现在的大专生的社会责任很强。因为局势与背景的不同,以前大专生会在强烈感觉到自身权利受到威胁而站出来,现在是太平盛世,大专生反而关心政治,也因此体现出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如今他们谈的不是一个种族问题、谈的不是民族紧张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例如稀土课题等。



《大专法令》修改后存模糊点



《大专法令》分为5个部份及27项条文,并於1975年、1983年及1996年进行3次修改,如今又再一次修改,无疑那是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美好开始。

刘振国认为此次修改大专法令,的确会让大专生在参加政治的当儿感觉舒服,但该法令依然存有模糊点,那就是第15(d)条文:严禁学生把政治带进校园,以确保院校的中立。


刘振国说,那我们要怎样去诠释“把政治带进校园”这条文呢?而且大专法令的15(2)(a)及(b)条文,说明校方有权禁止大专生参与被认为是违法及违反学生或校方利益的组织,那就是意味著校方“认定”的组织事项,学生一概不能参与,归根到底,束缚大专生参政自由的问题,不是在於大专法令,而是校方,因为他们的权限过大。



滥权比法令更恐怖



“看在我眼裡,大专法令不是问题,大专法令不是想象中那麼恐怖,只是看校方要不要去採取行动而已。任何一个法令都好,若到了一个滥权的地步,或到了没办法监督的时候,它可能比大专法令更恐怖。”

刘振国说,他并非怀疑校方的权利,但是担心难免有人会滥权,所以他建议国家需要设立一个监督单位来监督校方,而且必须是由社会性和专业性的组织,去监督和调查校方的权利,来维护学生的权利。



真正民主空间 没有相对提高



针对校方权限过大,另一边厢,马来西亚青年与民主运动(简称学运)组织秘书黄翠妮也有同感。她说,修改大专法令,对大专生而言是取得胜利,但是并不意味著大专生有更多的参政自由空间。

她认为,参与政治,不代表说是政党的参与,它可以是民主的参与。


这次修改法令,其实真正的民主空间没有相对提高,并没有提供一个大环境让大专生真正享受到参政的自由。“修改大专法令是一件好事,但是问题始终会跑回原点,而原点就是校方的权限过大,到底我们要如何评估某某组织适不适合,只有校方才心裡有数。”



(黄翠妮。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何谓马来西亚青年与民主运动?



马来西亚青年与民主运动(DEMA)在1998年成立,目的是在国内推动学生民主,并与其他学生组织联合反对大专法令(AUKU)。

【三项修订要点】


▶《1971年大专法令》第15(1)条文


修订前:大专生禁止未经校长的许可下,与任何政党、劳工组织或团体结盟,或支持、同情及反对这些党团,罪成者可被罚款1000令吉或监禁6个月或两者兼施。


修订后:允许一名大专生(21岁以上)成为国内或国外政党的任何组织、机构、协会或团体之成员,包括政党。


▶《1971年大专法令》第15(3)条文


修订前:校方有责任对学生或学生团体传达部长认为不适合团体的发表支持、怜悯或反对的言论或事项。


修订后:将解除原本限制大专生和学生组织,对任何政党发表支持、怜悯或反对的言论或事情。(学生同样不被允许支持或反对,任何违反法律的政党,抑或校方认为不适合的组织)


▶《1971年大专法令》第15(4)条文


修订前:大学生只可以表达与本身学术有关的意见,该意见不是国内外政党、非法团体和人。


修订后:大专生不能够被阻止以发表任何有关本身研究和求学的学术课题之文告,除了在“被确认为国内外违法的组织或校方认为不适当的组织”所举行的大会或讲座上表达立场。

Friday, May 16, 2014

学运的峥嵘岁月(上):苏礼罢课示威 被学校开除 (文章转载)

原文:《马·南洋网》2012年8月7日
作者:温淑君
摄影:黄志强

记得《十月围城》里那位少年李重光吗?他在电影中说:“我每天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这种忧国情怀,早就发生在我们好几代人身上,而当年他们个个正是年少气盛的学生,他们闭上眼睛想看到的都是大马阳光般的明天。於是,我们应该把学运历史翻箱倒柜地检阅,会发现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再次震撼藏在我们眼底下历史的视线。今日就从政府放宽现有限制大学生参政条例的《大专法令修正案》,开始谈起……


《大专法令修正案》开放让国内的大专生将获准参与政党,包括国外政党,想必会大大提昇学生运动素质,也还了大专生一直争取“政治”的心愿。其实,还未有《大专法令》之前,我国就有一批人在求学时期参与学生运动,默默地为国家付出宝贵的青春。根据记载,本土第一波的学生运动就发生在30年代,当时的马来亚正处於英殖时期。


30年代的学生运动抗衡对象以英殖民政府为主,学生关心议题围绕在宪法、公民权益等等。

基於当时左派力量强大,为了不让学生倾向左派势力,马大校方同意成立马大社会主义俱乐部让学生参与政治活动,该俱乐部成为50年代至70年代学运的重要力量之一。


(默迪卡!(《时代报》,1956年1月15日)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513学运事件爆发



当时的学运对象,主要以英文源流学生为主,一直到1954年513学运事件爆发,激起了华校生的参与意愿。

苏礼彬、连裕顺和许水龙是当年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新加坡学运的参与者。古稀之年,甚至是耄耋之年的他们,说起那段峥嵘岁月,还不输时下年轻人的故事。


精神奕奕的苏礼彬指出,当年英殖民政府在马来亚发动“人力动源”事件,就是征召年轻人去服乒役,而他却只想一心一意地求学,於是在1951时期,就跑去新加坡中正中学继续升学,但也因为“513学生运动”事件,而被学校开除。



不愿当英殖民炮灰



“当时政府规定18到20岁的男性青年都得参加军事训练。此法令对华校中学生冲击很大,因为二战后,华校很多超龄生,包括我自己。我不愿意当英殖民的炮灰,更不想为殖民政府卖命。”
苏礼彬如此表示。

苏礼彬说,学运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中正中学等激发起来,马来亚各地都受影响,当地学生进而示威与罢课运动。



(苏礼彬。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1955年槟城钟灵中学的学生也加入反对学校接受津贴而被英化。紧接著霹雳、雪兰我、森美兰、马六甲、柔佛的各华文中学都动了起来。

连裕顺和许水龙因为当时的马来亚没有可以让他们升上高中的学校,於是在初中毕业后,就到新加坡的中正中学上课,因为513学生运动,连裕顺也被校方开除了,而许水龙则幸运地逃过开除的命运,顺利毕业。


连裕顺接下话说,说起华校中学生学运活动的高峰期,是落在50年代中期,而刚好他们都是那时期的学生。由於生活条件不好,学生们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权利奋斗抗争,所以才会站出来。



风起云涌无法忘怀



连裕顺在旁表示,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华校中学生学运才逐渐平静。提起那段风起云涌的日子,最令他们无法忘怀的,还是那段1954年至1956年的学潮,特别是513学运事件,因为当年华校中学生是为“反对兵役制度”而展开抗争行动。

那段日子裡……连裕顺说到:“当知道英殖民政府要征召我们去当兵,中正、华侨学生的学生决定在5月13日当天举行了大游行,并喊出‘学生要读书,不要当兵’的口号,最后引爆与警方的冲突,轰动全新马。



(连裕顺。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每个人有得也有失



“虽然当年的513不是新马学运的开始,却是当时华校生本土意识的强烈表现。那时候大家都同心协力站出来搞签名运动,向英殖民政府要求免役,期间还联同了其他学校,加入他们行列。

当天大约千名学生有秩序的到达克里门梭路(Clemenceau Avenue),呈递《学生免役请愿书》。”


许水龙跟著说,就在513事件前一天,大批武装警把华侨中学包围起来,700多名学生只好留守学校,而当时他成功地离开学校,到集会的地点去。不过抵达集会地点没多久,就看见镇暴队发射催泪弹和水泡,而在惊慌、错乱中还看见镇暴队对学生使用暴力,所幸的是他并没有受伤。


回想起来,每个人有得也有失,得到一个青春的印记,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最后———英殖民政府答应适龄的学生缓期服役。



(许水龙。图片来源:《马·南洋网》)

学运历史进程(资料整理自:《英殖民地时代新加坡学生运动珍贵史料选》草根书室出版)
起步……

30年代:Ibrahim Yaakod为首的马来青年协会强调反殖民意识,同时反抗传统上层精英的“资产阶级的封建”。


40年代:当时马来亚大学设在新加坡,学生们和反殖运动有著紧密的联系,积极参与争取祖国独立。


巅峰期……


50年代:-1950年,英殖民政府警方突袭华侨中学,因为警方声称,校园里有马来亚共产党的文献资料,逮捕了一名教员和几位学生。华侨中学学生抗议,并要求释放被逮捕的同学,和恢复开除学生的学籍。


-1951年,英殖民政府开始修改华校中学制,在初三结束后举行考试,当时华校反对把6年的中学制切成两部份,举行初中会考,结果那年初中三的学生进行大罢考。

同年,警察就闯入马大校园,逮捕一批涉及抗英同盟(Anti British League)的学生。

-1953年,社会充斥著“黄色文化”,还发生了中学生被奸劫杀的案件,在华校中引起轰动,中正分校初中生搞起了反黄色运动,立刻掀起反黄运动的浪潮,继之而起的有华侨中学、中正总校、南侨女中、中华女子中学、笨珍培群中学等。


-1954年5月,为反对兵役制度而展开抗争行动,称为“513学潮”。中正、华侨学生举行大规模游行,最后英殖民政府派出镇暴队驱散学生,酿成流血事件,48名学生遭逮捕。


-1955年,发生华校中学生支持工人罢工的“福利巴士工潮”,政府为此关闭两所华文中学,不料却引发一千多名学生的集会抗议。但在这起事件中,有四名遇害身亡者,其中一名还是在籍学生。过不久,还成立了“新加坡华文中学联合会”。


-1956年,新加坡林有福当时反击学生,逮捕了3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华校中学生还罢课了3小时,7间华文中学的学生分别在校舍内开会,申请准证来办一场和平请愿,这又导致政府施压学校管理层开除140名学生。


同年,华中和中正学生在集体抗议,重现513事件,当时英殖民政府全面压制反殖运动,并勒令两所学校的集会学生解散,最终发生暴动事件,还蔓延了全岛,夺走了13条宝贵的生命。


-1957年,“1114”的罢课事件,槟城与吉隆坡多间中学一同罢课,主要是反对驱逐在校超龄同学等事项。在槟城,当局派出镇暴队前往镇压向学生发射催泪弹和藤牌木棍兼施。


60年代:-华校中学生的学运生涯,至到1956年南洋大学开课后,才正式告别学运,在1960年代初期开始走下波。


-1967年,发生了直落昂(Telok Gong)农耕地事件,当时马大学生与讲师们,一同为贫穷农民争取土地,与政府掀起一场斗争。同年,社会主义俱乐部也成立了。


-1969年,全国大选之际,六名马大学生会领袖到半岛各地区举办集会,发表他们的全国大选宣言。这六名学生包括马大学生会当时的主席邝锦洪、副主席庄来发、总秘书赛哈密阿里(Syed Hamid Ali)、财政秘书郑文雄以及马大社会主义俱乐部的杨泉。


当时,促使在野党在1969年大选中,夺得数个州属的政权,过后还发生了513种族冲突事件,政府颁布《紧急法令》,还出现倒东姑运动,倡导此运动的人就是安华,警方还侵入马大校园捕捉学生领袖,与大学生出现多次的对抗。


70年代:


-1971年,当时政府面对日益蓬勃的学生运动,决定制定法律来管制学生运动,因此施行《1971年大专法令》。


同年,6月14日,马大和国大的马来学生游行示威,矛头是指向来马访问的泰国总理乃他农,也引起了冲突,多名学生被逮捕。


-1973年,马大学生在美国大使馆前进行示威,抗议美帝国主义。


-1974年,校园的左派和右派学生发动了华玲(Baling)反饥饿游行以及打锡乌达拉(TasekUtara)木屋反迫迁事件。然而,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不幸卷入这场漩涡中,国会在1974年的12月19日宣佈的白皮书中,指马大华文学会涉及共产党的颠覆行动,关闭马大华文学会。


-1975年,修正大学与大专法令,随著法令实施后,大马学生运动的时代结束。


80年代:马来西亚学生运动堪称销声匿迹。


90年代至今


-1998年,发生了安华被判入狱事件,再次把大马学生运动推向高潮。


-1999年,发起了黑色14(Black14)烛光晚会,声援安华。


-如今,学生运动已经走向科技网络,在面子书(Facebook)发布更多相关资料。

Tuesday, May 13, 2014

六十年前的《五一三》学潮(二之二)

他们怎么看?


根据514日海峡时报的报道,513日下午2时,有十七辆罗厘在月眠路(Goodman Road)载了中正中学的学生到皇家山集合,同时有三辆载送华侨中学的学生的罗厘抵达。当时学生告诉在场维持秩序的警察他们不是来示威,他们只是来和平请愿,支持会见顾德的学生代表。事发当晚,警方发言人向媒体表示他们相信共产党在背后为学生撑腰,他们反对国民服役法令失败,现在想要操纵一小部分被误导的学生来继续他们反政府的行动。

523日海峡时报报道,全国已经有25233名适龄男子完成国民服役登记手续,登记率达到98%,成绩辉煌。

66日海峡时报报道,总督约翰·尼皓(John Nicoll)在莱佛士书院的庆典上表扬莱佛士书院的学生乐于投身国民服役的积极态度,不像那些反国民服役者,轻视新加坡自治的进程,并且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以当时在莱佛士书院念书的陈国相(《情系五一三》的作者之一,1955-56年中学联的英文秘书)的说法,“受奴化教育的英校生绝大部分是书呆子,只顾读书考试,争取领到剑桥文凭,离开剑桥文凭考试还有半年,他们已经把向外的窗口关得秘密的。那些在学校里参加过陆军见习团或童子旅的学生,甚至还有可能感到服兵役是一种难得的当女皇臣民的机会。”

五一三事件在华校族群中有许多支持者与同情者,《虎报》和其他本地报章都批评警方过度引用武力来殴打学生,如果顾德亲自接见学生,那结果可能是蛋糕红茶,而不是拳脚交加。《南洋商报》认为殖民地当局对华校的猜疑是导致事件爆发的原因之一,校长和教师都不愿意涉足学生运动,怕被当成共产党人看待,结果学生在缺乏师长的指引下,走上被警方攻击之路。整起事件上,政府无视导因,只看结果,实际上华校生所受到的歧视、挫折与不安,只是在等待某个适当的时机爆发出来。

当时《虎报》的副总编辑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是人民行动党的元老,也曾担任过文化部长、外交部长和副总理等内阁职位。

通过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的读者的反馈,可以看出多数英文报读者认为华校生在制造混乱,只有少数英校生同情华校生的处境,一般受华文教育和英文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上有强烈的分化。

515日和526日,典型的英校生Davies Wong R.F.R. Mentakab就很不客气的说这些学生幼稚,竟然为了反国民服役而示威,如果发生战争,他们期待什么人来保护他们的家庭和他们自己呢?

517日,署名Young Once的读者认为对殖民地政府和警察的指责都是不公平的,法律必须严格执行。这些孩子已经不服从他们的家长,他们还会听校长老师的话吗?他们藐视法律,破坏和平的秩序,他们的家长还有必要保护他们吗?警察还要被指责吗?这些孩子已经成长,已经可以自行判断,如果他们选择错误的思考,他们的家长又没有办法约束他们,政府就有权维持社会秩序。

522日,署名Disgraceful的读者认为华中和中正学生反国民服役是耻辱的行为,他们自称服从马来亚的律法,但却制造骚乱,他们长大后会做些什么?或许日本人应该回来马来亚,这些学生才会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英国政府太仁慈了。


(海峡时报有少数读者认为英国殖民地政府在国民服役课题上犯了原则上的大错误。NLB:The Straits Times, May 30, 1954

526日, 署名Mat. 的读者认为华校生只是在找一大堆藉口来反对国民服役,他所知道的不成理由的理由包括(a)国民服役影响他们读书,(b)国民党没有征募他们(换言之,如果是国民党征兵,他们会立刻报到),(c)好铁钉不需要用好钢材,(d)国民服役法令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些华校生只是对中国有兴趣,他们对马来亚的福利一点兴趣都没有。

522,署名Soo-Sa-Lah的读者认为警察不应该使用警棍。政府并没有清楚解释国民服役中的“服役”到底是什么回事,条件是什么。军队作战必须要有出师的原因,同样的,殖民地政府必须用亚洲人的脑袋来认识亚洲人的想法,才能够好好地沟通。

530日,Lim Sok Cheng认同华校生对国民服役的看法,认为英国殖民地政府犯了原则上的大错误,国民服役是为国服务,但是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殖民地。立法议会通过国民服役法令是非常天真与无知的做法。


517日,负责国民服役的官员(National Service OfficerA. C. Loggin认为公众人士对官员的指责有欠公平,Loggin指出他们特意安排在421日到中正中学为学生做国民服役登记手续,当时许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已经完成登记工作。他们为中正学生提供这项特别服务是因为校方说有1002名学生需要登记,设在Beach Road的国民服役登记局有四里路,不太方便。可是到了学校,校方却说学生不了解国民服役是什么回事,令他大感意外。经过一番解释后,到头来有118名学生登记,4名在场的学生选择不登记(其他学生故意不上学)。在两天的登记工作上,校方和官员的关系融洽,彼此以礼相待。

是理解还是误解?


在英文报读者的评论中,有好些措辞严厉,质疑华校生对新加坡的忠诚,在那个日战结束不久的年代,他们忽略了华人响应总督珊顿·汤姆斯(Shenton Thomas)的要求,成立自卫队,以每发一枚子弹就必须装另一颗子弹的鸟枪来抗战。新加坡沦陷后,日军向华人报复,展开肃清行动,杀害了至少五万名华人,华人为新加坡守卫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来他们也跟英军联手,跟日军打了多场游击战。这些华人多数是保留本身的语言和文化的华校生。

很显然的,在这中西文化与思维方式无法和谐交汇的大环境下,学校与教育是政治较量的舞台。《1950年教育报告书》已经特别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对本地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在政治因素的考量下,有必要将各源流学校整合起来,最适合新加坡的是英文学校,华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则以第二语文的方式来传授。殖民地政府也承认,英文教育并不是抗衡共产主义可靠的疫苗,但跟现行的民族语言学校的课程和教科书相比,英校教育会使得殖民地政权更加安全。


(五一三事件一年后,华校生支持1955年的福利工潮。殖民地政府认为是马共在背后指使的。图片来源:CNA)


(中正中学:维护民族教育,五一三的后续。NAS 1956)

(华侨中学:维护民族教育,五一三的后续。NAS 1956)

五一三事件之后,英殖民地政府认为可以趁机推行国民型教育,顾德表示政府愿意支助华校的办校经费,但华校的教育政策与管理制度必须进行大改革,采用英校的监控模式。华社领袖和学生认为英政府的目的是干涉华校,管制学生,将华校英化,因此否决了这个提议,还掀起了一股维护华文教育的热潮。1954921日尼皓总督在立法议会发言,他表示对有人指责政府采取反华人的政策感到痛心,实际上政府无意同化华校和把它纳入殖民地的教育体系。

1956年发表的《新加坡华文中学生联合会(中学联)白皮书》,英政府进一步指责五一三事件是一个狭隘自私的议题,多数适龄青年已经完成了国民服役登记,只有一小撮华校中学生在那里喋喋不休,将几宗小小的轻伤事故夸大成流血事件,煽动性地攻击国民服役和殖民主义,那正是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政策目标。


(1956年,英政府进一步指责五一三事件是一个狭隘自私的议题,再度引起华校学生抗议,维护民族教育NAS 1956

(镇暴警察挥动警棍殴打抗议的学生。NAS 1956)

对于可能在亚洲扩大的共产主义势力,英美等国都寝食难安,将“反共联防”的概念带到东南亚,1954年底成立了“东南亚公约组织”(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sation, SEATO),类似北大西洋公约(NATO),但SEATO的成员国却来自美国、英国、澳洲、纽西兰、法国、巴基斯坦;只有两个东南亚国家:泰国和菲律宾。美国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公开阐明这个统一阵线是为了防止中国对东南亚展开可能攻击的计划。至于一个以华人移民占多数的新加坡,可能成为一个里应外合的特洛伊木马。

当时新马三大族群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经济活动,只有受英文教育的各族“精英分子”在读书时有共同的语言和课本,他们可以参加剑桥考试(1939年起)、报读莱佛士书院和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大学与国大的前身),或到英国去深造。对华校生而言,五一三时代是中国南来的移民首先必须解决的新马归宿的问题,但是那个年代紧张的政治气候却把华校生的亲中国与亲共产党挂上等号,否定他们反殖民主义的出发点。青年被放逐回中国,被扣留,甚至被逼转入地下。在这种华文教育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下,造就了一群早熟的华校生,他们对何谓祖国的本土意识的探索却被比较极端的英校生所误解,这种创伤是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英校精英所难以理解的。


(画家蔡名智的《马来亚史诗》(1955):在华文教育维艰的环境下,造就了一群早熟的华校生,他们对何谓祖国的本土意识进行探索,但却被解读为沙文主义与共产主义,这种创伤是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英校精英所难以理解的

吴元华在“论新加坡华语文的政治价值”(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南大语言文化学报》第二卷第二期)中分析: 

政府一方面声称要教育马来亚化,另一方面却否定当地华族语文的价值,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政策令华社感到愤慨。1954年9月20日 《南洋商报》的评论说,“论星马两邦华人,在历史上为本邦最早期的自由移民者;论功劳上为本邦最先进的拓荒创业者;论教育上为本邦最进步的兼修两国语文者。然而,华文教育在政府的教育体系上,不但没有占有合理的建制地位,而且备尝当局非民主的深刻猜忌。” 

它接着说:“今日之华文教育所遭遇的艰难,尤甚于战前时期。而今日乃是星马两邦政府高唱自治的、高唱独立的时代。我们华人固愿效忠于星马两邦,而以此地为永久的第一家乡,然而,星马两邦政府却在法律上只认我们为外籍人,更自然地只认华文教育为外国语文教育了,甚至认为它‘分离马来亚社会精神及意识’。……今日统治马来亚者——英人,何必对华人文教加以任意而为呢?” 

人民协会在一册纪念特刊里回忆当时新加坡的社会背景时说,在五十年代里,英语群和华语群存在着一条鸿沟。受华文教育者几乎无望晋身民事服务机关或在任何大商行任职。他们多数从事劳力工作,少数幸运者在华人银行、商行和服务行业找到工作。“殖民地政府漠视他们的存在,所有商业与行政都采用英文,只有那些要华人遵守的法律条文才翻译成华文。讲华语者一辈子怨恨,对讲英语者感到不满 ,动辙骂他们是‘走狗’。” 

在华文教育受到刻意的歧视的情况下,争取华文教育的合理地位演变为剧烈的政治斗争。华校生反殖民地的情绪,除了受左派思想影响之外,也是对身为被压迫者的一种反抗与发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英文至上的政策到如今并没有改变,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而声援华文教育之士也选择以和谐的姿态来面对。纵使如此,还是被现政府“误解”,并通过外交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表示有些华社中人利用跟总理李显龙先生对话的“国是论坛”向政府施压。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


对担任学生的辩护律师的李光耀来说,五一三事件是他迈入华人圈子的桥梁。李光耀在他的《李光耀回忆录》“第十四章:华校生的世界”中坦承他利用这些华校生来满足他们这群英校生的政治野心:

“如果我驾驭不了其中一些干劲十足的年轻人,使他们为我们的事业服务,为我和我的朋友们,这些英校生所代表的事业服务,我们就永远不会成功。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跟英校生和马来人建立联系,这些人既没有坚定的信仰,也没有力量跟华校生一较高低,更别说抗拒受华文教育的共产分子了。”


(华校生掀起的反殖民地运动为政治家提供了走入政坛的机会。前排左一至左三:李光耀,林清祥,方水双。后排右一:马绍尔。图片来源:CNA)

关于五一三的后续,李光耀说道:

“在1954年的一天晚上五个华校生一起到我家里来。一个个子小,留平头,门牙缺了一颗的小伙子担任他们的翻译兼发言人,他叫孙罗文(Soon Loh Boon1956-64年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2010年去世,享年76岁);另一个叫史立华的男孩儿,英语也说得不错。此外是三个梳辫子的华族小姑娘。男孩儿穿短裤,女孩儿穿裙子,都是校服。他们要求我请英国女皇的律师布里特(D.N. Pritt)替七个同学上诉,这些同学被法庭判了罪,罪名是警方下令学生解散时他们阻挠执法。案子审理后罪名成立,他们被判三个月徒刑。上诉案将在10月开审。


(1955年,孙罗文以中学联主席的身份出席第二届泛马学生联合会常年代表大会。
图片来源:《情系五一三》)

华校生跟英校生截然不同。他们生气勃勃,善于筹款。我代表他们找布里特时,告诉布里特他们能动员中华总商会的商人出钱。布里特建议收费三万元。我转告学生,他们眼睛眨也没眨。布里特是在107日飞来新加坡,处理五天后开审的上诉案,早在这之前,他们便把钱送到我家来。

布里特根据自己多年来表达激烈感情的经验,尽量替学生讲话,并进行宣传,以损害政府。他到达后第二天,学生在羽毛球馆开茶会欢迎他。布里特用英语发表了演讲。东道主发表了多个华语演讲,却没有人翻译给他听。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个机会,幕后的领袖可以利用合情合理的事件进行动员,支持学生,鼓起他们的热情,为群众运动进一步打下基础。

整个过程给布里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十二年后出版的自传里,他还记得,当时有五千名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会场里,人人手上都有一盒蛋糕、包点、花生和香蕉,过后花生壳和香蕉皮都放回纸盒,由招待员拿走。这样,在学生们离开会场坐巴士回家时,场内依然干干净净。这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后勤能力。这一切都是按照15岁左右的男孩儿和女孩儿通过扬声器发出的简单利落的命令进行的。这样的表现,任何军队的参谋看了都会高兴,我和布里特一样,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这类会议,后来还参加了多次,我从没见过英校生也有这样的表现。英校生说话没信心,缺乏自信,他们使用非母语时心理上有障碍。

…1012日,大批学生在最高法院外面的大草场集中。根据《新加坡虎报》报道,布里特到达时,他们爆发出“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英国籍法官奈特问道:“像这样微不足道的上诉案,怎么排上了三天?”布里特说,这件事应该由他负责,因为按照他估计,案件不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审完。接着他认真地说明了上诉的理由,接连两天摆出了勇敢的姿态。换成我的话,要拖到超过一个上午也难以做到,而且效果会很差。第二天双方陈词结束后,法官维持原判。但是他说,如果年轻的学生签下保证书,保证18个月内行为良好,他会撤销监禁刑期。

法官轮流询问被告学生是否愿意签保,学生个个都摇头。法官决心维护法治,学生们决心要当烈士。法官别无选择,只好送他们进监牢,尽管他这样做让他们能利用这个课题,在说华语或方言的群众当中煽起反政府的情绪。

枢密院在1955215日审理并驳回上诉。案子审结了,但是我对华校生的世界的认识却刚刚开始。这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有那么多活跃分子,个个生龙活虎;有那么多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自私,准备为更美好的社会牺牲自己的一切。看来他们完全献身于革命事业,下定决心,一心只想推翻殖民地政府,建立一个平等和公正的新世界。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校生的理想主义和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使他们投身于反殖运动,造就了人民行动党和日后的新加坡。李光耀充分利用他们的热忱,结识了代表工会和华文教育人士的年轻领袖林清祥,将华校和英校的精英,包括左翼份子结合起来。19541121日,人民行动党正式成立。


(李光耀与林清祥初相识,在典型的英校生和典型的华校生间只能有一个胜利者。c.1954)

隔年,在林德宪法下的立法议会选举,人民行动党的政纲就包括了废除国民服役法令,申明只有一个独立的国家才有权征召公民去承担军事责任。李光耀和林清祥都在人民行动党旗帜下当选,标志着反殖运动出现一个崭新有力的政治联盟。

1959年自治邦选举以来,人民行动党掌管了新加坡超过半个世纪。至于英国殖民地政府无法实行的全国性国民型教育,由后来的政府完成了。


(1959年自治邦选举,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1959年6月5日,李光耀宣誓任职。后来画家赖桂芳以油画绘制了当时的场面,1992年公诸于世)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