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y 02, 2014

国货

其一 (作者:黎上增)


听说隔壁阿文的单位搬来了新租户,是一个日本家庭。我不经意的探头探脑,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日终于见到了萇岛先生,一个在日本学校教英文的年轻人,阳光、自信、健谈。一打开话匣子,他的话就像水银泻地,没完没了。
  
“您今天不上班吗?”我试探着问。今天是周日,他理应在学校里忙着。

“我初来乍到嘛,学校放我几天假,让我有机会把家安置好。我现在就是在等电器店送新的电视机来。”他一身休闲装束,忙里偷闲的样子。

“屋里不是已经有电视机吗?”

“那是韩国的S牌子,我要求换的。我用惯了日本T牌子。”

“您只选用日本货吗?”我为了肯定他的生活态度而问。

“是的。就算是质地不怎么样,我还是习惯性地支持日本货。”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他继续地说:“现在日本经济低迷,要是国人不支持国货的话,日本企业将何去何从呢?”

其二(作者:黎上增)


朋友拉我帮忙招待来自中国吉林省的培训团。一行二十人的公务员,根据他们的说法是来新加坡学习学习。带团的是一个高大的满族官员,看他的样子就令人想起电视剧里的努尔哈赤。

他们的培训课程没有排得很密,有空档时就带他们随便逛逛,顺便购物,买些手信或纪念品,为新加坡的经济做出贡献。

我陪团长逛着,他被一家名牌背包专卖店给吸引,不两步就走了进去。

“这包是哪儿制造的?”团长问。

店员面有难色。“这是 Italian brand (意大利牌子)。在那里做的,我不太清楚耶。”

团长拿着背包,问了价钱,十分满意。他当然是毫不犹豫地买下。

回到车上,团员们都争相抢看他的战利品。

“中性名牌包咧,就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制造的。”车上顿时响起一阵哄堂大笑。

“我问了,店员也说不清。”

“翻开来找不就得了吗?里边肯定印着 Made in China。”他这一说,又是一阵哄堂。

“我昨晚和我女儿通了电话,她说什么都可以买,就不要买 Made in China。“团长无奈的说。

”那还不容易。把 Made in China 涂掉不就成了?“

在揶揄和玩笑声中,团长赌气地说:”我女儿不背,我自己背它。“车上的哄堂笑声也就更大了。

其三(作者:李国樑)


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荷兰人的菲力浦(Philips)工厂做事,在大巴窑一巷。当时买了平生第一台彩电,菲力浦品牌,模式20KT3030。KT系列是荧光屏的颜色最漂亮,价格最大众化,也是最耐用的。

当时在大巴窑工厂生产的电视,每天超过两千台,一年六十万台以上,销售到世界各地,称得上是国货。但在市面上,人人都说是荷兰的产品,即使是装配电视集成电路(Printed Circuit Board)所使用的本地生产的电子零件,也打着外国品牌如SiemenFairchildNational SemiconductorNational等,算是舶来品。何谓国货顿时打上一个问号。

让时间再倒流半个世纪。1929大世界落成后把人潮带到游艺场,成为大众娱乐消闲的好去处,华商也以大世界为主办国货展览的大本营。当时新加坡只是一个殖民地,并不是一个国家,因此华商口中的国货指的是中国商品。

(在大世界举办的国货展览会。图片来源:NHB c.1930s)

当时的国货是否等于是中国制造的呢?以人力车为例,到了19世纪末,马车逐渐在新加坡街头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力车,在新加坡的街道上服务了将近67年。当时的人力车也属于国货,1880年,第一批人力车从上海运到新加坡。由于车夫可以省下一笔饲养马儿的费用,显得比较经济,因此很快的取代了马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夫。图片来源:NHB)

虽然说人力车从上海入口,实际上是日本制造,运到上海,再由上海转售到新加坡,而人力车那两条树胶轮胎,则是新加坡运到日本的。日本对新马的树胶与锡矿虎视眈眈,甚至不惜举军争夺新马的资源。

在那个久远的人力车的年代,什么叫做国货已经不容易定案,今天资源分配是世界性的,到底何谓国货就更难分得清啦!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