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September 30, 2016

迎新会

迎新活动成为大新闻


本地学生入读本地大学,学费获得政府津贴,比起在私立大学就读,口袋的负担轻松多了。但由于本地学校的学额不多,又保留了一定比例给外国人,能够跨入本地大学门槛的可谓天之骄子。开学前先参与迎新活动,融入新环境,结交新朋友,本来是开心不过的事,但几乎每一年都有负面新闻见报或在互联网疯传。这个新学年的迎新活动甚至登上了国际舞台。

《新传媒8频道》2016729日的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迎新营上不断上演模仿性行为的活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上今天再盛传一段不雅迎新活动的视频。校方下午宣布,从即日起取消所有由学生主办的迎新活动,直到另行通知。所有涉及举办这些不恰当的迎新活动的学生将接受大学纪律委员会的处罚。
国大迎新营连日来不断传出有模仿性行为的活动,虽然国大已表示会全面调查事件,相关负责人也会受到严厉的纪律处分,但网上今天还是盛传一段不雅迎新活动的新视频。
据上载视频的举报者表示,该视频是于2016726日在国大迎新营上拍摄。视频显示,四名男生围在池塘两侧,分别紧抓着一名身穿短裤和T恤的女学生的手腕与脚踝。女学生的手脚张开形成大字型,四名男学生不断地把她举起再丢入池塘里浸泡。另外,视频中还有一群上半身裸露的男学生趴在地上,游戏组长将洗发水涂在他们的头上后,他们便一边喊着与男性性器官相关的粗话,一边匍匐前进。
《联合晚报》2016727日的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近来举办的新生迎新营中,有学生申诉被迫参与意识不良的活动,包括玩水时被人乱摸、搬演强奸片段等。
台湾《中时电子报》201682日的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全球名列前茅,不过,今年新生迎新营活动出包,国大校长陈祝全特向全体新生致歉,说明绝不纵容具性暗示和诋毁个人尊严的态度、活动和游戏。
马来西亚《星洲网》2016923日的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今年的一些迎新活动被指不当,校方经过彻查后,针对需要为这些活动负责的学生所展开的纪律程序目前在进行中,整个程序将在10月完成。
《海峡时报》昨天报道,国大已对至少14名学生采取纪律行动,惩罚他们在迎新活动中的不当行为。
报道提到,根据消息来源,参与迎新活动的小组组长、学生营理事等被传召问话,他们被告知所说的话将作为调查证据,他们也得回答问卷,问题是关于引起议论的性游戏、是否有尝试阻止及由谁领导活动等。
据《早报》引述可靠消息指出,受惩罚的学生包括来自国大学生会营及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的人文营(Arts Camp)小组组长、迎新小组理事,他们面对的惩罚包括上内容关于尊敬他人的课、罚款、停学、做不同小时的社区服务等。至少有一人被罚停学至少一学期。
 
(迎新活动。图片来源:马·南洋商报

(迎新活动。图片来源:马·南洋商报

 以前的“拖尸”


国大的迎新会变成“淫心会”并非今年才玩起来的。根据这些年来举报的学生的说法,这类低俗的游戏已经持续多年,由于无法接受这类具有侮辱性的活动,通过互联网爆消息。虽然每次曝光后,各方都口诛笔伐,但过了不久又死灰复燃。今年形势不妙,本地的金牌大学不得不打破过去只眼开只眼闭的做法,以正视听。

约40年前,我初踏入Singapore PolytechnicSP)的大门,面对的是“拖尸”(ragging)的困扰。虽然拖尸拖不到我这个好歹在工作场合磨练过,懂得装老成的少年家,但对这种作弄新生,造成生理与心理伤害的玩闹风气深深不以为然。开学的首两个星期是拖尸热季,校园内的餐厅、课室、走廊、马路都是游乐场。作弄新生的手法包括团团围着新生,作出各种调戏的语言动作;男生脱掉上衣,穿上女生的高跟鞋,扭腰作势走猫步;女生站到桌面的椅子上,按照命令行事等。

当时的SP的海事工程系的拖尸拖得最疯狂,当头淋尿水是平常事。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第三年必须以见习生(cadet)的身份上船航行一年,行船的生活沉闷,因此船一到了公海就没有王法,新的见习生往往被船员整到面目全非,作为见面礼。如果连校园里那么小儿科的拖尸都忍受不了,将来上船怎么玩大的?

碰到较严重的拖尸,有时讲师会出马帮忙解围,有时有正义感的高年级学生出面调停,拖尸事件几乎年年见报。后来整个社会开始关注,拖尸事件才慢慢的从校园消失。

黎上增回忆起多年前在新加坡大学(国大的前身)就读时,有位锡克族的新生被剃掉一边胡子,这种开宗教玩笑的拖尸法令人发指。

如今拖尸变成淫心会,虽然形式改变了,但本质并没有改变。

英国大学的迎新活动


多年以后,小女成为我的校友,在SP毕业。回想起在圣约翰岛上度过的四天三夜迎新营,当时少不更事,还以为受“虐待”是理所当然的。如今工作了数月,储蓄了一些生活费后,前往与学校挂钩的英国大学继续学业。虽然不是一年级新生,但人地生疏,学校安排这些“新客”参与新生的迎新活动。

迎新活动包括协助新生熟悉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安排电话公司和银行到学校“路演”,出席跟老师同学互相认识的小型宴会与学科说明会等。由于那儿是海港城市,学校也安排了他们乘搭渡轮在海上游览和坐小船游河,这些活动是当地商家赞助的。整个迎新活动让这些新客尽快熟悉当地的生活,令人倍感温馨。

(熟悉当地的社区)

(学校安排的游船河)

英国公投脱欧后,有些当地人笑言两年后英国完成谈判后,就像新加坡一样娇小了。相比之下,不论是现在还是可见的将来,两地还是有大小之分,就读某个城镇的学生并不表示他们就来自那个城镇,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此外,英国学校的国际学生人数多,成为学校主要的入息来源,如何让“新客”感受到当地的热情,尽快摆脱思乡的愁绪,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必要的考量。正因如此,迎新活动的形式与内涵跟国大大不相同。

或许软文化是大家较容易忽略的一环。尊重民主与民权都是当地民生的一部分,讲得白一点就是自由。大家有选择接受的权利,也有当面拒绝的权利,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换个角度来看国大的迎新风波,是不是年轻人被无形的压力压制得太久,趁着这个表示自己长大成人的机会来解放自己?套句成人的话,就是滥用自由?

无论如何,学校是个比较单纯的小社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家都心里有数。

Friday, September 23, 2016

丛林深处的玛雅文明

源自热带雨林的玛雅文明


过去学历史,四大古代文明都在大河流域的孕育下茁壮滋长:埃及-尼罗河,中国-黄河与长江,印度-恒河与印度河,巴比伦-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即使是新加坡,短短的新加坡河同样是开埠后百多年来的经济命脉,商业活动都围绕着河的两岸。

中美洲的文明起源是个例外,玛雅文明崛起于茂密的热带雨林,而不是普遍印象中的河的两岸。

玛雅与古希腊文明的相似之处,就是松散的政治制度。玛雅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整个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分布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Yucatán Peninsula)、危地马拉(Guatemala)、伯利兹(Belize)、洪都拉斯(Honduras)和萨尔瓦多西部(El Salvador),涵盖面积388万平方公里,约等于1/4个中国。

(中美洲地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玛雅人的分布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玛雅城邦之间采取联盟的政治体制来维护彼此间的利益。玛雅各城邦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使用同样的语言、习俗、衣着、婚俗、宗教信仰以及艺术风格。玛雅文化圈就这样经历过三千多年。

吊诡的是,古代玛雅人的生产力只停留在石器时代,因此没有金属工具,没有猪马牛羊,没有轮车,没有小麦。这样的生活方式却发明了美洲大陆唯一有系统的书写文字、数学和天文体系,建设出叫人感叹,充满艺术感的宏伟建筑。

玛雅文明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300年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公元300年至900年为古典期,公元900年-16世纪为后古典期。

玛雅地区最早出现陶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时印第安人的“农业革命”已告成形,培育出玉米这种既甜美又富营养的粮食。他们将玉米用石头磨成粉,再用玉米粉制饼干,在玉米饼上放些辣椒和豆类,然后在火炉上烘熟。

有了易种保收的庄稼,玛雅人开始定居下来,制作陶器,贮存玉米。

玛雅人自称为“玉米人”,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作“玉米文明”。玛雅文明显然是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玉米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定期祭拜玉米神。在玛雅人的观念中,神是玉米穗中创造出来的。

(洪都拉斯出土的玛雅玉米神像)

玛雅农民采用原始的烧芭式耕作法:他们先把树木统统砍光,过了一段时间干燥之后,在雨季到来前放一把火将树木烧了,灰烬用作土壤的肥料。每烧一次种一次,其后休耕两三年,有的地方甚至长达六年,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

到了古典期人口大增,必须通过毁灭森林来建立城邦,只好缩短休耕时间,造成土壤肥料不足,玉米产量越来越少。

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玛雅王族和祭司认为这些“衰败的气象”是因为神生气了,于是建设更多神庙,期盼借助神力来扭转困局。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浪费更多的人力和已经十分贫乏的资源,迫使玛雅人弃城而去。多年以后,处于低地的城邦都覆盖在热带丛林之中,守护着古老的秘密。

玛雅文明的起源?


大约在2万至4万年前,第四纪冰川使到美洲与亚洲之间的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的海平面下降、海面冰冻而连接在一起,成为海上陆桥。可能亚洲的猎人在追逐猎物时,无意间跨上了美洲大陆,此后的几万年间逐渐遍布美洲。

史学家张光直提出了“同源异质”说,认为美洲和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相似性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所谓“同一祖先”是指同样是蒙古人种,在太平洋两岸“平行而独立”地发展起各自的文明,他称之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中美文明起源还包括“非洲起源说”,非洲人在史前到过美洲,并且创造了文明。

当然最大胆的设想是“外星论”,外星人曾像神一样降临中美洲,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玛雅文明。这个推论是基于那些精密的天文学、数学、历法和金字塔建筑都是文明的产物,对于几乎像原始人般,通过琢、磨、推、敲等方式来生活的古代玛雅人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来自地底洞穴的声音


过去对古代玛雅人的研究是通过地面上破落的城镇与神坛遗迹,现在的研究已经走入地底的洞穴。

现代玛雅人对过去的认知是通过口述的方式一代传一代,他们生活的地方没有大江大河,依靠的是丛林深处的地下水。他们带领墨西哥尤卡坦大学(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Yucatán)的考古学家吉尔勒莫·德安达(Guillermo de Anda)潜入已成湖泊的地底洞穴,揭开了更多古代玛雅人的谜团。

奇琴伊察金字塔附近的灰岩洞,是通向阴间与神沟通的入口。图片来源:互联网

Guillermo de Anda通过450年前由西班牙人撰写的书籍,认识到玛雅人有活人祭祀的活动。当时的西班牙人通过殖民地主义者的武力,从原住民口中知道这些用作祭祀的灰岩洞的所在地。

对玛雅人来说,这些灰岩洞是日常作业的水源,也是通向阴间的入口。Guillermo de Anda把在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一个神圣山洞底部发现的127具尸体的骸骨拼凑起来,发现超过80%的尸骨很可能是311岁的男孩,另外20%主要是成年男性。

原来在16世纪初,西班牙人抵达美洲之前,玛雅人已经在丛林中修建了高耸的寺庙和精美的宫殿。奇琴伊察的玛雅神职人员在祭祀时,将小孩扔进神圣的灰岩洞,向神灵祈求肥沃的田地和雨水。

(灰岩洞底的小孩骸骨。图片来源:互联网)

根据路透社2008年1月23日的报道,Guillermo de Anda表示众神喜欢小孩尤其是雨神。雨神有四个被描绘成矮人的助手所以玛雅人用小孩祭祀作为直接与雨神沟通的方式。小孩经常被活生生地扔进山洞,有些小孩甚至被活生生地剥皮与肢解。

此外,在年度重大节日或者面临灾难的时候,玛雅人也通过血祭来取悦神灵,常见的做法是用石刀、动物骨头、荆棘等利器给自己放血。割破的部位遍及全身,有时是额头、鼻子、嘴唇、耳朵,有时又是脖子、胸口、手臂、大腿、小腿,直到脚背,甚至还割破阴部取血。在雅科奇兰(Yaxchilán)遗址,有一面雕刻精致的横楣,显示一名女子正在拉动穿透她舌头的带刺绳索,血液滴在身旁盘子里的树皮上,将这张血迹斑斑的树皮献给神灵。从她光鲜的穿着看来,不可能是平民百姓或被俘虏回来的奴隶。

(雅科奇兰的石雕:一名衣着光鲜的女子正在拉动穿透她舌头的带刺绳索,血液滴在身旁盘子里的树皮上,将这张血迹斑斑的树皮献给神灵。)

在奇琴伊察,每年年终都有一场球赛,比赛结束后必须进行人祭。最新研究显示,胜方的队长会被杀献祭。族人将他的头像刻成石雕,安置在球场边供奉,永垂不朽。

奇琴伊察的球场

墨西哥的阿兹台克人


阿兹台克(Aztecatl)是另一个存在于14世纪至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跟玛雅人一样,阿兹台克人同样有活人祭、祭拜雨神等宗教仪式。这个石盒残片上刻的是阿兹台克的雨神Tlaloc。他手持罐子,从中倒出清水、贝壳和玉米棒,意为给大地施肥。这类石盒用来盛放典礼用品和祭品,也会用来保存往生的国王和统治者的骨灰。

阿兹台克的雨神Tlaloc)

这个石刻面具代表春天和重生之神Xipe Totec。他有着精心梳理的发辫,戴着圈卷形耳环,大张着嘴巴。Xipe Totec意为“被剥皮的人”,人们在春天典礼上敬拜祂,为祂披上人祭仪式剥下的人皮。阿兹特克人甚至与邻近部族定期展开战事,目的是为了捕获俘虏来活祭。

(春天和重生之神Xipe Totec)

身为现代人,对于这些以活人当祭品、剥皮、血祭等习俗难免心惊胆跳,并对获胜的一方被用来当活人祭祀感到不解。回头想想,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对活人所做的,中国人和白人的先祖都同样做过。

古人的人生哲学跟现代人不一样。玛雅人认为在祭坛上杀人活祭并非耻辱,被用来祭祀的人并不是普通的市民,更不是传说中的奴隶。牺牲者是有身份的贵族,皇室中最优秀的成员,或是最勇敢的年轻人,普通人是轮不到的。

人的一生无法不面对死亡,在自己人生最灿烂的那一刻把最好、最珍贵的生命奉献给伟大的神是神圣的任务。通过献祭,族人可以通过死者跟神建立起联系,享受神的守护和祝福。对牺牲者的来生,活着的家人,都是莫大的荣耀。

玛雅文化是否再造辉煌?


玛雅辉煌的文化被16世纪西班牙主教Diego de Landa烧毁了。现在的玛雅后人,没有人看得懂自己祖先的文字。玛雅人的历史 , 全靠西方学者对玛雅现存碑文雕刻的研究和考古来解译。

(西班牙的油画记述西班牙人登陆中美洲,印第安人透露民情,奠定了日后被统治的命运。图片来源:互联网)

(西班牙主教Diego de Landa)

有些现代玛雅人已经从村子搬入城镇。离开村子的生活等于离开自己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有些玛雅人则希望通过祭神等活动来找回失传的巫术,学习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找回流失的超能力。他们相信重新掌握与自然界沟通的能力后,玛雅人会再度崛起,将中美洲各地的族人组织起来,再造辉煌。

(现代玛雅人)

附注:2016年5月7日,配合大英博物馆珍藏特展,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安排下,我分享了玛雅文明的相关研究。这是讲座的内容。

相关链接

Friday, September 16, 2016

南洋早餐

咖啡、鸡蛋和面包是大家喜欢的早点。当年的咖啡店已经很流行这套传统南洋早餐。放在炭炉上烘烤过的面包略带炭焦味,头手用牛奶罐盖将面包表层的黑炭刮掉,配上咖椰、牛油、生熟蛋和店家自制的咖啡,就是一顿营养丰盛的早点了。咖椰、牛油的搭配有个美丽的俗名,叫做鸳鸯。


(传统南洋早餐)

(烤面包的炭炉有大有小,这是一般的格局)

喝传统咖啡少不了陶瓷制作的咖啡杯和咖啡碟子,从前商家还通过咖啡杯来打广告,喝咖啡吃早餐之余,可以获得新产品的信息。咖啡碟子是用来吃半生熟鸡蛋用的,以黑酱油和胡椒粉来调味。吃过鸡蛋后,把咖啡倒在吃完生熟蛋的瓷碟中,一来容易散热,二来连鸡蛋的残渍都不错过,鸡蛋的余香和咖啡一起喝进肚子里。

咖啡杯中有一款是以大红花图案来装饰的。大红花也叫木槿花(Hibiscus),是马来西亚的国花。在新加坡独立之前,新马人民可以自由的互相往来,不需要护照。大红花的咖啡杯在新马共用,一直沿用至今,咖啡杯所保留的正是新马曾经是一家人的历史。


(大红花咖啡杯在新马流传,说明新马共一家的历史)

至于那份传统早餐少不了的香浓咖啡,北方人喝咖啡,广东人不喝却“饮”咖啡,潮州福建海南人不喝不饮却“吃”咖啡。不论是喝是饮是吃,目的都是一样,让那杯咖啡流入胃里,齿颊留芳。

吃面包


现在烘焙面包所使用的是电烤箱,当年所使用的则是传统砖窑。面包厂日常作业是固定的,先起炉烧柴,将砖窑热至300度。清理炭灰后,将一排排的面包置入窑中烘烤。第一轮的面包只需烘烤5分钟,接下来三轮则分别为101520分钟。经过几轮烘烤,窑内的温度已经逐渐冷却,不适合烤面包了。


(砖窑烤面包所讲究的是老经验)

砖窑不像电烤箱那样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感应器来调制温度,而是必须掌控木柴的质地、数量、湿度与温度等,凭的是老经验。此外,还必须处理炽热的炭灰,是一份辛苦的蓝领作业。

如果在家吃面包,一般上除了涂南洋风味的咖椰、白兰他面包油之外,还有入口的果酱,甚至更高级的澳洲牛油等。

在那个没有雪柜的岁月,咖椰牛油容易变质,花生酱逐渐成为替代的选择。打开花生酱的盖子,最先触目的是浮在表层,几乎整寸厚的肥油。食用前必须将整罐花生酱搅匀,否则刚开始时满嘴都是香滑的油脂,吃多几天后,底下的花生酱没占到肥油,都是硬邦邦的。

也许在那个年代,我们不是走路爬楼梯,就是跑步追巴士,运动量都很充足,对这些肥油有免疫力,怎么都吃不胖。

到了坐着的时间长,容易发福的当下,当年曾经风行一时的品牌,已经被打着无胆固醇又不油腻的标语的PlantersSkippy等美国商标所取代了。

南洋早餐的传统与现代


如果我们认为吃面包喝咖啡是新马华人的“传统早餐”,那只对了一半。其实南洋早餐并不那么传统,而是来自洋人家庭。早期的海南移民“跑洋船”,在船上当侍应生,有些则在洋人和西化的峇峇家庭当厨师。他们将西式的饮食料理南洋化,通过海南咖啡店将洋人的早餐转型为中式料理,加以普及化。这些海南咖啡店起源于上世纪2030年代,是单身男人常去吃早餐的地方。二战结束后,好些咖啡店业主放弃业务回去家乡,才逐渐由福州人取代。


(从前的咖啡摊。图片来源:NAS)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才有电视节目。在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这些传统咖啡店成为平民大众聚会交际,边吃早餐边互通资讯的消闲场所。一路延续下来,今天我们还能吃到典型的南洋早餐。

现在到咖啡摊吃南洋早餐,那杯热腾腾的饮料还还融合了各种本土语言和民间创意。比如:

-咖啡加奶:Kopi
-咖啡加糖: Kopi-OO就是乌,福建话)。
-浓咖啡加糖:Kopi-O-GaoGao就是厚,福建话)。
-咖啡加少量的糖: Kopi-O-Xiu-DaiXiu-Dai就是少糖,源自广东话“少底”)。
-咖啡加多些糖: Kopi-O-Ka-DaiKa-Dai就是加糖,源自广东话“加底”)。
-咖啡加淡奶:Kopi-CC就是Carnation Milk,老字号“三花淡奶”)。
-咖啡不要奶和糖:Kopi-O-KosongKosong就是什么都没有,马来话)。
-浓咖啡不加水加少量的糖: Kopi-O-Ti-Lok-Xiu-DaiTi-Lok就是直落,福建话)。
如果想更换成其他热饮,可以选择:
-踢球:Milo Milo的罐子上有小孩踢球的图案。
-大家好:Horlick好立克。当年好立克的电视广告有“大家好”的歌词。

吃一顿南洋早餐竟然有那么多花样,请问你会不会“buay tahan”?(福建话+马来话:受不了。)


(当年典型的咖啡店一角)

Friday, September 09, 2016

人形净琉璃文乐座 Ningyojoruri Burrakuza

在博物馆的义务导览同事王东印和新山EHHE的文化人叶良的邀请下,出席了“亚洲木偶文化交流会”,见识了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日本木偶技艺。

那是2016814日,柔佛Medini Mall,黑箱剧场。同台演出的有马来西亚槟城的“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以及日本大阪的“人形净琉璃文乐座”(Ningyojoruri Burrakuza)。

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弘扬潮州铁枝木偶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台柱吴慧玲(Ling Goh)虽然是福建人,却执着地维护着外曾祖母从潮汕家乡带来的技艺,演完大戏封箱戏后创建了潮艺馆,继续推广潮州传统艺术。

字正腔圆地上演了传统剧目《莲香戏鞋》后,吴慧玲在交流会上为观众介绍了已经 “长高长大” 的木偶。木偶从传统的八寸身高长到十八寸,目的是让无法挤到小小舞台前的观众隔远也看得到。木偶长大了,变得粗重了,舞动起来自然更考功夫。偶师必须一面把玩手上沉重的木偶一面演唱,通过灵活的双手将偶戏的细节表现出来。

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莲香戏鞋)

日本木偶戏对新马观众而言则比较陌生,木偶戏是日本最主要的传统舞台艺术之一。“人形净琉璃文乐座”中的“人形”指的是木偶道具;“净琉璃”指的是日本传统戏剧,以说话为主,三味线(三弦琴)伴奏;文乐座指的是表演人形净琉璃,也就是偶戏的剧坊。

文乐(Bunraku)集说、唱、乐器伴奏和偶剧于一体。文乐“三业” 是偶戏表演的三大要素,“三业”中除了偶师和三味线乐师外,就是专门说唱叙事的“义大夫”。义大夫和潮州铁枝木偶师一样,俗称“九条喉”,一人担唱多职,负责给剧中的男女人物配音,根据角色和剧情的发展,变换声音和语气。感情丰富的义大夫  Yoshihodayu Toyotake 为我们示范了九种不同的语调,小孩、少女、男人、老妇、伤心、开心、痛哭、欢笑、嘻哈大笑,表演逸趣横生。

义大夫  Yoshihodayu Toyotake  和三味线乐师

木偶的表演形式方面,文乐偶师通常会穿上黑衣黑头套,躲在木偶后面。过去的木偶较小,只需一个人操作,如今的文乐表演,每个木偶都需要三位偶师一起操纵,头部、身体、胳膊和双腿都能在偶师的摆布下做出各种动作。文乐表演只有在三人之间的默契下,木偶的动作姿态才能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

文乐表演只有在三人之间的默契下,木偶的动作姿态才能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

文乐以感情戏为主,善于细致地刻画人物表情。由于故事内容以历史剧为主,因此采用的木偶一般上都是“白面”人形,体型有大有小,大的木偶约十公斤,站在台上如真人般大小,眼睛、眉毛和嘴巴都能活动。我在交流会上见识的木偶重约三公斤,服装和面部表情都是制作大师们精工细做出来的。

由于文乐的故事内容以历史剧为主,因此采用的木偶一般上都是“白面”人形

在文乐偶师Minoshirou kun的指导下,我学习操纵穿着和服的白面女子,感觉木偶的每个关节都很灵活,人物的表情跟着关节的移动而丰富起来,不由得不佩服日本人作工的细腻。

在文乐偶师Minoshirou kun的指导下,我学习操纵三公斤重,穿着和服的白面女子。摄影:陈来顺

日本的偶戏起源于江户时代的大阪(1600年代),到了18世纪中期,独特的木偶剧舞台风格已经成型。舞台上有半人高的帷幕,三个偶师在帷幕后面操纵着木偶。义大夫坐在舞台上的平台上,在三味线乐师的伴奏下向观众交代剧情。这种舞台艺术于19世纪末正式命名为“人形净琉璃文乐座”。2003年,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认定文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乐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整个舞台都是表演的场地。相比之下,传统木偶戏台只是整个舞台的一角,小小的戏台无疑局限了偶戏的活动空间,不像文乐那样能够充分发挥。

(日本文乐和潮州偶戏有撞击的空间吗?)

潮州木偶戏可能有类似的发展潜能与突破的空间吗?吴慧玲表示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曾经尝试过类似的演出,观众的反应亦相当热烈。她正在计划另一场类似的演出。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