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联合早报·缤纷》2017年3月2日
此博文中的照片由作者提供
三年前,每逢春节的到来,我决心要追寻街边潮曲卖唱人。
2014的农历正月初五,我正在红山诊所等候验血,突然收到我太太从家里发出的短信。原来她在合乐路庙弯(Beo Cres)巴刹,看见两个妙龄女郎正在一小贩档口唱潮曲,只唱两三句,就作揖行礼,生意正忙的小贩给她们一个红包,打发他们走开。可惜当时她没带手机。
当护士给我抽了血,我忘了付费,便火速赶到庙弯。然后在菜市场、小贩中心、与附近的几排商店转了又转。我还特意跟卖冷热饮料的小贩要了一杯咖啡,打听唱潮曲姑娘的踪迹。“走了,早就走了。”
于是,我匆匆上了地铁去附近的红山巴刹碰运气。我在那儿转了几圈,结果,像丢了魂似的,怏怏而回。
哎,都怪我太太那天早上不带手机。
“那两个姑娘都带着黑框眼镜,后脑勺垂着马尾,斯斯文文的,穿着红枣色上衣与黑色长裤,肤色白皙。唱潮曲与讲话的声量特小。她们的背向着我,一下子就走远了,所以看不清楚她们手里拿什么乐器。”我太太看我失望的样子,只好详细地描述一番所见所闻。
初七早上,去中巴鲁熟食中心碰运气,问那里卖潮州粿的摊主是否看到卖唱妹来讨红包。他告诉我,初四已来了两个女的,但年纪六十开外。有个小贩说,“听说以后要领执照,恐怕来年没有卖唱者敢上街了。”我又是一阵失落。
翌年,人们送灶王爷上天之后,我就开始通过手机群组与社交网站吁请朋友们帮我追踪潮曲卖唱人。我一再提醒“一定要把这个惊鸿闪现似的街景留下珍贵的相片。”到了初三我亲自出马了。后港、高文(Kovan)、红山与中峇鲁一带的巴刹我都去,抱着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去等候。但不是早到,就是晚到。好心的小贩还递给我她们留下的贺年纸条。听说卖唱的艺人一年比一年少。“都初八了”高文巴剎卖鱼头汤的摊主跟我说,“唱曲子的姿娘(姑娘)还没来!你明天再来等吧”。
读者们别笑我痴,我深深怀念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农历大年初一过后,出现在巴刹卖唱的潮曲艺人。他们一年只出现那几天,也许是从初二到十五吧。他们经常三个人一组,更早期是六七人一小团。女的唱曲子兼敲小锣,男的或打钹、或拉椰胡、或弹扬琴。平日里,舞台上,搁在架子上的扬琴可让乐师正经八百的来段“寒鸦戏水”。而春节期间,在小贩档口看到的却是潮州姿娘横抱半个扬琴。有的还把扬琴挂在胸前,叮叮咚咚地拨弄着。姿娘们或独唱或齐声,张口就来两句轻松小曲。随即送上红纸条一张,写的是一般新春贺词,口说“头家,新正发财!”被尊称为老板的能拒绝发财吗?能不打赏吗?过去在新加坡的卖唱人当中,听说有来自马来半岛。槟城金玉楼春潮艺馆馆主吴慧玲小姐回忆说“我们每年过年期间就会一路南下,怡保、丹绒色拔、大小笨珍直过新加坡,沿街挨巷、每家每户、巴剎、店铺,唱几段潮曲,主人家就会給红包打赏,有的不喜欢就会給你吃闭门羹。自姐姐2001年去了英国,我们就结束了这种卖唱方式。”
其实,解放前的中国,潮州艺人沦落江湖卖唱,是司空见惯的。他们或因年老被戏班主解雇,或因兵荒马乱,迫于生活,不得不沿街卖唱。潮汕人叫他们“走唱”。据我所知,本地的潮州“走唱”,多少年来从未绝迹。 他们也许是没落的潮州戏班和纸影戏班的艺人或是他们的后代,趁着新春佳节期间出来卖艺讨赏。说得难听一点,是向生意人献上新年贺词讨个红包,算是谋生的一种方式。可惜沿街卖唱这个现象,没有人深入研究过,是从什么时候出现在市井之中,始于一百年前吗?无可稽考。
过去三年,我年年托朋友追踪走唱艺人的踪影,年年都交白卷。今年大年初八早上,在庙弯(Beo Crescent)的巴剎急急忙忙为一家人张罗早点。突然,在人声嘈杂,水泄不通的熟食中心里,断断续续传来几声潮州乐器的声音。我机警地止住脚步东张西望,发现菜市场那里走出三名妇女,穿着打扮好像是来自一个团队,女的都穿黄底碎花上衣,手上各执一个乐器如小锣和钹。领队的向小贩派红色纸条,一经小贩同意,她们就叮叮当当地唱几句耳熟能详的潮剧名曲。我跟了一会儿,偷偷拍了几张照片。要是那天早上不必回家完成任务,我一定有办法跟她们搭讪,为读者多了解她们的“出身”。回家时耳际仍回荡着她们唱过的曲子,如《陈三五娘》媒人婆李姐的唱辞:“走上前施一礼,我与阿娘来道喜,只因为林大爷,元宵灯下见玉貌,一心渴望结连理,今日说媒员外已应允,来朝吉日下聘仪。”
就在那时,手机响了,好友杨敦波发来一个视频。哇!精彩,是潮州走唱艺人在高文巴剎!四个人一组:一个妇女抱着一个鼓、手持两片木板,后面跟着一个小姑娘,还有一个打钹的男少年和一个吹唢呐的小弟弟,看来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敲锣打鼓,并合唱几句戏文,然后领队说声“发财呀”、便伸手接赏金。
等了三年的街边潮曲卖唱人的镜头,直至今年(2017)天公诞前夕,终于得到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难道“走唱”活动这个市井文化又活跃起来了?
于是,我匆匆上了地铁去附近的红山巴刹碰运气。我在那儿转了几圈,结果,像丢了魂似的,怏怏而回。
哎,都怪我太太那天早上不带手机。
“那两个姑娘都带着黑框眼镜,后脑勺垂着马尾,斯斯文文的,穿着红枣色上衣与黑色长裤,肤色白皙。唱潮曲与讲话的声量特小。她们的背向着我,一下子就走远了,所以看不清楚她们手里拿什么乐器。”我太太看我失望的样子,只好详细地描述一番所见所闻。
初七早上,去中巴鲁熟食中心碰运气,问那里卖潮州粿的摊主是否看到卖唱妹来讨红包。他告诉我,初四已来了两个女的,但年纪六十开外。有个小贩说,“听说以后要领执照,恐怕来年没有卖唱者敢上街了。”我又是一阵失落。
翌年,人们送灶王爷上天之后,我就开始通过手机群组与社交网站吁请朋友们帮我追踪潮曲卖唱人。我一再提醒“一定要把这个惊鸿闪现似的街景留下珍贵的相片。”到了初三我亲自出马了。后港、高文(Kovan)、红山与中峇鲁一带的巴刹我都去,抱着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去等候。但不是早到,就是晚到。好心的小贩还递给我她们留下的贺年纸条。听说卖唱的艺人一年比一年少。“都初八了”高文巴剎卖鱼头汤的摊主跟我说,“唱曲子的姿娘(姑娘)还没来!你明天再来等吧”。
读者们别笑我痴,我深深怀念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农历大年初一过后,出现在巴刹卖唱的潮曲艺人。他们一年只出现那几天,也许是从初二到十五吧。他们经常三个人一组,更早期是六七人一小团。女的唱曲子兼敲小锣,男的或打钹、或拉椰胡、或弹扬琴。平日里,舞台上,搁在架子上的扬琴可让乐师正经八百的来段“寒鸦戏水”。而春节期间,在小贩档口看到的却是潮州姿娘横抱半个扬琴。有的还把扬琴挂在胸前,叮叮咚咚地拨弄着。姿娘们或独唱或齐声,张口就来两句轻松小曲。随即送上红纸条一张,写的是一般新春贺词,口说“头家,新正发财!”被尊称为老板的能拒绝发财吗?能不打赏吗?过去在新加坡的卖唱人当中,听说有来自马来半岛。槟城金玉楼春潮艺馆馆主吴慧玲小姐回忆说“我们每年过年期间就会一路南下,怡保、丹绒色拔、大小笨珍直过新加坡,沿街挨巷、每家每户、巴剎、店铺,唱几段潮曲,主人家就会給红包打赏,有的不喜欢就会給你吃闭门羹。自姐姐2001年去了英国,我们就结束了这种卖唱方式。”
其实,解放前的中国,潮州艺人沦落江湖卖唱,是司空见惯的。他们或因年老被戏班主解雇,或因兵荒马乱,迫于生活,不得不沿街卖唱。潮汕人叫他们“走唱”。据我所知,本地的潮州“走唱”,多少年来从未绝迹。 他们也许是没落的潮州戏班和纸影戏班的艺人或是他们的后代,趁着新春佳节期间出来卖艺讨赏。说得难听一点,是向生意人献上新年贺词讨个红包,算是谋生的一种方式。可惜沿街卖唱这个现象,没有人深入研究过,是从什么时候出现在市井之中,始于一百年前吗?无可稽考。
过去三年,我年年托朋友追踪走唱艺人的踪影,年年都交白卷。今年大年初八早上,在庙弯(Beo Crescent)的巴剎急急忙忙为一家人张罗早点。突然,在人声嘈杂,水泄不通的熟食中心里,断断续续传来几声潮州乐器的声音。我机警地止住脚步东张西望,发现菜市场那里走出三名妇女,穿着打扮好像是来自一个团队,女的都穿黄底碎花上衣,手上各执一个乐器如小锣和钹。领队的向小贩派红色纸条,一经小贩同意,她们就叮叮当当地唱几句耳熟能详的潮剧名曲。我跟了一会儿,偷偷拍了几张照片。要是那天早上不必回家完成任务,我一定有办法跟她们搭讪,为读者多了解她们的“出身”。回家时耳际仍回荡着她们唱过的曲子,如《陈三五娘》媒人婆李姐的唱辞:“走上前施一礼,我与阿娘来道喜,只因为林大爷,元宵灯下见玉貌,一心渴望结连理,今日说媒员外已应允,来朝吉日下聘仪。”
(走唱艺人在庙弯巴剎)
就在那时,手机响了,好友杨敦波发来一个视频。哇!精彩,是潮州走唱艺人在高文巴剎!四个人一组:一个妇女抱着一个鼓、手持两片木板,后面跟着一个小姑娘,还有一个打钹的男少年和一个吹唢呐的小弟弟,看来是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敲锣打鼓,并合唱几句戏文,然后领队说声“发财呀”、便伸手接赏金。
等了三年的街边潮曲卖唱人的镜头,直至今年(2017)天公诞前夕,终于得到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难道“走唱”活动这个市井文化又活跃起来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