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遇上“冬天”
跟90岁的国家博物馆中文义务导览员史立道回到他在琼海文子乡文山园村的祖居,过后行行走走,在海南岛“享受”了一个星期(5月7日至12日)的艳阳天。
(史立道在海南岛的故居,这是他的父亲战前在关丹橡胶园赚钱后回乡兴建的)
猛烈的阳光蓝蓝的天,拍起照来风光明媚,但数日下来就像晒干猪,皮肤黑了两轮。前来买公寓避冬的北方人像候鸟般回巢了,海南岛变得静悄悄。
(蕉风椰雨海南岛)
去年底在广东做乡野调查时碰上了新中关系异常的冬天,如今五个月过去了,痛穴并没有解除,在地海南人不经意间老会提起。他们说新加坡总理在不了解九段线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刻意挑起海洋法的情绪,选择靠边站,跟美日韩同一阵线;此外新加坡华人占了四分之三,应该了解中国,支持中国,如今倒戈相向,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说多几句后,词锋一转说不再提了,因为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事,不应该影响民间的交往。
在海南岛的日子,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即将展开。回来的时候,各国领导已经驾临北京,新加坡由国家发展部长兼第二财政部长黄循财代表。记者问及为何由他出席,而不是总理时,黄循财表示这是中国当局发出的邀请,主动权不在新加坡。
会议前的最后一刻,美日韩决定派代表团出席。台湾名嘴都以新加坡尴尬,台湾被边缘化来形容此事件。
南华早报(5月18日)的报道(What belt and road snub means for Singapore ties with China)证实了新加坡总理不在中国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名单内。
答案相当明显了。总理李显龙说新加坡是第一个接受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国家;副总理张志贤与外交部长维文强调新加坡跟中国关系良好;国防部长黄永宏叫国人不要过度解读坦克车途经厦门,却被香港扣留的事件。我们可以说新加坡为汶川地震的灾民贡献最多;新加坡的侨汇支援了中国南方农村的经济;新加坡组织东南亚的筹赈中心,支援中国抗战等。现实是:我们不可能靠过去打下的江山吃糊。虽然当下乃炎热的夏天,两地依然大约在冬季。
海洋法与新加坡的命脉
这一趟海南岛之旅,跟当地人交流过后,我觉得他们认为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跟中国血浓于水的观念是过时的。从前的华侨早已成为在地华人,华人有了华裔。新一代的新加坡华人接受西方教育,保留了一些传统但未必了解其内涵,意识形态上或许更像以前的土生华人(peranakan)。两地华人存在着许多文化的差异。
对于新加坡强为亚细安出头,捍卫海洋法一事,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海洋贸易支撑着新加坡的命脉,每个星期有约2,600艘商船在新加坡停留。以吨数来计算,集装箱船(container ship)、化学品船(bulk carrier)和油槽船(oil tanker)各占约30% [1]。
(抵达新加坡的商船。资料来源:MPA)
(抵达新加坡港口的商船吨数。资料来源:MPA)
以原油为例,多数在裕廊岛提炼后,再运送到东亚 [2]。目前,中国十多亿人口所使用的石油,约80%途经新加坡海峡。中国已在巴基斯坦建输油管,由瓜达尔港输往新疆,设在孟加拉湾的港口则通过缅甸,将天然气输入中国。日后,油船运油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或保持现状(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正在持续扩张)。
如果中国在南沙群岛开采石油,对新加坡的航运商贸,炼油收益等将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冲击,世界第二大商港的利润大缩水,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的地位同样不保(新加坡石油出口额为420亿美元,2015年约占新加坡GDP的5%)[3], [4]。至于对周边行业、投资环境等影响不可斗量。
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在马六甲这个繁忙的商港设立了官厂。如今中国大手笔,在马六甲开发皇京港,重造六百年前的辉煌。2025年的马六甲对新加坡的船运、修船与原油补给等的地位不可能毫无影响。
皇京港是否会进一步成为军舰的补给站,以及对新加坡的防务威胁,必须进一步衡量。新加坡已经向德国购买了两艘218型号的攻击性潜水艇,2020年交货。日前宣布再添购两艘同型号的潜水艇,相信跟一带一路包装下的新局势息息相关。
8,500个集装箱的巨轮终于在雅加达的丹绒不碌港(Tanjung Priok)靠岸,这类长360多米,吃水约14米的商船就像海上巨无霸,跟美国的航空母舰不相上下。日后印尼的集装箱船不需要过度依赖新加坡港口,加速了印尼货运的效率。中国与印尼的海上商贸早在唐宋时期已经成型,丹绒不碌港可能再造昔日两地相通的辉煌。历史就是这样子不断循环。
(丹绒不碌港。图片来源:http://www.indonesiaport.co.id/newpriok/,accessed 25 May 2017)
亚细安各国要的是中国花花绿绿的钞票,一来建立基础设施,二来帮助某些政要度过困境,因此暂时将海洋主权置之度外;新加坡不需要中国钱来搞基础建设,海洋法成为新加坡的命根,它不只是针对南沙群岛或九段线,也为日后的马六甲海峡的自由航运铺路。
中国认为新加坡向美国靠拢,跟美国保护伞下的台湾交情良好,至今都没放弃星光部队,近年来已经向新加坡施压。
重温旧史,新加坡跟美国的良好关系是“传统”,以下是一些例子:
1837年马里士他(Joseph Balestier)已经出任美国驻新加坡领事了,中国则在四十年后(1877年)才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照顾华工的利益。领事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向新马富裕的华商靠拢,捐助清朝。
全球进入冷战的时期,世界瓜分为美苏阵营,不是亲美国就是亲苏联,“不结盟”不过是个幌子。新加坡向美国购买战斗机来巩固国防,美国提供全面的空军训练,新加坡空军部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缺米向外国求助,美国迅速输入珍珠米,为以米食为主粮的本地人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岌巴港:美国输入珍珠米,解决了新加坡缺米的难关。图片来源:NAS c.1970s)
事实上,不论新加坡是否支持九段线,中国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都会发展陆地经济廊道,增添原油和天然气输送设施,避开新加坡海峡;至于中马合资,以430亿令吉开发皇京港的大计,早在新加坡对海洋法表态前已经进入最后谈判的阶段;中国在印尼的大手笔投资同样早就已经准备好,只是等到印尼总统佐科访华时,才将大礼向报界公开罢了。
目前中国的陆地丝路一路去到英国,可能多十年,可能二十年,当沿路的经济走廊再造唐朝盛景,新加坡海峡不是货运必经之路,新加坡的储备金还能支付人民的公积金提款和内阁的薪金,养活对政府信心满满的国人吗?
新加坡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亲美日这两个经济大国是无可奈何的。大国崛起,相信没有什么人愿意放下自身的利益跟中国过意不去,重点在于调控。新加坡错估时势讲重话,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成为处于弱势的棋子。
这步棋错在一来忽略了亚细安整体的发展步伐不及新加坡,亚细安对中国的钞票虎视眈眈,因此噤若寒蝉,将新加坡孤立了;二来忽略了对方实力强大,连国际秩序都在找寻新的平衡点,中国已经不是感恩新加坡华侨筹赈救援祖国,以侨汇养活一家人的中国。李光耀与邓小平结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78年邓小平初访新加坡,新加坡摇身一变,从过去的走资派变成最忠实的朋友。图片来源:NHB)
主要资料:
[1] http://www.mpa.gov.sg/web/portal/home/port-of-singapore/port-statistics,
accessed 17 May 2017
[2] http://www.industreams.com/singapore-port-here-today-gone-tomorrow/,
accessed 17 May 2017
[3] https://www.edb.gov.sg/content/edb/en/industries/industries/energy.html,
accessed 17 May 2017
[4] http://www.worldstopexports.com/refined-oil-exports-by-country/,
accessed 17 May 2017
相关链接
中国与新加坡从来都不是盟友。同样的新加坡也不是美国的盟友,虽然实质上是准盟友。
ReplyDelete郭克
其实,胡锦涛在2003年就提出了“马六甲困局”, 我们应该就在那时候有所警觉,大刀阔斧地使经济转型,因为我们的经济太过依赖大国了。可是,我们好像原地踏步,还大量输进外地“人才”, 搞到通货膨胀率提高了不少,商家的成本变得很沉重。
ReplyDelete其实,我们应该担心美国。 因为特朗普要美国企业“回流”美国(reshoring), 美国可是我们的最大外来投资国啊!我们应该舍美近中,因为在一带一路计划下,亚细安才是未来世界的亮点。可是,我们跟中国闹到那么僵,估计是因为我们奢望可以在经济上还依靠美国。 我是不很乐观,因为特朗普的政策是”美国优先", 我们这么小,又不像沙特阿拉伯可以用几千亿美元跟美国买军火,特朗普最终是会让我们失望的。
最后,只有一句成语可以形容我们: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们应该反思目前新加坡的困境并积极改变策略,好好和中国重新搞好关系.
ReplyDelete说穿了,新加坡本就是一个弃婴,如果新加坡真的是个宝,你以为当年东姑阿都拉曼会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
ReplyDelete看看历届马来西亚政府面对菲立宾朔取砂巴主权的时候,都一再扬言:为了保卫'领土完整'而不惜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是何等的天渊之别!
今日的新加坡人本身就被培养成不三不四,不中不西。新加坡人讲的singlish只有本地人了解,新加坡人中文就是少了文化的内涵,新加坡的资格与文凭过了长堤出了国门便是废帋一张。可是多少新加坡人还'夜郎自大',沾沾自喜,日夜淘醉在井底作他们的黄梁美梦!
一楼:
ReplyDelete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一贫一富悬殊不可能交心,一大一小国家不可能结盟,
不要说新加坡不可能对域外国家有任何的幻想,就算在ASEAN'家庭'里面,难道你不觉得新加坡
多年来说得好听:从人皆醉我独醒。说得不好听就是早已被孤立。
紧记一句话:人贵自知,切勿强求,不认命又能如何?
看完了上文与新加坡文献馆的以下两篇议论,感触良深。
ReplyDelete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24617
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2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