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作坊出版社将与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联办新书发布会兼戏剧小品。
李国樑的《大眼鸡·越洋人》,回述新加坡这个下南洋的集散地,通过近代新中两地大环境的变化与民间记忆来回眸来时路。
洪毅瀚的《乡情祠韵》,记录芽笼17巷由砖窑和窑工创设的万山福德祠的社会功能,分享本土丰富的历史与民俗文化底蕴。
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的戏剧小品《七家房客闹星洲》,以半个世纪前一群同在屋檐下的各籍贯移民为题材,虽然鸡同鸭讲,却是温情满人间。
由于国家图书馆16楼有承重的安全考量,必须控制人数,请点击此链接报名:
https://www.nlb.gov.sg/golibrary2/e/event-76621385
(越洋人的缤纷乡情,国家图书馆设计)
简介
《大眼鸡·越洋人》
清朝雍正年间,规定各省的船只必须涂上不同颜色的漆料。自此,下南洋的福建船涂上青色,广东船(包括潮州)涂上红色,船头画上眼睛好认路回家。广东人称这些红头船为“大眼鸡”。
(大眼鸡·越洋人)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直辖殖民地,下南洋的集散地,也是这个区域最发达繁荣的海港城市。许多当代的研究报告与文艺创作通过中国的眼光来看过去的年代,《大眼鸡·越洋人》的着墨点则是通过新加坡的大环境与民间记忆来回眸来时路。本书相关内容已用于新创建的广惠肇留医院文物馆(任重道远馆)和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本书为联合早报书选2017入选书籍之一。
作者李国樑,原为专业的特许船舶工程师,人到中年后告别任职多年的工程领域,投入民间文史工作,并通过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义务中文导览、博客、传统媒体等平台结交同好。出版的其他单行本有《广东妈姐》、《这里是新加坡》系列、《奔向黎明》。
《乡情祠韵》
位于芽笼17巷的万山福德祠外观朴素,乍看似一座地方小庙,殊不知它是加冷地区的一座历史地标,见证新加坡早年工业史的兴衰。由早年砖窑和窑工创设的福德祠,是以广东四邑人为主,早已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沙冈村的社区中心,在当地负起信仰、教育等社会功能。经历了百余年沧桑的万山福德祠依然岿然屹立,不过城市发展的脚步日渐逼近,庙宇能否在原址保留还是个未知数。《乡情祠韵》记录了福德祠这段渐渐被人忘却的历史、以及其宗教和民俗文化,如火龙表演,土地诞庆祝等活动,借此让更多人认识本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乡情祠韵)
作者洪毅瀚,正业是工程师,业余从事本土及东南亚华社历史与文化研究,范围包括本地庙宇、华社义山等;并参与庙宇和坟山的导览活动,曾在报章、会馆刊物和网上发表文章,并撰写与编辑数本书籍。
《渔光曲》吴书玉独唱(新加坡艺术之家,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
《大家唱》刘健茂手风琴伴奏
《七家房客》戏剧小品
约半个世纪前新加坡的某个角落,住着一群各籍贯的移民。他们同在屋檐下,以各种不同的语言沟通,虽然鸡同鸭讲,却是温情满人间。
《七家房客》由国家图书馆讲古同乐会呈献。
监制:黄坤浩
编导:蔡美娥
演员:颜煜纹, 杨美兰, 黄慧敏, 熊桂英, 陈诗海, 李丽媚, 黄瑞燕, 张僖栾
(《七家房客》剧照)
“经历了百余年沧桑的万山福德祠依然岿然屹立,不过城市
ReplyDelete发展的脚步日渐逼近,庙宇能否在原址保留还是个未知数”
年逾古稀的我在国外看到这一段时,钩起了上世纪60年代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感触良深!
在上世纪60年代芽笼17巷从沈氏大道开始是一条落后狭窄的黄泥路,两旁都是参差不齐临
时建造的 ‘亚答’ 或 ‘铁皮’ 屋,一条乌江(贴切的说是一条黑水沟)贯穿其中,当时这裡直走兜
一个大圈迂回接到芽笼1巷,我中学时代的一位女同学就住在门牌637-1的一间木屋,多少个
周末我们曾在这裡渡过愉快,对我来说 ‘毕生难忘 情窦初开‘ 的快乐时光!
(我们毕竟有缘无份,最后感情无疾而终,20年后受邀出席新加坡花旗银行的一个舞会
上重逢,大家彼此大方地介绍 ‘爱人’ 予对方认识,谈及双方的近况,大家为幸福生活
而欣慰祝福,我们当时都 ‘忘记’ 了交换联系的电话和地址,自此 ‘咫尺天涯’,不再重逢!
福德祠 在当时早已存在,每年农历七月搭棚以 ‘粤剧’ 来 ‘庆祝’ 中元,我已故多年的母亲是粤
剧迷,60年代每年七月我都载她到 ’福德祠‘ 看戏,母亲一站3小时不知疲倦,身患绝症之后,
我们才不再到这裡,而芽笼17巷也经历彻底的改变,‘乌江’ 被填平/改道了,那裡好像也改名
为 沈氏通道 了,一座座组屋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来的茅屋,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对申请那裡的
5房式点式组屋感兴趣,但被老婆大人以太靠近 ’红灯区‘ 和附近 ‘酒吧’ 太多而被 否决了!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新加坡之前还到过 福德祠,那是60年代旧芽笼17巷僅存的唯一路标,
我真希望它能 ‘永世不朽’,我不敢奢望高龄的我还有机会回新加坡寻梦,但我毕竟希望本来就
缺乏 名胜古迹 的 新加坡 能够容忍更多前人的足迹,让后人一起 ‘忆苦思甜’,不是吗?
能够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