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新加坡只有两间西药药房。1874年,德国军医特烈秉(Christopher Trebing),在“欧洲酒店”内,租房诊病,收入丰厚,累积财富。几年后,他在百得利路(Battery Road)兴建一栋红砖外墙大厦,叫Medical
Hall,搬入行医,兼营西药及医疗器材。华文译名德国神农药房,有称“土库德国神农”,(马来语称商店toko土库)。这栋显眼的红墙大厦,成为标志性地点。
药房亦聘请全职医生、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特烈秉医生服务10年后去世,药房易手多次,由不同的德国医生为病人诊治。到了1970年,这红砖建筑物全被拆除,改建为今日的28层楼摩天楼——海峡贸易大厦(Straits Trading Building)。
1892年,新加坡有了第二家西药药房。德国化学师晏苗·卡乐(Emil Kahlert)在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及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交界处,开设The Medical Office,聘请德国籍眼科医生冯克汝迪Dr
Eugene von Krudy为全职医生。The Medical Office的中译也是“德国神农药房”,看似闹了双包!但这两家“德国神农”一路来相安无事,没有因为招牌被“盗用”而闹上法庭。相信这两家药房老板只是在乎英文名字的名称,对中文招牌的雷同没有彼此干涉。许少泉建筑师所收藏1925及1927年的发票显示,两家药房同以神农大药房为名。Medical Hall用“辳”(nóng)这个字。
The Medical Office这两层楼店铺外墙,也是涂上红漆,成了神农药房的特征。前辈告诉我,居民习惯上称它“小坡德国神农”。只要告诉德士司机你要去小坡德国神农,司机一定会准确无误把你送去勿拉士峇沙路去!
这两所神农大药房的的中文招牌,在1920年代后,不再冠以“德国”这两个字!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两国交恶,英国下令德国人必需结束在新加坡所有业务,两家德国神农药房被充公拍卖。从此没有德国人在新加坡经营药剂∕药物生意了!
最终,药剂师乔治·克罗夫(George W. Crawford)联同丽娜范丽茵医生(Dr A.P. Lena van Rijn)购得百得利路的德国神农。至于小坡德国神农The Medical Office,则被药剂师符气浩(Foo
Khee How)和雇员韩槐准等买下。符气浩成为新加坡经营西药药房第一位华人。小坡德国神农在1980年代拆除,至此走入历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