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我住在经禧区,从住家越过一条马路(现在的克里门梭道北,Clemenceau Avenue North,纽顿熟食中心附近)就是Peck
Hay Road了。这也是我每天上下班开车必经之路。开始时我不知道这路的中文译名,以及此人是何许人,后来阅读了柯木林的著作及一些英文资料,才知道这道路是以一位女性阮碧霞(Wee Peck Hay,1884-1942)命名的。
新加坡街道以女性名字命名的不多,以华人女子名字命名的更少,所知道的有陈英娘、杨佛罗伦斯、郑玉棠及谭崧。阮碧霞原来是新加坡巨富“黄梨大王”林义顺(Lim
Nee Soon,1879-1936)的元配,原籍福建漳州。在上世纪初,碧霞路原是一处种植甘蜜及橡胶的园林,业主林义顺在此兴建一栋豪华别墅,以他的祖籍广东省澄海县歧山镇马西村来取名叫“马西庐”(Marsiling
Villa),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宗忘本。这栋占地12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物是位于现在的经禧圈(Cairnhill Circle)12号, 于1949年拍卖出售。
相信主人为了方便通往“马西庄园”而开劈道路,以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碧霞路”。
1942年2月,日本侵入新加坡前夕,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林义顺一家大小,妻子阮碧霞连同次男忠邦、四男忠民和其妻儿以及九女雪玉等家人,登上载有500人的汽船瓜拉号(S. S. Kuala)号,仓皇逃离新加坡避难。很不幸的。汽船抵达廖内群岛一带,就被日本军机击沉。船上逃难者全部罹难。只有儿子忠邦、忠民在海上漂浮了六小时,才被渔民郑亚岁兄弟救起。
获救生还的林忠邦(1904-1956),知道母亲和其他家人凶多吉少,葬身大海,还是想方设法寻找母亲与幼妹等失踪者。他还在1945年的澳大利亚报章刊登寻人启事,期望有人知道她们的下落,可惜音讯全无。
尸体寻获不得,林忠邦唯有在武吉布朗为母亲设置没有灵柩的衣冠冢,以慰亡者在天之灵。阮碧霞的衣冠冢左旁是她的长子忠国(1902-1938),墓碑刻上众儿孙们名字。二子林忠邦李宝娘夫妇也葬在一起。林义顺因为获得南京国民政府以国葬仪式将遗体安葬在中山陵不远处,时隔数十载,也不知他的灵柩今葬在何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