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September 14, 2008

二十世纪本地电影与传统戏剧回顾 (Part 3)

新加坡戏剧走过的路,谱一曲新加坡戏剧的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量移民从中国东南方如广东、潮州、福建等地到新加坡谋生,他们多数从事劳力工作,同时带来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地方戏种。虽然配乐不同、方言各异,但在舞台设计和曲目题材上,地方戏曲都大同小异。古典文学与民间故事如三国演义、白蛇传、西游记、武松打虎、秦香莲等都通过潮州戏、歌仔戏等传统戏曲与木偶戏来传播。看街戏已成为凝聚各族的社区活动。


(甘榜戏台。图片来源:互联网)

战后的20年是新加坡地方戏曲的黄金期。新加坡首个成立的业余剧社余娱儒乐社在1945年9月,日军投降后不到一个月便开始活动,次年8月一连两晚在快乐世界公演汉剧作为和平周年纪念演出。京剧团体也在1946年作首场演出,为南洋女子中学复校筹款义演。南洋客属总会国乐部(后改为汉乐部)在1949年为苏门答腊占碑火灾义演汉剧两晚,筹赈帮助灾民。

1945年光复之后京剧的文武行以大世界游艺场内的重庆戏院为舞台,成立了东方大京班。京剧在新加坡进入一段短暂的兴盛期。新中国建国后中国艺人返回中国,东方大京班结束,职业京剧团消失了,京剧也步向衰落。

艺人回中国的原因不难理解,一些戏班演员于战前到南洋的原因,主要是逃避中国当时的动荡局势,当然也包括了过埠“淘金”的期望,如一般客工的心理,打算赚了钱便回家,没有长期留下来的打算。可是,来了不久,却因太平洋战争而滞留本地。战事已过,在中国有家人亲友的,或有强烈的祖国观念的的艺人,想回家的情绪自然是强烈的。

新中国建国后切断了中国戏曲的来源,到了1950年代中期以后,戏班才稳定下来。1957年韩战爆发,树胶价格猛涨,新加坡的各行各业在树胶及其他原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欣欣向荣,娱乐事业也随着一片蓬勃。这期间有超过20个职业戏班在新加坡演出。有水准、受欢迎的戏班常年在设备完善的游艺场内的戏台演出,至于在迎神庙会演出街戏的戏班多数演潮州戏和歌仔戏。当时的街戏在中元节、庆典、神会时的演出是免费的,因此吸引了大批观众。除了观众,尚有许多小贩售卖小吃、地甘(一种赌博),热热闹闹的。这些演出多由商贾、庆典炉主、各组织的会员、或做公德的信徒赞助。这类“神功戏”是由庙堂所供奉的神灵来决定的,他们通过投掷胜杯与神灵沟通。大戏通常每日演出两场,午场下午两点开锣、五点结束。晚场于七时半开锣,演至午夜12点。



(街戏。图片来源:互联网)

最活跃于游艺场的剧种首推粤剧。新加坡的粤剧演出多是由台主请来外地的剧团,如香港的粤剧名伶来新加坡当台柱。邵氏是当时的大台主,常聘请海外粤剧名伶到新加坡,再加上本地的粤剧演员,凑合成临时的班底演出。与其他剧种相比,新加坡的粤剧剧目丰富多彩,海外来的艺人都各自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以薛觉先这位泰斗级人物为例,他是粤剧的代表、与马师曾、桂名扬和白驹荣合称四大天王。他要求演员忠于剧本,也大胆的将西洋乐器引入粤剧。表演艺术上,他创下“薛腔”,开北派武打,自然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推动了粤剧艺术的发展。

(粤剧红伶梁醒波。图片来源:互联网)

至于布袋木偶戏,上世纪三十年代“老班新赛乐手戏班”从中国福建来到新加坡落地生根。新赛乐的特色是在戏台上下了许多功夫, 戏台雕梁画栋,搭建精美,还用了一千个小灯泡做装饰,在夜间空地上演出时,璀璨夺目。戏台还可以在一小时内组装,转移阵地非常方便。木偶的脸谱以彩绘来表达不同的人物形象,造型有生旦净丑,忠奸分明。

1965至1980年间,新加坡政府采取劳工密集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新加坡的劳工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低廉,吸引了劳工密集的工业如电子业、制造业和加工业等等。许多乡村都改建成工厂、公路、商行、组屋等;原为渔村的裕廊发展成裕廊工业区;原为农村的大巴窑、宏茂桥、勿洛、淡滨尼则发展成供人们居住的卫星镇。

人们搬入组屋区后,电源充足,电视电缆设备完善;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购买能力增强,电视越来越普遍。新加坡广播局逐渐提供更多节目,发展成为全日播放,工作读书之余,留在家里观赏电视节目成为最大的娱乐消遣。


注:该文引用下述主要参考资料
1. 赖素春,新加坡华语戏曲的发展(1920年-1945年),新加坡文献馆

2. 赖素春,反殖时代新加坡戏曲的再度繁荣(1945-1965),中国网络文学联盟

3. 赖素春,独立后的新加坡戏曲的衰落(1965-1980),新加坡文献馆

4. 电影戏剧展馆研习坊,国家博物馆,2008年。

5. Terence Chong, Ethnic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Capital: An Ethnography of Chinese Opera in Singapore, Identities: Global Studies in Culture and Power, 13:283–307, 2006, ISSN: 1070-289X print / 1547-3384 online.

1 comment:

  1. 提起粤剧,依稀记得当年在芽笼的羽球馆开幕不久,由 何非凡 领班的
    香港 ‘非凡响’ 粤剧团到新加坡献艺,羽球馆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经常陪母亲在晚上到牛车水的人民剧场观赏粤剧,
    我的母亲是粤剧迷,她看戏的时候我则在珍珠坊一带溜哒,将近午夜散
    场才陪她一起回家。
    我十多岁开始(60年代)便喜欢与同学们一起到各联络所听歌唱比赛,
    每年农历七月则陪母亲到芽笼十七巷,恭锡街与豆腐街等地看路边酬神
    粤剧,80年代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淡出这些活动,老婆大人告诉我她
    每年农历七月都带两个小瓜去看住家附近的 ‘歌台’。
    如今沧海桑田 人事全非,在国外,我有空的时候偶尔在互联网(
    YouTube)听听我那个时代的华粤语流行曲,看看粤剧,如 ‘白兔会’,
    ‘双星拜月亭’,‘帝女花’ ........等等,享受着 难得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意境,
    夫复何求!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