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rch 19, 2010

从1949延伸.....(十)泰麟之水仙门

泰麟对上一篇博文High Street Story中的照片,从乍看之下的浮光掠影到后来慢慢印象回流,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High Street Story追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点滴,年华似水,转眼已近四十载;对我而言似乎恍如昨日的一情一景,对泰麟来说是将近半世纪前的经历。随着年华老去,过去已经显得模糊,每一段回忆都不再那么顺手摘来。


提起High Street(谐街),泰麟回忆起“水仙门”。记得小时候为泰麟写信封粘邮票,寄信回唐山,信封背后便写上“新嘉坡水仙门二马路……”。今天,“水仙门”已经逐渐在人们的脑海里消失,听得懂水仙门的,大概已届人间白头了。

当年问泰麟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二马路(禧街,Hill Street),可是为什么不叫大坡二马路也不叫小坡二马路,偏偏叫水仙门二马路?还有在学校,新加坡的加,是加减乘除的加,写信回中国,却得用嘉奖的嘉?

地方俗名自有其神采之处。二马路这么一条长路,贯穿新加坡河的两岸,从大坡四排埔到小坡加冷,邮差要找到这个地方非常困难;水仙门二马路就不同了,它把二马路的范围缩小到谐街一带,送信找人都方便得多。原来如此!

(1846年城市地图。图片来源:NMS。)

严格说来,新加坡河是大坡小坡的分水岭。站在蔼仁桥上( Elgin Bridge,后来也叫爱琴桥和埃尔金桥),桥的南岸是大坡,桥的北岸是小坡,短短的爱仁桥,在当年莱佛士城市规划蓝图中举足轻重。水仙门在河的北岸,自然属于小坡。不过历史与民情却不把是非黑白分得这么清楚,水仙门有名气,自成一格,不归属于大坡与小坡,成为两坡之间的灰色地带。

(1872年,从福康宁山上看谐街,直通海边。图片来源:NMS。)

(1880年,谐街靠海地方有家欧式酒店。图片来源:NMS。)

泰麟在这个灰色地带生活了三十年,但也已经离开这个灰色地带三十年。年少初到水仙门学印刷,从学徒做起,一步一脚印,每个月十元工资,印刷厂提供工人的伙食。


(散仔房的基本格局。图片来源:NMS)

(德盛印刷所,泰麟走过的岁月。图片来源:NAS)

(水仙门,1972年。图片来源:NAS)

住宿方面,当年流行搭房,称为“散仔房”,其实就是包租公在楼梯口做个隔间,再分层做床位,出租给单身人士。大家都是江湖客,说不上什么居住环境与卫生。以今日的生活标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生活并没有给予人权最基本的尊重;但以当日离乡背井的心态来衡量,有什么比得上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鸟窝?

大环境改变了都市的生活风貌,也把“水仙门”这个百多年老字号送入历史。


附注:吴庆辉在《新加坡文史达人》中提到水仙门的由来:

水仙门这本地华人地名俗称很大可能是跟福建泉州市的旧地名有关, 早在宋代在泉州设市舶司(管理港务的机关)时,海关设在南薰门内,南薰门又名水门或水仙门,那里因附近一座水仙宫得名。 

水仙宫, 供奉的是水仙尊王(水仙王),是贸易商人和船员的海上保护神之一。各地供奉的各有不同,但以善于治水的禹为主。

我的看法是”水仙门“于是成为泉州的上岸入口的代称,随着海洋贸易的展开,到了明代在马六甲也有一处”水仙门“的俗称, 19世纪新加坡开埠后这民间对登陆口岸的俗称也来跟着来到新加坡。

注(2019年10月9日):

最近我去了樟林港考察,有些新体会。
一般认为水仙门这个地名跟福建同安水仙宫和厦门水仙宫相关。虽然樟林港水仙庵的历史不比南宋时期已经建庙的同安水仙宫悠久,但早年新加坡河的驳船货仓多由潮州和福建人经营,先民将家乡文化带到本地,以“水仙门”这个共拥的地名来形容登陆的口岸亦属情理之中。

相关链接

4 comments:

  1. 国樑,地方俗名的确是很神奇。水仙门谐街也叫大葛街,大葛是High Court的粤语译名。我们讲水仙门,讲大葛街,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地方,讲谐街反而不知道是哪里。

    还有大葛街附近的酒店街,一说就知道是Colemen Street;说哥里门街,没多少人知道。

    大葛街附近的吊桥头,大家都知道是衔接大坡与小坡二马路的Colemen Bridge,说哥里门桥,大家还以为哥里门街有条桥哩!

    老福南

    ReplyDelete
  2. 大哥说的是,民俗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只惜随着都市风貌的改变,许多我们熟悉的文化也在消失中。

    可是每一代人都如是说,是巧合吗?

    ReplyDelete
  3. 遥记当年的 ‘南洋商报’ 和 ‘星洲日报’ 的时代,对英文 ‘一窍不通’ 的父母告诉我 ‘南洋星洲’ 是我生长的地方。
    学生时代,从英文老师那裡认识了 ‘Singapore',从那时起我心中便有了疑问,新嘉坡?星加坡?......
    后来听说当局将之 ’正名‘ 为 ’新加坡‘,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多次到 香港 却发现那裡的 ‘星展银行’ 的英文名
    ‘DBS Bank’ 和 ‘标誌’ 却与 新加坡 的 发展银行 雷同。
    我再次感到迷惑,应为 ‘新展银行’ 何以成了 ‘星展银行’ ?是有心还是无意?
    在国外看到中文报章报道的 ‘新航’ 也不一定就是 ‘新加坡航空’,因为 ‘新西兰航空’ 也有人称之为 ‘新航’。
    (按:中国人民与各网站都称 ‘New Zealand’ 为 ‘新西兰’ )

    ReplyDelete
  4. 还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一位初中老师住在路名为 Columbo Court 的店屋楼上,
    这条路就在高等法院旁边,十年后旧店屋消失了,一座新的购物与辦公室大厦在附近
    (福南街对面) 建成了,大厦也命名为 ‘Columbo Court’。
    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谐街靠近高等法院的对面有一间 ‘阿达菲酒店’,后来消失了。
    在我九十年代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清楚记得在 Colemen街至少有 ‘半岛’ 和 ‘Excelsior‘ 两
    间 ‘美轮美奂’ 的高级酒店。
    这一带是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每天的必经之地,四十多年后,看到上面的许多旧相片,
    都是那麽的清晰,又是那麽的遥远,钩起了许许多多 ‘前尘往事’ 的回忆,沧海桑田,
    人事全非!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