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y 08, 2015

再谈《五一三》

1954513日掀起的学生运动《五一三》的主题是反国民服役,背后牵涉到的是殖民地政府对待华校以及华校生出路的情绪。那个时候英国已经管理新加坡135年,但是无法捉摸占新加坡总人口约四分之三的华人的思想文化。

在那个全世界反殖浪潮兴起,争取独立的年代,英国在不是国家的“新加坡市”施行国民服役,引起华校生的反弹。人民行动党在同年年底成立,走入华校生的理想世界,奠定日后执政的基础


(1954年的五一三制造华校生和英校生合作的机会,同年年底人民行动党成立)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中文导览员黄国全回忆当年,还是个华中低年级的学弟,参与了五一三的后续活动,跟着老大哥一起抗议殖民地政府不合理的行动。61日晚,数名学生突破警方封锁线,潜入华侨中学,并在隔天清晨打开后门,近千名带着粮食衣物的学生悄悄进入校园,并反锁校门,持续了二十二天的集体生活。

国全说在校园内的日子并不松散,学生成立了生活委员会,并组织纠察队、学习组、康乐组等,上午由高年级学长当起老师,教导各门学科,中午进行体育训练,晚上从事文娱活动。接待组每天招待前来慰问的社会人士,并汇报学生的生活状况。当时的学生运动获得新马华人社会的全力支持,家长给学生送来物资,农民把猪杀了,给学生加料,但政府对学生的请愿依旧没有回应。

615日学生改以绝食抗议,三天后政府通过华侨中学校董李光前转告学生,政府同意高三的学生可获得缓役,有机会参加会考的其他学生也同样可获得缓役,但学生必须在624日傍晚6时之前从校园解散,要不然政府将关闭学校。

五一三事件持续了一个半月,暂告一段落。殖民地政府宣布延后推行国民服役,结果不了了之。

五一三事件对新加坡日后的政治形态,影响至关深远。它是华校学生运动迅速形成的一股反殖民运动的力量,打响了反殖的第一炮,对新加坡这个国家,祖国的概念和华校生群体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团结就是力量


在不同的时代,歌曲往往丰富了时代的内涵。国全在口述历史中,演唱了当年的创作歌曲。国家档案局的网站可以收听到其中两首歌曲。

五一三打响的反殖后续如1955年的工潮1956年的中学联等,投入斗争的队伍都会通过激荡人心的《团结就是力量》,鼓舞大家勇往直前。

我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新加坡工艺学院学生会主办的迎新活动,学生会领导大家唱这首歌。那个时候正好碰上学生会和中文协会的一些执委在内安法(ISA)下被逮捕被拘留,看老大哥老大姐唱《团结就是力量》一脸庄严的神色,可以感染到他们心灵的创伤,以及化悲愤为力量的勇气。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短短四句重复的歌词,简单易唱: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Bersatu lah kawan, Bersatu lah kawan, 
Bersatu lah kita kawan, Bersatu itu kekuatan.

中国也有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抗战歌曲,不过较长较难唱。上世纪50年代的华校生将歌词中第六句的“向着法西斯蒂开火”修改成“朝着伟大理想前进”,最后一句的“新中国”以“马来亚”取代,成为很地道的《团结就是力量》“马来亚版”。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新加坡700年》展览,可以听到这首改版的歌曲: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朝着伟大理想前进
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马来亚发出万丈光芒


当年一些左倾的华社人士被遣返回新中国,有一群知青视中国为祖国,决定放弃新马,登上“回国”的轮船,投入祖国的怀抱。当时还有一群满怀激情,投入马共阵营的年轻人,将青春奉献给反殖的斗争中。即使接受马来亚化的华校生,新中国的生命力依旧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楷模。


(将青春奉献给祖国。他们心目中的祖国是中国。c.1950s。图片来源:新加坡广播局)

根据新华网的资讯,1943年夏天,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卢肃和牧虹,编写了一部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是此歌剧的幕终曲。

后来这首歌在北平、重庆等地流传开来。学生们在游行示威时,挽起臂膀,高唱这首歌,勇往直前。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继续激励人们团结奋战。

相关链接

1 comment:

  1. 回忆1980s年代与老婆大人参加香港中国旅行社的华侨豪华团到中国各地观
    光,团员都是来自美加澳印(尼)等地的 ‘华侨’,路经南京时在金陵大饭店的
    旋转餐厅 ‘叹’ 咖啡与当地的 ‘地陪’ 闲聊时惊悉她当年正是其中一位放弃东南
    亚的亲友与几位 ‘志同道合’ 的同志带着 ‘满腔热血’ 回到祖国献身祖国的 ‘寻梦’
    青年。当我们谈到她每天接待我们这些同年或更年长的 ‘华桥’ 的感想时,她
    似乎 ‘欲言又止’,流露出某种程度的 ‘难言之隐’,我们鼓励她安慰她,对她表
    示 ‘谅解’,其实,记得当年同团的团友大多是在 ‘居住国’ 事业有所成的专业人
    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等等), 她的无限感触与悔恨是可谅解的。
    也许在解放之后的一瞬间,全民充满着 ‘万里江山万年红’ 的 ‘又红又专’ 的宏愿,
    但 ‘胜利’ 的热情冷却之后,国家的现代化与进步毕竟不能单凭满腔的热忱与空
    洞的口号可以实现,不是吗?
    ‘屈指一算’ 这位 ‘地陪’ 如今也应年逾 ‘古稀’,我遥祝她 ‘生活美好 健康长寿’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