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March 04, 2016

香港的古文化之旅:元朗屏山文物径

双城


在我年青的岁月里,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上世纪90年代初在伦敦生活的时候,当地洋人年底放寒假,一般上都会选择到香港取暖,并且问我是不是香港人。当我提起新加坡时,面对的是一脸迷茫的神情,有些则会礼貌地回答:“噢,原来你是中国人”,或者“新加坡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虽然新加坡跟香港一样,曾经同为英殖民地,但东方之珠的魅力显然强悍得多,可能那时香港还未回归中国,而且被打造成旅游天堂吧?至于新加坡,早在1819年起就被英国人统治了140多年,到了1959年成立自治邦政府时,外交与防务还是由英国人管理。直到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紧接着两年内独立,总算摆脱了殖民地的势力。

香港早在秦朝的时候已经归纳为中国的领土,在历代行政分区的交替中,香港隶属广东省的一个县区。新界、元朗等地都属于香港的版图。两次鸦片战争和清末八国联军,香港九龙等地成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97

提起元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位于市中心恒香饼家的老婆饼和大荣华酒楼的点心。恒香老婆饼香甜而不腻,就像可以疼一辈子的好老婆;而大荣华的点心传统功夫高,大件又落足好料,繁忙时间必须“搭台”,凸显典型的老香港特色。

元朗的饮食文化保留着怀旧的气氛,确实不应错过。作为游人,在享受香港美食,茶余饭后之余,不妨进一步寻幽探胜,掀开一般人印象中的繁华香港背后的古朴面纱。

走入屏山围村


乘坐快捷舒适的西铁线到位于元朗的天水围,踏出地铁站就是已经存在了9个世纪,时间几乎停顿的屏山围村。

根据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资料,早在12世纪,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邓氏家族已经在屏山定居,原籍江西吉安的邓元祯被尊为屏山始祖(一世祖)。邓族安居下来后,建立了“三围六村”,对外开放的屏山文物径包含了“一围二村”:上璋围、坑头村、坑尾村,长约1公里。一路上除了感染宁静的村落民生外,也可以通过多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与宗祠庙宇,了解华人的历史与风俗。

新界五大家族除了邓氏外,还有同样来自江西吉安的南宋文天祥的族人、原籍福建永定的廖氏、江西宜春的彭氏、广东番禹的侯氏。

走出地铁站,就可以见到香港现存的唯一的古塔“聚星楼”。聚星楼已经兴建了600多年,座落在河口的风水位, 可除了挡北煞、镇水灾之外,还可以保佑子弟考取功名。聚星楼塔分三层,高约13米,最上层供奉了相传主掌文运功名的魁星。


(聚星楼)

聚星楼河口的后海湾原是一条护城河,可见早期屏山围村的格局跟中国的城镇是相似的,不过护城河已经被填平了。

保留着传统中国村落风俗的是上璋围的入口处,路边设了一座社坛,供奉社公,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土地公、福德公、伯公。社坛以青砖搭建,神像以石头代替,两侧有“锅耳”山墙,让村民祈求福泽,保佑村落平安。


(上璋围的入口处,路边设了一座社坛,供奉社公,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土地公、福德公、伯公)

社坛旁有个莲花池,看到一名下课走入村内的女生,我才感觉到这个香港地方,却格外宁静的小社区的人气。


社坛旁的莲花池

沿着社坛旁的柏油路,可以走到上璋围。上璋围已经建立了两百多年,是屏山文物径上唯一的围村。上璋围村内房屋排列整齐,部分青砖围墙已经拆卸,围门入口则保留着。村内的门楼及一些古楼房仍然屹立,门楼及神厅位于中轴线上,门楣的红砂岩石匾刻着“南阳世泽”四个篆体字,门联写着“上林挺秀,璋壁生辉”,依稀可见传统围村的布局和风貌。


(上璋围门楼,里头尽头是神厅)

(上璋围已经建立了两百多年,是屏山文物径上唯一的围村)

上璋围往内走,坑头村前有一口古井。据村民相传,两百多年前上璋围立村前,古井已经在那儿了,它曾经为上璋围和坑头村的居民提供日常用水。


(两百多年前上璋围立村前,古井已经在那儿了)

古井附近的杨侯古庙是元朗六间供奉侯王的庙宇之一。庙宇建筑模式是一进三开间,分别供奉了侯王、土地和金花娘娘。根据古物古迹办事处所设立的牌匾,古庙的确实兴建日期已不可稽考,但通过村民的口述历史,古庙已经屹立了数百年,在19631991年进行修缮,2002年进行重建工程。

有关侯王的来历,村民认为侯王就是宋末忠臣杨亮节,他因保护宋帝而舍身,深受后人景仰而立庙供奉。若是单独通过宗教信仰来看杨侯古庙,或许意义不大,但结合了宋朝年间邓氏家族来到屏山定居,对于国破家亡的思念与末代忠臣的敬仰,意义就深远得多了。


(杨侯古庙)

走到仁敦岡书室(燕翼堂),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刚好是午休时间,大门是掩上的。路过的邓氏街坊知道我的来意,说没关系的,就把门推开让我进去参观了。想起在中国碰过类似的情形,结果只能等到开放时间,所以我本来就准备吃闭门羹的。一国两制下,香港人自然灵活的处理手法倒是令我油然感动。

仁敦岡书室是为了培育族中子弟而建,让他们有个读书的地方,参加科举晋身仕途。科举制度废除后,仁敦岡书室一度成为村中孩子接受现代教育的地方,如今书室用作邓氏家族后人聚会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仁敦岡书室)

1273年落成的邓氏宗祠位于坑头村与坑尾村之间,是屏山邓族的总祠堂。三进两院式的建筑风格气派宏伟,是香港同类古建筑的佼佼者。一般踏入宗祠都必须跨越门槛,但邓氏宗祠的正门没有门槛,前院还有砂岩甬道,显示族中曾经有人身居朝廷要职,是宗祠与众不同的特色。邓氏宗祠仍然用作祭祖、节庆、举行各种仪式及聚会等。


(邓氏宗祠)

座落于邓氏宗祠旁的愈乔二公祠在16世纪初落成。这里除了是宗族祠堂,19311961年间,开办过达德学校,是屏山各村子弟读书受教育的地方。


(愈乔二公祠内有一幅祝寿贺幛)

坑尾村洪圣宫同样是邓族祖业,庙宇兴建于1767年(乾隆丁亥年),现在的结构是1866年(同治五年)重修而成。传说洪圣原名洪熙,是唐代的官员,精通天文地理,出海的渔民和商人都得益良多。新界乡村居民对主掌海洋的洪圣王非常敬仰,为求出海作业顺利,邓族兴建了洪圣宫供奉。


(简洁明亮的洪圣宫)

屏山文物径虽然只有一公里路,但走了两个多小时,是值得一行的文化之旅。过去听家父讲到中国乡村的生活,离不开村头的土地公神坛、祠堂念书祭祀,古庙拜神分烧肉、古老的城墙内的围村和隔邻村等。多年后回到乡下,景物已经起了莫大的变化,一切只能凭想象。元朗的 “三围六村” 虽然已经现代化,但还是有古迹可循,让我找到了传说中的现实。不,或许应该倒过来,是现实中的传说。反正就是穿梭于传说与现实之间,一时间感觉穿越了时空,心头动荡不已。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