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October 28, 2016

小孩不笨 - 从小学生自杀谈起

小学生跳楼自杀


11岁的小五男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两科不及格,其他三科侥幸及格,平均分数45.5%,成绩无法达到母亲设下的70分。到学校取回考卷那天,他从住家组屋17楼坠下身亡。

男生的母亲发现儿子坠楼后跑下楼,歇斯底里地喊道:“我只是要70分,并没有期望你拿80分。”事发后父亲跪在儿子的尸体旁频频道歉。

这起不幸事件发生在今年5月18日早上6时许。

10月20日法庭开庭研讯,验尸官马文德于隔日作出总结,认为男生意外坠楼理论上有可能,但非常不合情理。男生坠楼是蓄意自杀。

验尸官认为,种种证据显示,男生当天要取回年中考试的考卷给父母签名,心里承受压力。他之前曾告诉父母他的成绩跟过去一样中等,事实是他的成绩跟过去相差太远。事发前两天,当男生取回高级华文考卷时,脸上流露出难过的样子。他甚至因控制不了脾气而用水壶丢同学。

验尸官说,考试和学习压力会导致年轻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很不幸的男生害怕把成绩告诉父母,或不明白或无法向父母解释之所以成绩差,是因为学校为了帮学生准备小学离校考试,而改变考试形式,成绩下降是预料中事。也因为这样,领取成绩的日子越来越接近,男生感到焦虑,最后选择自杀。

根据警方的调查报告,男生母亲期望男生每科得70分,只要达不到要求,便会用藤条轻轻打男生。每次被打,男生便哭。有时母亲会先检查考卷,若题目确实困难,便不会打他。男生的母亲说,她今年没有打过儿子。

男生母亲也奖励儿子,如果儿子考到70分,便买礼物给他。今年的年中考试,男生要一个风筝,她在成绩公布之前就买了一个给他。男生的父亲对儿子也有同样的期望,但他不会打骂儿子,只会提醒他专心读书。这让男生感到内疚。

验尸官吁请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醒孩子,他们的努力未必与成绩成正比。

男生的父母因为疼爱,反而失去了孩子,白头人送黑头人的悲痛叫人心酸,希望男生的父母节哀顺变。坊间认为这起事件反映新加坡社会的高压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严重而且痛苦的控诉。

这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类似的事件。


多年来重复着的梦魇


在本地学校读书,学生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先将话题扯远。

我离开中学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屈指一算已约40年。中学毕业后在新加坡理工学院读书时“不务正业”,搞学生活动与兼职赚学费多过上课时间,换言之就是经常旷课。当时一年有两个学期测验(term test)和年终考试,两个学期测验的比重分别为5%和10%。由于测验占总分不高,所以不怎么注重,一年下来等到最后六个星期才来苦拼那场比重85%的考试,专心温课之下才发觉突然间增长了许多知识。由于平时不烧香,华校生的英文底子又不强,上考场时总是战战兢兢。这些年来多次午夜梦回,依然飙出一身冷汗。

离开工院工作数年后,有机会踏入南洋理工大学的门槛,虽然此南大非华校时期的彼南大,但当时校园还是相当淳朴,除了多了一列飞机楼外,还保留着许多旧建筑,五十年代的旧宿舍、缔造姻缘的南大湖、古色古香的行政楼等都足以让人感染过去全民创校,热火朝天的氛围。Jalan Bahar 进入校园的小路两旁还有偌大的末代菜园,农家心肠好,花一元几角就可以买一大袋菜心番薯,不够的话可以自己挖土采摘。

浓浓的田园气息,浓浓的乡土情。

多年以后,那三年西部村落般的校园生活竟然同样是入眠时分的梦魇!

原来深藏在脑细胞某个隐秘处的不是跟同学相处的日子,不是宿舍里互助的美好时光,也不是沿着陡峻的山坡边跑步边欣赏远近翠绿山峦的黄昏,而是该做的作业没有做,考题看起来非常陌生。怪就怪在会在梦中下意识地告诉自己,现在已经是多年以后,连孩子都成年了,这只是虚梦一场而已。饶是如此,情节还在升温,直到终于按捺不住,睁开眼睛为止。

尝试分析这个梦,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放弃工作,以穷学生的身份回到校园。当时作出这样的决定,也不晓得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步地走下去。而学校的填鸭式教育比起工院有过之而无不及,学习变得有点行尸走肉的感觉,只希望快快毕业,脱离苦海。

这样的学习心态是我日后到伦敦读书所没有的,因此伦敦读书的回忆并没有出现在可怕的梦境里。那时获得国防部的青睐,资助到外国升学,同时见见世面,感染开放社会的气息。当地的大专院校一般上老师只传授最基本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发自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翻资料,动手实验,享受探索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学习的过程格外轻松,反而能够举一反三。

因为有得比较,真的觉得在本地读书的压迫感很大,很大。这则男生跳楼自杀的新闻,使我想起十多年前我家小孩读小学的时候的切身经验。当时我几乎一手制造另一场梦魇,幸亏临崖勒马,才不至于酿成大错。

逆向的挑战


那时候小学的数学解题方式所使用的是“建模法”(modelling)。由于多年来已经习惯代数(algebra),为了教孩子应付测验考试,我刻意拨出时间,深入钻研了建模法,发觉到原来我的没读过几年书的父亲所使用的就是这套法子,小贩中心卖菜摊的大婶心算奇快,也是使用此法。

不过不是每个人的脑力思维都适合这套方法,我的儿子就不行。为了让他熟悉建模,我要他不断重复练习。到了某个夜凉如水,但心情并不如水的一刻,火山终于爆发了。他边对着窗口高喊“police”边痛哭,说我“bullying”,强权欺负小孩。

我明明是爱着他,帮着他啊,为什么他反而不领情,说我欺负他了?

转念一想,我原本冒起的情绪平复了。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一面,也有他的短处。我也学习过人脑的结构与不同脑袋的思考模式,为什么可以接受别人的不完美,却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非要他样样都行?我们是一家人,不就是应该互相爱护,互相扶持,互补对方的长短处吗?为什么我非得受社会、大众、学校、其他家长、其他学生的影响,而不可以让自己,让孩子走一条属于我们的路,让孩子寻找属于他们的天空呢?我在国外的学习体验丢到哪儿去了?

小六会考前的学校期考到了,然后匆匆过去了,数学成绩26分,打破学校的记录。小六会考后他继续升学,完成了我作为现代父亲所应该支持他的学校教育。我更希望的是他能够面对未来,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有了前车之鉴,我调整了对小女儿的学习要求。学习之路何其漫漫,不需要计较一时的得失。不过要这样做,就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付出莫大的勇气,顶得住身为父母的压力,因为那是一条本地社会的逆流之路。但救救孩子,让孩子学习面对未来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想像中的过去的世界,那是值得的。

压迫的故事正在燃烧,并没有因为教育部长口中的“每间学校都是好学校”而平息,也没有以ABC等级来取代小学会考的T-score而降压。我的小姨子和她的孩子正在延续着老掉牙的情节。

学校考试的季节过去了,她孩子的老师拨电给她,说她女儿的成绩退步了,目标是拿A的,却拿了接近下限的B,班上拿BC的只有七个学生,她的女儿是其中之一,真是言简意赅。小姨子正在考虑如何软硬兼施,要她的女儿争气些。

我读小学读中学的时候都没有这种压力。因此没有相关的梦魇。

(是不是应该这样:多年以后,学校生活给予师生最美好的回忆,可以继续牵着彼此的手,共谱一曲忘年情,而不是梦魇。)

考试并不是学习的终点,不应该是学习的障碍,因此也不应该是学习的衡量。为了孩子的将来,或许更应该做的是大刀阔斧,取消考试制度,让孩子有个真正的趣味学习的空间,还他们属于那个年龄的童年。


青少年自寻短见的情况有多严重?


根据2016年7月26日海峡时报的报道,去年的10岁至19岁年龄层的青少年有共27人自杀,这是过去15年来最高的记录。相信这群自寻短见的青少年多数是在籍学生。

2002年到2014年,每年这个年龄层的自杀人数在10到22人之间。


(有记录的本地自杀案。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新加坡防止自杀志愿组织“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SOS)透露,这个年纪的青少年处于叛逆期,青春期的心理压力、学业上的困难、家庭和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面对的主要压力。这些综合的问题导致青少年遇到难题时,无法与家人沟通,感到孤立无援。尤其是当青少年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的时候,突然加大的压力往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在国防部工作时,曾经自愿接受训练,当过数年的义务辅导员(paracounsellor),从中学习到聆听的重要性,通过仔细的聆听来协助对方找寻生命的动力。否则人的脑子就只会在那里恶性循环,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很多时候家人会过早定下标签,反而不能心平气和地聆听,因此无法为有需要的亲人提供有效的安全网。拨个电话给SOS可能可以救亲人一命。电话号码:1800 221 4444。

Tuesday, October 25, 2016

为何要有下流老人

作者:蔡美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中文义务导览员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交流站》,2016年10月17日

本月4日新传媒8频道播出的《狮城有约》之“十分访谈”中邀请了两位嘉宾谈本地“高龄化社会”与其逆转措施,制作组以“下流老人”为题来称呼低下贫困老人,引起坊间诸多不满。

“下流老人”这一新词是日本社会学者藤田孝典于其2015年著作《下流老人:一亿総老后崩坏の冲击》中所提出的。“下流老人”指的是“无法正常度日,被迫过贫困生活的高龄者”,其目的在于说明高龄者的贫困生活,以及其背后的潜在问题,并没有歧视高龄者,故而不带贬义。

然而,“下流”一词在中文确实是含有贬义色彩的。让我们来比较“下流”这一个词在中文与日文中的异同。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下流”一词解释如下:

1. 下游:长江~/黄河~。2. 旧时比喻卑下的地位。3. 卑鄙龌龊:~话/~无耻。

根据《新日汉辞典》的释义,“下流”一词在日文中的解释如下:

1. (河川的)下流。下游。2. (社会的)下层。

显而易见,“下流”在日文与中文相同之处是其第一个释义“下游”,而其第二个释义却是迥然不同的。日文“下流”一词译为中文就是“下层”,这也是我们之前广泛使用的规范词。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亦步亦趋,盲目跟风呢?作为媒体,具有职责和义务去推广规范语文,而不是盲目顺应潮流,本末倒置。

再者,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在今天这个大环境里,环球化、互联网等因素促使大量新兴词汇的涌入,但我们却不能照单全收。我们必须尊重环境习俗,作为媒体更应该具有过人之敏感度。“下流”一词在日文中(指的是社会的下层)固然不是贬义,但在我们的环境与习俗里却是个贬义词(见上),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该盲目跟风,把原来采用的“下层”二字舍弃,以“下流”取而代之就显得更入流吗?非也。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常提醒我们在某一异族同胞前切莫以他们的语言说出“猪”这个字;还有,在山区地带也不能提到“虎”这一个字,得把它改称为“伯公坐骑”或“老阿伯”。这些都是使用语言时对该地区的民族或习俗的尊重。

今时今日,互联网上的新兴词汇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懂得过滤,决不可照单全收,盲目跟从;择其善者而从之,方为上上之策。

附注:2016年10月21日,《联合早报·交流站》刊登了由新传媒品牌与通讯部主管尤文理所作出的回覆:

感谢观众蔡美娥女士本月17日于《联合早报·交流站》在《为何要有下流老人》中提出她的看法。

本月4日,新传媒在《狮城有约》这个节目中,提到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当地知识界流行的一个名词“下流老人”。我们是在介绍日本的社会问题和用词,而无意“借用”或倡议这个词的使用。我们感谢蔡女士给予我们机会作出澄清。

相关链接

Friday, October 21, 2016

印度的神,华人的神

象头神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英国博物馆珍藏展中,有一尊印度教的象头神甘尼沙(Ganesha)的砂岩雕像(大约1200年)。甘尼沙在本地的印度寺庙中相当普遍,在樟宜的洛阳大伯公宫里头也供奉着,每年的911日为甘尼沙举行诞辰庆典。

一般人走入洛阳大伯公宫都是为了求财,农历新年期间更是人山人海。除了拜大伯公外,也拜甘尼沙,这么一来就可以财源滚滚,来年捐奉更多钱财香烛给华人和印度人的财神了。

是的,甘尼沙乃印度教的智慧之神,但来到华人世界里,就变成财神了。

(英国博物馆珍藏:甘尼沙乃印度教的智慧之神,但来到华人世界里,就变成财神了)

甘尼沙是湿婆神(Shiva)与雪山女神(Parvati)的儿子。印度教徒进行任何活动,不论是结婚、朝圣、远行、开学、开业等都先礼拜象头神甘尼沙,因为他充满智慧,有创生和破除障碍的能力,可以协助信众接近其他的神祇,带来成功和幸福。

甘尼沙的外形为断去一边象牙的象头人身,长着四只手臂,坐骑是他的老友、也是一只狡猾的老鼠。甘尼沙一般是盘坐着或是翘起其中一边的膝盖。

甘尼沙的象头有一段神话般的故事。母亲雪山女神生下他的时候,父亲湿婆正好不在家。甘尼沙出生后不久就长得十分高大强壮。有一天雪山女神想要洗澡,吩咐儿子守在门外,不让外人偷窥。湿婆回到家,见到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站在门口,误以为老婆与人私通,于是跟从未谋面的儿子打起来,一刀砍下甘尼沙的头,雪山神女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湿婆知道错杀自己的儿子,于是请求守护生命神毗湿奴。毗湿奴告诉湿婆,明天太阳升起,按照指引的线路,将见到的第一个生物的头砍下,安装在甘尼沙的脖子上,就可以使儿子复活了。湿婆依言上路,碰上一头大象,于是取下象头,放在甘尼沙身上,因此甘尼沙就成了象头人身。

湿婆为了补偿儿子,命令众神必须全力帮助象头神达成目标,从此只要有象头神想要完成的愿望,诸神就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清除一切障碍,于是象头神就成了扫除障碍之神,受到众多信徒的膜拜。

象头神有一只折断的右象牙,那是因为甘尼沙跟印度最伟大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创作过程有关,传说中作者在构思完整部书之后,不知如何下笔,只好求助于甘尼沙。甘尼沙连神笔都写坏了,于是牺牲了自己的象牙来当作墨笔,巨著就这样完工了。

(牛车水玛丽安曼印度庙Sri Mariamman Temple里的象头神)

猴神哈努曼


英国博物馆珍藏展中,有另一尊印度教的猴神哈努曼(Hanuman)的青铜雕像(19世纪)。本地的印度教寺庙都有哈努曼各类造型的雕塑或画像,让信徒供奉。

信徒供奉哈努曼一方面是祈求本领高强的哈努曼帮助他们战胜困难,一方面相信向哈努曼进贡朱砂和灯油,就能保佑愿望实现。

哈努曼的故事同样充满神话色彩,跟孙悟空有许多神似之处。

(英国博物馆珍藏:印度神猴哈努曼的故事同样充满神话色彩,跟孙悟空有许多神似之处)

相传哈奴曼有飞天遁地的能力,能够腾云驾雾,面容和身躯可以随意变化,还能移山倒海。哈奴曼刚出生时见到太阳,甚至一把抓到手中,想要吞下去,把众神都吓坏了。

由于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过大功,所以被奉为神,受到敬重。

唐玄奘西行印度后写了《大唐西域记》这本回忆录,里头有不少印度的民间传说。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创造出孙悟空,跟印度神猴哈努曼雷同,既练成了火眼金睛,又有72变的通天本事,翻个筋斗可到天涯海角,抓把头发可以变出多个化身。

胡适认为“(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吴承恩从《大唐西域记》得到灵感是大有可能的。

同样的,孙悟空的故事传开后,孙悟空也被奉为神,受到敬重。

对于“孙悟空起源于印度神猴”的说法,我们也不必太过计较。不论是孙悟空乃“中国的哈努曼”,或是哈努曼乃“印度的孙悟空”,最主要的是两大东方古文明曾经有深度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相得益彰。

Friday, October 14, 2016

海南鸡饭 Hainanese Chicken Rice

新马的美食佳肴中,最声名远播,连外国人都知道的应该是海南鸡饭了。

新加坡海南鸡饭使用蒜蓉、丁香、姜块、鸡油和香兰叶的特制汤料,把整只鸡烫至嫩熟。鸡饭則用煮鸡的汤头和鸡油来蒸熟。用鸡汤煮出来的饭,一粒粒独立成形,还敷着一层鸡油,闪闪发亮。单单是白饭已经可以吃得津津有味。在处理食材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密执行,保持特殊的品质。能够在新加坡吃到海南鸡饭,真是天下佳肴无觅处,不辞常作狮城人了。


(香喷喷的海南鸡)

本地的海南鸡饭摊主,手持锋利的菜刀,在圆木砧板上,将香滑滴油的白鸡干净利落地斩开,排列在白饭上,让人垂涎欲滴。所谓煮鸡容易斩鸡难,鸡饭摊主还必须通过干净利落的刀法来征服食客的心。斩鸡的刀法必须快、狠、准,圆木砧板就像一个表演的舞台,让师傅表演斩鸡的技艺。

在无辣不欢的本地饮食习惯下,食客通常会配上捣碎的辣椒泥、姜茸和黑酱油来增添口感,更具本地风味。这些酱料一般上都是自己制作的,这样才可以保留自家私房菜的特色。


(辣椒和姜茸可增添鸡肉的口感)

懂得吃海南鸡的老行家最享受那层皮,鸡皮不肥不好吃,皮和肉之间那一层胶汁最上乘。当年不知道什么叫胆固醇,也不知什么污染,除了吃鸡皮鸡头外,连鸡骨中的骨髓都不放过。

海南鸡饭的起源


海南鸡饭起源自海南文昌鸡,文昌鸡是海南岛上极负盛名的传统菜式,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顾名思义,因海南省文昌县(现已撤县设市)而得名,这些文昌鸡饲养期较长,肉质比较有嚼劲,味道鲜甜。

文昌鸡的传统做法以白斩鸡为主,吃的是原汁原味,这样才能品尝出鸡肉的鲜味。至于文昌鸡饭,是农村家庭在逢年过节杀鸡还神时,用将鸡烫熟的鸡汤煮成,再趁热把煮熟的米饭捏成鱼丸般大小的饭团。这些传统饭团对海南人来说,有另一层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家人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愿望。当地人一手握着饭团,一手拿着鸡肉,吃起来味道特别好。


(鸡饭团象征团结互助,和谐相处)

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今天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已经跟文昌鸡完全不一样,海南鸡已经不是文昌鸡了。海南鸡饭在新加坡百花齐放,发挥得最淋漓尽致,将海南鸡饭发扬光大。

漂洋过海传到新加坡


新加坡最早販卖海南鸡饭的是王义元。在海南人下南洋的时代,王义元从海南琼海南來謀生,年轻时曾在家乡学得毓葵鸡饭店的养鸡及烫鸡技术。在上世纪20年代初到新加坡时,跟其他路边摊一样,手提兩个竹箩,在小坡海南街(Hylam Street)挑担沿街叫卖白斩鸡及鸡饭团为生。鸡饭团用香蕉叶包着,每包一分钱。

王义元逐渐存到些钱,在海南二街(Purvis Street)的桃园咖啡店租下一个摊位来卖鸡饭。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先生思乡情切,对中国新政权寄予厚望,索性把招牌取名为王共产鸡肉,名噪一时。大家只管叫他王共产,他所卖的鸡便称为共产鸡了。

王义元的鸡饭之所以香滑可口,据说秘诀在于将洗净晒干后的白米用猪油和蒜头炒过,然后才用烫过鸡的鸡汤来煮饭,食客胃口大开,口碑自然来。

王义元有个助手叫莫履瑞。王义元结束了桃园咖啡店的生意后,莫履瑞自己开了间瑞记,生意大好,成为新加坡海南鸡饭的头头。瑞记在1997年结束营业。今天,这道美食在本地多元饮食文化的薰陶下,自成一格,形成新加坡独特的海南鸡饭。


(瑞记鸡饭的创办人莫履瑞。瑞记在1997年结束营业。图片来源:新明日报2016年1月3日)


(当年在密驼路执业的瑞记鸡饭。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老人家说,在那个挑着担子,沿街卖海南鸡饭的年代,这些路边摊为了招徕生意,还发明了“赌大小”的游戏。小贩随身带着三粒骰子和空碗,跟顾客掷骰子赌大小,顾客赢了就有免费的鸡肉或饭团,输了就付全费,没有免费餐吃。


(1930年代的街边小贩。图片来源:NAS)

王义元所走过的年代距今已经将近百年,大环境中的生活经历是另一段为人生拼搏的故事。我们吃海南鸡饭,所吃的也是一道文化,一段历史,一顿回味,一个温馨。


附记:
地名小常识:
海南街 Hylam Street
海南一街 Middle Road
海南二街 Purvis Street
海南三街 Seah Street

相关链接
海南鸡饭
吃了一辈子的面包
百多年的路边摊

Friday, October 07, 2016

下流老人

“下流老人”来自何方?


新传媒的“狮城有约”节目(201610月4日)谈到人口老龄化问题,使用了“下流老人”这个词汇。这里的下流老人不是指为老不尊,做些无耻之事的老人家,而是处于社会底层,钱不够用,艰难度日的老人家。

(收入存款低的老人是“下流老人”吗?)

“下流老人”传了开来,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不过关注的是中文名词的使用法,这些面对经济困境,在社会下层过活的老人家是否应该被视为“下流老人”。至于为何在新加坡这个首屈一指,全世界最富裕之地,竟然会有下流老人在水平线下度日的严重社会缺陷,没有多少人提及。

“下流老人”是个日本的新名词,由当地的社会学家藤田孝典创造,他累积多年观察写成的《下流老人》去年出版,卖了二十万冊。在这个e-时代,这个数目字相信会叫本地的中文书作者和出版商咋舌。日本人爱看书,不排斥传统的纸书,这也是日本文化骄人的一面。

中文版的“下流老人”是从台湾传开来的。2016412日的台湾《联合报》指出:
去年轰动日本社会的话题作“下流老人”,中文版最近由如果出版社引进台湾。“下流老人”指的是:
无法正常度日、被迫过“下流(中下阶层)”贫困生活的高龄者。
….藤田亲眼目睹的日本“下流老人”,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拿廉价小菜到收银台排队。他们付不出医药费,只能在家中服用成药;无人照顾,一个人孤独迈向死亡。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藤田在书中感慨,太少人理解“下流老人”的实际状况与背景,也少有社福政策提供具体支援。“也许因为太恐怖了,所以大家下意识移开视线。”他估计,日本现在的“下流老人”约6700万人,若不提出有效政策,未來可能出现“1亿人的老后崩坏”。
(台湾《联合报》,2016年4月12日)

首先就中文词汇来说,上流社会、中流砥柱、下流无耻都是常用语,“上中下”流都涵盖了,只不过上流和中流有正面的意义,下流则是个贬义词。没有钱养老不是罪恶,因此套用下流来形容处于社会底层的老人家等于抹杀人的尊严,就本地的民俗用语来说是非常不恰当的,缺乏人与人互敬的最基本礼仪的敏感性。这是中文“往下流”后立竿见影的后遗症

当我看到“下流老人”时,心如刀割。老人并不下流,只有无耻之徒才下流,因此认为在本地使用“下流老人”这个词汇非常下流,甚至不入流。本地用语应该是底层老人。

“下流”的解读


据知日文中的下流并没有汉字中的贬义的成分,日文的下流等于下层、底层,而不是无耻。台湾受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可能对下流的了解有多重含义,跟本地的解读不一样。因此当“下流老人”这个词汇在台湾出现时,并没像本地一样引起文字理解上的回响。

早在十年前(2006年),台湾已经出版了另一部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著作《下流社会:新社会阶级的出现》,这本书在日本发行时,两个月内卖了四十万本,比《下流老人》还要轰动。

三浦展所谓的“下流社会”,指的不单只是低收入的贫民,更泛指在那个电玩年代的年轻世代,由于缺乏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願和学习动力,最终将从中流阶层沦入“下流社会”,也就是社会的底层。

约四个月前,黄明德已经在《联合晚报·网咖专栏》写过下流老人2016617日),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关注,可能是中文报和电视的吸引力不一。黄明德开宗明义:
这个标题不是在骂人,而是在日本出现的一个新社会学名称。所谓的“下流老人”,是指生活水平属于“中下”的长者阶层。他们虽然不是“赤贫”,但日子却过得不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下流”老人在步入老年前的生活其实还算可以,只是因为种种因素,老来却往“流下”社会较低阶层,可以说是“老后崩坏族”。
人口老化,钱不够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就如黄明德所说的,观察日本的老年化现象,也许就是我们的“未来镜子”。新加坡位列世界首富的仙班行列,非常迷恋GDP,在这样富裕的国家竟然有艰难度日的老人,这是许多中上层人士所难以理解,或者避而不视的。新加坡民间有多条自发自动的义工链,定期为这些老人家送暖,才将这些被统计数字盖过的社会问题掩饰下来。

坦然面对老年问题


全国的底层老人问题有多严重,当局没有公布相关数据。2016106日的《海峡时报》,Janice Tai所写的 “Nursing needs”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结合了Janice Tai的报道和我手头上的资料,可以一窥当下与未来的挑战:

新加坡人寿命越来越长,不过长寿不等于比较健康;加上过去十多年来人口急速增加,整体的医院与疗养院的建设面对重重压力。虽然过去六年来,本地的疗养院床位增加了30%12,000张,但还是明显的不足。

无依无靠无钱的独身老人问题依然严重,过去的故事正在继续延伸,只是换了个场景,换了不同的人物。目前新加坡的疗养院有超过15%的病患已经在里头居住了十年以上,不晓得什么叫做“家”!2011年新加坡有将近三万名独居老人,二十年内将会增加至九万多人,估计到时所需要的疗养院病床达到五万张,也就是目前的四倍多。这是非常迫切,必须正视的问题。

护士短缺是个同样棘手,不过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一些本地的疗养院在晚间必须由一名护士照顾二三十个病人,团队中有85%为外国人。扣除了食物与住宿后,他们的起薪少过$400,以新加坡的生活与开支水平来说,这是严重不足的。实际上新加坡卫生部对疗养院的拨款,只占总开支的4%

年老的特征就是依赖性提高了,这是人生的定律,并没有什么“下流”可言。我们整体社会应该探讨的,日本社会学家已经为我们开了先河。而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走到另一个十字路口,停下脚步回眸一瞥,滚滚红尘中何去何从?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坦然面对的未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