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夜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张继和其他文士逃到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那时候创作的。
我们常说晨钟暮鼓,早晨敲钟黄昏击鼓,已经成为寺庙的运作规律,寒山寺怎么会半夜撞钟?
如今有些寺庙在除夕夜开放给信徒夜半撞钟,祈求时来运转。以前的寺庙是否大开门户,让信徒随时祈福?
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
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张继和其他文士逃到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那时候创作的。
我们常说晨钟暮鼓,早晨敲钟黄昏击鼓,已经成为寺庙的运作规律,寒山寺怎么会半夜撞钟?
如今有些寺庙在除夕夜开放给信徒夜半撞钟,祈求时来运转。以前的寺庙是否大开门户,让信徒随时祈福?
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
《庚溪诗话》解释说:“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范成大在《吴郡志》考证说吴中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习俗,谓之“定夜钟”。唐朝有“定夜钟”,新加坡的圣安德烈教堂曾经有晚上八点敲钟的习俗。那是19世纪中叶。这口铸工精致的铜钟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展示,称为里维尔钟(Revere Bell),象征着美国与新加坡之间170多年的友谊。
(19世纪中叶,圣安德烈教堂曾经有晚上八点敲钟的习俗。)
新加坡与美国的170多年友谊
里维尔钟来自美国著名的铜钟工匠Paul Revere之手。Paul Revere跟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并肩打了反英的独立战争之后,回到波士顿老家,重拾造钟生涯。他的爱女玛利亚(Maria Revere Balestier)嫁给约瑟·马里士他(Joseph Balestier),后来马里士他被外派到新加坡,成为第一任美国驻新加坡领事(1837-1852)。
Paul Revere虽然是一名反英的前军人,却为女儿铸钟送给英国殖民地的教会,1843年由玛利亚赠送给圣安德烈教堂。赠钟的“怪条件”是教堂每天晚上8时必须准时敲钟,响足五分钟。当时新加坡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缺乏警卫的情况下,打家劫舍事件层出不穷。敲钟是为了提醒路人提高警惕,船员赶紧回到船上。
里维尔钟上的题字如下:
玛利亚在1847年去世,但钟声依然每晚8时准时响起,直到1855年圣安德烈教堂二度被雷劈后拆除为止。1861年新教堂启用,“八点钟”再度响起,到了 1874年才中止。那是因为1867年英国政府从东印度公司手中接管新加坡后,市区“长大”了,民居向“郊外”扩展,“八点钟”已经没有实质意义。REVERE BOSTON 1843
PRESENTED TO ST ANDREWS CHURCH SINGAPORE
BY MRS MARIA REVERE BALESTIER OF BOSTO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虽然停止对外敲钟,圣安德烈教堂依然使用了十多年,直到教堂接受了一对新钟。1911年,里维尔钟借了给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Garrison Church, Tanglin Barracks),1937年辗转来到莱佛士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前身)。1997年至2006年间,这口钟曾经借给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展出,过后回到了博物馆。
“里维尔”是个著名的品牌,而且是“限量版”,全世界仅有134口。新加坡的这口里维尔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其余133口都在美国。
(“限量版”的里维尔钟: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是美国以外唯一的里维尔钟。摄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马里士他
提起第一任美国驻新加坡领事马里士他,可说是名悲剧人物。他担任领事时,只获得年薪100元(西班牙元),当时新加坡总督的月薪为1500元,法国和西班牙领事的年薪分别为4000元和5000元。他认为至少3000元的年薪才足以维持领事身份的生活。
为了弥补开销,马里士他投资于甘蔗园上,由实龙岗路(Serangoon Road)、黄埔河(Sungei Whampoe)、金吉路(Kim kiat road)和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所涵括的地段都是他的甘蔗种植园。由于受到保护主义的影响,蔗糖无法面对价格的竞争,1848年由债权人转售了。
马里士他的儿子24岁那年(1844年)去世了,三年后他的妻子玛丽亚也跟着离世了。马里士他在新加坡居住了十多年,到头来人财两空,最终离开了这块伤心地。
从前在马里士他走动教补习赚外快来辅助学生生涯,并不知道背后竟然有个十年风雨的故事。知道以后,倒觉得这是个感性动情的地方,大可拍成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
(马里士他的甘蔗种植园。图片来源:Christopher Hooi, The Revere Bell and the Balestiers)
新加坡的“夜班钟声到客船”
由于里维尔钟属于受保护的文物,我无缘聆听“八点钟”,在姑苏城外亦无缘聆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过并不感到遗憾。
自小就听惯了“大钟楼”美妙的钟声,对大钟楼每15分钟传出的清脆的音乐十分迷恋,躺在大草场等到咚咚咚九响后才走回老家继续春秋大梦。那个时候住家在皇家山麓,山风都被挡住了,从来不觉得夜凉如水,大草场成为晚饭后纳凉的好天地。听惯了维多利亚纪念堂的钟声,甚至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朗朗上口。
大钟楼的钟声可是名副其实的夜半钟声,24小时不停休,不论月圆月缺,不论是否有啼鸟,持续着夜半钟声到客船,以美妙的乐章呵护大家入梦。
大钟楼的钟声可是名副其实的夜半钟声,24小时不停休,不论月圆月缺,不论是否有啼鸟,持续着夜半钟声到客船,以美妙的乐章呵护大家入梦。
(大钟楼的钟声可是名副其实的夜半钟声,24小时不停休。)
主要参考资料:
Christopher Hooi, The Revere Bell and the Balestiers (National Museum Publication 1976)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