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夫妇俩和博物馆义务导览员王东印、朱孟珠夫妇一行四人,在缅甸的中部和南部潇洒走一回。在蒲甘感染千年佛塔群的震撼后,乘坐法国制造的ATR螺旋桨机,飞到黑河机场(Heho Airport)。
(法国制造的ATR propeller jet)
机场到茵莱湖东部的酒店Inle Resort & Spa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这段时间包括路过良瑞(Nyaungshwe),在 Yone Gyi Street的One Owl Grill进餐。小餐馆的牛肉汉堡顶呱呱,绝对物有所值。
(良瑞的One Owl Grill)
(Inle Resort & Spa)
茵莱湖是掸邦高原居民的生命之湖,湖中水产丰富,有20多种鱼类。湖上有两百多个水乡,住着一万多户掸族人,从事的作业有湖中捕鱼、浮岛上种植蔬菜、养蚕、纺织、制作首饰等。居民不论男女老幼,自小就学会划船,上学、探亲、购物都船来船往,和尚出门化缘也不例外。那些装上Yamaha主机的长尾船,是湖上最灵巧的交通运输工具。
(船是上学、出入的必备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茵莱湖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World Network of Biosphere Reserves, WNBR)。就缅甸旅游而言,茵莱湖的生活风貌与仰光大佛塔、蒲甘古塔林并列为缅甸三大奇观。
不过,仰光大佛塔、蒲甘古塔林都是建筑实体,茵莱湖则跟民生直接挂钩。WNBR是否意味着湖上的居民必须世世代代以古老的方式过活?不过,开心就好不就是桃花源的追求吗?
茵莱湖的古老特色有哪些?
单脚划船Leg Rowers
渔夫用单脚划船捕鱼,已成为茵莱湖的独特标志。
早晨是捕鱼的最佳时间,渔民捕鱼时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就像一场轻歌曼舞的表演。渔夫站在船尾,左脚支撑身体,将桨勾在右腿膝弯后面,右手稳着桨,左手拖着鱼网。所谓鱼网是一个喇叭状的大竹篓,捕鱼时将宽口朝下放入水中,再将桨插入竹篓内左右戳动,鱼儿四处逃窜,卡在竹篓上动弹不得。
(渔夫特别为游人表演捕鱼秀)
(渔夫特别为游人表演捕鱼秀)
“篓中插鱼”只适合捕捉大鱼,小鱼可从底部轻松游脱。这也是为什么八百年来,鱼儿仍然能够生生不息的在湖中生活,为当地提供足够的食材。
茵莱湖里除了芦苇丛生外,水草亦长得特别快,必须经常打捞。水草用作湖上浮岛种植园的肥料,覆盖上湖泥后可以造成新的浮岛,形成生态循环。
(茵莱湖的水草长得特别快,必须经常打捞)
浮岛村落
茵莱湖上的浮岛有两种——天然浮岛和人工浮岛,它们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可以像船那样到处划动,因此使用插入湖底的竹篱笆来固定位置,有的岛中央还盖起轻便的房屋。这些浮岛的面积大小不等,形成罕见的“浮岛村落”和“浮岛农业”,大浮岛上开出一块块细长的农田,种植番茄、黄瓜、豆角等作物,收成后运往缅甸各地。
(穿梭于浮岛间)
这些村落各有各的行业,In Paw Khone village的纺织,仿佛就像19世纪的顺德缫丝业的翻版。当地的船只制造方法是以木板衔接起来,缝隙涂上树脂防水。细长的船身并没有使用较稳固的龙骨结构,也不像早期从印尼群岛来到新加坡的海人那样,将树桐挖空来做船体。相信是因为茵莱湖没有大风大浪,因此结实的船身不是首要考量。
(In Paw Khone village 的纺织作坊)
(当地的木船业:船体结构比较简单)
“五日”水上市场
茵莱湖上有五个水上市场,散布在湖上的村庄,每天轮换地点,五天后回到原点。我们参观的是Nam Pan Village的市集。湖上居民从四面八方乘船来到市集购买日用品,将浮岛之间的水道挤得水泄不通。有趣的是,无论再拥挤,络绎不绝的长尾船都可以挤出空间。
(Nam Pan village 水道一角)
这个原来为当地人提供农产品交易的市集已经被旅游业入侵,村民发觉有利可图,纷纷改售纪念品,纪念品小贩多过真正的赶集人。
(当地人纷纷在日常市集改售纪念品)
有些日用品倒是颇勾起回忆的,譬如“火水”,也有人叫“土油”,那是最低级的燃油。以前我们使用蝴蝶牌火水炉,用的就是这些火水,火水燃烧后,锅底积起一层黑炭,跟煤气炉的洁净度有天渊之别。
(卖火水)
我们所品尝的煎饼,可谓roti prata的茵莱湖版,折合一片一毛钱新币,那是新加坡50年前的价格,绝对物有所值。
(Roti Prata 茵莱湖版)
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人的心情随着环境沉淀下来,可以梳理一下往事。我想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东印夫妇童年生活过的新加坡北部村落,为如今进一步探索昔日“乌鲁”(ulu)的山区民生留下伏笔。
(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湖泊)
相关链接
请问有没有这个地方的旅游联系 ?谢谢。
ReplyDelete自助游,可以上网订酒店,当地订船票等。内陆机票必须到当地直接购买,付现金。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