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挥兵入侵乌克兰,从那一刻起,我的一些中文社交群组马上出现冷战年代般的二元阵营,起因于今天的中美对立。美国和欧盟为乌克兰保卫战提供武器与卫星情报,另一方面中国始终是普京最忠实的盟友。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袭击民宅市镇,造成越来越多平民伤亡,中国的立场面临更大的压力,国内甚至为压制反对声音而实施网络审查。
群组中喝过洋墨水的倾向于谴责俄罗斯的行动,亲中派则只听到中国国内的一种声音,翻炒中国官方立场,数落美国穷兵黩武,乃俄乌战争的罪魁祸首。言外之意就是你错在先,我只是依样葫芦,负负得正。
他们也不认同新加坡对苏联实施制裁,既然亚细安成员国都明哲保身,把责任推到联合国去了,新加坡为何强出头?中华情意结跟数年前国际海洋法与南中国海“九段线”之争同出一辙。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跟乌克兰大同小异,新加坡无非是借用《联合国宪章》保护成员国领土完整的原则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此乃小国的生存之道。毕竟新加坡弹丸之地,经得起像乌克兰所承受的现代化武器的轰炸吗?新加坡人口密度大,即使国防力量能够令侵略者付出沉重代价,所蒙受的破坏、伤亡与创伤,恐怕并非朝花夕拾间能够抚平。
俄乌战争与奥斯卡金像奖
洛杉矶时间2022年3月27日,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应届影帝Will
Smith不满Chris Rock在台上调侃妻子的光头,冲上台刮了对方一巴掌。虽然Chris
Rock不追究,美国影艺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以暴力为由,禁止Will
Smith在未来10年参与任何影艺学院活动,包括奥斯卡典礼。
认为俄罗斯动武有理的那组人并不认同Will Smith为保护妻子而打人的做法,却坚持俄罗斯可以将乌克兰的城市炸得稀烂,人民生灵涂炭。由此可见冷战不单是国事,过去的生活经历和语言背景,都会左右人的理智与情绪,立场矛盾而不自知。他们教育程度不低,好容易等到中国崛起,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反而加剧仇恨的心态,触角只接收到一方的观点,另一方的信息则完全屏蔽,不免令人心有戚戚。
没有一场战争不残酷,如果俄罗斯攻打的不是乌克兰而是新加坡,理由是新加坡跟美国和欧盟关系良好。他们可能会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可能家破人亡,可能流亡海外,是否还会认为打得好?
人道主义说完了,不妨回顾一下俄乌与中俄长期交织的历史。
基辅乃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诞生地
一千多年前,基辅(Kyiv,现在的乌克兰首都)是第一个斯拉夫国家(Slavic)的中心,也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诞生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都是同源的东斯拉夫人。
乌克兰多次被大国瓜分:13世纪归蒙古,16世纪归波兰和立陶宛,17世纪的第聂伯河(Dnipro
River)形同楚河汉界,河东归俄罗斯帝国,河西归波兰。一个多世纪后,乌克兰被俄罗斯帝国并吞。
迈入20世纪,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内战后乌克兰完全并入苏联。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乌克兰大饥荒,300多万民众饿死。斯大林安排俄罗斯人和不会说乌克兰语的苏联公民移居到乌克兰东部地区。
乌克兰东部人民多数讲俄罗斯语和信奉东正教,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密。相比之下,乌克兰西部受波兰统治多年,多数民众讲乌克兰语和信奉天主教,表现出更多亲西方特性。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边界部署,反映该地区动荡的历史。
2015年4月16日的年度莫斯科电视“直播连线”,针对俄罗斯为乌克兰提供援助,普京回答:“我完全看不出乌克兰人民和俄罗斯人民的差别,基本上我认为是一个民族。”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普京更担心乌克兰向北约靠拢,成为北约部署军力,打击俄罗斯的潜在地,也可能激发亲西方的俄罗斯人反对他,因此乌克兰成为一道红线。经济层面而言,乌克兰跟欧盟的贸易额达42%,跟俄罗斯的8%相比,政策上自然亲西方多些。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不如想象中顺利,损兵折将,巡洋舰被炸毁等,凸显俄罗斯与北约军备的差距。乌克兰军队也让我们看到训练有素,为保卫国土正义而战的勇士精神。但更希望看到的是战争结束,居民尽快重建家园。
中俄重修旧好
中国跟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远的不提,百年前越飞(Adolf
Abramovich Joffe)以苏联驻华全权代表身份前往中国,跟北洋政府谈判不果,隔年跟孙中山在上海会面,希望促成中国革命。两人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同意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不过国民党原意开展与苏联及共产党的合作关系。
中国共产党加入总部设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接受苏共的指导,经费主要由共产国际提供。苏联援助下,中华民国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副主任。黄埔军校依照苏联红军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为革命军奠定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与苏联实力悬殊,毛泽东前往莫斯科为斯大林祝寿,逗留两个月后总算等到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成1950至1963年“蜜月期”,苏联为中国提供贸易、工业、核技术、高等教育等援助。
1969年中苏在黑龙江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使到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放话,将动用核导弹攻打中国军事政治重要设施,中国进入全国性战备状态,核战危机一触即发。
1971年美国乒乓队访问上海,小小银球充当民间外交特使,打开封闭20多年的中美大门,促成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莫斯科奥运,中国加入美国为首的抵制奥运阵营。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国家制裁。
1980年代中期,苏联寻求改革来摆脱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上台,将阿富汗境内的12万大军全部撤离。他于1989年访问中国,两国来往日益频繁,边界问题于千禧年降临前全部解决。
21年前普京上台,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日后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今中美贸易战扩大化的形势下,俄罗斯对中国的友谊显得更加珍贵。
想起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言时,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最终可以包容,放下;国与国之间的爱恨情仇因时因地此生彼长,缘起缘灭皆因自身利益,所谓利益也有可能因拿捏错误而泥足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