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February 17, 2023

天演大舞台 改革创新与浪漫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21229

 

童年时从住家步行到珍珠巴刹和后来原地兴建的珍珠坊,总在余东旋街的大华戏院驻足。迷人的电影海报和俊俏明星照百看不腻,影片的精彩截图镶在布告栏上,隔着一层玻璃散发出“请君入瓮”的魅力。

1998415日,大华放映《南海十三郎》告别最后一夜,四年后以商场新姿态出现。大众书局打造中华文化丛书旗舰店,租下四合院式的零售空间大施拳脚,可惜大众大华没几年便匆匆退场。

翻新后的大华,门面还原谭恒甫的墨宝天演大舞台 天天演戏给夫人看的大舞台传言再起。江湖传闻中的余东旋夫人是名戏迷,时常到庆升平和庆维新戏院看戏。普长春戏班在庆升平演出时竟然得罪余夫人,气得余东旋怒发冲冠,索性将整条街买下,把戏院拆掉来兴建天演大舞台。

余东旋的后人余义明则引述另一传闻,余东旋曾经得到粤剧明伶相助,借钱给他开采锡矿。他发达后感恩图报,兴建天演大舞台让戏班开锣演戏。

大华商场的门面还原谭恒甫的墨宝天演大舞台,五个瓷砖装饰包括穿着清朝戏服的人像造型

 

老地标出自双迈设计

余东旋是否真的那么财大气粗,为了爱人不惜一掷千金来拆别人的台?不妨先看看一个世纪前的时代背景。

东南亚首富余东旋是马来亚霹雳务边的锡矿大王、树胶园园主,也是余仁生药行东主,成群妻妾刚好组成一支足球队,房地产自然不在话下。大坡大马路三个店面的余仁生总部于1910年开幕;苏菲雅山豪华的余园于1914年落成,附设电梯让母亲登上顶楼观景;百年前已经屹立在禧街与史丹福路交界的余阁,古稀之年时因扩建禧街而拆除;1927年开始营业的南天酒楼,现在是裕华百货公司。这些老地标全出自首屈一指的双迈建筑设计公司(Swan & Maclaren)之手。

大坡大马路的余仁生总部由双迈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最近已转手

苏菲雅山占地广阔的余园,上世纪80年代拆除。(国家档案局)

那个年代双迈设计的受保留建筑,包括华中钟楼、道南学校、莱佛士酒店、良木园、苏丹回教堂、维多利亚纪念堂、史丹福大厦等。上世纪20年代处于新旧建筑风格的交替期,天演大舞台就是过渡期的成品。

根据191974日的海峡殖民地财政预算记录( The Straits Budget),天演大舞台一带的老屋子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楼,余东旋提议由他为街坊兴建替代房屋,不过允许他通过收租来回本。政府不用自掏腰包便能安顿居民,自然爽快地答应下来。基于余东旋几乎包下整条街,因此将哇燕街(Wayang Street)改名为余东旋街。

天演大舞台落成时已是10年后的事,当时庆维新和庆升平原建筑依然健在,营业至1930年代。日后这两座戏院改为商店与住家,直至1970年才夷为平地兴建珍珠大厦。

天演大舞台外墙镶边,彩色瓷砖青龙盘绕,穿着清朝戏服的人像竖立正中。这些瓷砖由双迈设计,比利时制造,上海工匠铺设。墙上的清朝人,为我们提供天演和梨园子弟的相关线索。

20世纪初的庆维新戏院(1)和庆升平戏院(2)。(国家档案局)

 

1970年拆除中的庆维新、庆升平和周边老建筑,原地兴建珍珠大厦。(SPH 档案照)


天演大舞台沿革

90多年前的中西报章报道,超过1000个座位的天演大舞台于1927年始建。1929818日正式营业时,已经是间设备完善的一流电影院,放映美国爱情喜剧默片《记忆巷》(Memory Lane)和《山岗上的牧羊人》(The Shepherd of the Hills)。

天演受到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冲击,开张几个月便拉起铁闸。潮剧新赛宝丰班和中国技术团曾经租下场地,精武体育会的常年游艺会也在这里举行。

1932年天演大舞台改名上海大戏院。1936年戏院转租给邵氏,易名为皇宫戏院,首映胡蝶主演的粤语音乐片《海底针》。中国抗战时期,皇宫上映过多部爱国电影,例如郑孟霞和张活游主演的《乱世佳人》、杜丽萍和冯峰主演的《抗战到底》、梁雪霏和邝山笑主演的《杀人王》。日据时期,戏院称为大和剧场(Yamato Gekizyo),播映的日语片由李大傻以粤语现场讲解。战后大华影片公司、光艺和国泰机构先后接手,沿用大华金字招牌。

中国抗战时期,皇宫戏院放映爱国片《乱世佳人》

 

天演的革命精神

天演的名字由来可追溯至20世纪初。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在香港办报,适逢粤剧童子班演街戏,民众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腾出个位给他。陈少白跟众志士磋商,办《中国日报》无非为了宣传革命,可惜民众大多目不识丁,不如演大戏更实际。于是组织天演公司,开办采南歌童子班,表演新型粤剧

陈少白的祖籍地广东新会,跟南宋亡国有段渊源。文天祥在潮阳五坡岭落入蒙古兵手中,被押送到新会的崖山海战现场,目睹宋元惨烈的最后一战,宰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江殉国。宋末文天祥和当下革命党所反抗的都是入主中原的外族,革命剧《文天祥殉国》因此诞生。陈少白为最后一幕写下 忠节风流落尘土,英雄遗恨满沧浪。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长共暮云愁,借以唤起民众的革命精神。另一个剧本《袁崇焕督师》以广东人熟悉的东莞名将为题材,同样容易引起共鸣。

继天演公司之后,广州、香港和澳门出现多个反清粤剧戏班,譬如广州西关荔湾的振天声,曾经在牛车水的梨春园演出革命剧。反清戏班的新型粤剧甚至革传统大戏的命,演出完全使用广州白话,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表演形式,而不再是传统的京话唱曲,广州话念对白。

 

余东旋堂弟阵亡

1911年黄花岗起义,余东旋的堂弟余东雄离开务边,跟随与孙中山并称“孙黄”的黄兴潜回广州。无奈起义计划生变,只剩黄兴领军的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署,以寡敌众下余东雄阵亡。余东旋出尽法宝,始终无法阻止余东雄归国就义,出事后负起照料堂弟家属的责任。

余东旋斥资几十万叻币兴建天演大舞台,显然有意在新兴电影市场分一杯羹,为红粉佳人出气之说,似乎把戏台浪漫化。 天演二字可能一箭多雕,包含改革与创新的意味,其革命背景正好为阴阳两隔的兄弟情留下永恒的怀念。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