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November 15, 2013

龙窑: 不止七十年的乡土文化 Dragon Kiln

陶艺是古老的行业,龙窑是个古意词,是早期烧制陶瓷器皿的做法。说到中国陶器,约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已有烧制陶器的穴窑,烧成温度可达1200°左右。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已经出现了烧成温度更高的半陶半瓷窑。

龙窑依山坡而建,跟地面成1020度斜角,有如一条沿着山势而上的长龙。龙窑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横断面小,便于开始烧窑时热量集中,容易燃烧。窑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所采用的是空气对流的原理。龙窑以木柴为燃料,烧窑时远看好像一条火龙,所以称为龙窑。

据《景德镇陶瓷词典》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有龙窑,分布在潮州、福州、石湾、大浦等地。龙窑的容量特别大,一次可装烧的器物多达上万件。

现在普遍用的是电窑。我们结队参观陶光龙窑时的习作就是用电窑烧出来的。


(我们的陶艺习作。2012)

(涂上亮漆,在电窑烧制后的制成品。2012)

(为自己的杰作涂上色彩。2012)

新加坡的龙窑

座落在裕廊Lorong Tawas的陶光(1944年建立)是新加坡硕果仅存的两个龙窑之一,另一个是在陶光隔邻的源发(1958),目前由Focus Ceramic Services管理。龙窑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外,周围的树林已经被新加坡首个洁净科技园(Clean Tech Park)取代。烧窑需要大量的木材,在这个环保商业园区制造污染,很不环保。在国家文物局争取下,土地管理局同意延长两个龙窑的临时准证,在2014年到期后延续三年,过后再酌情商议,每个租期为三年,直至2023年。

新加坡的龙窑多数建于1940年代,虽然新加坡第一个龙窑在日战期间才落成,但早在19世纪初,华人先民已经从家乡将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带到新加坡。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物质短缺,包括大量的日用陶瓷器。以往从潮州出口的陶瓷线路因战争中断多时,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来自陶瓷之都枫溪的商人掌握良机,在新加坡建立超过三十个龙窑,分布在裕廊、德光岛、乌敏岛和实龙岗[1],[2]。龙窑每七至十天就会烧制一次,生意一片火红。到了1960年代,人民行动党政府大刀阔斧,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铲平小山丘建屋子,龙窑日渐减少。


(战后这类陶器由本地龙窑烧制)

新加坡档案馆收集了两位本地龙窑业主的口述历史:陶光的陈德育和三美光的蔡应绍。

陶光龙窑由枫溪人创建, 1965年由现任窑主陈德育的父亲买过来。同样祖籍枫溪的陈德育读小三时跟着父亲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我爸在十多岁时他就来到马来西亚,来到我叔伯的工厂做工,然后来到新加坡找到这条龙窑,这条龙在新加坡要拍卖给别人,他觉得是一个机会,他也有一个理想,想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龙窑,所以就买下来。

1960年代新马大量生产橡胶,陶光以生产胶杯为主,供应给胶园。1970年代新加坡以胡姬花为国花,国人开始种植胡姬,陶光转制胡姬花盆,在两个年代间以一杯一盆养活一村人。

除了燃料问题,龙窑烧制的简单瓷器如今也缺乏市场,所以陈德育决定改变龙窑的功能,成为陶艺工作者从事创作、烧制和开班授课活动场所。目前,新加坡一些陶艺工作者也希望新加坡能把龙窑作为本地文化遗产之一加以保留。此外,一些旅行社也会安排外国旅客到仅存的两条龙窑参观,这或许将使新加坡龙窑得以长存。


(陶瓷艺术家刘定光以灵巧的双手示范花瓶的制作。2012)

(刘定光只花了五分钟的制成品,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012)

要制造品质好又耐久的陶器,土质是非常重要的,三年前在陶光设立工作室的陶瓷艺术家刘定光告诉我们裕廊的土质特别好,又可借用斜度适中的山势来造窑,所以1970年代新加坡剩下的约十条龙窑,多集中在裕廊。由于不同地点的陶土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所以裕廊龙窑多数生产胶杯,实龙岗龙窑则多数生产水缸。这番解说,为我们解开了为什么当年裕廊被称为‘瓦窑村’的疑团。


陶瓷艺术家刘定光告诉我们裕廊的土质特别好,又可借用斜度适中的山势来造窑,所以1970年代新加坡剩下的约十条龙窑,多集中在裕廊。2012

(走入龙腹。2012)

蔡应绍的三美光陶艺(Sam Mui Kuang)就靠自己的龙窑来供应货源。根据蔡应绍的口述历史,Jalan Hwi Yoh (惹兰缶窑)的龙窑是在日战期间改建的,投资36,000元,将原来的25米长的‘蛇窑’改建成50米的龙窑,当时动用12名工人,约8个月时间建成,是本地最早的龙窑,每隔十天就开窑烧制三四千件陶器。龙窑需要18小时才能达到理想的温度,烧完后需要12小时才能冷却下来。惹兰缶窑中的缶指的是瓦器,窑则是烧瓦的火灶,惹兰缶窑因为龙窑而得名。

1980年代,新加坡只剩下三个龙窑:三美光、陶光、源发,但只有三美光还在生产。1986年,政府收购惹兰缶窑的土地,准备在原址兴建多层楼JTC工厂。当时的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三美光龙窑应该被优先考虑保留。经过一番交涉后,政府列出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控制环境污染的问题,每次烧窑约一个星期,每个月烧三次的次数过于频繁,有必要防范烧窑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第二,当时三美光所缴付的月租只是区区$50,从1990年起,业主必须以$12,000的市价来租下那个地方。在昂贵的租费下,1994121日,本地最古老的龙窑终于下画。

(在陶光龙窑前留影。2012)

古代中国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常态,始终吹不熄民间的窑灶和陶器,人间生计因窑火而延绵不绝,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东南亚,也曾在新加坡河与皇家山留下多少龙窑烙印。陶艺人生持续数千年而未老,但在现代化的短短进程中却迅速衰老了。

[1]:2018年4月20日
-2013年的 AWAKEN THE DRAGON,A Community Art Project记述 "Singapore had over 30 dragon kilns to produce ceramics for a wide range of purposes."
-陶艺家陈德兴的口述,33个龙窑剩下两个。2015年他亦接受中国记者的公开访问,刊登在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n/2015/1124/c206244-27850234.html
-陶光龙窑主人陈德育的口述历史,“1960年代裕廊有10多条龙窑。实龙岗,德光岛,乌敏岛都有好几家窑厂。” Accession Number 003404,Oral History Centre
-2017年我参与龙窑陶艺华乐会,采访陈德育的贤内助黄瑞芳。黄瑞芳给我看了她的记录,共20多家。她口述表示30多家可能有误,其中有些是砖窑,用来制砖的。

综合以上所述,相信新加坡“33个龙窑”中有些是制造砖块的砖窑。主要吸取到的经验是:新加坡小地方,竟然出现了不少龙窑。如今仅剩的龙窑的未来(租约至2023年)并不遥远,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

[2]:2018年4月20日
黄镜秋(NG Kia Cheu)的口述历史(Accession No. 000236/11 第六卷),叙述了他当新客的时候到德光岛工作,岛上已经有瓷窑。他下南洋的时候只有十多岁,推算起来为1920年代末。

相关链接
龙牙门与早期华人
青山不老福康宁 Fort Canning
淡马锡,环顾迷城
失落的西贡岛 Pulau Saigon - the lost isla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