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June 28, 2019

新加坡的桥梁: 历史与趣闻 Interesting facts of the Bridges in Singapore

2018年12月2日,鼎艺团的华乐音乐会演出《乐·影·桥》 ,通过默片与影像来配合音乐。我参与了6座桥梁的故事制作。

我们常把桥视为一种跨界的工具,它是人与人的一个交汇点,岸与岸之间的一个连接,也是填补空缺的一种媒介。在不同的文化中,桥的意义更为深远,它可以是一个避难所、一条迈入新世界的捷径,或一个让人们记忆深刻的里程碑。每个人对桥的体会都不一样,对您来说,“桥”又是什么呢?

On 2 December 2018, Dingyi Music Company Limited presented "Of Music and Photography: Bridge" at the Esplanade Recital Studio. I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creen play. 

We often think of bridge as a tool. It serves as a meeting point between people, a link-way connecting two ends, and a medium that fills the gap. In different cultures, a bridge is more than just a connection; it can be a means of refuge, a highway to a new beginning, or a landmark that we remember. But, what does ‘bridge’ mean to you?

1. 安德逊桥 Anderson Bridge (1910)


这座于1910年落成的本地第一座钢桥,安稳地屹立在新加坡河口,舒缓城市的交通。它以时任总督安德逊爵士命名。

Anderson Bridge, the first steel bridge in Singapore, was built in 1910 to cope with growing traffic in the city. The bridge is named after Sir John Anderson, the Governor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t that time.

(安德逊桥 Anderson Bridge)

(夜色下的安德逊桥 Anderson Bridge by night)

2. 新柔长堤 Causeway (1923)

塞车已经成为新柔长堤的常态。约一个世纪前,来往新加坡和新山必须乘搭日夜不停运作的渡轮。长堤落成时,有一段可以升降的吊桥,让桥下的船只通行。吊桥在二战时被退守的英军炸毁,战后已不再使用。

The Causeway linking Singapore and Johor Bahru is usually congested. Prior to its existence about a century ago, ferries had to be operated round the clock. The Causeway had a lift-bridge to cater for vessel traffic but was destroyed during Japanese invasion. The lift bridge was permanently closed after the war.

(在新山看一公里长的长堤 Causeway viewed from Johor Bahru)

(二战前的长堤有一座吊桥 The Causeway had a lift-bridge prior to WW2. Photo credit: NAS)

3. 樟宜步行桥 Changi Footbridge(1942年以前)


樟宜步行桥搭建在小河上,过桥后就是美丽的沙滩了。它可能是新加坡最狭窄的步行桥之一。每逢周末,桥上挤满垂钓的人士与好奇的旁观者。驳船川行于河道上,船客乘着小舟前往乌敏岛及更远的边加兰,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景线。
Changi Footbridge stretches across the river that flows into Changi Creek. It is probably one of the narrowest bridges in Singapore. The footbridge is usually crowded with leisure fisher and curious watcher during weekends.  This is the spot not to be missed if you enjoy watching bumboats come and go. 

(樟宜码头的驳船,背景为樟宜步行桥 Bumboats at Changi Jetty. Changi Footbridge is at the background)

(樟宜步行桥上看着驳船离开港口 Bumboats departing Changi Jetty viewed from Changi Footbridge)

4. 螺旋桥 Helix Bridge (2010) 


280米的螺旋桥是新加坡最长的行人天桥,也是世界上首座双螺旋结构的人行弯桥。螺旋桥的设计灵感来自DNA 的结构,不过它是“左螺旋”,而不是正常DNA的右螺旋。螺旋桥也用作室外展览,让年轻的本土艺术家展示他们的杰作。

The world's first curved double helix bridge is also the longest pedestrian bridge in Singapore. The DNA-inspired design is intentionally left handed, 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normal DNA. The bridge also functions as an outdoor gallery that displays artwork by local youths.

(在桥底看螺旋桥 Helix Bridge viewed from the water)

5. 双溪路,结霜桥 Sungei Road (1930s)


双溪路是梧槽河的河畔公路。80多年来,它与新加坡最古老的结霜桥旧货市场分不开,已经成为旧货市场的代名词。2017年7月10日,旧货市场度过最后一夜,本地特色的庶民文化随之消失。结霜桥的名称来源自梧槽河畔的新加坡制冰厂,将冷藏保鲜的作业带入本地。
Sungei Road means “River Road”, running alongside the Rochor River.  For more than 80 years, it has been synonymous with the oldest flea market which was permanently closed on 10 July 2017.  The Chinese name, “结霜桥”, was derived from Singapore Ice Works who is the pioneer that brought refrigeration to Singapore.

(结霜桥因梧槽河畔的新加坡制冰厂而得名 Sungei Road means River Road. Its Chinese name was derived from Singapore Ice Works)

6. 行人天桥 Overhead Bridge (since 1964)


本地有约50座行人天桥。1964年,繁忙的红灯码头前出现第一座行人天桥。早年的天桥设计简单,就是为行人提供安全的过路设施。新一代的天桥则出现莫大的变化,除了加设有盖走道、斜坡与电梯外,桥上也种植了各色花卉,就像空中花园。

There are about 50 pedestrian overhead bridges in Singapore. The first overhead bridge was built over the Collyer Quay in 1964. Overhead bridges used to be simply constructed for safe cross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bridges come with sheltered walkways, ramps and lifts. They are also beautified like a sky garden. 

(芳林公园前的天桥上种植了九重葛 Overhead bridge in front of Hong Lim Park is decorated with flowers)

(1964年,红灯码头前出现新加坡第一座行人天桥 Singapore’s first overhead bridge in Collyer Quay in 1964. Photo credit: www.singas.co.uk)

相关链接

Friday, June 21, 2019

加冷机场大厦 Kallang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数月前,应新传媒资料撰稿人张琴棋的邀约,我重新走入废置的加冷机场大厦这个受保留古迹。

加冷机场原为一片沼泽,以一座山丘般大小的700万立方米的泥土填平后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国际机场,1937年投入服务时,被誉为“大英帝国最好的机场”。二战后航空业急速发展,旧加冷机场供不应求,1955年由巴耶利峇机场(Paya Lebar Airport)取而代之,旧加冷机场结束短短18年的历史使命。

加冷机场空旷的园地摇身一变,以劳动公园的姿态唤起默迪卡的呼声。国家体育场取代原来的候机坪,迎接加冷狮吼的激情。新的盖顶国家体育场取代原建筑后,反而令人局促不安,缺乏体育场应有的辽阔视野,连国庆日庆典都无法举行,人民的体育场变成宏伟的白象。

(从加冷机场大厦看过去新的盖顶国家体育场,是否成为宏伟的白象?)

加冷机场走入史册后,人民协会曾经在机场大厦办公,艺术双年展曾经在这里举行。丢空后周遭的树木花草依然定期修剪,建筑则略带落寞沧桑。从前觉得机场大厦很大,如今上下左右走一圈原来费时不多。不难发现从前的建筑遵循上世纪30年代本地的装置艺术风格(Art Deco),整体以简单实用为主,外墙以弧形做点缀,跟中峇鲁的改良信托局组屋有许多共同的影子。现在的机场建筑则讲究排场个性。

物换星移中,眼前展现的竟然是默迪卡年代的幻境。

(加冷机场大厦的原建筑乃上世纪30年代的装置艺术风格。)

(园内树木花草有定期修剪。)

在加冷机场举行的独立运动周造势活动


默迪卡运动(独立运动)是在林德宪制下的1955年立法议院选举之后开启的。默迪卡呼声给予本地的政党与人民带来反殖的动力,对许多人的政治思想与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深远。

1956年4月在伦敦进行的默迪卡宪制会谈前一个月,领导“13人所有立法议院政党团队”的时任首席部长马绍尔志在必得。1956年3月12日,马绍尔领导的独立运动周,在加冷机场为会谈造势。各政党召开群众大会,向民众解释独立自治的意义,阐述独立代表团赴英谈判的目的。13人代表团将同声同气与英方商讨自治与独立的宪制,表达新加坡人民要求立刻终止殖民地统治,切实还政于民。

3月18日为独立运动周最后一天,马绍尔已经收集到约17万人争取默迪卡的签名。 全星劳工代表团在莱佛士酒店会见英国国会代表团,表示全力支持独立代表团到英国谈判独立事。他们希望和平有体面地结束殖民地主义,维持两国人民间的尊严、平等与友谊。新加坡各政党则在加冷机场联合召开大规模集会“全星人民要求独立运动大会”,表达新加坡人民要求独立的坚强意志,这是各政党默迪卡委员会开展独立周活动的最高潮。

(加冷机场的标志:棕榈树下的雄狮。)

当天,文化总会在羽球馆召开“文化界支持独立谈判大会”,中学联号召数千名同学出席大会,中学联主席孙罗文谴责殖民地主义,呼吁同学前往加冷机场参加独立大会,展示人民要独立的强烈愿望。孙罗文于1956至1964年被内部安全局扣留,后来加入人民协会工作。

当时数万人(报道说3万人、5万人、10万人等)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涌向会场,各种争取独立的耀眼标语四处飘扬,“默迪卡”的呼声在人海中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群众所表达的反殖情绪是十分高昂的。相信在场亲历其境,见证默迪卡的人士都会心情澎湃。英国的国会代表团也到达现场,感受那股渴望独立的洪流,同时见证了场面失控的一面。

场面失控


下午5时,马绍尔登上讲台时,一小部分群众涌上前去,用木条木板匆匆搭建的平台不胜负荷而倒塌。讲台塌下后,播音系统也失灵了,一时间无法维持秩序。当时马绍尔叫群众节制,不过人声嘈杂,根本无法听见。林清祥和李光耀站到桌子上,频频向群众高呼,林清祥说:“你们如果这样,便不能开会。”他们不断地劝请群众安静,让大会的群众坐下来。 
人民行动党的王永元(1957年出任市长)则想到让民众唱歌来稳定情绪,领导群众高唱《我爱马来亚》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是一首改编自美国《约翰.布朗的遗体》(John Brown’s Body)的共产党歌曲。 

大会安排李光耀和林清祥转移阵地,到机场大厦前面演讲,10万群众移动到那儿。李光耀以马来语演说,表示群众大会已经被人蓄意破坏了,播音机也失落了,这里面一定有鬼。他鼓励群众坚信有足够的力量去争取独立。林清祥以福建话发言,希望大家保持冷静,不要与警卫冲突,避免发生大事。我们要向殖民地统治者说,我们要终止殖民地统治。他领导众人高呼:“打倒殖民地统治者,我们要独立,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打到殖民地统治者!”李光耀领导群众高呼三声“默迪卡!”6时半宣布解散后,一批群众冲入机场大厦,用石头击碎玻璃窗,引起警民冲突,32人受伤,公物也受到破坏。 

马绍尔认为制造骚动是共产分子的伎俩,他们利用正派运动来谋求私利。李光耀则认为涉及这起事件的多数是普通民众,也就是“无产阶级分子”,他们到加冷机场看热闹,没想到好戏没上演,反而乱了起来。相反的,共产主义人士会帮助马绍尔从英国人手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辅政司顾德(William Goode)指责人民行动党制造骚动


4月4日的立法议院,辅政司顾德(William Goode)根据警方调查结果,列出引发骚动的可能性:第一是讲台倒塌引起混乱;第二是一部分群众闹情绪;第三是下大雨,造成一些群众闯入机场大厦;第四是一些群众可能对警察心怀敌意。骚动的结果是20名警员和15名公众人士受轻伤,只有一人头部受伤送院治疗。公物方面,警察的无线电通话机和圣约翰救护车都被破坏,机场大厦的玻璃窗几乎全部被砸碎。

(废置的机场大厦内观。)

顾德“顺便”提到,在过去两个星期的人民行动党的集会上,一大群华族文化团体和学生抗议警方不让他们表演有亲共意味的歌舞。3月18日的群众大会结束后,这些组织马上在羽球馆进行抗议。有4000至5000名年轻人整齐有序地步操到群众大会现场,他们提着共产党标语的旗帜,见到执行任务的警察时,有组织性地高喊Merdeka。他们对警察的态度跟在场多数群众的和蔼友善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顾德将人民行动党与亲共挂钩,引起李光耀的不满,两人唇枪舌剑一番,顾德表示根据警方报告,连丹绒巴葛议员(李光耀)都嘲弄警察,说“我们上台时将支付警察的工资”。李光耀提出反驳,说这句话有罪吗?难道没有称赞警察就等于嘲弄吗?顾德说当然不是。

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选择自己的政府


4月4日与4月5日的立法议院辩论,马绍尔引用英国总理Sir Anthony Eden和美国总统Eisenhower于1956年2月1日签署的华盛顿声明中所提到的:“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选择自己的政府”。马绍尔提出的动议写道:“新加坡人民相信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选择自己的政府。新加坡人民相信新加坡的长期利益在于与英国和英联邦的密切友好合作。…英国政府将控制新加坡的对外防务,同时对贸易和商业以外的外交关系给予指导。”  

4月4日,李光耀率先支持此不完全独立自主的动议, 这也是他出发到伦敦前所说的“争取75%自治”。他在立法议院中分析道,英国政府可以采取三种做法:完全接受我们的建议,接受部分建议,或者完全不让步。如果完全不让步,首席部长已经表示他不打算留在内阁,也就是说,英国政府必须准备撤销宪法,恢复殖民地统治。长远而言,这样的政策对英国是灾难性的。至于对马来亚的冲击,可能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发动革命,也可能像哈罗德·拉斯基的模式那样暴力革命。李光耀比较喜欢渐进的方式。当一切都过去之后,每个人会感觉较良好,没那么痛苦。

逻辑上英国政府应该会完全接受新加坡的建议。环视当今国际时势,英国不可能会放弃光荣隐退的做法。能影响马来亚的未来的是外在的力量而非内部。没有人能够预测二战结束十年内,帝国的力量会在亚洲瓦解,没有人能够预测一个严密组织的中国会崛起。李光耀表示他可能会错误估计英国觉得当前形势,最好是放弃马来亚的政治舞台。如果真的是估计错了,那就是英国跟全世界的抗争了。如果估计是正确的,那么从新加坡的利益着想,应该要求英国完全退出新加坡。不过作为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并在我们的立法议院中寻求共同点,我们应该争取受承认的独立国家的地位,不过在过渡时期失去防卫与外交的主控权。为了共同的利益,新加坡与马来亚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共同组织,我们必须争取通过这个共同组织而取得独立。过了4月,我们可能有新的宪法,它可能是个可以撤销的宪法,不过新加坡人民的意愿是不可能撤销的,就像林德宪法一样,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

热爱新加坡


4月5日的立法议院,众议员继续滔滔不绝,发表对即将在伦敦举行的历史性宪制会谈的看法。 

亲英的进步党议员伊德(John Ede)认为新加坡要自己控制防务不是没有可能,第一是增加警察的军备,第二是增加防务的人手,第三由英国与共和联邦给予支援,直到我们建立起自己的防务力量为止。不过他看不出前两者的可能性,唯一可行的就是暂时借助外来力量。

另一位进步党议员林坤德认为必须清醒地面对默迪卡会议,而且只能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热爱的新加坡的利益。当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生存,连大国都必须成立联盟,开放各自的军事基地,更何况新加坡这个小国。我们独立后要跟谁站在一起呢?虽然殖民地主义离不开掠夺资源,但是它缔造了今天的新加坡,同时准备让我们参与英联邦。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的态度与做法正确,我们可以落实默迪卡,一个我们可以快乐、和谐地生活的默迪卡。

地方政府、土地与住宅部长汤玛士(Francis Thomas)并没有参选,而是在接受邀请下进入立法议院。他认为历史告诉我们,新加坡是个伟大的海港和贸易中心,新思想新知识不断流入,人民可以很快地接受新事物,改变原来的想法与心态。我们也有许多年轻人,我们的社会在急速变化中。共产主义可能会对新加坡产生威胁,不过威胁不是共产主义本身,而是会有人利用机会制造麻烦。他觉得李光耀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新加坡最好的,但也是最具爆炸性的人物,他有好的巨大潜力,但也可能带来大灾难。

4月5日立法议院以4票弃权,其他全票通过决议,同意由马绍尔提出的议案,前往伦敦谈判的13人代表团将要求独立,不过继续由英国负责国防和外交事务。

从各种声音下听出端倪


默迪卡的呼声下,通过人民代议士的声音,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 1956年2月1日,英国总理Sir Anthony Eden和美国总统Eisenhower签署的华盛顿声明中所提到的“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选择自己的政府”,等于命令英国放弃殖民地,还政于民。它给予马绍尔精神力量,志在必得。

2. 我们都知道4月底在伦敦的谈判桌上,马绍尔执意要求完全自治,而且态度受到情绪左右,没有周转的余地。如今将时间点拉回2月份的立法议院辩论,不难推断马绍尔一路来都有“马上”摆脱殖民地统治的意愿。这也促使他在谈判时坚持己见,不顾及立法议院与众人的立场,不接受由英国人管理内部治安的安排。马绍尔使到本来已经共识不足的代表团雪上加霜。

3. 加冷机场的全星人民要求独立运动大会,人民行动党已经展示强大的群众号召力,能够通过民众听得懂的通俗语言来传达信息。加冷独立大会上,群众听从林清祥、李光耀和王永元的指示,在现场考察的英国国会代表团自然看在眼里。

4. 不论是殖民地驻新官员或是本地居民,都感觉到左翼的势力和共产党的威胁。当时的时势,只要是左倾人士,都被称为共产党。辅政司影射现场组织浩大的文化团体和年轻人是共产党,其他立法议员认为李光耀野心勃勃,可以使新加坡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得更坏。可见短短的几个月间,李光耀已经在立法议院建立起个人形象。立法议院会议与伦敦宪制会谈记录都多次提及共产党的威胁。 

5. 李光耀的言论,印证了4月的伦敦会谈时,马绍尔坚持己见,造成谈判破裂的隐忧。一年后林有福再次率队前往伦敦进行第二轮会谈,会谈内容并没有改变,但成功地争取到自治。

6. 李光耀于1956年初的立法议院上直言跟马来亚“未来结盟”,这是出自1955年的竞选纲领。不过,“建设独立之马来亚”并不是人民行动党的“专利”,中华总商会临时成立的民主党的竞选纲领,第一条就是“建设独立之马来亚”。新马合并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思潮。接下来新加坡跟马来亚合并,以 “新加坡州”加入马来西亚而取得独立。合并不及两年后新马分家,曲折的过程与戏剧化收场乃后话。

7. 立法议院中“讲华语”的代议士发言不多,那是因为立法议院只使用英语发言,对英文能力不足的华校生是一大障碍。不过从伦敦回来后,第一届立法议员中两名华校生之一的林子勤脱胎换骨,时常发表长篇演说,而且越来越纯熟,显然伦敦之行是很好的磨练。

8. 立法议院中的另一位华校生林清祥于1956年10月27日在公共安全法令下被捕,那是宪制谈判失败的5个月后。当时被扣留的共234人,包括1981年受委为新加坡总统的蒂凡那。  1956年10月24日,林清祥因在美世界的群众大会发言时提到“打马打(打警察),其实那是不对的”,结果“打马打”被断章取义。那场群众大会是以和平方式抗议政府对中学联领袖的逮捕行动以及关闭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在台上的还有李光耀、杜进才和蒂凡那。  林清祥被释放时,1959年自治邦政府已经准备宣誓上任,错过在立法议院表现的机会。

不会说话的加冷机场大厦是历史见证者


1957与1958年,林有福分别领导5人代表团进行默迪卡宪制会谈,成功争取到新加坡自治,22万名华侨成为合法公民。林有福累积马绍尔失败的经验,团结众人争取自治的功绩,已经在历史洪流中灰飞烟灭,没有多少人记得。

(首席部长林有福 争取自治成功的公开信。摄于国家博物馆。)

1959年第一届新加坡自治邦大选,李光耀当上自治邦总理,马绍尔于1961年安顺区补选胜出,再度走入国会。1978至1993年间,马绍尔接受时任总理李光耀和吴作栋的邀请,先后出任驻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士大使。

政治有风风雨雨,人生有荣辱得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加冷机场大厦,挥别的是一个充满理想,为反殖而奋斗的1950年代。

主要参考资料
1. LONDON TALKS AND COMMONWEALTH VISIT (Statement by the Chief Minister), sitting date 08-02-1956,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topic?reportid=034_19560208_S0005_T0020 assessed 12 May 2019.

2. Singapore Legislative Assembly Debates Official Report, Sitting Date: 07-06-1956,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report?sittingdate=07-06-1956 accessed 18 May 2019.

3. INCIDENTS AT KALLANG MASS RALLY (Statement), Sitting Date 04-04-1956,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topic?reportid=008_19560404_S0006_T0022 accessed 12 May 2019.

4. CONSTITUTIONAL TALKS IN LONDON, Sitting Date 04-04-1956,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topic?reportid=030_19560404_S0005_T0011 accessed 12 May 2019.

5. CONSTITUTIONAL TALKS IN LONDON, Sitting Date 05-04-1956,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topic?reportid=003_19560405_S0003_T0006 accessed 12 May 2019.

6.  CONSTITUTIONAL TALKS IN LONDON, 1957, Singapore Legislative Assembly Debates, Sitting Date: 27-04-1957. https://sprs.parl.gov.sg/search/report?sittingdate=27-04-1957 accessed 15 Jun 2019.

7. 林清如,“中学联,一个时代的绝响”,《逍遥游》圆切线,八方文化创作室 2012年3月,ISBN 978-981-4285-87-2,第204页。
 
8. 《南洋商报》1956年3月19日。

9. 《南洋商报》1956年10月28日,第五页。

10. 《李光耀回忆录》新加坡联合早报 1998年9月16日,ISBN 981-04-0631-2,第260-261页。

11. 《李光耀回忆录》新加坡联合早报 1998年9月16日,ISBN 981-04-0631-2,第283页。

相关链接

Friday, June 14, 2019

六四30年

2019年6月2日的联合早报主办的新加坡书展现场,听张铁志谈台湾。现场一位观众说台湾乱,什么时候才可以上轨道。张铁志则认为台湾民主有节制,一点都不乱,若真要说乱,那是乱中有序。民主的意义就是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没有人能够堵住对方的嘴巴。

前几年跑台湾的次数较多,切身感受到台湾人敢怒敢言的个性。他们不像新加坡人,白色恐怖的阴影老是驱之不散,不敢在大庭广众下大胆地各抒己见,老是惧怕被层出不穷的法令打压,被控告传播“假新闻”罪名等。

无论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亦或是真作假时假亦真,除非是研究员或别有心计之士,一般群众要分辨真假资讯并不容易。台湾容许新闻炒作,让人民在自由气息中思考。政府不管太多,民间才有撞击,这股华人圈子里自由开放的风气已经超越97回归的香港。“乱”可能是本地人太过习惯于一切都规划得井然有序,不能忍受岛国以外的作风所引用的形容词。

回眸30年前所发生的六四事件,我倒觉得这则由政府在背后引导决策的军民对抗是近代的“乱”史之一,值得继续关注,继续反思。


对比香港与台湾的纪念晚会


6月4日,香港和台湾都举办大型纪念晚会,至于新加坡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肯定不会无端白事挪屎上身。没听过身边的大陆新移民也想搞这样的活动,可能对更多本地的大陆移民而言,六四是个遥远的名词,即无法考证天安门事件的真伪,或者所经历的就像郭兆树在海南岛海口市所见的由学校发动的“声援活动”,参与者自己也不知道北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也知道警方不可能颁发集会准证,让新加坡纪念一个事不关己,甚至得罪中国的负面活动,除非到了某个时候,可以像辛亥百年或者五四百年那样,理解为对新中邦交有正面意义。

香港在维多利亚公园主办的烛光晚会已经持续30年,大会宣布18万人出席,警方则指高峰时有3万7000人出席。无论是谁的数据,人数跟25周年相同,是继20周年纪念之后最踊跃的。晚会上烛光点点,歌声不断,再现维园经典悼念六四的画面。


(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集会现场。图片来源:法新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邓小平承诺香港50年不变以来,香港已经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香港官方如何处理六四纪念,可能影响回归的下半场。针对香港人纪念六四的活动,特首林郑月娥说,很多人对历史上的今天有所记忆,香港是个自由的地方,希望市民有秩序,安静地参加集会。[1]

台北的纪念晚会,华人民主书院是主办团体之一。书院董事会主席曾建元认为,六四示威学生让台湾在处理民主运动的时候,知道不能重蹈覆辙,让台湾迈向民主化加大了动力。[2]

跟香港维园相比,在台北中正纪念堂的聚会只有600人参与,港台心态一目了然。

台湾人民在绿营的台独与蓝营的九二共识之间交替,主张台独的蔡英文上台三年以来都被中国钳制。在书展的对话上,张铁志反映台湾人的思潮,年轻人更希望看到台独的可能性。相信这也是代表着台湾人向往民主自由的诉求,跟中国的价值认同似乎渐行渐远。

在台湾的纪念晚会上,六四亲历人郝建回忆当年活在恐惧当中,六年之后才敢在堂弟的墓碑上刻下家人的名字。六四戒严军官李晓明虽然没有在天安门开枪,没有伤害平民百姓,但是军人这个身份始终是个凶手的角色。他现在已经移民,成为澳洲公民,才敢在台上讲话。[3]

相比两地,香港人有同胞之情,以记忆战胜遗忘;台湾人以人道关怀为出发点,让亲历者在不必顾虑安全的情况下发表言论。

三十年在人类历史何其短暂,作为一个人这段时间却其路漫漫,而且会逐渐淡忘。这篇记录,是为了不要忘却生命中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尤其是在当下大国民族主义抬头,若中国政府不承认在天安门杀人,那么跟日本政府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有何差别?


香港街头冲突


2019年6月12日,《逃犯条例》于香港立法会进行修正法案二读前,香港爆发金钟街头示威,演变成警民冲突。《逃犯条例》修订法案表面上是针对一名香港男子在台湾谋杀台籍女朋友后返港,无法移交到台湾审讯,在民众心理,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修订法案允许中国在香港引渡嫌犯,包括与中国政见相左人士到内地审讯。

20多年来,内地与香港的议题往往产生许多矛盾与纷争。香港人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心存疑虑,“六四”的影子正在香港延续。


(民众集中在金钟,反对修订法案。图片来源:Reuters)

主要参考资料
[1] 申华,谭嘉琪,“香港民众聚集维园 烛光悼念六四死难者”,https://www.voachinese.com/a/hong-kong-tiananmen-vigil-30th-anniversary-20190604/4945374.html accessed 5 June 2019。
[2] “六四事件令台湾知道不能重蹈覆辙”,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live/chinese-news-48494242 accessed 5 June 2019。
[3] “18万人齐聚维园悼六四 民运人士现身台北”,德国之声中文网 https://www.dw.com/zh/ 18萬人齐聚维园悼六四-民运人士现身台北/a-49058370 accessed 5 June 2019。

相关链接

Tuesday, June 11, 2019

冼星海大街

作者:何乃强,图片:何乃强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早报现在” 2019年6月3日

很多年前,为了要写《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 1911-1921》一书,我读了很多有关冼星海的资料,知道中亚哈萨克斯坦国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为了纪念《黄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1905-1945),将冼居住过的街道命名“冼星海大街”,也建有纪念碑纪念这位中国音乐家。

今年4月,我抵达阿拉木图后,向导游提出要求,安排我去冼星海大街。

冼星海大街有半公里长,约两条车道阔,来往车辆不多,大街的尽头转入加加林大道,是纪念第一个人类进入太空的苏联人加加林(Yuri Gagarin,1934-1968)。我们下车后,直往冼星海纪念碑走去。

纪念碑由三块棕色花岗石碑体组成,碑体高低大小不一,呈三角船帆形状,纵横置放。主碑嵌上冼星海脸部浮雕,另一碑体刻上中文:“仅以中国杰出作曲家,中哈友谊及文化交流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

(冼星海纪念碑:矗立在哈萨克斯坦国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

原来冼星海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1940年,他受命前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翌年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国界被封锁,冼氏有家归不得,被迫滞留于阿拉木图。此时他举目无亲,流浪街头,饥寒交逼,幸得从未谋面的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收留这陌生人家中。为了表示知遇之恩,冼氏抱病不停工作,创出大量作品,特别是交响诗《阿曼盖尔德》。

阿曼盖尔德是哈萨克民族英雄,反抗沙俄暴政,帮助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冼星海以满腔的热忱和独特的风格,歌颂这个草原英雄多彩的一生。它亦歌颂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表达对祖国的深切怀念。交响诗感动了很多哈萨克人。在哈萨克北部城市科斯塔奈(Kostanay)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欢呼雀跃,激动的当地政府官员上台将冼氏紧紧拥抱。无形中为中、哈两国的友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冼星海纪念碑上的文字:仅以中国杰出作曲家,中哈友谊及文化交流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

冼星海不停工作,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令他心力交瘁,致使肺病加重,被送去莫斯科医治。1945年10月,冼星海因药石无灵,病逝异乡,还乡梦断。38年后,他的遗骸才被运返广州,长眠祖国。

阿拉木图这一条以外国人名命名的街道,道出一段战乱的历史,也记录了两个语言不通的异国音乐家,因惺惺相惜而结

为好友。他们的后代亦成为至交,传为佳话。

相关链接

Friday, June 07, 2019

四马路的犹太教堂(Maghain Aboth Synagogue)

坐落在四马路的神秘建筑


四马路(滑铁卢街 Waterloo Street)有一栋黄色的国家古迹。由于平日重门深锁,增添了庭院深深的神秘感。我在四马路走动了几十年,也是近两年来才对它产生好奇。

这栋1878年落成的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已经在四马路屹立了140年,它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犹太社群活动的空间。


(庭院深深的Maghain Aboth 犹太教堂。左边为Jacob Ballas Centre)

2007年,犹太教堂隔壁兴建了Jacob Ballas Centre。Jacob Ballas 是本地响当当的股票经纪行老板兼慈善家。活动中心里有分别让男性和女性使用的浸礼池、持有犹太认证(Kosher)的商店,以及举办喜庆的宴会厅。

新加坡的犹太社群属于小众,只有约两千人。19世纪的新加坡犹太人多数从事香料、棉制品、木材、咖啡等商贸。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欧亚贸易蓬勃,犹太商人因此致富,在本地开发房地产。

1870年代,犹太人从市区新加坡河畔商业区迁往多美哥(Dhoby Ghaut)以及勿拉士峇沙(Bras Basah)周边居住。富商Menasseh Meyer(加东的Meyer Road以他命名)代表犹太社群向英国殖民地政府申请在四马路兴建新教堂。经过五年的建造,教堂于1878年落成,取名Maghain Aboth Synagogue,希伯来语(Hebrew)的意思是“上帝保佑” (Shield of our Fathers)。

犹太教堂外墙上的六角星也称大卫星(Star of David),是识别本地犹太人建筑物的标志。附近密驼路(David Elias Building)和实利基路(Ellison Building)的犹太人建筑,外墙上同样有六角星。六角星的来源有不同的传说,其中一个说法是六角星乃大卫王的盾牌。大卫王统治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联合王国,成为以色列王,因此六角星亦成为犹太文化的标志。 以色列建国后将六角星放在以色列国旗上,作为以色列的象征。


本地犹太人的来源地


新加坡的犹太人有两支,最早的是源自巴格达地区的塞法迪犹太人(Sephardi Jews)。这些商人来往于印度加尔各答与新加坡,有些决定在本地定居。随着苏伊士运河通航,一些在欧洲居住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Ashkenazi Jews)也移民到新加坡来。本地的犹太人从19世纪中叶的20人增加到二战前的800人。他们多数居住在市区,有些住在东部的Frankel Avenue一带。目前本地约2000名犹太人多数为欧洲移民。

约200年前(1922年11月),爱因斯坦从德国前往日本演说时在新加坡停留,为希伯来大学筹款,隔年过境时又在新加坡逗留了一天。这位以“大爆炸”(big bang)与“相对论”启发了人类对宇宙起源的探索的物理学家到过新加坡,传为一时佳话。


(左三为爱因斯坦,左四为Menasseh Meyer)

接待爱因斯坦的,不外是被誉为远东地区“最富有的犹太人”Menasseh Meyer。他以“犹如皇宫一般”的豪宅接待爱因斯坦,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与爱因斯坦会面的宾客中,包括当年只有14岁的马绍尔(David Marshall)。多年以后,马绍尔组织了劳工阵线,于1955年至1956年担任新加坡第一任首席部长,率领新加坡代表团到伦敦展开争取独立的谈判。谈判失败后他辞去官职,创建了工人党。这位闻名遐迩的律师退休后接受政敌李光耀的邀请,做了15年的驻法国大使。

日据时期,希特勒曾经要求盟国日本跟纳粹军一样屠杀这些犹太人,但日本并没有照做,只是将他们关到樟宜监狱。


步入神秘的犹太人教堂


由于历年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面对着生命的威胁,不难理解闹市中的犹太教堂保安比较严谨,不像附近的基督教堂与天主教堂那样敞开大门。

为了筹备宗乡总会的文化之旅,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的负责人让我们走入活动园区,近距离接触犹太人文化。

犹太教信奉耶和华神,不过教堂内跟回教堂一样,完全看不到偶像和画像,那是因为犹太教相信神是没有实体的。


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内完全看不到偶像和画像

根据犹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祷三次,犹太教堂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设立的。虽然教堂建筑应该依据耶路撒冷的圣殿为蓝本,但由于没有可以仿效的历史图象,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堂建筑形形式式,融合了在地文化和其他教堂的设计。

教堂有个进入圣殿的主要入口和专供女性使用的侧门。圣殿内男女是分开坐的,好让男性不会因为异性在身旁而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进入圣殿的正门旁有个侧门,专供女性使用)

教堂内有多本供信徒使用的希伯来文圣经,称为《托拉》(Torah),教义来自《旧约圣经》的头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由于它由摩西执笔写下,因此又称为“摩西五经”。


希伯来文圣经,称为《托拉》(Torah)

教堂内还有个类似神主牌的追思牌匾,写上往生者的名字与往生日期,有些日期为5000多年。原来犹太历与公元历相差3760年,譬如公元2018年就是犹太历5778年。


(追思牌匾)

男性犹太教徒在礼拜时戴上称为“基帕”(Kipa)的小圆帽。我们的头上有天有上帝,“光头”对上天是不礼貌的,所以必须用帽“遮盖”。此外,必须披上称为“塔利特”(Tallit)的披肩。塔利特可以简单地披在肩上,也可以绕过颈项垂挂在胸前,或者从身后覆盖住头顶和肩背。不同的犹太社区对穿着塔利特的年龄有不同规定,一般为成年人,新加坡则为13岁。


(戴上“基帕”(Kipa)小圆帽,披上“塔利特”(Tallit)披肩。披肩上有613个绳结(流苏 Tzitzit)

这些对男性的规定对妇女都不适用,那是因为犹太教延续古老的母系社会习俗,对妇女十分敬重。举个例子,犹太教徒必须跟另一名犹太教徒结婚,不过爱情力量大,凡事都有万一。万一男犹太教徒跟非犹太教徒女子结婚,后代就不能成为犹太教徒。如果是女犹太教徒跟非犹太教徒男子结婚,后代则跟着母亲,成为犹太教徒。

塔利特披肩共有613个绳结(“流苏”Tzitzit),取义自旧约圣经中的613条诫命。书中记载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逃离埃及后,在荒野中走了40年。他授命众人在外衣的四个角打绳结,表示对神的忠诚,此后流苏便成为犹太教的传统了。

礼拜时,教士“拉比”(Rabbi)站在圣殿中间的诵经台(Bimah)上,面向着前方的“圣约柜”(Ark),带领信徒祈祷。


(诵经台(Bimah))

圣约柜是放置经卷的地方,由绣上以希伯来文字书写的“十诫”与七烛台图案的布帘遮盖着,《摩西五经》卷轴都保存在圣约柜的银制容器内。由于卷轴是使用占墨汁的羽毛写的,过了一段时间颜色就会消褪,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重写卷轴,而不是一般的局部修复。


(绣上以希伯来文字书写的“十诫”与七烛台图案的布帘)


(《摩西五经》卷轴都保存在圣约柜的银制容器内)


犹太教徒吃什么


饮食方面,犹太教徒必须根据旧约圣经利未记第十一章,严守清规戒律。肉食方面,“凡走兽中偶蹄,有趾及反刍的,你们都可以吃。”也就是说,牛、羊、鹿都可食,兔子和猪都不可食。至于海产,“凡是水中有鳍有鳞的,不论是海里的,或河里的,都可以吃。”按此规则,大多数鱼类都可以食用,无鳞片的鲨鱼、鳗鱼、鲶鱼等则不能成为盘中餐。

屠宰动物的时候,屠夫除了技术之外,还必须从信仰的基础上不让动物受苦。屠夫使用又薄又锋利的屠刀,一刀割断喉管,减少动物死亡前的痛苦。事后必须检查尸身,符合食用标准后才能放血。

进餐的一大禁忌是肉类和奶品不可一起烹煮或同时食用,它们的进食时间必须相隔6小时。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差异


犹太教与基督教有两大明显的差异:首先是对于旧约预言弥赛亚(Moshiahch)的看法。弥赛亚是上帝指派来拯救世人的救主。犹太教仍在期待弥赛亚的到来;基督教则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耶稣的出现,应验了许多旧约圣经中的预言。其次,犹太教认为神是无实体的,因此犹太教堂内不设神像与偶像。

关于弥赛亚,多年来,我的基督徒朋友曾经邀约我出席教会活动和家庭聚会,印象最深刻的是将近30年前在乌节路长老会参与平安夜报佳音,亲身感受管风琴声在殿堂回旋的美妙旋律。礼拜时,一般上牧师从新约圣经抽段讲道,对文字的理解跟我接触过的另一支派耶和华见证者则有明显的差异。不过,他们有一个共识:新约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证实了耶稣的确是大卫的后裔。


(管风琴是新加坡有规模的教堂的特色)

《旧约圣经》在耶稣诞生之前已辑录成书,基督教将它与耶稣诞生后成书的《新约圣经》相承。旧约中,上帝耶和华曾经告诉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应许的“苗裔”(弥赛亚)会是他的子孙。上帝也向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以撒的儿子雅各,以及雅各的儿子犹大,提出同样的应许。几百年后,圣经揭示犹大的后人大卫王,弥赛亚会是他的后裔。

犹太教相信弥赛亚到来时,犹太人将全部回到耶路撒冷,犹太地区再度辉煌强盛。耶稣并未使这一切发生,因此犹太教徒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亦不会四处传播福音。

钉刑是罗马帝国的一种酷刑,被判钉刑的人通常会先在牢狱里被鞭打凌虐,天亮后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走到城外的刑场。还没钉在十字架上,往往已经奄奄一息。基督教流传后,十字架钉刑成为罗马帝国处置基督徒的惯用手法,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以后,基督徒才不再受到迫害。到了公元337年,罗马帝国取消了毫无人道的钉刑。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世人承受巨大的痛苦中慢慢死去,这应该是基督教最感染人的地方。


(耶稣扛着十字架走到刑场。摄于St Joseph Church, Upper Bukit Timah Road)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