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August 16, 2019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原文刊登于《扬》第38期,2019年2月,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出版

2018年12月16日,广惠肇碧山亭的奖学金颁奖典礼现场,郑佳雯是大专组得奖者之一。她的父母亲也一早到场,参观碧山亭文物馆与出席座谈会。


(奖学金颁奖礼前的文化活动)

活动结束后,郑佳雯的母亲冯碧雁即激动又兴奋地告诉我,她在碧山亭文物馆找到自己。

冯碧雁不就站在我面前吗?怎么会在文物馆内找到另一个“自己”呢?我跟着她们母女俩折返到文物馆的“守候”展厅,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

原来冯碧雁是碧山亭的原居民,在第二亭出生,第二亭成长。约20岁时(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政府清山而被迫离开熟悉的坟山甘榜。当时许多原居民都接受政府的分配,搬迁到刚发展的宏茂桥新镇,冯女士一家也不例外,窗外的连绵山峦就是熟悉的碧山亭坟山。

冯碧雁和姐姐冯展冰都是碧山亭学校1973年的毕业生,姐妹俩的身影都出现在展板上。飞鸿渐杳,数年华又是几清秋,如今站在老地方,昔日的学校在展馆内的光影笼罩下,带来几许学生时代的回忆。郑佳雯边忙着跟妈妈自拍,边聆听着妈妈讲过去的故事。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头跟冯碧雁一样火热,甚至有热泪盈眶的冲动。


(“我找到自己”;“我的妈妈”)

消失的乡村学校背后的精神内涵,是我们记述碧山亭学校的动力。1936年9月,广惠肇碧山亭创建的“广惠肇碧山亭义学”(后来易名为碧山亭学校)在碧山亭大庙内开课,为甘榜山亭和附近的汤申路居民提供学习的场所。碧山亭出现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上学,一天天地成长的喜悦。

20年后,碧山亭学校终于有了六间课室的新校舍,分上下午班上课。1957年后,碧山亭学校跟当时的民办华校一样纳入政府教育体系,成为政府辅助学校。由于甘榜居民收入不多,校服多数是自己缝制的,而且“一代传一代”,弟妹们都穿上兄姐的衣服。

国家有许多记载着大人物的历史,至于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的小市民,同样有许多成就与价值。碧山亭文物馆突出平民文化,除了呈现新加坡两百年的华社流程,相信也是让原碧山居民的记忆永留,让他们回来寻梦,后裔回来寻根的最佳平台。


(碧山亭学校:冯碧雁姐妹的毕业照)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