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August 06, 2021

为牛车水进一步塑造文化风情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1723

 

本地人的共同记忆离不开牛车水,原居民搬迁后,有关当局重新打造此地区,以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Chinatown)命名,吸引旅客到此一游。

开埠的年代,印度人的兴都庙、回教堂和牛奶甘榜(Kampung Susu)在牛车水落户,形成日后华人南下,印度人东行的交汇点。

19世纪末的牛车水风情,可参照清朝李钟珏的《新加坡风土记》:有地名牛车水者,在大坡中,酒楼、戏园、妓寮毕集,人最稠密,藏垢纳污,莫此为甚。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

数十年前,这里是店屋住家、露天巴刹、喧嚣夜市、吃喝嫖赌的庶民场所,如今的牛车水主要靠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为本地人营造气氛,马里安曼兴都庙为女神沐浴奏乐则成为每日的亮点。

牛车水的核心地带从广合源街(宝塔街)至番寨尾。重建前的广合源街是条洋服街,民俗的番寨尾则涵盖庙仔街(硕莪街)、死人街(硕莪巷)、万拿街(万达街)和番仔妹(日本女子)落户的番寨尾(史必灵街)。

重建前的广合源街是条洋服街。1988年。图片来源:互联网

核心地带的中心点就是从前的戏园梨春园了。梨春园独当一面,戏院街(史密斯街)、戏院横街(丁加奴街)、戏院后街(登婆街)的命名都环绕着它。

核心地带的中心点就是戏院街,从前的戏园梨春园了。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今牛车水的茶楼和许多老字号已由外省餐饮店和做游客生意的零售店取代,从前的路边摊则集中在牛车水大厦内。至于梨春园、庆维新(普长春)、升平园、哲园、怡园、大华、东方、金华和长江戏院都已消失,恭锡街的最后一间妓院亦因冠状病毒疫情结业了。

我们没必要重塑烟花巷的繁华,不过牛车水的生活文化离不开戏园,虽然从前的戏台已不再唱戏,梨春园的名字仍然存活在众人心中。牛车水大厦前四面通风的舞台以及万拿山上的人民剧场,始终难以取代民间在闹市逛街看戏的昔日风情。

梨春园已于现址落户百多年,虽然重建几次,大致上保留原来外观和内部中堂。梨春园的年代在中堂看戏是自由入座的,经济位的观众使用手帕来罢位,跟今天纸巾大行其道的情形没有两样。

梨春园已于现址落户百多年,虽然重建几次,大致上保留原来外观和内部中堂。图片来源:容淑娴 Laura。

辛亥革命爆发前两三年,香港振天声剧团在梨春园演出粤剧,中场休息的时候,汪精卫、胡汉民、黄兴等重头人物上台宣扬革命。那个年代的正统粤剧以北方官话吊腔唱戏,广府话念对白,振天声全场以纯广府话演出,突显革命的决心,开启现代粤剧的先河。

追溯起来,19世纪中叶的广东梨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朝政府把屠刀挥向粤剧艺人,禁演大戏多年。有些艺人加入外江班跑龙套,有些越洋避难,新加坡成为他们的栖身之所。1881年的官方记录显示本地有240名华族演员,相信其中不乏粤剧戏班。

梨春园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反清年代晚晴园的民间版。它的原址现在是家旅店,如果能结合主题旅店和多用途小戏院的运作模式,为疫情后的时代开创新局面,即可放映电影,亦可为民间戏曲和表演爱好者提供小型的舞台,在古色古香的环境里推介传统文化,牛车水的文、史、地代表意义将更加鲜明。


注:《联合早报》“交流站”站长的看法:


相关链接

1 comment:

  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耳际忽然响起了 邓丽君 的一曲 “人面桃花”
    ‘绕梁三日’,不禁潸然泪下久久无法悉懐,
    我牙牙学语,成长的 ‘故乡’,多少回忆,
    无限的感触在其中!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