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November 22, 2024

从移民煮给移民吃到共享美食文化

原文写于2022年,作为新加坡华乐团创作用途


自古以来小贩已经存在于各大市镇,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小贩文化也是一部移民史。一代又一代的小贩,填饱国人的肚子,不经意间培养国人的身份认同感。

 

小贩美食营造共同记忆

早年的本地马来社区来自爪哇、武吉士、巴韦安、米南加保等,漂洋过海的马来群岛居民随着季候风带来他们的家乡料理。芽笼士乃(Geylang Serai)可说是马来回教社区最集中的美食天堂。

越过印度洋来到这里的印度移民多数在小印度群居,印度小贩聚集在附近的街边和校门外,顺便拖着一头奶牛挤奶,为顾客泡制最新鲜的拉茶。

使用多种香料制作的印度咖哩鱼头。

华人小贩多数集中在市区,第一代小贩来到本地找出路,通过煮食来养家活口,移民煮给移民吃。吸收各族人士的饮食精华后煮给其他人吃,为国人提供三餐。

早期的路边摊多数由自己一家人打理,只专注在一两道私房菜,以毕生的功力来完善这些菜色,然后将看家本领传给下一代。几代人付出心血,精进自家的厨艺,将祖业传承下来。

不过更多情况是,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后另谋出路,家传手艺没人接手,干脆将摊位给关了。

传统美食不单只是好吃,还融合了民间自力更生与厨艺传承的精神。如今好些本地家庭不煮食,在外头享用三餐、打包或GrabFood,有些国人甚至“在地旅游”,到处寻找价格实惠的美食,形成特殊的新加坡生态。

戏院街(史密斯街)的荣记鸡饭(1984年)。图源:互联网。

出国工作念书的朋友,舌尖最怀念的味道并非餐馆的精致料理,而是简单朴实的炒粿条、沙爹、叻沙、海南鸡饭、南洋早餐、椰浆饭、印度煎饼等,食物为大家营造共同记忆

随着新移民的涌现,现在的大众美食出现麻辣香锅、酸菜鱼、兴化米粉等,为传统美食增添新元素。 

新移民带来的香香锅,深受本地人喜爱。

从家乡菜到共享美食

从家乡菜到共享美食所反映的是一个移民社会融合的漫长过程。移民煮给移民吃的年代,各族人士专注于家乡的口味,发挥家乡菜的特长。随着人口逐渐多起来,彼此间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过年过节还会互相赠送对方自制的食品,或邀请邻居上门庆祝。品尝过其他人士的美食后,小贩产生巧思,为私房菜注入其他元素,发展成集合多方美味的料理。

就以沙爹来说,南印度回教徒到东南亚经商,将沙爹传到印尼,再从印尼传入新加坡。从前本地的沙爹小贩主要是爪哇人,沾上由传统香料如辣椒、花生、黄姜和香茅等配制的沙爹汁,跟洋葱、生黄瓜和马来饭团(ketupat)一起享用。华人品尝后也经营这道美食,以猪肉腌制沙爹串,海南人的沙爹汁添加酸甜味的黄梨酱。今天沙爹这道国民美食由马来人和华人垄断。

叻沙起源自数百年前的中东商人。他们离乡背井,到马六甲做生意,同时将家乡美食带到南洋。厨艺一流的娘惹将中东的面食本土化,加上中国的粗米粉和东南亚的香料,成为独特的狮城美食。小贩中心的叻沙一般使用印度人的红色咖哩汤底,“加东叻沙”则以白底的椰浆香味来打招牌。“结霜桥叻沙”得到海南老伯真传,佐料包括自制鱼片和鲜蚶,进食时只用汤匙,米粉跟汤料一起入口,起着相辅相成的口感。

海南鸡饭起源自海南“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就是原汁原味的“白斩鸡”,“鸡饭”则用将鸡烫熟的鸡汤煮成,再趁热把饭捏成饭团。百年前,王义元从海南来到新加坡时手提兩个竹箩,在小坡海南街(Hylam Street)挑担沿街叫卖白斩鸡及鸡饭为生,鸡饭团用香蕉叶包着,每包一分钱。现在的新加坡海南鸡饭跟文昌鸡完全不同,使用丁香、姜块、鸡油和香兰叶的特制汤料,把整只鸡烫至嫩熟,佐料是特制的辣椒酱和蒜茸。鸡饭則用鸡汤和鸡油蒸熟,饭粒敷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鸡油。独特的新加坡风味,已经成为国民美食。

椰浆饭是水乳交融的最好例子。从前马来人多数在到处都是椰子树和香蕉树的海边居住,他们在海上捕鱼,住家饲养鸡鸭,将在地食材如花生、鸡蛋、江鱼仔、甘望(kembong)等烹饪成椰浆饭当早餐,用香蕉叶包裹起来在街边贩卖。这道美食深受华人喜爱,于是有样学样,在小贩中心售卖椰浆饭,添加炸鸡翅膀和窩打(otah)。现在的马来椰浆饭不落人后,也加入这些新食材。

樟宜村的椰浆饭 Mizzy Corner Nasi Lemak。

典型的咖啡、鸡蛋和面包是大家喜欢的早点,不过这份南洋早餐并不那么传统,而是来自洋人家庭。早年的海南移民跑洋船,有些则在洋人和峇峇家庭当厨师。他们将西式的饮食料理本土化,通过咖啡店将洋人的早餐普及化。如今从早到晚都可吃到南洋早餐,食阁、土司工坊(Toast Box)、阿坤、阿姑(Ah Khoo)等餐饮场所都可见到他族人士一起享用。

 

食物卫生与谋生的困境

在此漫长的共享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食物卫生与日常生计。

百年前的市区已经非常拥挤,非法路边摊严重影响交通。公路上沙尘滚滚,也会造成食物污染。

不过食物污染的主要源头并非公路。卫生官员表示,小贩的卫生观念不强,在沟渠上处理食物,许多食物都被蟑螂、老鼠、苍蝇污染过,成为散播霍乱、伤寒症等传染病的源头。

殖民地政府尝试将路边摊聚集在同一帐篷下,一来方便管制,二来可以集中教导小贩卫生常识。1922年,第一座能够遮阳挡雨的有盖食堂设在现在的红灯码头附近的芬礼逊埔(Finlayson Green)。

同样在1922年兴建的马里士他巴刹用来安顿熟食小贩,它是硕果仅存的乡村巴刹。

建于1923年的珍珠巴刹是市区最热闹的美食场所。1966年大火将珍珠巴刹烧毁,两年后现址重建珍珠百货商场与熟食中心,大家继续称它为“珍珠巴刹”。

珍珠巴刹(1932年)。图源:Maidi Lei

二战后许多失业人士为了谋生,只好走上街头摆卖,重现百年前的光景。1950年成立的小贩调查委员会,认同小贩在新加坡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必须将小贩合法化,让他们离开街道,进入整洁的营业场所。这是成立现代化小贩中心的重要突破点。不过由于建设速度缓慢,非法小贩有增无减。

非法的路边摊将废水残渣都倒在沟渠里,甚至一桶洗碗水重复使用多次,卫生问题十分严重。新加坡自由报(Singapore Free Press 1957)报道:

沙爹摊贩煮好一锅沙爹酱,摆在桌面,几乎每个食客都会将同一串沙爹放进锅里,沾沙爹酱两三回。这串沙爹就这样在他们的嘴巴和锅子进进出出好几次。

卖广东烧腊的摊贩蹲在发出恶臭的沟渠边处理食物,苍蝇在他身边和食物上停下来,有福同享。

卖面的摊贩边吐痰边用双手擦嘴,偶尔还用来擦汗。那双手继续为客人准备熟食。

有些小贩到垃圾桶捡烂菜,一些摊位的熟食已经卖到发霉,顾客吃剩的猪肉回收后,卖给下一个客人。

虽然政府通过立法、培训等方式来控制食物卫生,但抽烟、吐痰、处理食物前没有洗手等坏习惯根深蒂固,难以解决。

 

多方努力打造共享美食文化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为2万多名非法小贩发出营业牌照,强制注射预防针等。那些在大街上执业的路边摊暂时迁移到后巷、空地和停车场,等候当局分配小贩中心单位。

管制期间,政府加快兴建小贩中心,并出动“地牛”(稽查员)处理环境卫生问题,譬如加强清理街道上的垃圾,阻止小贩随意丢弃食物和废水等。

后来地牛的主要工作性质改为取缔无牌小贩,将谋生工具充公,小贩还必须上法庭缴交罚款。跑地牛成为无牌小贩日常作业的一部分。

比较有人情味的地牛会网开一面,先站在摊主身边要身份证,不过生意可以照做。抄多几次之后,彼此熟口熟脸,程序都“自动化”了。

地牛知道生活艰难,后来干脆不要身份证,而是直接说你可以走了。无牌小贩推着车子兜风,绕个圈子回到原地开业。

那时候新加坡正朝向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工厂员工。有些无牌小贩上过几次法庭后,接受劳工部的安排,改行到工厂工作。在工厂做事有固定的收入,还有加班费和厂车接送,不必过提心吊胆的日子,非法路边摊逐渐减少。

可见“小贩文化”并不只是烹调食物,价格实惠的大众美食背后所涵盖的移民融合、维持生计的艰辛,以及城市规划的努力,最终演变成反映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的美食文化。

知道了这么多小贩文化背后的故事,如今走入小贩中心,跟家人朋友共享卫生、多元化的大众美食,您是否有更多不同的感觉呢?

勿洛熟食中心有许多马来摊位,反映这个地区的古早风貌。

主要参考资料 

Annual Report of the Markets and Hawkers Department 1957

“Health Officers alarmed at dangers”, Singapore Free Press January 7, 1957

Ho Chi Tim, “Communal feeding in post-war Singapore”,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Lim Tin Seng, “Hawkers – from public nuisance to national icons”,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Tung Ai Jui, Hawker centres, Infopedia, NLB

Lily Kong, Singapore Hawker Centres People Places Food,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2007). ISBN 981-248-149-4

Rosalind Ang, “Hawker centres still top choice of many, but wet markets continue to lose favour, says survey”, The Straits Times 13 June 2019.

https://www.fishballstory.com/ accessed 3 June 2022

Translated by Lai Chee Kien, Illustration by Chang Yang,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1920s to 1930s, Focus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9811472350

侯佩瑜,兄妹大学毕业 接手两代咖啡摊 熟食中心中推出 西式咖啡水果茶,《联合晚报》5 August 2015


相关链接

Friday, November 15, 2024

纹身 Tattoo

说起来已经是20228月中的事了。在牛车水初会两位年轻人,忍霖(男)、芷莹(女)。第一印象是两人手臂上的纹身,忍霖的日本式图案特别鲜明,芷莹的则带有抽象花卉的色彩。

忍霖(左)、芷莹(右)手臂上的纹身。

若是用旧时代的眼光,他们来自黑社会,新时代的眼光,全身都是艺术,这是时尚。我经历过私会党打斗和收保护费的旧时代,也算跟得上新时代,所以会换个角度。不过说归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因受伤或开刀留下疤痕,那是时不我与,至于刻意在皮肤上留下永恒的伤疤,只能认同这是潮流,不可能自愿以身试法。

芷莹表示,她的父母的想法本来跟我一样,但因女儿走上纹身师之路,他们从对此职业排斥到慢慢接受。他们甚至跃跃欲试,反而是芷莹劝阻他们。

本来他们是想询问我关于广东妈姐,反而变成我就纹身而访问他们。

 

因顾客关系而认识

忍霖的身体和手臂都有纹身,手臂是我看得到的,身体则是我看不到的。手臂上的风车(鲤鱼旗)是芷莹设计和帮他刺青的,两人因此认识并成为朋友。

忍霖的身体和手臂都有纹身,手臂上的风车(鲤鱼旗)是我看得到的。

芷莹在上海长大,2020年国大建筑与人文系双学位毕业时,刚好碰到严峻的疫情阻断措施,找份工作不易,结果从谋职变成寻找方向,喜欢上纹身行业。

芷莹的工作室在前珍珠山警察局原址,她认为建筑与人文都是美学,纹身则是古老的艺术,她读的本科与纹身艺术并没有抵触。

她将设计好的图案绘制下来供顾客挑选,纹身时间看图案的复杂性,最长两个小时。由于纹身必须深入皮层2mm,每针都会痛,会流血,若顾客受不了会进行局部麻醉。

忍霖分享心路,首先必须接受纹身是一门艺术,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他感觉皮囊下本来已经有那些图案与色彩,存够钱后通过纹身表达出来,就像有些人通过写文章、画画或唱歌来表达内心世界。爱上纹身之后已经变成惯性,看到喜欢的图案就纹在身上。

 

是古老,也是时尚

将艺术针刺在身上形成一股年轻人的潮流,忍霖和芷莹追崇时尚,并不知道纹身曾经是私会党识别的标志,也是党内地位的象征,一旦刻上了就必须对党永远忠诚,不能回到正常生活。二战时期,日军将这些纹身的私会党徒列为必杀的检证对象,相信考量也是跟亡命之徒,不畏战斗有关。他们都知道纹身不能进入日本的澡堂。

追溯起来,古人已经有纹身的习俗,可以是身体,也可以是脸庞。这些永恒的图案代表部落文化,或想象把自己化身为凶猛的野兽来避免受到野生动物攻击,如今一些非洲和美洲土著仍然会 疤痕纹身,在伤口添加烟灰或骨灰,让皮肤表面形成浮雕。他们认为这些图案可以抵御邪恶能量,同时展现人生的里程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标记象征他们一生的耐力、决心和勇气,因此深感自豪。

大英博物馆通过红外线,还原5000年前埃及木乃伊手臂上的动物刺青。图源: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

 

英国王子在日本纹身

188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也是未来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George V),访问日本时只有16岁。他在横滨让一名纹身师在他手臂上刺上一条红蓝双色巨龙。

乔治五世受到明治天皇接见时,首次公开手臂纹身。既然生米已成熟饭,英国皇室只好接受这个流行的趋势,此后纹身被一些少年视为成人礼。

有趣的是,当时英国的报纸捕风绘影,几个星期都报道着这位年轻的王子在鼻子下方纹上一个大大的箭头,而且写得头头是道,王子的母亲必须出面,措辞严厉地澄清,王子并没有在面部纹身。

202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庆祝登基70周年,她的孙女Eugenie公主出席庆典,左耳后面有个小圆圈刺青,据说可能是白金纪念徽章。另一位皇室后裔Lady Amelia Windsor 身上有不少刺青,她在社媒展示背部一头小老虎,自称“Tiger's always got my back”(老虎永远是我的后盾)。瑞典公主Princess Sofia、摩洛哥公主Princess Stephanie等都毫不避忌地展示她们的刺青。

 

日本美术传入欧洲

关于日本的美术传入欧洲,还是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得事。日本向来是个保守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首次向西方打开贸易大门,西方对日本商品和文化的好奇迅速提高,欧洲贵族穿戴着日本首饰回国,印象派画家如莫奈(Claude Monet)在画作中融入浮世绘元素等。

纹身在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8 年)发展起来,19世纪中叶,纹身已成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形式。最优秀的纹身师通常也是木版画艺术家,他们在作品中使用神灵和动物的戏剧性图案。

虽然纹身在水手和其他来日本的外国游客中流行起来,新的明治政权认为纹身是“不文明的”,不利于现代化改革,1872 年、1880 年和 1908 年都颁布禁止纹身的禁令。

如今王子纹身的新闻在英国、法国和美国迅速掀起纹身热潮,纹身成为社会地位和炫富的标志。

Tattooing in Japan, London News, 2 December 1882。1882年伦敦新闻的纹身说明图,显示纹身的时候,还有茶水、音乐和艺伎招待。

 

纹身不纹身?

当下对爱情表现得最出面的或许是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他将老婆Victoria的名字纹在右手臂,表达钟爱一生。据说他全身共有42处刺青,一半以上跟家人有关。由香港刺青大师沈龙威所操刀的“生死有命富贵由天”以草书呈现,被网友盛赞为最美的中文刺青。

看英超足球赛,许多球员肌肤“伤痕累累”,相信都赚了大钱,将大师的画作刻在自己身上。他们在电视观众前招摇,不晓得球迷是否跟随偶像有样学样,使到纹身成为大企业。

2016年,本土泳将Joseph Schooling赢得奥运百米蝶泳金牌,把五个圆圈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纹在右手臂,在记者会上让大家拍照。

纹身不像穿衣和发型,时尚热潮过去了,换件衣服改个发型便是。纹身会伴随一辈子,即使现在可以通过新科技来去除,但损伤过的皮肤必留痕迹,因此务必仔细考虑清楚后果,别等到受过皮肉之痛才来后悔,需知再回头已百年身。

两个图案打上叉,表示他已经退出私会党,不再是党员了。图源:NAS 1980。


相关链接

Friday, November 08, 2024

淡水渔人码头:情人桥的日落

说起来已经是一年前的往事了。202310月初,追逐风(台风小犬)追逐太阳(台风登陆前)的日子,台湾正在酝酿一场“蓝绿白”决鹿中原的选举战。

驱车环绕台湾一周,言谈间感觉到年龄层有条蓝绿界线。三个月后,20241月的总统选举,大致上绿营四成铁粉选票,打破当家不过两届的魔咒;蓝营保住三分之一基本盘,白营抢占四分之一游离票。我们局外人隔洋观火,相信台湾选民尊重民主进程下做出选择。过去多年来无论天空出现哪道色彩,台湾的整体素质让我们感觉轻松自在,成为国人旅游热点之一。

 

渔人码头情人桥

追风逐日那段时光,实实在在地遇到跟赤道没什么两样的蓝天白云万里晴空,也颇刺激地转入绿意盎然,九曲十三弯般的深山野岭。驱车到淡水渔人码头的时间算得刚刚好,赶上别有风味的情人桥的日落,莫羡嫦娥奔月,无论谁步上情人桥都可浪漫地登日

淡水渔人码头情人桥的日落。

日本《TRiPORT》旅游杂志(2014年)选出全世界最美的夕阳,第1名是马来西亚的兰卡威(Langkawi),台湾淡水渔人码头排第2。其余的10大为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伊维萨岛(Ibiza)、土耳其棉花堡(Pamukkale)、智利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法国塞纳马恩省河畔(Vulaines-sur-Seine)、摩洛哥梅纳拉花园EL Menara)、日本熊本县阿苏山(Mount Aso)、秘鲁利马(Lima)、美国夏威夷岛(Hawaii)。

倘若情人桥取个正当一些的名字,例如淡水桥或码头桥,淡水码头的日落还会有吸引力吗?“情人”为黄昏增添几分遐想,或许让人更加诗意地铭刻着浪漫幸福,但我相信渔人码头的日落更在于它的景色和氛围。

淡水渔人码头的日落更在于它的景色和氛围。

情人桥是渔人码头的行人跨港大桥,长约196公尺的白色风帆造型夺人眼目,日落余晖布满天空,白色风帆在夕阳映衬下,呈现一幅耀眼的画卷。站在情人桥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近处的码头,以及河面上的船只。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淡水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和活力。

老情人和我在情人桥上体会浪漫。

渔人码头前身是淡水第二渔港,是早期台湾北部繁华的渔业港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渔人码头于2001年初改建完工后,情人桥以其美丽的夕阳景色吸引人流,不过还得等到2003214日情人节当天正式启用时宣布命名。

据说很多台北人专程到淡水去观日落,尤其是恋爱中的情人,到了这里手牵手走过桥的另一端,表示两人将心心相印,牵着对方一路走到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好和幸福,仿佛都在这一刻定格了。希望有一天,或许30年后,在情人桥缔结爱情故事,或者告别爱情的昔日恋人,可以为我们追述那些年牵手走过情人桥的经历。

 

淡水红毛城

淡水老街距离情人桥约4.5公里,仿佛是时光留存的角落,也是人潮聚集之地,平日的生活气场比情人桥热闹得多,特色美食口味丰富,例如可口鱼丸用上等鲨鱼肉和卤肉碎制成,当地人说这就是浓浓的淡水家乡味。

红毛城建筑群在淡水老街和情人桥之间。三百余年的红毛城是座凝聚着历史记忆的古城,见证台湾走入现代化。建筑群已列为台湾古迹。

根据维基资料, 17世纪初,西班牙人统治台湾北部,在淡水兴建圣多明各城(Fort San Domingo),摧毁圣多明各城的也是西班牙人。17世纪中叶,荷兰人在原址一带重建,命名安东尼堡(Fort Antonio)。由于当时华人称荷兰人为红毛,红毛城因此得名。

1867年之后,红毛城由英国政府租用作为领事馆和官邸,1972年之后依序由澳大利亚与美国代为管理。1980年红毛城产权交还给台湾政府。

红毛城的传奇人物叫做马偕(Dr. George Leslie Mackay),这位加拿大传教士于同治年间(1872年)抵达淡水,他的宗教使命涵盖教育、医疗和传道,促进了现代台湾社会的风貌。

沪尾偕医馆

马偕在淡水建立教会,传播基督教信仰,并创办新学堂和女子学堂,为台湾社会引入现代文化理念。他致力于培养当地教会工作者,确保教会的永续发展。在那个只相信中医的时代,马偕引进西医,开设医馆进行义诊,为当地居民提供现代医疗服务,对改善当地医疗体系和社会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淡水礼拜堂

马偕与台湾女子结婚,去世后埋葬在淡水,展现出融入当地社会,对台湾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他的座右铭“宁为烧尽,不愿锈坏” 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表达了他一生不懈努力的信念。

沪尾偕医馆、淡水礼拜堂、马偕巷、淡水河畔的马偕上岸地点,都是纪念他的遗址。马偕上岸地点是拍结婚照热门景点之一,落日比情人桥柔和得多,或许这就是无关蓝绿的旅者眼中,台湾某个地角的美好。

马偕上岸地点是拍结婚照热门景点之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