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广惠肇留医院合作筹备文物馆(任重道远馆)时,见到社会人士回赠的一个甲子前的镀金吊坠,不禁心头一震。小小的吊坠正面写着“广惠肇方便医院 第一奖”,反面则写着“月小燕女士”,不经意间勾勒出本地华社的进程。
(收藏了一个甲子的吊坠。摄于广惠肇留医院)
广惠肇留医院于一个多世纪前创院时,原名“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由一群广客商人参考广州方便医院的模式后联手创办。
1911年2月23日,留医院以5千元产业转让费接管陈笃生医院设在实龙岗路的旧址。至于日后的运作,所有经费都是民间捐献的。如今,外籍人士口中的rumah miskin(济贫之家,意即留医院)已经成为实龙岗路的地标。
(一个世纪前黄亚福跟殖民地官员签下的广惠肇留医院契约。摄于广惠肇留医院)
女人当商品的时代
吊坠上的 “广惠肇方便医院”省了个“留”字,可能是打造时要求左右对称。吊坠的主人月小燕,是为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不过,她即为“妹仔” (奴婢),又为“琵琶仔”(艺伎)的遭遇,见证了女人被当成工具般利用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前的恭锡街是个远近闻名的红灯区,在这个市区边缘谋生的烟花女,一方面满足寻欢客的欲望,另一方面养活了妓院老板和收取保护费的私会党。
更早前,李钟珏的《新加坡风土记》记述了19世纪末,“牛车水一带,妓馆节比,闻注籍于护卫司之妓女,共有三千数百人,而此外之私娼女伶,尚不计其数。皆广州府人,或自幼卖出洋,或在坡生长者。” 文中的“女伶”,指的就是能弹(琵琶)能唱的琵琶仔。
恭锡街战前已经有公馆、青楼和琵琶仔馆。战后,牛车水的温柔乡集中在恭锡街、德霖街(Teck Lim Road)和若全街(Jiak Chuan Road)这个三角地带,合称“三街坊”。
韩战爆发后,新马的橡胶成为抢手货,成就了一群暴发户。业主为了接待更多寻欢客,将“一楼二房一大厅”的琵琶馆格局改建成五六间小房的妓院。上世纪80年代市区重建,三街坊被“清洗”一番后,才摆脱了红灯区的旧貌。
何桂棉心中有段不了情
琵琶仔做善事不落人后,曾于上世纪50年代成立了叫做“菊芳”的组织,姐妹们沿家挨户卖纸花,为广惠肇留医院、南洋大学、华南水灾等筹款。菊芳的领队何桂棉,艺名就是月小燕。
《联合早报》2012年4月8日刊登了周雁冰整理,陈鸣鸾访问(1992年)的“烟花女何桂棉心中有段不了情”,掀开了过去下南洋的弱势女子的遭遇。我原以为那是个结局,没想到五年后还有后续。
何桂棉在广东顺德出生,6岁时被卖到有钱人家当“妹仔”。中日战争期间,跟着养母到处逃亡,18岁(1940年)被转卖给龟婆(鸨母),带到新加坡当琵琶仔。何桂棉住在德霖街10号,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
(恭锡街、德霖街和若全街组成的“三街坊”。东亚左边为德霖街,右边为恭锡街)
本来说好三年后就可以赎身,不幸碰到日战,还几乎被捉去当军妓,幸好死里逃生。日战结束后英殖民地政府不承认香蕉票,龟婆以血本无归为由,命令何桂棉多做两年。
何桂棉26岁恢复自由身后,决定找个好男人从良,当时连嫁妆都是自己准备的。她花了两千元在大世界詠春园摆婚宴,丈夫以大雨为借口,连自己的喜宴都不出席。
何桂棉婚前花了一笔钱买屋子养老。丈夫遇上车祸后意志消沉,流连赌场,欠下一屁股赌债,她才让丈夫知道自己有屋业。何桂棉把房子首饰变卖,作为日后的生活费。这段婚姻维系了42年,直到丈夫去世。
(左边的Nicolas餐馆就是德霖街10号)
妹仔与保良局
妹仔也叫丫鬟或侍婢,是旧社会卖身入富贵人家,没有薪水的奴隶。
新加坡“解放”妹仔的过程,跟香港息息相关。19世纪末,香港民间提出蓄养侍婢的社会道德,认为妹仔相当于奴隶,没人权、没报酬。1921年成立反对蓄婢会,要求给予妹仔应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
中国传统社会并不认同侍婢等于奴隶的说法,反而认为收留愿意卖身为婢的女子是善举,可以避免年幼女童因为家境贫穷而流离失所,被拐入青楼,甚至遭到杀害。1927年才在广东施行禁止贩卖妇女和蓄婢法令。
(新加坡《新国民日报》报道广东严禁买卖妇女和执行解释奴婢令)
至于反对蓄婢会,历经十年的奋斗,终于通过香港政府立法,改变了视妹仔为工具的观念。
殖民地政府将香港的法令照单全搬,“1930年妇幼保护法令”赋予政府权力来取缔妓院和相关活动,“1932年妹仔法令”严禁奴婢交易。这些法令逐渐见效,保良局所收留的女子人数开始下降。随着1942年新加坡沦陷,保良局被解散,女孩们分散到各个慈善中心。
早在1888年成立的保良局,初期是为了救援被逼为娼,以及逃出来的妓女,为她们提供栖身之地。后来也成为被遗弃、被虐待的女孩,或从富裕家庭逃出来的妹仔的安身之所。保良局甚至一度成为“婚姻介绍所”,为找不到老婆的华籍男子配对。
屹立在约克山(York Hill)上的保良局,原址于1968年兴建了欧南中学新校舍。
(保良局旧街图。图中的Girls
homecraft centre的前身为保良局,后来兴建欧南中学校舍)
有始有终的温馨
何桂棉最终能够脱离妹仔和烟花巷的生活,还存下一笔钱安度晚年,属于少数幸运的例子。
何桂棉年轻的时候为广惠肇留医院筹募善款,获得一对首饰作为答谢礼。何桂棉已经96岁了,托人将这对收藏了60年的吊坠回赠给留医院文物馆,了结了一段超过半世纪的不了情,令人倍感温馨。
2017年10月11日,何桂棉往生。那是转赠吊坠没多久后的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