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1, 2021

河水山,乌桥头

文:郭兆树
图:郭兆树

乌桥头河水山是我童年的一段回忆;1964年底从市区搬来河水山,就住在第26座组屋。1965年头开始在河水山西华文小学读三年级,隔邻是河水山东英文小学。

我家应是入住河水山组屋的首批住户之一,那时立达中学还没落成。当时的奇观之一是有个印度人,久不久就赶一群牛来吃草,那些牛在草地上大便,牛群走后留下一坨一坨的粪便,清洁工人也不清理,任它风吹雨打溶入草地。

当年河水山有两座面向合乐路的十六层楼组屋:大牌2229。大牌29不知何故被拆除,原址就在那块空地上。

大牌29原址就在空地上

我的母校河水山西小学在右边,就在两座组屋之间(第2922)。河水山西小学从1963年办校至1982年,1986年校址与河水山东小学合并成河水山小学。2002年河水山小学又与其他小学合并,到头来还是关闭了,现址是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

河水山西小学,现址是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照片取自校友谢步新的网页


中英文校名大相径庭

1989年的街道指南可以看到当年在河水山一带有五间中小学,随着人口的变迁而一间间地关闭。有的校舍保留下来作其他用途,其他如河水山西小学、河水山西东小学、立达小学,以及位于中峇鲁的成保小学都被拆除。

1989年的街道指南可看到当年在河水山一带的中小学

根据《早报》资料,立达中学于1966年创办,三年后与毗邻的立达职业学校合并后保留原名,1992年与立道中学合并为德才中学。2004年德才中学又与红山中学合并,搬到麟谷峇鲁的新校舍上课。立达中学校园现由PSB Academy 接管。

看看当年的中英文校名,不难发觉取中文校名时不一定要遵从英文校名,如立达中学的英文校名是Bukit Ho Swee Secondary School,立道中学的英文校名是Tiong Bahru Secondary School,立道小学却是Delta Circus Primary School。从这点上大家会联想到位于不远处里峇峇利路的立化中学。

立达中学 Bukit Ho Swee Secondary School

立道中学 Tiong Bahru Secondary School

立道小学 Delta Circus Primary School


几乎被人遗忘的达曼河水

相较在庙弯的组屋,位于河水山另一端宁静的达曼河水(Taman Ho Swee)几乎被人遗忘。

当年大牌5161被拆除后,真的像一个孤独寂静的小区。这几年来河水山兴建了不少新住宅,因此增添一些人气。

达曼河水(Taman Ho Swee):几乎被人遗忘的小区


河水山老店

大牌40有两间老店:永光药行和河滨园咖啡店,从上世纪60年代营业至今,已经历一个甲子了。

永光药行的外墙那四个大字是用石膏制造后上色的,这类招牌字是过去的街头特色,不过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河滨园咖啡店的“金字招牌”是昔日新加坡三大书法家之一的吴纬若的墨宝。同样的这类书法家挥毫的匾额乃昔日街头风景线,现代匾额好些是以电脑代劳的。

永光药行

河滨园咖啡店的匾额由吴纬若题字

河滨园咖啡店的地砖保留着上世纪60年代的特色

靠近大牌50的那一排店屋,其中有一间诊所招牌是“周药房”,那些年有一位姓周的男西医在行医,退休后没人接手,但也不出租店面,让它一直空置着,觉得好奇怪。要知道那一排店几乎都是餐馆,租金收入蛮不错的,真的是有錢不要赚。

最近到乌桥头走走,发现空置已久的周药房终于租出去了,不过用马赛克拼成的药房名称依旧保留着。

周药房已经租出去了,不过用马赛克拼成的“周药房”的名称保留着

见证种族冲突

1965年在河水山见证了毕生难忘的种族冲突。那一天在屋子里听到楼下传来一片嘈杂声和叫喊声,冲到走廊往下看,只见十多人从两旁组屋冲出来,手里拿着傢伙,和其他组屋出来的人一同往立达中学的方向奔过去,就在那片草地上和马来人打起来。由于有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到底打成如何。

只看了一会儿,妈妈就赶紧把我们赶回家了。过一阵子红车来了,镇暴队挨家挨户搜查,队员全是马来人,手里拿着盾牌,但觉杀气腾腾。有六、七个华人不知为什么不往其他地方逃,却跑到大牌22(16层楼组屋)的屋顶,最后当然被捕了。

第22座组屋

我在河水山住了三年,过后搬到亨德申弯,大哥大嫂继续住在大牌26至今。现在,我每年都会回到乌桥头两三趟,走走看看,吃吃东西,当然也见见大嫂。


相关链接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婚后 ‘无家可归’ 不得不住到位于大牌廿九 ’老婆大人‘的父母家中,记得该单位的楼下便是
巴士车站而单位所处的位置 ’高不成 低不就’,从早到晚巴士入站和驶离的时候吵音真的令人受不了,尤其在将
近午夜往往被惊醒,扰人清梦!当时经过楼下的巴士路线: 1(到樟宜尾), 5(到武吉智马和珍珠坊), 32(到珍珠坊
和美玲路), 51(到巴西班让和珍珠坊), 139(麟谷巴鲁和大巴窑), 193(到女皇镇和珊顿道), 198(到新世界和裕廊)
最初真的无法适应,几个月后慢慢适应,对巴士机器产生的吵音无感了。在那裡住了一年半左右,我向上司要
求调到裕廊工作以便可以不必排队立即租住在达曼裕廊的一房半厅组屋,不论是乌桥头还是达曼裕廊当时都以
一房式的组屋为主,居住其中的多是低工薪阶层,也许一般购买力有限,那裡商店或小贩卖的不论吃的用的都出
奇的便宜。另一个优点是当时不论乌桥头或达曼裕廊的巴士交通四通八达,几乎到那里都不必转车,一趟直达!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才幸运获得分配市区一带的五房式组屋,正式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是的从GoogleEarth我看到大牌29消失了,当年与我住同一屋檐下的岳父母和小姨子都早已离开了我和老婆大
到了另一个 ‘极乐世界’ !离开了新加坡30多年,如今又是初春时节,窗外的桃树和李树盛开着,看到这 ‘桃红李白’,
忆起当年,我黯然!

Anonymous said...

我成长的地方,一出世就住了20年,一景一物,记忆犹新。。

Anonymous said...

我也是住在何水山大牌22 1984 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