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5, 2009

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老朋友造访,对我还窝在十五年的老家感到很惊讶,这是“非常新加坡”!“非常”是不平常的意思。好多人都upgrade,搬了几次家了,我却还是原来的我,似乎是那种快要在人间蒸发的异类。

十五年前孩子出生没多久,我们一家子从伦敦回到淡滨尼这个地方安家。孩子长高了,窗外的喇叭树长得更硕壮。当年眼看着印籍外劳手把树儿栽,从枝叶凋零到三层楼的高度,弹指间我们默默地做了十五年的邻居。

树苗长成大树,遮荫纳凉,鸟儿筑巢。夕阳西下,附近学校放学,小朋友爱在树下轻轻松松地绕几圈,我家的小朋友也曾经是树下兜圈圈的一分子,打造着温馨的风情画。至于那些外劳,在异乡贡献几年后选择回家的路,落叶归根,在家乡成为半个富豪。



喇叭树(Trumpet Tree,Tabebuia Rosea)源自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地(Mexico,Venezuela and Ecuador ),在五月至八月间开花,从窗口望下去,乳白色的花海如喜庆般点缀了梢头,也点缀了希望。



花开花谢是许多偶然组成的必然现象,除了一般的自然生态之外,还兼备了“移民”的情怀。拉丁美洲与新加坡相隔一万五千公里路,喇叭树远渡重洋,到岛国安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历史的渊源老早把印度朋友从印度洋的西岸送到东南亚是另一个奇迹,我们的祖先放弃地大物博的家乡、选择在岛国落户更是奇异的恩典。



从理性进入人性,这里头牵涉许多感情因素,是一连串的情意结。我愿意选择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群群生命中的过客,在某时某日陪伴过我一家子,赐予我一个熟悉值得回味的家园而不是旅者的住宿。这是一条心灵之路,是人生道路上的某个选择。

提起感恩与选择,去年听过纽西兰歌手海莉 (Hayley Westernra)演唱“奇异恩典” (Amazing Grace) 這首詩歌,除了在海莉的天籁之音下格外感动外,也对写下这首赞美诗的约翰•牛頓(John Newton)大感兴趣。2009年7月16日高雄世运开幕,海莉除了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泪光闪闪”之外,也再度诠释了“奇异恩典”。

月亮代表我的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mlcgEJfHj8&feature=related

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zpzbC4V7M&feature=related

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n8JAPBQr28

约翰•牛顿自称为“卑鄙恶者”,不配蒙受神的恩典。他从一个道德墮落,无所不为的奴隶贩子重获新生,成为一个传道士,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于是写下“奇异恩典”这首赞美詩。1817年约翰•牛顿逝世,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一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藉著救主耶苏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并赦免,指派宣传福音。”

(高雄市清河后的爱河多了清新的空气,还可以泛舟)

高雄是民进党的腹地,在国民党领导下高雄世运会顺利开幕,为高雄这个重新打造的城市带来不眠的一夜,不也是一个奇异恩典。高雄经过民进党谢长廷与陈菊两任市长的筹备,也经历过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峰廻路转的总统选战。2004年民进党陈水扁凭着一枚神秘子弹险中蝉联,2008年谢长廷则竞选总统失败。他坦然面对:

“台湾选民已经用选票作出决定,我接受败选的事实。我在这里要恭喜马英九先生和萧万长先生...民主包括结果,也包括过程,过程难免有争议,但是我们接受,不愿再有抗争,让我们的社会非常迅速地能够修补因为选举所留下来的裂痕,让我们的人民能够很快地生活在爱与信任的环境里面。……这是我个人的挫折,不是台湾主体性的倒退,是民主的结果,不是民主的失败。台湾的发展从来就不是顺风而行,风愈大我们愈要走,我们要永远跟人民站在一起,衷心地为台湾祝福,我们相信人民,也相信台湾。”

国民党马英九众望所归,他获胜后大方地称赞竞争对手:“这次的选举,大家当然有许多批评,甚至有许多的火花,但是我们从来不敢忽视民进党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对台湾民主、台湾进步的贡献......不论输赢如何,我们同感骄傲。民主自由是台湾最珍贵的资产,我们生活在其中平常也许感觉不到,但一旦到关键时刻,民主自由所展现的力量是沛然莫之能御.这是台湾最大的资产,也是台湾最迷人的资产。”

马英九与中国取得共识,并在民进党的实力范围内为第八届世运会掀开序幕,期间风风雨雨,只有台湾人最明白,难怪大家都给海莉的“奇异恩典”特别热烈的回报。

Saturday, July 18, 2009

人生三几十 - 请听樟宜海浪(3 of 3)

清晨的樟宜海边多了一群年轻人的欢歌笑语,一点都不寂寞。打听之下,原来是SMU的迎新活动,新的大学学年又要开始了。

 
(70年代的樟宜海边)

当年我们也喜欢到樟宜海边溜达。乘上2号巴士,从住家到樟宜海边历时90分钟。那个年代(60和70年代)到郊外野餐是周末盛行的活动,有一家子的、有亲家的、也有工厂的、社团的。连绵的沙滩上是一堆堆的人潮。现在多了选择,樟宜海边也多添了各种新设施,继续维持着社会大众到海边露营野餐的兴致。

初三十八水位最高,潮涨的时候脚碰不着地,在海浪中载浮载沉,感觉最舒服。

 
(重新打造后的樟宜海边)

(重新打造后的樟宜海边)

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在二月十八日至三月四日间进行全岛肅清大屠殺(Sook Ching massacre) 。根据日军的资料,大约五千名华族人士被杀,当时的华社资料则有十万人,根据战后的审讯则是两万五到五万人之间。当年鲜血染红的三个沙滩包括榜鹅海滩、圣淘沙和樟宜海滩。

1942年2月28日,300至400名华人在榜鹅海滩被集体屠杀,2月20日66名华人在樟宜海滩被日本宪兵枪杀,樟宜海滩成为第一个屠杀场。圣淘沙的杀人场已经被填平,是今天的岛上高尔夫球场的所在地。

1947年,新加坡英政府设立了一个军事法庭来裁判策划肃清大屠杀的日军官员。两个新加坡日占军事政府官员被判死刑,五个被判终身监禁。被判死刑的军官在1947年6月27日被处死。虽然华人社区要求殖民政府当众处死这两个军官,但是英政府只让六个受害者的家人去现场见证。

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地统治以后,另一股新的反日情绪再度兴起。日本外交部在1963年拒绝新加坡政府的赔偿与道歉要求,理由是1951年的《旧金山条约》已经就英国和它的殖民地的赔偿作出了和解。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作出回应,认为英国殖民地政府不可以代表新加坡人的声音。1963年9月,新加坡的华人开始了一个抵制日货的活动,但是只维持了七天。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新加坡政府再次向日本政府要求赔偿和道歉。1966年10月25日,日本政府同意向新加坡政府赔偿5000万美元,其中一半是津贴,另外一半是借贷,但日方并没有作出官方道歉。

站在樟宜海滩向前方眺望,左边是乌敏岛,右边是德光岛。德光岛曾有大德光和小德光之分,之间隔着一条水道。2003年填土,还和邻国因水流速度的问题闹上国际法庭。现在大小德光合而为一,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军训用途的德光岛。

德光岛前方有一个小岛,我们在学生时代时称它为炮台岛(实名Pulau Sejahat)。炮台岛只有1.2公顷,还比不上两个足球场。炮台岛上没有住家也没有自来水供应,倒有几座荒芜的建筑,据说是当年英军作为海上防御之用。1972年归还给新加坡。

炮台岛没有船只靠岸,若到岛上去,还得事先跟船家安排好回程,不然就得泅水回来本岛,活足像个偷渡客了。

(樟宜海边看过去炮台岛 Pulau Sehahat)

当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时有什么不敢做的呢?于是,荒芜的炮台岛曾经是我们露营打野战的地方。什么?打野战?别误会,我们的打野战可是正正经经的军事式的野外战事,绝对不是那种男女偷情,情不自禁的打野战哦!

 
(炮台岛上的前英军堡垒)

 
(炮台岛上的前英军堡垒)

二十八年前我们还很享受集体生活,只要有人号召自然会有更多人响应。自从二十八年前一别就不曾再踏上炮台岛。那时临别秋波,毕业后各奔前程,大家有个共同的意愿,要在炮台岛上为日后打造一个共同的记忆。二十八年走过了年少轻狂的时光,走进了为生活挣扎的岁月,也曾经如当年所乘的舢板,掀起过浪花一朵朵。

清晨的樟宜海边这群年轻的朋友在延续着我们当年没完成的梦,愿意互相作伴,为对方制造快乐:

我要你陪着我看着那海龟水中游/慢慢的趴在沙滩上数着浪花一朵朵/你不要害怕你不会寂寞/我会一直陪在你的左右让你乐悠悠/啦...啦...我们一起手牵手/啦...啦...数着浪花一朵朵。



(离岛郊游的中文团体)

唔,还记得周炯训的《请听樟宜海浪》吗?当你觉得迷茫时,不妨听一听樟宜海边的海浪。你有歌词吗?期待您的分享。

相关链接

人生三几十 - 学运热潮 (2 of 3)

最近跟一群三十余年前的旧雨新知重逢,翻了一些三十余年前的旧资料,也唤起了当年学生时代的记忆。谈起学运,五十年代的学潮有反殖民地统治的大时代为背景,最叫人津津乐道。其实七十年代也曾发生过学生运动,不过只属昙花一现,没有激起澎湃的浪花。

当年的SPSU(Singapore Polytechnic Student Union)是唯一的独立大专学生团体,曾经发动同学支持职业专科学校学生的和平请愿‘we want back our bus pass’,也联合各大专召唤公众人士签名请愿,反巴士车资起价。

(SPSU Union House- Prince Edward Road, 1978年关闭。今日的财政大厦就建在Union House的原址)

1978年,Singapore Polytechnic刚从Prince Edward和Ayer Rajar校园搬到刚落成的Dover Road新校园。由于种种原因,包括院方策划上的落差,酝酿出学生团体与院方对抗事件,如争取会所、活动场地、甚至储存间等。后来校方聘请一位新的学生事务协调员(Student Liaison Officer)杨先生,瘦削的杨先生和我颇投缘,我们还在一起吹口琴唱歌,看得出他想和学生团体建立良好关系的诚意。

1980年国会一天内三读通过修正法案,SPSU学生会被逼改组,唯一的独立学生会走入历史。

(SPSU 主办的常年活动 Poly 50,绕校园跑50圈,深受学生与教职员欢迎的活动)

回想当年,甩不开那一张张略带稚气的面容下或义愤填胸、或冷静从容、或激烈火爆、或斗旋到底的情绪。年轻人不满现状,有正义感,肯为理想而奋斗,这是时势造英雄!

七十年代也发生过大专学生逮捕事件。1976年7月29日,4名SPSU执委和两名工院中文协会执委被内安局逮捕。1974年,新加坡面临独立以来最严峻的经济衰退,美国游艇厂大规模裁员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关心社会’的导火线,新大学生会主席陈华彪因“非法集会和暴动”被提控,6名新大学生领袖被驱逐出境。陈华彪原是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学生, 1975年自行辩护失败,坐牢8个月,同时被大学开除。

政府安排他出狱后的第三天必须服兵役,到军营报到。出狱后,陈华彪立刻偷渡到马来西亚,匿藏一段时间后,途经泰国,辗转流亡英国。这项消息惊动国际,新马两地最热衷谈论的是他神通广大,竟然躲得过新加坡政府的“法眼”,当时传说他是泅水经过柔佛海峡而抵达新山,再经过秘密通道流亡国外。

这个传闻一直未经确定,陈华彪在30年后终於解开谜团。他说∶"不是游泳,而是由渔船护送过来。"

陈华彪在牛津大学修读法律,目前在伦敦执业。2000年初夏,58名福建省非法移民被当成货物一样被塞进货车里,偷运入英国当黑工,结果全闷死在货车里。当时,没有人敢认领这些尸体,陈华彪亲手处理了这宗棘手的案件,也进一步奠定他在中国劳工的“英雄律师”地位。

关于中国人蛇,陈华彪说∶“在我眼中没有非法外劳这回事。国际上有资金流动,物品流动,人力资源的流动也是一部份。中国移民并不是来英国讨福利金,而是以血汗换取金钱。他们的贡献造就了伦敦餐饮业的蓬勃,他们的家乡生活也改善了。百年以前英国人来到砂劳越、新加坡,插根旗子就行了,难道他们有向我们申请过通行证吗?”

从2000年开始,陈华彪行动较为“自由”,每两年抵马一次,他的高龄母亲就会在亲朋戚友的搀扶下,越过长堤,与儿子见面。至于归国则遥遥无期。

三十年后,言论开放多了,许多不可能出现的书籍与讯息也在广泛流传。陈平的自传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例子。对过去的年代,陈平(Chin Peng)作了以下的总结:

I fought a liberation war. To ask whether I would do it again is idle talk. I was a yong man in an entirely different setting. But the realities and the lessons I learned from that time comprise a body of values I can share with the young who may wish to look beyond their palmtops and understand how history is shaped. I would like to be involved in a forum. It is the exchange of ideas that ultimately moves the world. The barter of views still exhilarates me. You can tell me I was wrong. You can tell me I failed. But I can tell you how it was and how I tried.

飞鸿渐杳,算年华又过几清秋。头一个三十年走过年少、充满憧憬;第二个三十年从年轻走到年老,是责任最重也最有信心的时刻;第三个三十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回首前程,或许灿烂回复平静,淡中出真味,是好好品味一生的时候了。

Saturday, July 11, 2009

肉骨茶

童年时代的皇家山脚水族馆(Van Kleef Aquarium)附近有一摊肉骨茶档。夜幕低垂,皇家山脚里巴巴利路(River Valley Road)两层楼的旧店屋旁坐满人潮,为的就是那碗肉骨茶。现在地道的肉骨茶档多设于咖啡店中,桌子旁有个煤气炉烧着开水。功夫茶具和小包茶叶奉上后,客人自行开水沏茶,先喝两杯,清洗肠胃,小碗的肉骨汤跟着上桌。

(童年时代的皇家山脚水族馆)
老行家说绝品的肉骨茶除了香甜无比的肉香,便没有其他味道。所谓没有其他味道,是指吃不出大蒜、八角、当归、甘草、胡椒、酱油等味道。这些配料有强烈的味觉,如果烹调功夫不到家,便会喧宾夺主,把肉骨的香味盖过。

(当年的路边摊,价廉物美,简简单单便是一餐)
虽然皇家山脚肉骨茶与童年近在咫尺,但生平的第一碗肉骨茶却在厦门街边(Amoy Street),前国家发展部后面的一条食街。1981年的新加坡还保留着街边美食,直到80年代中期路边摊才逐渐消失,搬到小贩中心去。

话说回头,那时还在等待入伍,在国家发展部打短工。这次赚到钱后不用像之前的学校假期那样,得把钱存起来筹学费,因此也比较敢花多些钱来吃好料。第一次总是最青涩也最令人回味。生平的第一碗肉骨茶汤色格外浓郁,后来才知道这是福建式,厦门街当然得名副其实嘛!潮州式的肉骨茶汤色则清淡多了。尝过好料,约了父亲星期六中午到厦门街去,让他改变传统的广东风味,尝了生平第一道福建佳肴。

跟几位香港来到博物馆参观的陈姓访客聊天,广东话相通,格外亲切。说起我的伯父就住在港岛的湾仔,一刹间大家彷佛熟络了许多,话题也扯开了。他们对我上一代四个堂兄弟在大陆解放后各自的出路都很好奇,为什么大伯父选择台湾,二伯父和小叔留在香港,而父亲却选择更远的路,飘洋过海来到南洋。

(在香港的伯父昆麟的婚礼)
(与昆麟伯和父亲上大屿山宝莲寺)
对于爱好文史的朋友来说,上一代是一个不太遥远却又是一个大风大浪的时代。二战风云、世界三分、共产主义崛起、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弹指间的大小事曾经影响着一代人的一生。今天我们回首过去一段历史渊源,也许也能感染到上一代人在生活的理念与情感的包袱间所作出的种种抉择,在有意无意间留下指爪。后人正在追寻他们的足迹,一步一脚印下是他们走过的道路。

所谓民以食为天,陈姓一家子对传统美食最感兴趣,肉骨茶是他们的最爱,频频追问哪儿才能吃得到最道地的本地佳肴。香港朋友对肉骨茶兴致勃勃,或许拜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所赐。风传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访问新加坡时,在黄亚细肉骨茶餐室门前吃了闭门羹。说吃闭门羹,略微夸张了一点,因为曾先生并没有亲临现场。餐馆只做中午的生意,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就关门。因为当天的肉骨茶卖完了,所以当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联系老板时,老板循常例就把曾先生拒之门外了。

(风传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访问新加坡时,在黄亚细肉骨茶餐室门前吃了闭门羹。)
肉骨茶虽以茶为名,实为混合中药(当归、甘草)、香料(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排骨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并没有茶叶或茶的成份。由于食用时多会泡上一壶浓茶来解除汤肉的肥腻,所以习称肉骨茶。

(肉骨茶虽以茶为名,实为混合中药(当归、甘草)、香料(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排骨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并没有茶叶或茶的成份。)
对吃不起昂贵补品的苦力来说,早年的中医师为同胞们精心打造了肉骨茶,是一道深受劳苦大众喜爱的补汤。新鲜排骨配上药材炖煮,有生血旺血,强肝解毒,补气强身的功效。吃过肉骨茶,补充体力后,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肉骨茶背后蕴含着先辈们在这块土地上扎根求存的事迹。对我而言,肉骨茶是一个咬紧牙根、无惧于明天,在打拼中一步步走过成长岁月,改善生活的近代小人物的故事;不论是在大陆、台湾、香港或新加坡,打造新生活的精神并没有两样。因为有梦,所以才尝到了第一碗肉骨茶。

相关链接
走入博物馆的非一般传统美食 NMS Food Gallery

肉骨茶 爱心汤
肉骨茶

Monday, July 06, 2009

人生三几十 - 生活中的不完美 (1 of 3)

人是不是对‘三十年’特别敏感,或特别留恋?

艾娜的文章记述了发生在三十年间两代人的故事,十年文革几乎埋葬了知青的前程,十年后一个大逆转,才会有今天‘三十年有多长’的故事。


我跟在国内的表姐聊起当年下放的际遇,她们不愿意回顾,而是向前看,非常满意目前写意的生活。

翻开报章,最一字一字细细阅读的不是第一版的头条、不是副刊上的花边新闻、而是讣告。人生没有几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的岁月过去后,亲朋戚友逐渐挥别人间,新的朋友加入生活圈子。过去的记忆有如枫叶,一片枫叶一片情,没有枫叶,缺乏共同的生活篇章,需要重新营造。讣告是一道人与人沟通的桥樑,在怅然吊唁之余也往往会因见到‘怎么你还没死’的旧友而得到些慰籍。


7月4日的讣告栏见到久未谋面的老邻居九哥(葆就)。三十年前我们几伙邻居同屋共住,最怕的便是九哥冲凉。数十人共用一个冲凉房兼厕所,九哥一冲凉就兼当歌王,我们有什么要拉要泻的得忍上半小时,过后谁先上阵还得剪刀石头布,趣事一箩箩。

三十年前包租公调高房间的租金,父亲决定搬到新世界附近的一房半厅组屋,从此告别了这个来自江湖四海的平民世界和争着如厕的生活。三十年后九哥蒙主恩召,永生了。所保留的记忆并不是什么大时代、大变迁,而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曾经被视为不完美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不完美是同在屋檐下对彼此的磨练,回想时都变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