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的青云亭其实是观音庙,历史悠久,是马来亚第一座寺庙,建庙日期可追溯到中国明朝年间。四百年风风雨雨,庙宇文化为许多当地华人造福(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7.html)。
四马路观音庙也属于“百年老店”,有125年的历史。建于1884年的观音庙是出了名的灵验,香火常年鼎盛,香客熙熙攘攘。观音庙门口的香架上摆放着礼佛的香客随喜的细香,随取任拿。男女老少,上班路过庙门的信徒都会停下来上香祈告,求个平安。是否真的如此灵验呢?心诚则灵嘛!
自小外婆便住在小坡马尼拉街七层楼组屋,楼下拐个弯便是奎因街(Queen Street,三马路)菜市场,再过一条马路便是四马路观音庙了。弟妹们跟着表哥在英校念书(实利基小学,Selegie School。Selegie Road 俗称七马路),为了方便上学,周日他们和母亲都住在外婆家,周末才是属于我们共处的时光。
每逢观音诞,总听到外婆和母亲说到观音庙上香求平安。观音诞似乎特别多,一年有好几回。她们说观音神通广大,所以诞辰也与众生不同。后来我才搞明白民间所谓的观音诞,其实是二月十九的观音诞、六月十九观音修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观音成道日。
农历新年除夕夜,我们从新加坡河畔附近的老家和左邻右舍一块儿散步到观音庙,再“借”了大香一块儿走回家。半夜三更,路上人少车马稀,闪闪香火,缕缕青烟,这段路走得格外悠闲。欠债不欠过年,心结也不拖过年,平时同屋共住所引起的摩擦与不快都在这一夜的说说笑笑声中消除了。咱们街坊邻里,一走就走了十多年。
农历正月二十六是另一个特别的日子,四马路观音庙大开“财库”和“富房”,让善男信女借红包还红包。借红包是讨个财运,但也有人是为了讨个吉祥与平安。到了隔年同日,借红包的人必须加倍奉还。
四马路观音庙在1895年重修,1984年重修扩建。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空袭新加坡,四马路也不可幸免。当时观音庙隔邻的几间房屋都被炸毁,四马路几乎被炸为平地,唯独观音显灵,庙宇安然无损,为观音庙增添不少神秘的色彩。
观音庙主殿内的主神像是十八手观音圣像。这座金碧辉煌的观音圣像,每十年镀金一次。在大年除夕的旺日,信徒有插头柱香的习俗。午夜十二时一到,等候多时的香客抢着把一柱虔心馨香插在庙前的大香炉上。他们相信能赶在大年初一第一时间插上头柱香,合家大小都会得到菩萨保佑,万事如意。
四马路地方小,不能跟牛车水比拟,但胜于“旧”,属于本地人,而非游客。多年来的除夕夜,我已习惯和太太两人在四马路感染一份温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百年如一日的观音庙,香火依然,不过奎因街菜市场没了,马尼拉街七层楼组屋早在1977年便落幕了,当年河畔的街坊们也各散西东,有些已经作古。一代新人换旧人,继承着除夕夜的传统,生生不息。
观音庙旁康和堂的龟苓膏已经成为太太和我这些年来团圆饭消化后的甜品,虽然食味比不上尖沙咀的海天堂,但已经足以让我们愉快入梦。
2 comments:
在早报网上新闻看到了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初一凌晨零时零分之后,
人们疯狂竞 ‘上头柱香’ 以求今年 ‘风调雨顺’ ‘横财滚滚’ 的壮观场面。
这钩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一个农历年除夕午夜前后数小时
明古连街,密驼路,滑铁卢街 一带的交通必定严重阻塞,寸步难行。
虽然我曾在教会学校渡过了中学时代(当时还没有 “初级学院” ),
但我从来就不相信任何宗教,宗教给我的印像并不太好,我总有一种
感觉,不论是寺庙,庵堂 或是 教堂,..... 它们都是 ‘财宏势大’,
‘富可敌国’,所做的都是 有进没出,只赚不赔 的无本生意,更令人纳
闷的是它们的收入须纳所得税或消费税吗?它们所拥有的产业有纳
产业税吗?.....
祈福?有时候我真的在想,古今中外,因宗教引起了多少战争多少
杀戮,罄竹难书!
宗教,它真实地反映了 “人” 的 贪婪 与 罪性。
宗教,多少邪恶假汝之名行之!
人有 ‘四’不尽 用尽人败亡 !
所谓 ‘四’ 就是:运势,福气,利益 和 智慧
势不可使尽
福不可享尽
利不可占尽
智不可用尽
做到了 ‘福’ 自在心中还用 ‘祈’ 吗?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