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04, 2010

乒乓圆

小小银球圆了世界冠军梦。感动。


冯天薇、王越古、孙蓓蓓、于梦雨、李佳薇都将进入体育历史名册。

第50届世界乒乓赛(2010 Liebherr World Team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女团决赛于莫斯科时间2010年5月30日下午一点开锣,中国队迎战新加坡队。在新旧交替之间,中国队核心人物王楠结婚退役,张怡宁结婚放长假。一代新人换旧人,主教练施之皓派出世界排名第四的丁宁,排名第一的刘诗雯和老将郭焱。两位世界排名顶尖球员都只有十九岁,初挑世界杯大樑,是名符其实的90后中国对垒80后新加坡。

第一盘,丁宁面对新加坡的冯天薇,前两局顺利以2-0领先,第三局在领先情况下遭冯天薇逆转。双方2-2战平后,决胜局比分胶着上升,冯天薇最后以11-9胜丁宁。

第二盘,刘诗雯带着压力上场迎战王越古,开局大比分落后,失掉第一局,第二局继续落后8-11丢一局,第三局虽然扳回一局,第四局未能取胜,中国队陷入0-2的险境。

第三盘, 郭焱以显著优势3-1胜孙蓓蓓。中国队扳回一分,发动绝地反击。

第四盘, 双方主力对决,冯天薇先胜一局,刘诗雯16-14扳回一局,第三局刘诗雯大比分落后,以 7-11输了第三局。第四局,刘诗雯顽强反击,6-4,7-5,8-6,9-7,一路领先,打成9-9,最后刘诗雯以11-9取胜,双方2-2打平进入决胜局。刘诗雯3-5落后,交换场地后打成4-9,7-10,新加坡来到了整场比赛的冠军点。

随着最后一个猛扣,冯天薇顺势兴奋地仰面倒地。新加坡女队创造了历史!

刘诗雯没有创造奇迹,输掉了比赛,也输掉了中国女队保持了八连冠的考比伦杯,为年轻付出代价。

“今天是蒙的,蒙的,真的是蒙的。”当新加坡队员相拥庆祝胜利时,主教练周树森却平静地坐在教练席上。要说68岁的老帅周树森是决赛中的“主角”,相信无人反驳。场上中新六名队员,除刘诗雯外,其余五人都曾受他指导,丁宁、郭焱是他在北京队的“旧部”,新加坡三将则是半年前的入室弟子。最后还是冯天薇道破玄机,“是他给了我们自信!”

胜利之后接踵而来的还是那个老话题:她们都是中国移民,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球员。我们需要移民穿上新加坡的球衣打天下吗?

想起2008年奥运会金银牌之战。星期五下午,我们放下工作,挤在电视机前,希望红粉军团打胜仗,缔造奇迹。虽然终极奇迹没有出现,但奥运银牌本身就是奇迹。那时的舆论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解不开移民结,另一方面又希望拿到金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两年后,大家以比较理智的态度来面对移民问题,虽然酸葡萄理论并没有平息,但整体而言尖酸的评语已经淡薄许多。从我父辈那一代追源溯流,新加坡本来就是个移民构成的社会,日战时期他们甚至把新加坡当成他们的国他们的家。我们不妨改变心态,调整角度来面对世界性的移民浪潮。王越古流落日本十年,冯天薇因伤被逐出中国队已有七年,孙蓓蓓、于梦雨和李佳薇都不是一线球员,国家队没她们的份。新加坡是一个筑梦的平台,为野百合提供希望(Hope),缔造圆梦的春天。

在新加坡还有华校的年代,乒乓一向来都是传统华校生钟爱的体育活动,我念中小学的时候学校四楼有一间乒乓室,九张乒乓桌让我们尽情挥霍青春。除了平日下课后拍拍打打之外,每个星期六的统一测验,草草交上作答卷后便往乒乓室涌去,直到校工三催四请为止。

当年新加坡的乒乓体育会如南洋商报、万年高、新学联等曾经为新加坡栽培了东南亚知名球员如谢崇文、陈开国、黎仕汉、高丽萍和金美环等人。金美环六岁开始认真打乒乓,1985年,18岁的金美环为新加坡夺得首面东南亚运动会乒乓金牌(第13届,曼谷),包办个人与混双冠军。四年后,黎仕汉与高丽萍再为新加坡夺得乒乓混双金牌(第15届,吉隆坡)。
金美环 Patricia Kim

被广泛接受为狮城媳妇的井浚泓是近年来第一代乒乓移民,1990年代来到新加坡,为乒乓队注入生气。她的队友有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高丽萍和陈佩芬,以及年轻的李佳薇与张雪玲。井浚泓在退役后加入教练团,是刚夺标的国家女队副教练。

井浚泓

陈佩芬

数四十年前后本地乒乓球坛人物,还是那句老话: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