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08, 2013

新柔华人一线牵 --- 陈厝港感天大帝

2012728日,跟博物馆义务导览员结队到柔佛“挖古”。在地不老河附近绕过班兰新村,来到柔佛第一个百年港区陈厝港

(柔佛第一个百年港区陈厝港,2012)

(陈厝港,地不老河,2012)

柔佛的港区与新加坡有一段渊源。早在18世纪,华人已经在廖內群岛从事甘蜜Gambier)的种植。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新加坡已经有20个甘蜜园。甘蜜与胡椒是主要的出口经济作物,甘蜜的枝叶在锅里熬煎后,可用作皮革和布匹的染料。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纺织业和皮革业发达,更直接刺激了甘蜜的经济价值。至于甘蜜烹煮后的废料可用作胡椒的肥料,因此甘蜜与胡椒以并种的方式栽种(约101)可提高生产力,节省许多员工,为园主节省开支。

(甘蜜 Gambier. 图片来源:萧开富)

(种植六个月的甘蜜园。图片来源:萧开富)

1836年,新加坡有250个甘蜜园,面积2350亩;到了1848年有800个园丘,面积26834亩,产量30922担,占新加坡农作物的75%

甘密需要大量来自土壤本身的肥料,最多只能顶上二十年,肥料耗尽后,就必须开垦另一个园丘。甘蜜园就这样向新加坡市区(南部)以外的东、西和北部蔓延开来,林厝港、蔡厝港、杨厝港等都是19世纪中叶在北部河流设立的港区。当时除了这三个还保留至今的港区之外,还有已经消失的曾厝港、刘厝港、陈厝港、巫许港等,都是甘蜜园的遗址。

(1851年的新加坡‘港区’)

新加坡地方小,无法长期维持甘蜜种植,19世纪中叶,在新加坡花柏山下的天猛公村落驻扎的天猛公伊布拉欣Daeng Ibrahim)决定将新加坡河流的港主制度带到柔佛,于是发出港主证,吸引大批在新加坡打拼的华工尤其是潮汕人前去开荒。18441022日,陈开顺取得地不佬河的地契,开发陈厝港。1846年,有四千名义兴公司私会党徒离开新加坡到柔佛重新创业。不过,柔佛的港主制度的雏形可能比陈厝港还早,最早的一份港契(Surat Sungei)在1833年颁发给史古台河(Sungei Skudai)的港主。


(陈开顺取得地不佬河的地契,开发陈厝港,他的神主牌供奉在灵山宫。2012)

1830年代至1919年,港主制度缔造了柔佛的繁华。天猛公伊布拉欣的后裔得益于先人的远见,成为柔佛苏丹。伊布拉欣的儿子阿布巴卡(Abu Bakar)成功地周旋于柔佛华工设立的义兴公司与英国人之间,打造新柔佛,被誉为现代柔佛之父。

甘蜜业从新加坡移入柔佛,其实也带动了两地的经贸发展。清朝李钟钰的《新加坡风土记》写道:“叻地商务以胡椒、甘蜜为大宗,岁必售销数千万元,然皆出自他岛,叻盖聚货不产货也。” “甘蜜,由华商公举,经柔佛国王谕充。自柔佛以上各国港口繁多俱产甘蜜,华人之散处各港者,实数十万人,大多占地为园,雇工种树名曰园主。每一港推园之最大者为港主。叻中富豪设号各港,以收椒蜜。” “潮商多业椒蜜”。

地不老河畔的陈厝港创建了三间庙宇:灵山宫、天后宫和天尊宫,据说比起在新山市区的柔佛古庙还要古老。天尊宫供奉的是感天大帝。据大马星洲日报记载(2006216日),当年陈开顺带人来陈厝港垦荒,森林里有猛虎,地不老河上有鳄鱼出没,他所帶來的人都不敢入山。于是陈开顺从中国带来另一批敢于冒险的客家人前来垦荒,供奉持刀踏虎的感天大帝,镇守港口。

(灵山宫)

(天后宫)
(天尊宫)

根据对华人庙宇有丰富研究的萧开富(他是我们的义务导游)和他后来在《星洲日报》的解释(2013224日):


面对河流的鳄鱼、山林老虎或毒蛇猛禽等危及性命,港主及华工们从原乡或其他地方请神明香火建庙奉于港内,以求神明显灵庇佑平安。这时期,柔佛境内成立的感天大帝庙,几乎都与制服猛兽有关。


陈厝港天尊宫的创建,据传因陈厝港在1844年开港时是芭地,猛虎、蛇什么都有,地不佬河鳄鱼经常出没为害,开埠后几年,居民便在河畔旁建立一座亭子,安置神坛,请镇港之神感天大帝,保佑渔船的安全。

从峇珠巴辖永平市往巴力安宁至巴力士隆方圆约27公里内,虎患的猖獗竟使拓荒者请来天后圣母、洪仙大帝、感天大帝以镇压虎患。巴力安宁港脚的天后宫,原是感天大帝庙,据传当地许多老虎肆虐,四处吃人、伤人,于是当地居民就到永平的天后宫去奉请来镇压。后来经过乩童的指示,由妈祖坐上正位,庙名易为天后宫,配祀神灵仍保留感天大帝,天后圣母到此之后,老虎也有销声匿迹。

柔佛东南部的边佳兰,在1970年代之前还是野兽出没的地方。据当地居民口述,早年,当地人要进山砍材、割胶,会到四湾岛青山庙向感天大帝祈求不被老虎、黑豹等野兽攻击和工作顺利。另外,曾有老虎跳进居民畜养猪只的猪笼把大母猪叼走啃噬,被猎人打死的老虎在四湾岛大街上分尸售卖给当地人。

民间信仰上,感天大帝与白虎神的奉祀有密切关联。如新山市郊三善宫和淡杯天后宫,有提示信徒奉祀白虎神前,需点香敬奉白虎神上的感天大帝,探其原由,因感天大帝是白虎的管理者,白虎不能到处祸害人间,只能为信徒消灾解难。

港主时代创立的感天大帝庙宇,其成立年代背景、建庙传说,随潮汕移民到新柔的拓殖山林、镇压猛兽有关。如潮汕民间传说感天大帝(伯益或伯公)主持开山辟路、制服“山中王”老虎,故有俗语说“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此外感天大帝的神像造型多为白须慈祥老人、持剑或持九节鞭、骑虎或脚踏虎皮的雄姿,可间接看出与镇压老虎(老虎也可代表猛兽)的神缘关系。

关于感天大帝的信仰,可能源自中国潮汕。伯益公,尊称感天大帝,由于潮州话伯益与伯爷相近,一些崇拜者还将伯益公(专管山泽之神)与伯爷公(专管土地的福德正神)混为一谈。

(柔佛游神:感天大帝出游)

据《辞海》记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伯益,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虞者,古时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泽之职。伯益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禹之子启即继皇位,伯益与启发生争夺,被启所杀;一说是伯益推让,启才继承皇位。

伯益在古代掌管山泽之职,辅助大禹治水有功,他既然做不成皇帝,后人就奉他为山神伯爷,让他在民间继续保护山泽,村民也会修建感天大帝庙,俗称伯益公庙。伯益公端坐在宝座上或骑在老虎身上,手执宝剑,为山民巡山,保护山利。山中老虎都归大伯爷管束,老虎没经大伯爷点头,都不敢食人。如果老虎偷食一个人,大伯爷就在老虎耳朵上,割下一个缺口作记号,以示警告。

有感天大帝坐镇,难怪鳄鱼猛兽都得退避三分,让陈开顺等义兴兄弟好好开港了。

相关链接:
新柔华人一线牵-地不老河畔陈厝港 Kangkar Tebrau
东南亚海盗 Piracy
洪门弟兄(2 of 7)- 义兴、佛缘
洪门弟兄(5 of 7)- 甘蜜
洪门弟兄(6 of 7)- 新柔华人一线牵
洪门弟兄(7 of 7)- 传说
小坡两条街Tan Quee Lan Street,Liang Seah Street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德国旅行家Ida Pfeifer 女士曾在1847 年到过新加坡,她在游记中提到新加坡的甘密业时指出,甘密树约高2公尺,以叶为商品,先把叶放在铜锅中熬到稠密,取出浓汁倒在木器中,晒干后,
割为8公分长一块,最大用途是染料,输往欧洲.

Reference: Pfeiffer,Ido, "A women’s journey round the world".

凤麟

KL said...

谢谢大兄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