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6, 2021

李曼峰:开创洋为中用的南洋画风 (Lee Man Fong)

南洋风格美术


1952年,在华中校长郑安仑的支持下,华中四位美术老师陈文希、刘抗、锺泗滨、陈宗瑞,结伴到印尼峇厘岛旅游写生。一年后,四人在新加坡联合举办《峇厘之旅作品展》,此后逐渐形成展现南洋风貌的艺术语言—“南洋画派”、“南洋画风”、“南洋风格”等,奠定他们“四大先驱画家”的地位。1950年代来到新加坡的张荔英则被誉为“南洋画派的女先锋”。

追溯起来,日据时期被杀害的张汝器早在1920年代已经将南洋风情融入绘画中,1930年代的油画不乏南洋风,包括苏门答腊风土民情的创作。

早在19世纪,西方画家已经到峇厘岛寻找南洋的创作灵感,比利时画家Adir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es 长期居住在峇厘岛,他的创作与峇厘岛作品都对“四大先驱画家”有一定的影响。

(比利时画家Adir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e: Temple Festival in Bali。)

另一位在“南洋画派”形成前,已经将南洋风情尽情地融入画中的,是以峇厘为创作题材的李曼峰

2010年,李曼峰的画作《峇厘民采》在香港拍卖,以超过400万新元成交。2019年的成交价为518万新元。就画价而言,东南亚画家无出其右。

“画伯”


李曼峰(1913-1988)掌握油画与水墨画的技巧,在东南亚画坛里拥有独特的地位。他的身份特殊,对祖籍国中国、成长地新加坡,以及让他拥有荣誉的印尼都有浓郁的感情。李曼峰在中国广州番禺出生,三岁时全家移民到新加坡,先后在养正学校和圣安德烈学校受中英文教育。在养正念书时,受到岭南派画家梅雨天的指导,国画的造诣深厚,奠定他日后成为东方风格油画先驱画家的地位。徐悲鸿称他“才艺使人动心”。

李曼峰在新加坡以广告设计为生,绘画生涯的高峰期在印尼度过。他19岁时移居雅加达,1943年从日本军事法庭监狱被释放出来后,与后来成为印尼独立第一任总统苏卡诺初识,两人成为欣赏艺术的挚友。

1960年,苏卡诺亲自核准李曼峰加入印尼国籍。苏卡诺奉他为“画伯”,“伯”是印尼人对長輩的尊称,“画伯”有国宝之意。李曼峰被任命为总统府画师及藏画主管,也就是俗称的“宫廷画家”。他为苏卡诺画油画肖像,出版苏卡诺收藏画集。他独特的画风使到印尼艺术更添华彩,因此深受印尼人民的喜爱。

1955年,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史称万隆会议,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周恩来、廖承志、陈毅等人。42岁的李曼峰以《南洋》画报记者的身份出席,首次目睹祖国领导人的风范,满怀激情地画下《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席上》。

李曼峰被视为印尼画家,也被视为新加坡画家。作为中国南来的华人画家,李曼峰一直保持着跟中国的紧密联系,包括万隆会议隔年,率领印尼华侨美工团访问中国。

(李曼峰:万隆会议。图片来源:互联网。)

表达民族性


李曼峰在1932年移居印尼后,接触到荷兰学院派的画风。二战后,李曼峰获得荷兰奖学金,到海牙学画。当时印尼画家协会曾经在荷兰海牙举行画展,被批评为缺乏印尼特性,抄袭西方。李曼峰意识到,必须通过个性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性,作品也应该表现出东方的风格。于是,李曼峰朝两方面着手。

材料方面,李曼峰舍弃粗纤维画布,改用就地取材的平滑的硬木板,保留木板的原木色。

题材方面,李曼峰描绘东南亚常见的人物、山水、动物。他善用线条,下笔随性柔和,色彩浅淡,强调艺术和谐。他的峇厘画作格外出名,富有艺术价值。

(李曼峰:峇厘岛风情。摄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李曼峰的自画像中,画家坐在画架前,手上拿着彩色盘,西方典型的人物塑像包围着他。这些塑像在画室中是挺常见的,用来研究人体。右上方的雕刻背部已经破了一个大洞。李曼峰将破裂的痕迹画得十分精细,显示他受过西方学院派训练,学画人体是重要的习画过程。

画的前景有两种花卉,一种是百合花,另一种是菊花。西洋画常见到百合,菊花则少见。不过东方的绘画,尤其是中国的水墨画中,菊花是很普遍的。中西文化合并凸显了画家的文化源头。白色的百合和黄色的菊花则表示这些花朵是新鲜的。

(李曼峰的自画像。摄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1941年,李曼峰与徐悲鸿在新加坡江夏堂见面。徐悲鸿为李曼峰出版画集写过长序,对他推重有加:“英年大志,才气纵横……其观察忠诚作风雄肆,其取材新颖而抉择有雅趣……汇揽众美,古人之所难能。”

徐悲鸿慧眼识英雄,早就看出李曼峰是大将之才。李曼峰并没有辜负徐悲鸿的期望,成为“一代宗师”。

晚年


1967年苏卡诺倒台时,印尼政局动荡不安,李曼峰回来新加坡定居。1984年李曼峰在武吉知马住家附近散步时突然晕倒,证实患上肾功能衰竭症。

对于出生地,成长与发迹的地方,他曾感慨地说:“中国是我的出生地,新加坡是我的第一故乡,我的童年和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印尼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我获得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与成就,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这三个国家友好和强盛。”

去世前一年,李曼峰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举办最后一次画展,筹得的十万元义款捐赠给新加坡肾脏基金会。

1988年,李曼峰在雅加达去世。

主要参考资料
1. Fiona Tan, “Lee Man Fong”, Singapore infopedia, https://eresources.nlb.gov.sg/infopedia/articles/SIP_2013-05-06_095744.html accessed 10 June 2020.

2. 郭建超,周雁冰,《东南亚现代美术》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年,ISBN 7-80746-031-8/J-660。

相关链接
徐悲鸿与珊顿总督
小小世界 It's a small world
无阶级分化的新加坡?
先驱画家与国家认同感:施香沱与陈宗瑞 Singapore's Pioneer Artists: See Hsiang To & Chen Chong Swee
见山
从养正学校谈起-百年前的新加坡广东人

1 comment:

Unknown said...

他的绘画比较特别,也许是我少见多怪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