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2, 2010

从1949延伸......(十九)泰麟之劳动公园

The past never really left us. It merely grew with us.

把泰麟和阿峇(岳父)凑在一起,共同的话题围绕在新加坡河畔和旧加冷机场的生活。

新加坡河畔是因为两人都在那儿贡献过最青春的岁月,泰麟在河畔德盛印刷所当印刷工人,阿峇在华商旅店搬运行李。多年以后因为儿女谈婚论嫁对亲家而聚首,见面第一句话免不了“原来是你”!世界真细小。

(Hill Street, 1975. 店屋在1985年左右拆除,现在是双向车道 )

阿峇在旧加冷机场住了一辈子,当年每天骑着铁马,沿着独立桥来到河畔“马打厝”,黄昏反方向,越过加冷河口不远处就是家了。泰麟的记忆则停留在旧加冷机场一带的加冷公园和加东北。

1950至1960年代在独立桥加冷那一端的加冷公园,也叫劳动公园。沿着蒙巴登路往大海的方向走去,不远处还有一片周末郊游的快乐园地,叫做加东北。加东北其实是沿海的Katong Park,不允英语的粤籍人士把Park称为北,久而久之便成了加东北。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年轻人结伴去加东北游泳,海滩就在Fort Road 与ECP交界处,ECP就是茫茫大海。想象一下在高速公路上游泳,感觉应该不错吧?今天的加东北是个宁静安详,几乎被遗忘的小角落。在劳动公园和加东北之间,还有一个阖府统请的欢乐园(Wonderland Park),坐落在今天的Kallang Leisure Park前那个超过600车位的巨型停车场。


(Wonderland 欢乐园,c.1970s)

劳动公园是新加坡第一个国际民航机场(加冷机场)的所在地,今天的Old Airport Road是当年加冷机场的飞机跑道。加冷机场的落足点加冷盆地原是一片沼泽,填土后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随着战后航空业急速发展,1955年Paya Lebar Airport取代加冷机场的位置,加冷机场在独立桥落成的前一年接待最后一批宾客,结束短短18年的历史使命。

(Kallang Airport, c.1940s)

加冷机场还是有迹可寻的,除了Old Airport Road之外,加冷机场的搭客大厦后来由人民协会接管,直到2009年,如今空置着。加冷机场的停机坪是拆除中的国家体育场和室内体育场的所在地。国家体育场就建在劳动公园这片土地上。

(劳动公园牌坊,c.1960)

以那个年代的标准来衡量,劳动公园最出色的景点有三:入口处那道牌坊,上书 ‘劳动公园 ’四个正楷大字,浩然大气,在夜色中特别夺目;广场中央有个水池,为孩子们提供非一般的免费娱乐;广场有个小舞台,作为文娱活动和露天电影的消闲场所,除了放映过香港长凤新(长城、凤凰与新联)的影片之外,舞台上也曾经飘扬着国家剧场合唱团、国家剧场华乐团、人民协会合唱团与人民协会华乐团的民歌民乐。



(劳动公园,c.1960s)

或许劳动公园的存在还有另一番鲜为人知的精神面貌。顾名思义,那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乐园,那是为劳动人民带来健康精神文明粮食的公园。当劳动公园在新加坡历史上不存印迹的时候,失去的是曾经拥有的精神文明。

泰麟沉思片刻,说其实也不能说是失去,对现代人而言,他们不曾拥有过劳动公园,既然不曾得到过,又何来的失去?对曾经见证过地标的兴起与灭亡的一代人而言,通过缅怀的方式来诠释曾经拥有的年华,来得快去得更快,还来不及消化便已经无影无踪,比一代人的生命还要短促。不过过去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在记忆中跟一代人一同老去。

至于照片中在加东北郊游,潇洒飒爽的一群人,似乎只剩一两人了。

 

(加东北,c.1950s)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You are so wro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ir port is Selatar Airpor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NNG_CBzm8

KL said...

Seletar Airport was built as a Royal Air Force station (RAF Seletar) although it was subsequently used as civil airport from 1930 onward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ivil airport in Singapore is still Kallang Airport. There is nothing wrong of “新加坡第一个国际民航机场(加冷机场)”in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