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02, 2010

从1949延伸......(十六)泰麟之上茶楼

约了泰麟饮茶。牛车水一带的红星酒家,早晨也做门市。上世纪七十年代跟泰麟喝早茶,多数在牛车水摩士街(Mosque Street)的大东茶楼。年少时搞不清“摩士”的由来,后来才明白在大马路那头有一座淡米尔回教堂(Masjid Jamae,Jamae Mosque),1826年落成,百余年来和毗邻的兴都庙在华人聚居的地方兼容共处。摩士就是回教堂(mosque)的音译。

至于牛车水,莱佛士在1828年的城市计划中,将新加坡河南部划为华人居住区。牛车水大致上北临新加坡河,西至新桥路(New Bridge Road);南至麦斯威路(Maxwell Road)和哥打亚逸路(Kreta Ayer Road),东到丝丝街(Cecil Street)。牛车水之称为牛车水,因为原本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来清扫。

六七十年代初期的茶楼是名副其实的三盅两件,午间还办喜筵寿庆。八十年代牛车水逐步转型,泰麟和我转移阵地,到戏院街的新南唐茶楼续缘,直至九十年代初,新南唐落幕为止。

大东酒楼1928年创业, 经历了殖民地、日战、新加坡建国与独立等不同时代的冲击, 仍然屹立不倒。牛车水转型后重新执业,从摩士街迁移到史密斯街(Smith Street,当年的中文译名士敏街是不是文雅多了?),精致美味的菜肴, 创造了82年的大东美食传奇。

共产党解放中国前夕,泰麟离开乡下,来到新加坡。后来虽然搬到岛国的东部,生活的记忆离不开牛车水,数十年如一日,经常回来走动。

如果说第一波中国移民出现在十五世纪明朝年间,成为土生华人,第二波移民可是波长莫及,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闭关,横跨两个世纪。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断层之后,移民潮在九十年代重新出发,五湖四海,不再局限于广东福建等南方城市,掀起了澎湃的第三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泰麟是过来人,他们那一代移民落地生根,与各族群打成一片的经验,或许可以作为今日华社的历史借鉴。

普洱的浓浓茶色唤起泰麟浓浓的回忆。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展示的时光隧道,沧海桑田,更挑起泰麟的自豪感。

当年放眼望去,大家的移民身份大致相同,差异只是时间的深浅。人在异乡求存,像风筝般情牵一线,在翱翔中充满变数,脆弱无常。风筝线连接到生活的源头,通过身在异乡的同乡人,结下血缘地缘业缘。自力更生加上江湖义气,打造出今日的新加坡。

度过135周年的李氏书室、狮团比会馆年代更悠久的鹤山会馆、结业已有三十载的印刷工会,都是泰麟的泉源。当年谋生求存远远超过人文意识,或许正因为没有刻意雕琢,反而能够自然而然地入乡随俗。

现代人的知识水平高,思考层面更广泛,还有无孔不入的手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介,随时随地可以倾诉解忧,传统的结缘方式已经逐渐失去意义。不过一方水土一方情,能够花点心思,融入当地民情,自然会生活得更加愉快。外地朋友离开熟悉的土地到岛国安身,已经迈开了一大步。岛国有好多人协与民间的社交场合与联谊活动,或许大家可以先存结缘之心,迈开第二步,从而广结人缘。

上过茶楼,泰麟轻松步行到会馆去了。望着泰麟年近八十的背影,经历过时代变迁,也与陌生的移民朋友们建立友谊,之间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情归何处是一个决定,他选择了生活的源头。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60多年前,我随着长辈们时常到摩士街的大东与南唐,大华戏院旁的南天等酒楼,还有广合源街口的和合面家打牙祭,
忘不了大东,南唐和南天每年的月饼,仿如昨天,如今沧海桑田,青山是否依旧在,人事肯定已全非!

....... said...

最近认识了大东的前东主(大东已经卖了给肥仔荣)梁少逵,原来早年单边街也有间大东。

和合面家的水饺面我也很喜欢,但必须等父亲在广合源街打麻将手气顺。和合的价格偏高,但一流。现在吃不到这种古早味。

Anonymous said...

说到数十年前这些茶楼的特色,我印像中大东与南唐的顾客主要为'工人',以广东人居多,
进食的时候大多高谈阔论,非常吵杂,很多不是坐着吃而是蹲着,更恐佈的是只要你一'摆'好位,
不必你要求点菜,'伙计'立即就会上茶和来好多笼点心放在你面前,吃后算账还钱,剩下的'收回'?
每一样点心可都是'巨无霸''包'你吃得饱饱后才开工。
多年以后,随着振瑞路的'红星'开张营业,局面才为之一新。
我醉心于和合的'鸡丝面',很贵但很好吃。后来我又多次光顾了在'新世界'对面一间大酒店旁的'和合面家'
贵,好吃。然而不久后它却收盘了,此后和合面家也仅存回忆,令人无限琬惜。

....... said...

和合的鸡丝面,大东的大包我也颇喜欢。

父亲吃包总是将整个包的包皮去掉,原来他曾经在大东见到食客东摸摸,西摸摸,每个包都摸遍了。企堂将这些吃剩的包收了,给下一位客人送上。有时不小心掉到地上,捡起来给下一位客人。日后有了“心理恐惧症”。

对比两个不同的时代,食客行为与楼面卫生上有了大跃进。过去啃过的蒸排骨,吃不完的叉烧包烧卖都往地上丢,企堂收拾桌面同样将食物残渣扫到地上,下一位客人坐上来。

最近在海南岛的农村餐厅感受到了相同的情况。

文明如何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知易行难。

Anonymous said...

说到点心,自从振瑞路的红星开门之后,各种点心放在点心车上由侍应推着穿梳于各客桌之间,吃客选择自己的喜好,
侍者在纸上昨一记号,离开时根据选取的数量还钱。比前大东和南唐的作法卫生程度大大的提高。
近年来多次到香港过境旅游,由于当地租金与人工急剧上涨,多数酒楼改为接受雇客在纸上钩选奌心,现点现做,
节省了不少人力。点心的种类也千变万化,日益增多。数十年来的改变,在竞爭淘汰的大潮之下,令人无限唏嘘!

Anonymous said...

说起 “大东” 和 “南唐”,钩起老人记忆的还有它们两家的 “月饼”,话说每年
中秋节前的最少一个月左右,两间酒楼的茶市 ‘停业’,专注与月饼的生产,
在50/60年代,新加坡的月饼不离大东和南唐,南天几家,选择不多,可以
想象:以茶市关闭为代价,如果不是月饼的利润丰厚,在商言商,值得吗?
至于文中提到 “移民” 的话题,第一代的移民一般上是痛苦的,除非你幼年
到国外留学,然后工作,然后取得身份;否则,就算你 “腰缠万贯”,但你原
居地的学历资格与经验往往不受承认,不同的游戏规则(法律),英雄无用
武之地,苦闷,“虎落平阳” 啊!
当然,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人甚至重新进入当地的大学,取得受承认的资格,
从头开始。那为什么要移民,说白了,为了自己的自由与尊严,为了更美好
的气候与环境,更为了自己的下一代的前途,.......
也许移民就像移植一棵树,越嫩的树苗越小的树越容易,要移植一棵百年老
树,可能吗?谈何容易呀!

Anonymous said...

从 虾饺 烧卖 鸡包 等点心 到 鱼翅 燕窝 鲍鱼 等大餐都是广东人的最爱,
也是重大节日不可或缺的应节佳品,‘穷风流 饿快活’,不论家境多贫寒,
逢年过节,一番铺张浪费,‘打肿脸皮冲胖子’,在所难免。
然而,事实上,是不是真的越昂贵越稀有的 ‘珍品’ 就越有营养,越能
‘延年益寿’ ?我不知道,但是这将近叁拾年在国外生活,我发现洋人一
般 ‘吃’ 得简单,他们喜欢 ‘生菜萨拉’,半熟的牛或羊或鱼 排或汉堡,
然而一般上他们 男子的身材比华男健壮 女子的身段比华女高挑。
退一步说,最注重养生与保健的历代中国叁佰多位帝皇之中,能活过100
岁的仅仅1位,能活到80-89岁的不过5位,能活到70-79岁的11位,能活
到60-69岁的30位,超过总数的50%活不到50岁。
‘山珍海味 丰衣美食’ 果真能令人 ‘万寿无疆’ ?我怀疑 !

Anonymous said...

对了,必须补充一句,历代帝皇之中还真没有一位享年 90-99岁的。
也必须提醒在亚洲被奉为 ‘山珍海味‘ 等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可不一定
受到认可,基于对频临绝种生物与环境的保护,也为了当地农业与
畜牧业的安全,任何 鲍参翅肚 包括 象牙制品,木雕等都被禁止携
带入口,在许多西方农业与畜牧业大国机场的严厉检查与管制可能
大大的超出一般新加坡人的想象。切莫心存侥幸 以身试法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