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新加坡潮剧余韵——纸影戏

作者:黄坤浩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中文导览员

2015年三月农历初春时节去潮汕寻根。一路上,导游小吴忙于应付我们八个人所提的潮汕文化与美食等问题。对潮州纸影戏一项,也难不倒他。他说所谓纸影戏,是铁枝木偶戏的俗称。晚清以后,揭阳县十分盛行。纸影戏表演时,台内仅有五、七个人,包揽了生、旦、净、丑各行角色,又唱又念兼打鼓乐。导游小吴念了一句诙谐谚语,“手打鼓、脚打锣、口唱歌、头壳撞深波(大罗)。”生动地描写了纸影戏的前后台演出时的有趣情景。

铁枝木偶戏又为何叫纸影戏呢? 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纸影戏是用皮革或纸板平面雕刻成各种人物形状,透过灯光在棚窗纸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将原皮革或纸版平面雕形改为木偶立体造型,木偶背部和两手各穿一根铁线,以供操纵表演。纸影改为木偶,但潮州人仍称为纸影戏。”

但是,我印象中的新加坡纸影戏不是这样的。记得第一次近距离观赏纸影戏,那是上世纪50年代吧,我刚上小学。我们一家人从坡底到淡滨尼乡下出席大表哥的婚礼。那天傍晚,姑妈在亚答屋前的椰林下大摆宴席,宴请很多村里的邻居。热情的邻居们还为大表哥请来了一班纸影戏,热闹极了。姑妈可乐得心花怒放。然而,不说你不知,邻居们是凑钱付戏班酬金的,这一来姑妈收到的红包钱自然少了许多,还要给大约十个男女唱戏的艺人提供饮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那天晚上我好奇地注视那些男女艺人唱戏的表情。艺人们没化妆、不穿戏服,坐在椅子上,围着一张圆桌,一边唱戏文一边敲锣打鼓,也有的一人兼打几个乐器。那个有趣的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可就没有人耍弄铁枝木偶。

就是那一次之后,我再也没机会看到新加坡纸影戏,以为纸影戏在新加坡已成绝响。直至2015年初加入“新加坡潮州人网”, 从众网友的交谈中,才得知新加坡的纸影戏并没消失。七十年代,纸影戏还很吃香,中元节时,一天可演出两三台。从前,家里办喜事,店铺开张,过年过节,酬神庙会,都有人请纸影戏班到菜市场、寺庙或主人家献艺,毕竟一班纸影戏的酬金比一台大戏便宜。阔气的商家还请来两班,同时同地斗戏,观众还可以现场打赏。班主收到赏金后,即刻把打赏人的名字和金额写在长长的红纸条上,然后高高贴起来。这个打赏的方式,行内叫“加冠”。打鼓的一看到有人“加冠”,就带头敲起“加冠”音乐鸣谢。唱戏的就越唱越精彩,斗戏的气氛马上鼓动起来了。可惜当年的街边热闹与精彩已不再。

如今仅存的纸影戏大约有五六班,比较活跃的是“新荣和兴潮音”与“新怡梨兴潮音”。一年只演唱二十几场,演员已不能把唱纸影戏当正业。尽管如此,唱戏的都很投入,虽然坐着,仍有动作。其实部分演员是已经解散的前潮剧戏班的职业演员。可喜的是,现在唱纸影戏的有年轻人参与。在“新加坡潮州人网”不时有粉丝上载现场演唱的实况,确实是另一道叫人惊喜的人文景象。

(纸影戏。图片由“新怡梨兴潮音”提供)

导游小吴听了我反映新加坡的纸影戏, 惊叹潮州的铁枝木偶剧团(纸影戏)传到新加坡后,竟然演变成没有木偶的纸影戏。他说潮汕有业余戏曲爱好者在公社唱戏自娱,但与新加坡的靠唱戏谋生的性质不一样。根据我的观察,潮汕的铁枝木偶戏是跟着潮剧于一百年前传入新加坡。由于市场、制作费用与人才的限制,本地的潮州铁枝木偶戏班为了生存,不得不改以无偶的纸影戏继续营生。这个成本较低的曲艺演唱方式也是潮剧戏班淡季时维持生计的副业。这个新加坡仅有、独特的纸影戏,后来也叫清唱班,居然跨越了至少六七十年,艰难地支撑着,可谓奇迹。时代变迁,潮起潮落,随着职业潮剧团一个个走入历史,但愿纸影戏(清唱)能够绝处逢生,将潮曲艺术继续传下去。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