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07, 2022

东南亚唱片公司Tang Nan Ah Company

随着数码唱片的涌现,新加坡仅存数间实体唱片店,其中一家是在珍珠大厦底层的东南亚唱片公司。

东南亚唱片公司于1953年成立,坐落在禧街137号店屋30余年,直至禧街的店屋被拆除。东南亚灌录过粤语、琼语、厦语、马来语唱片,但主要的成就是成为本地的非正式潮剧中心,推广高水平的传统潮剧。


东南亚唱片公司,禧街137号。图片来源:互联网

当中国处于毛泽东时代,东南亚跟香港的潮剧团合作,录制多张潮剧唱片。中国进入邓小平时代,东南亚走入潮汕地区,将当地的潮剧艺术引入新加坡。其中包括:香港新天彩潮剧团《五子挂帅》,香港韩江潮剧团《五凤楼》,香港昇艺潮剧团《赵少卿》《三闯宫》《留春苑》,广东潮剧团《柴房会》《庵堂会》《包公赔情》,揭阳潮剧一团《铁面县令》,普宁潮剧一团《孟丽君会苏映雪》《猫儿换太子》《吕后篡权》等。

 

地方戏曲曾经是本地人的精神粮食

地方戏曲是老一辈本地华人的精神粮食,最常见的是搭起戏棚演酬神戏,街坊邻里一早就到现场霸位。一些较长的剧目往往演到深夜才结束,但大家都不介意大锣大鼓下的生活。

水仙门的街边戏棚主要在新加坡河畔和振南街,演出的是潮州大戏。振南街演戏的日子,禧街吊起红黄蓝绿的钨丝灯,振南街出现打着大光灯的街边小贩,为居民带来节庆欢乐。

维持戏班的经费不菲,1970年代中叶开始,大戏逐渐由歌台取代。歌台以流行歌曲取胜,服装多样化,比传统戏曲更有人气,主办方当然乐见其成。更主要的是歌台运作成本较低廉,歌手以跑台性质到处去,也就是现代所谓的freelance,台主的班底费低廉多了。

 

与唱片业者为邻

我住在禧街141B,东南亚唱片公司只隔两间铺位,跟其中一名职员在同一层楼做了几年邻居。

话说1975年底,尾房的雪姐年事渐高,决定收山不做裁缝了,业主将房间出租给在东南亚工作的吴耿章,用粤语来念就是唔紧张,其实是个急性子,做事情十分紧张。他的急性子深受东南亚老板的赏识,将店铺交给他管理。

吴耿章是客家人,粤语带着浓浓的外乡音。他特别喜欢看足球,马来西亚金杯赛疯狂的年代,星期天清晨5点便来拍门叫我起床,跟他去国家体育场排队帮街坊们买票,那时候每人限买4张票,而且场场爆满。

隔壁139号的海棠公司曾经做过唱片门市,我读小五的时候,同学吴财明说这是他父亲的店,他还特意带我走进去,职员都对太子爷毕恭毕敬。

附近还有先公司(Sing Co.)、东方(Oriental)和广声(Kwong Sing)唱片公司。多年以后,我的淡滨尼住家的邻居陈财荣透露,他是广声的营业经理(1960-1970),后来跳槽到Borneo Records

 

计划赶不上变化

科技的变化对全球唱片业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本地面对同样的处境。

黑胶唱片与卡带由上世纪80年代冒起的光碟(CD)所取代,1988年左右,CD的销量已超越传统黑胶与卡带,但被21世纪初的MP3击退,应验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说法。

CD20年黄金时期,新加坡出现许多CD零售店。较大型的有90年代冒起的连锁店CD-RAMA,霸级唱片行美国的TowerRecords和英国的HMV,不过这两家外国企业分别于2006年和2015年关闭本地的店面。

MP3因互联网科技成为新主流。随着WIFI覆盖率广,上网速度快,电脑和手机的储存量大增之后,人们对听音乐的习惯出现很大的改变。现在的歌友亦不像从前,为了一首歌而购买整张唱片,而是上网购买单首歌曲。

CD同时期曾经出现过激光唱片,但由于价格过于昂贵而无法普及化。

 

Philips Sony 联手为CD铺路

你知道吗?CD中间部分的小孔,跟古老的荷兰一毛钱币一些大小。

根据BBC网站2019312日的文章 History of the CD: 40 years of the compact disc 1979PhilipsSony几乎同时发明结合光学与数码运作的CD,两大音响科技巨头合作,联手设定规格,为日后普及化的CD铺路:CD的形状必须是圆形可储存数码的薄片,储存量为约80分钟音乐,置入CD机内大声播放。

三年后音乐CD正式推出市场。25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全球已经售出2000亿张。

步入千禧年,苹果电脑推出iTunes,让顾客上网购买歌曲,并且可将播放单储存在电脑里。新的消费模式带动时代潮流,2008年,音乐流网站Spotify 开始启动,网民可以收听无限量音乐。今天已有约63%的听众通过音乐流网站收听音乐,Spotify收集的歌曲达910亿。

5G网络会带来什么新局面?MP3是否像CD那样只有黄金20年?相信答案已经不远,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记得在上世纪50/60/70年代我先后在家中听过72/45/33转的 ‘唱片(record)’,
到了80年代我得以在郊游或车上时以 ‘盒式音带(cassette)’ 听时代音乐,
我在90年代以不太便宜的价格购买 ‘LD(镭射光盘)’ 它犹如旧 ’唱片‘ 一般不
方便携带,但它却 ‘破天荒’ 提供了如电影一般 ‘视’ 与 ‘听’ 同步的娱乐享受。
很快的,在本世纪初 ’VD‘ 与 ‘VCD',’DVD’ 取代了 ’盒式音带‘ 与 ’LD,它们
携带方便,听视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技的进步 ‘一日千里,这些年来我没花过一分一毫在这方面,但我的视野更广
获得更大的视听享受,我只要通过上 ‘YouTube’ 网便能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
家中,车上,办公室 各处搜寻,看到听到我有兴趣的新旧文艺或流行歌曲,各种
语文的电影,各种有关资料,甚至一些趣味传闻 等等。
本世纪以来我在这裡亲眼目睹唱片行,租带公司,一间接一间的 ‘倒闭’,最后
归零,时代的巨轮,优胜劣败,是何等的无情与残酷!

郭 said...

讲到唱片,那就不能不提音响器材。七十年代,没有电脑、手机,一般人爱玩音响。我家二哥和三哥就曾自制扩音机和扬声器箱子,放在今天就是不折不扣的音响发烧友。
人们听音乐从唱片、盒式錄音帶、Walkman、CD、MP3到现在用手机听。当年买一套音响听音乐算是大众娛乐,现今成了小众的嗜好。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对音质没什么要求。
一般歌曲用电子器材听,感觉上差别不大,但是如听交响曲或大型华乐曲,那就不同了;其本上低音不明显。

....... said...

我的邻居九哥于70年代初买了一台唱机,对它爱不释手,夜夜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跟着唱片学唱歌,倒觉得颇神奇的。

现在带着小蓝牙耳机听音响,小耳机代表科技的发展,音响的质量反映在价格的差异上。

Anonymous said...

还记得三年前重病不得不 ‘身不由己’ 在这裡的医院连续住了两个多月动了3个大手术(包括
割除 甲状腺 和 肺部肿瘤),在康复期间(由于当时Covid-19开始在全球肆虐当局严厉限制
人员自由流动)我得以每天通过 ‘平板电脑’ 和 ‘智能手机’ 任何时候无限制地与家人和朋友
联系,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无障碍地在医院安全地使用 ‘互联网’ 进行各种必要的财务活动与
股票交易等等。
晚餐过后难得独处一室不受干扰地欣赏我喜爱的 ‘YouTube‘ 电影与音乐歌曲 等等。
这些年来跨城市长途驾驶时同样可以通过车内的 ‘娱乐系统’ 接收 ‘AM’ 和 ‘FM' 的新闻和
广播,播放 CD/VCD/DVD 或 SD 的歌曲电影,更重要的是通过 ’蓝牙’ 或 ‘USB’ 在车内
免提使用 ‘手机’,此外 ‘泊车辅助系统’ 或 ‘行车记录仪’ 都足以使驾驶更安全。
曾经 ‘风靡一时’ 的 唱片,卡带,随身听,BB机 和 MP3,汽车收音机,汽车电话,等等
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前尘往事,帆过水无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