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0, 2016

致少年木乃伊 (梦呓)

作者:黄坤浩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文艺城》2016年4月29日

孩子,我又来了,我们已经见了七八次面。来博物馆参观你的游客对你特别有兴趣。他们对你这个少年木乃伊提了许多问题,可惜有关你的资料少之又少。我关心你的命运与古埃及文明的消亡没少于我担心父辈们文化的没落。今天我一见到你,感觉到我们的心灵开始有了感应。

孩子,你被精致的亚麻布一层层地、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你现在躺在透明的玻璃橱里。据说你已经离开人世二千多年。瞧你身旁的文字说明,你的出土所在地是埃及哈瓦拉。木乃伊制作的年代是古罗马时期,介乎公元100至120年间。你头部放置着的少年肖像,十分精美,清晰得如摄像彩照。你的短发型,衣着风格及绘画技术,是公元2世纪早期的古罗马风格。这一丁点说明反而给游客留下了更多疑问。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特展:大英博物馆瑰宝中的少年木乃伊。图片由黄坤浩提供。)

孩子,仔细端详你脸部的肌肉与线条,你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公元前31年,罗马消灭了埃及时,你出世了吗?你们埃及的末代女王,是你的祖奶奶吗?后人称她“埃及妖后”或“艳后”,对不起,失敬了。应该是“克丽奥佩特拉7世”!她为了保住你的祖国、把自己献身给两个罗马将军,凯撒和安东尼。然而,她的才智和美色最终保不住王朝。孩子呀,古罗马要的是你们尼罗河两岸的粮仓!此后数百年,最后一批懂得圣书体文字的祭司一个个死在监牢里;最后一座伊西斯女神的庙宇被摧毁之后,从此,你们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灰飞烟灭。

(“咯、咯、咯”,有人敲打玻璃橱。)

家长们,请别让孩子敲打玻璃橱!

孩子,我到了这古稀之年,能见到你的到来,又惊又困惑,连日来,迷思不断,联想翩翩。希望你能为我解惑于史册残片之中。

1888年 ,考古学家在距离开罗一百三十公里的哈瓦拉陵墓群中,发现了金字塔和莎草纸。更震撼历史学家的是,罗马时期的画像木乃伊就在这里挖掘出来,一共有146具。孩子啊,你就是其中的一具是不是?公元30年间,制作木乃伊面具和肖像是非常昂贵的,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的生活方式与特权。这时候的埃及人纷纷以学习希腊罗马文化为荣,其实是作为跻身社会上层的敲门砖。孩子,你的长辈也是这样做吗?

孩子,你肯定出身在一个大富人家吧?你身为一个埃及人,为什么死后的肖像却被画家画成一个罗马少年,你的发型与装扮,已经不是一个纯正的埃及人了,你知道吗?虽然你的葬礼可能遵照埃及人的习俗,也可能是另一种你完全不熟悉的仪式,但是你的灵魂“巴”,再也认不得你的面貌了,你的躯体还有气魄“卡”吗?可你的“巴”和“卡”就再也对不上了呀,是不是?

你家乡的木乃伊一个个直立在博物馆里,是为了方便灵魂来认领。而你呢,到了新加坡却平放在玻璃橱里。你身上裹着的亚麻布没有任何护身符与神像,你不觉得自己像个裸露的木乃伊吗?你的父母不至于连个棺木都买不起吧?要是有棺椁,上面就可以用象形文字书写咒语,画上护身符与伊西斯女神像。这样,你就可以获得保护。唉,你们的国宝,埃及最大最坚固的金字塔里,都找不到“古夫”法老王的木乃伊;世上最毒的“古夫”法老王咒语也阻挡不了盗墓人的入侵。孩子,你别难过,没有棺木与棺盖,你的木乃伊还在。你的灵魂虽然认不出你的肖像,但你仍可扮演一个罗马帝国的少年木乃伊,说了一遍又一遍你祖国五千年文明的兴衰。

孩子,你别流泪,原谅我直言不讳。此刻,你的灵魂也许还在尼罗河畔等你回去,也许在黄沙滚滚的沙漠上彷徨,也许在帝皇谷的陵墓群中寻寻觅觅。两千年来,你哪里知道你祖先的木乃伊一个个流落他乡异国,或者,像商品一样在拍卖场辗转于收藏家之中。这就是古埃及亡国奴史上从未有的下场吧?

孩子,你是哪个好心的历史学家把你送给大英博物馆? 你的名字、身份与来历,为何如此扑朔迷离?是否有人故作讳莫如深?假使你的的确确在皇陵群中被挖掘出来的,那说不准你出生于皇亲国戚的家庭里。哦,难道你是法老王的后裔吗? 难道你是末代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的儿子?

(咯、咯、咯的声音又起。)

家长们,看好你们的孩子,不要敲打玻璃橱!不要吵醒木乃伊爷爷!。

(但是敲打玻璃的声音继续)。

游客们,请不要用镁光灯拍照!

(但昏暗的玻璃橱里镁光灯继续闪烁)。

展厅的温度突然冷得像下雪,顷刻间,灯光全暗,在一道闪光中,我看见少年木乃伊缓缓立起来,转身向着我。他头部的罗马少年肖像竟然丢了。有个声音不断喊着“巴——巴——”。

孩子,你的灵魂在非洲!你不要出来!

“啪啦!”一声破裂的巨响,随之,玻璃碎哗哩哗啦的纷纷落地,少年木乃伊把我撞倒在地上。他继续喊着“巴——巴——”,渐渐远去…

“铃—铃-”手机铃声嘹亮地响着,把我从午觉中吵醒。我喘着气,心有余悸,茫然地凝视着手机上的屏幕:“少年木乃伊已经被装箱运走了!”。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