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8, 2015

当马铃薯不再是马铃薯 (Potato, Kentang)

荷兰土豆?


最近看到超市推出廉价蔬果的广告, “荷兰土豆”一公斤只需八毛钱,真是“抵到烂”。

对本地人而言,荷兰土豆是个新词汇,说穿了就是马铃薯。马铃薯源自荷兰,当荷兰占领印尼、台湾等地时,将荷兰薯传入亚洲。荷兰薯也就是马铃薯。

(百美超级市场的“中国荷兰土豆”)

在那个荷兰叱咤风云的17世纪,荷兰是个大国,所到之处必定留名,因此马铃薯是荷兰薯,汽水是荷兰水,豌豆是荷兰豆,纸牌(扑克牌)是荷兰牌。听到“带你入荷兰”别以为可以出国旅游,而是指将你搞得团团转。


此外,广府话有云:“饱死荷兰豆,饿死韭菜头”,贴切地反映了清朝皇帝的无能,造成 “红毛”自大,华人自卑的困境。

我们一代传一代,吃马铃薯吃了两百年。为何当下的马铃薯必须称为荷兰土豆,而不是马铃薯?

土语一萝萝


马铃薯是多年来正规的叫法。巴西班让的老街坊黄延达说,他那位祖籍金门,缠脚的三婶婆称马铃薯为“菩提豆”,近似现在日语的发音。他怀疑菩提豆就是英语的potato

华人先民多数来自中国南方,广府人习惯称马铃薯为“薯仔”,潮州福建人称它为“敢当”。国家博物馆导览员黄坤浩说他年初游潮汕时,当地人称之为荷兰薯,汕头导游确定“敢当”是舶来语,可是随团的本地潮州人硬称“敢当”为潮州话。

土生土长的张湖才和刘家明不敢随意认亲认戚,他们认为“敢当” 应该是马来语kentang。从“敢当”一词可见本地的方言与马来话已经随着早期移民互相渗透,各显姿采,所以才会有现代人将“敢当”视为潮州话

当我们说一个人“吃甘当”的时候,是形容这个人虽然黄皮肤,却只懂英文,像洋人一样每天吃马铃薯而不吃米饭,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

中国北方人称马铃薯为土豆,云南贵州称洋芋,可见标新立异的“荷兰土豆”这个名词应该是来自在本地工作的原北方人。北方人的土豆和南方人的薯仔、荷兰薯、敢当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引起大江南北的文化撞击呢?

炸薯条


马铃薯是除了谷物以外,人类最重要的主食,炸薯条后则成为营养师口中的不健康食品。

在北美,炸薯条称为French Fries。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美国饮食文化传入本地,French Fries越来越流行。French Fries之前,本地流行的是英国的Chips,一样是炸薯条。Chips一般上跟炸鱼片一起享用,如今本地还很流行Fish and Chips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初抵伦敦,英国正面对严重的经济不景气,失业人数创新高,伦敦街头到处是流浪汉,向人讨钱“small change please”。有些好心人会将一笔钱放在咖啡室,让这些流浪街头的人士喝免费咖啡。在寒风萧瑟的伦敦街头,这杯热咖啡不仅暖身,还颇暖心!那个时候,许多人都缩紧腰带,Chips成为最廉价又吃得饱的主食,人手一大包薯条,胖子胖妞特别多。到了90年代末,我再到伦敦的时候,英国已经摆脱困境,大家也不再大口大口地吃炸薯条过日子。伦敦街头上的胖妞也跟着减少,窈窕淑女增多了。

谁抢了我的产权?


French Fries 的词义上,炸薯条可能是法国先发明的,不过比利时人则不同意。比利时人认为早在18世纪就已经有“比利时炸薯条”的记载,因此产权应该归比利时所有。法国只是因为法式料理打响名气,而世人对比利时的饮食文化不熟悉,才会出现French Fries 而不是Belgium Fries

想不到东方名菜扬州炒饭的文化遗产之争竟然蔓延到西式料理的马铃薯上,真是东家短来西家长,一百岁不死都有新闻听。

相关链接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你好,看了你这篇文章突然对土豆很有兴趣,做了一下研究。原来中国种植的土豆品种有不少,荷兰品种只是其中之一 : http://www.malingshu7.com/Comprehensive/2013/201312/3012.html

我们不是农业社会,可能对马铃薯不甚了解,所以荷兰土豆可能对中国人会有用。其实,我们的华文已经渐渐地被“中国化了”。比如澳洲是澳大利亚,莱佛士变成“来福士” (Raffles City Shopping Centre). 最不能接受的是“冷气机”被叫做“空调”。 空调的名称在中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那里的冬天很冷,所以需要冷暖双制的空气调控机器。可是我们这里是热带啊, 哪里需要暖气! 昨天看了新闻报导,一位女议员竟然用“空调”这个词。 :-(

其实一个社会有没有独立思想和能分辨是非黑白的大众,从它的议员就可以看出端倪。估计当大祸临头(权利的腐败)的时候,也是这个社会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 said...

土豆真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缭乱。

认同无名氏所提出的国人失去独立思想的长期隐忧。

我觉得这里头还存在着自信(或没有自信)与自动放弃自己的特性等思维。把灵魂拿掉,新加坡只不过是另一座钢骨水泥的城市。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