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3, 2017

柳影袈裟与妈姐精神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交流》2017年6月9日

邓宝翠导演,孙爱玲编剧的短片《柳影袈裟》在华族文化中心上映,社交媒体上佳评如潮,《联合早报》先后刊登了刘培芳和李楚琳对短片,对妈姐的深切回忆。

我觉得短片能够感动人,除了团队的素质和粤语的魅力外,就是永不磨灭的妈姐精神。

妈姐乃梳起不嫁的自梳女,一贯上广东人称她们为“顺德妈姐”,那是因为她们多数来自广东顺德。有些妈姐来自顺德周边的城镇如东莞、番禺、中山、西樵、鹤山等地,因此 “广东妈姐”应该是更广义的称谓。

妈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顺德缫丝业没落,农村破产,这些在工厂工作的妇女只好离乡背井,赚钱养家。当时新加坡实行男性入境固打制,女性则不受影响,造成大量女工下南洋。刻苦耐劳,忠诚自爱,无欲无求的妈姐,在本地的洋人、华人和土生华人家庭当女佣,贡献了一生。

如今下南洋的时代过去了,年迈的妈姐也消失在街头。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时势下,新加坡为妈姐提供了下南洋的窗口,她们在家乡或许不过是一群坚守着“奇风异俗”的女子,终老后就被遗忘了。因为下南洋,妈姐的精神感动了两三代人,多年以后仍然为新加坡社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妈姐在土生华人家庭的角色


我有幸参与了妈姐的相关作业,最近在一个讲座上结识了新世界创建人王文达的后人。王女士家中一位百多岁的老妈姐(张女士)住在广惠肇留医院的疗养院,王女士和母亲每天都去探望她。10多年前,王女士刻意在留医院附近买了一间组屋,目的就是为了将在黄埔独居的张女士接过来,履行反哺的责任。

(广惠肇留医院是妈姐老年疗养的地方之一)

王女士表示,土生华人家庭上英校讲英语,但又保留了华人习俗,对妈姐的感情特别深厚。除了由主仆情衍生出来的“姐妹情”和“母女情”外,妈姐也扮演了土生家庭的文化桥梁的角色,让他们较深入地认识了中华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内涵,对传承的意义尤其深长。

妈姐将赚到的工钱寄回家乡,晚年的处境不一,没钱的住进牛车水砂莪巷(Sago Lane)的殡仪馆,或由善心人士捐款的老人院和广惠肇留医院,有一点积蓄的则入住斋堂。有些则在雇主家终老。

“柳影袈裟”这道粤菜将翠绿的菜苗瓤在薄如蝉翼的竹笙内,就像为脆弱的人际关系增添盎然绿意。表面上王女士为我们补充了时代的记忆,实际上启发了我们,当今社会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感情纽带,需要更多的爱心去灌溉。而广惠肇留医院能够以慈善医院的身份,在实龙岗路惠民百年,同样离不开历年来众志成城的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确实需要更多的暖流。

相关链接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我父亲的妹妹就是一位'终身梳起'誓不婚嫁的'妈姐',她毕生在富有人家'任劳任怨'地作家务,照顾孩子等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假期。
她生平没有'享受生活',只知储蓄存钱。她姐姐将她的儿子'过继'了给她,她死后将她的血汗钱留给这个'干儿子',
数年之后,一次经济危机导致股市大崩塌,一切化为乌有,令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