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30, 2021

走进密林走入历史

作者:刘培芳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1318
图片由博客网主添加

参与这一趟探索之旅,心情有些忐忑。兴奋、渴望、好奇,却又带一点点矛盾和自责。但如今回想其情其景,感觉竟有些梦幻却又刻骨铭心。

感谢志同道合的L,因为他的关照,结识了探险达人C,还有几位可爱的新朋友。那日跋山涉水,寻寻觅觅中互相扶持,终于如愿找到麦里芝莽莽密林中的昭南神社遗址

日本侵略者在1942年占领小岛后,相中麦里芝蓄水池雨林深处一山明水秀的高坡兴建神社,以纪念战亡军人。当时动员两万名英澳战俘,建成这个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但1945年投降前,因担心英国人回来会亵渎神祇而自行将它焚毁。

昭南神社。网络图片)

神社废墟隐匿荒野秘境,70多年来多次发生人们为了寻找而在幽林迷路的事,当然也有不少人锲而不舍攻克成功的。

我们从东北侧的德伦丹漆树小径遁入山林,密密麻麻杂乱无序的灌木丛,层层叠叠芒刺荆棘纠缠不清,参天古木看不到树冠尽头,壮硕板根如翩翩舞裙,高低起伏的野藤晃荡缠绕,这里有断枝,那里是树倒,或横亘拦阻去路,或崩塌里又绝处逢生。偶见山猪一闪即逝,蝉鸣鸟啼却处处闻。

虽然帽子墨镜长袖长裤全身防备,仍不免给丛莽打脸,勾刺刮身。蛮荒天地,竟然邂逅浪漫的蓝花楹落英,大自然生息繁衍,韧劲顽强得令人敬畏。攀过陡坡,跳跃低谷,涉水跨沟壑,爬高落低探头探脑,环转迷失又找回方向,快到了!快到了!”C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哪怕步履蹒跚,我们对他充满信心。

真心爱护树林,同时也耽溺挖掘历史。行走完全没有规划路径的原始森林但又不想破坏大自然,那真是考验体力和智慧。有时因排除险难而欢喜,有时却因踏伤绿色生命而自责。行行复行行,先是找到从前日军建造的水泵房废墟,跟着奇迹般救活一条失足洞坑的巨蜥,随后终于发现传说中的神社遗址。

眼下最触目的就是那块巨型花岗岩水槽,这是供信众祭祀前洁手用的。石槽周围好些中心方孔的圆形石墩,据说是当年房子木柱的底座。除了山坡后的斑驳石墙石基,下坡三段藤蔓丛生的沧桑石梯,以及不远处的发电站废墟,神社建筑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虽然秘境一角在2002年被文物局列为历史遗址,但这里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也对,日本军国主义铸下滔天罪行,如今连昭南二字都为人所不齿。

(入庙前的洗手槽)

午后走出密林,在八打灵小屋与同伴们挥手告别,回程遇上大雨倾盆。和老伴合用一把可怜小伞,横风斜雨浑身里外湿透透,还自喜烟雨迷蒙观湖赏景。雨林来去,不觉行走15公里,还走进了76年前的历史场景,想来不禁有些迷惘。

(被炸毁的通往昭南神社的桥墩)

相关链接

Friday, March 26, 2021

砖说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better than it is

童年的时候看过许多红砖建筑。水仙门的中央消防局于1909年落成,红白相衬的建筑展现典雅的新文艺复兴风格。从水仙门走去大坡,单边街的九层楼红砖组屋楼下是诊疗所,楼上住家。

(水仙门的中央消防局,1909年落成。)

(大坡二马路(New Bridge Road): 九层楼红砖组屋楼下是诊疗所,楼上住家。c.1970s。图片来源:互联网。)

外婆住在小坡马尼拉街,那几栋红砖砌成的改良信托局(SIT)公共组屋,每层楼居住十六户人家,八户家庭共用一个大厨房,两户家庭共用一间冲凉房和厕所。

(马尼拉街的七层楼改良信托局组屋。图片来源:互联网。)

那个年代红砖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一些外表看似洋灰的建筑物,实际上只是在砖墙抹上一层洋灰,使到外墙更加坚固。随着钢骨水泥取代原始的建造方式,这种以砖块为主体的老建筑一栋栋地消失了。

就地标性建筑而言,从二战后反殖民地主义到新加坡独立那段期间的红砖地标,都在“全面评估”后拆除了。

譬如由政府与民间联合筹建的国家剧场,1963年8月8日配合东南亚文化节开幕礼,进行第一场演出。后来为了兴建中央隧道(CTE),以“大帐篷”结构有问题为由,1986年夷为平地。


(国家剧场,1984年。)

李光前捐建的“红砖图书馆”, 1959年落成使用,2004年让位给福康宁隧道。虽然民间有许多争议,并发动签名请愿,最终当局认为红砖图书馆不符合国家古迹的标准,没有商量的空间。

(红砖图书馆,1990年。)

建筑使记忆永恒,失去了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地标,等同失去了十年的建国年代的集体记忆,留下的是历史的空白。反倒是殖民地时代的一些“洋人”建筑受到保留,例如水仙门的中央消防局(1909),乌节路的麦唐纳大厦(MacDonald House, 1949),亚历山大路的“公主楼”(Princess House,1957)等。

(亚历山大路的“公主楼” Princess House,1957年落成。)

古老的建材


1822年莱佛士市镇规划报告书出炉,指令采用永久性的建材来建设新加坡,这些建材包括砖块。比莱(Naraina Pillai)原为东印度公司的职员,随莱佛士从槟城来到新加坡,见到有机可乘,在丹戎巴葛建立本地最早的砖窑,先分一杯羹。

不久后,梧槽河与加冷河一带出现华人砖窑,除了人工制砖,还使用“牛工”制造“牛踏砖”,先由牛只践踏粘土浆,然后放入砖块模具烘烤而成。

砖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殖民地政府为了确保砖块的供应与品质,于1858年设立“官窑”。这个创建砖窑的地点,就是有充足的加冷河水源和粘土供应的实龙岗路。

为了节省成本,政府动用来自印度的罪犯劳工制砖。未几,政府的制砖方法走向机器化。由于砖块的质地优良,生产力又数一数二,监狱长还在国际建筑商展上荣获奖章呢!

除了加冷河畔,亚历山大、武吉知马和裕廊都有砖厂,裕廊地质好,因此砖窑特别多。

上世纪60年代建屋局成立,为了稳定建材来源, 于1972年收购面对财务危机的新新砖厂,并投入两千万元资金,装置两个隧道窑,年产量九千万块砖。

上世纪80年代,山芭被全面清除来兴建更多房屋,砖的需求量特别高,建屋局甚至必须进口砖块来应付蓬勃的建筑业。不过,砌砖费时费力,最终由预制墙面的制造方式所取代。进入21世纪,透光玻璃成为时尚,砖块的需求量低,新加坡不再生产砖块。


砌砖建筑的精神意义


欧洲有许多受保留的古老砌砖建筑,砖墙的颜色和质感带给人时代的厚重感,以及美学与个性化的享受。

砖块不局限于古建筑,上世纪90年代末启用的大英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就是使用大量红砖,象征知识的历史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意义。

大英图书馆的建筑师Sir Colin St John Wilson(1922-2007),形容这是一场艰苦的30年战役。从1962年开始构思到1997年落成,原址本来靠近大英博物馆,但由于必须拆除一些老建筑,民众群起抗议。最终图书馆“搬家”到King Cross 附近落户,必须修改原来的构思。但正由于民间不满的力量,促成跟周遭维多利亚时期的格局相互融合,形成大文化的面貌。


(大英图书馆 British Library, 2016年。)

大英图书馆对面就是19世纪的 St. Pancras酒店和地铁站,以及伦敦最繁忙的King Cross 火车与地铁转换站,砖墙跟火车一样古老。虽然新与旧的时差超过一个世纪,砖块打造着伦敦市区让时光对话的气魄。

(St Pancras. 2016.)

(King Cross. 2016.)

对图书馆来说,任何空间都无法满足知识的欲望,砖墙提供思考的角落,一个个小格子为人们遮风挡雨,安心地探索天底下的时空。

一块砖的愿望


新加坡以红砖为主流的现代建筑,大概只有SAFTIMI。建筑师Romaldo Giurgola(1920-2016)原籍意大利,在罗马出生,参与二战。后来他去了美国继续他的建筑学课程,在美国任教。最出色的设计是澳洲国会大厦,晚年入籍澳洲。


(SAFTIMI,1995年启用。)

Romaldo Giurgola跟另一位美国建筑师Louis Kahn(1901-1974)的理念相同,出版过有关Louis Kahn的设计与想法的书籍。

Louis Kahn,原籍爱沙尼亚裔犹太人,有一段鼓舞人心的语录:
即使是一块普通的砖…也希望发挥比一块砖更大的作用,它要做得比一块砖更好。
Even a common, ordinary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more than it is. It wants to be something better than it is.
现代的城市建筑比高,比豪华,比气派。不过,城市建筑再华丽,总有被更华丽的新建筑取代的时候。因为有许多平凡的,不随波逐流的“一块砖”,组构成古今相宜,赏心悦目的风貌,提供咀嚼回味,让时代对话的机会,城市才得以保留人文的气息。这是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所能执行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信念。

Louis Kahn的“砖说”,恰好反映我们这些选择走在没多少人想走的路,为民间文史做些记录的人士的心声。


相关链接

Tuesday, March 23, 2021

过牛年话旧事

作者:冯焕好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138

 

告别庚子疫鼠的艰苦日子,迎接辛丑奔牛的奋发未来。

大年初一,孙女从外公家拜年回来,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嫲嫲,我在商场看到一双黑皮鞋,很好看。大减价,减28块,明天我去买haai咯!haai是鞋的广东发音)(注:孙女和我是以广东话交流的。)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这样说:从前,我妈妈说正月买haai,一整年都haai haai 声。

什么是haai haai 声?她急忙问。

是唉声叹气的意思。我开玩笑似的把母亲的话说一遍。

这时,她更焦急了:怎么办?大减价只有三天,我很想买。

嘻,这是几十年前母亲的新年忌讳,是母亲的母亲传下来的,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到我这一代还会相信吗?于是,我告诉孙女:你不要说买haai,说买shoe,不就行了吗?

不行,不行啊!Shoe就变成输,也是不吉利。那我就说买xie吧!

这女孩向来很会精打细算,买东西会先上网做研究,货比三家,等大减价才出手。

第二天,她笑眯眯地捧着一双新haai,不,是新xie给我看。

倏地,这双新鞋竟让我忆起一些尘封的往事:小时候过新年时的心境与情境。我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了。


备年

50年代的岛国是殖民地,大多数居民仍处于赤贫线上,物资匮乏,生活拮据,唯有在过年时才吃大鱼大肉。因此,农历新年是我们小孩最盼望的大日子。那时,家里有个铁制的挂历,挂历上是红星李丽华的彩色俏丽照,系上365页日历纸,让我们每过一天撕下一页。我喜欢把重要的一页折上一角,以作提醒。每当拿到新日历时,我必定找出阴历正月初一初二和除夕那三页折起来,然后撕一页,等一天,且撕且等的,等待新年的到来,而心情也跟着一天天亢奋起来。

新年将至的前两周,母亲开始为我们准备新衣、新袜和新鞋;还有被单、枕头套、睡衣、毛巾和面巾,总之,身上穿的用的都将是新的,连屋子也要焕然一新,但不是装修粉刷,而是选了个吉日,全家总动员,把屋子里的柜子架子箱子清洁整理一番;也把窗户门框抹干净,换上新窗帘布;最后是洗刷地板,直至窗明几净。

大扫除后的翌日是贴春联。母亲把小撮淀粉做成浆糊,要我糊在她买回来的春联上,一张张在屋里贴。家里有个神龛,分上下层。母亲信奉多神,故神龛除了有祖先牌位、天神和土地神的牌位外,还有观音和太上老君塑像,都在供奉之列。母亲没上过学堂,算是个文盲,但她却能分辨清楚哪副对联该放在哪个地方,绝无错失。

她吩咐我先把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春联贴在神龛的左右两边;把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贴在土地神旁,还要贴天官赐福拜天神。字贴在米缸上,寓意米缸常满;出入平安贴在门楣上,门的两边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其他如招财进宝”“如意吉祥”“四季平安”“一本万利”“福星高照”“万事兴旺以及好几张字,就可以随意贴。我不是个好问的小孩,她说贴,我就贴。我也没有艺术眼光,总之,贴得到处红彤彤,就算是具备新年的喜庆气象了。


除夕

除夕当天早放学,但学校没有庆祝会。放学钟声一响,大家飞也似地奔回家,欢天喜地迎新年。午饭后,母亲开始张罗团圆饭。这时,母亲会大声喊叫:你们要快点去洗头冲凉,我等下拜神后就不可以洗头,等过了初七人日才可以洗。母亲一声令下,姐妹们乖乖听从,轮流去冲凉洗头,从没问母亲为什么?我们虽然都是清汤挂面,头发又短又直,但南洋气候炎热,臭汗淋漓,七天不洗头,好辛苦!但母命不敢违忤,忍到初八放学回家,用大桶水洗个痛快。

母亲一手抓起住在甘榜的叔叔送来的母鸡,在它的颈项上刮了一刀,把鸡血倒入碗中,再把鸡放在一盆烧水里烫几下,吩咐我拔鸡毛,直到鸡身光滑为止。她自己就起火煲莲藕排骨花生章鱼汤,那是逢年过节必喝的老火汤。鸡蒸熟了,先敬祖先神灵,才切成块吃,这叫做白切鸡,蘸点姜蓉青葱,香滑美味。这是只在过年、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才有机会吃的佳肴。

祭祖和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是节日不可或缺的,要感谢祖先和众神这些年来保佑我们阖家平安,并祈求祂们年年护佑。母亲会在鸡嘴上放一颗红枣,然后在盛鸡的碟子加一片烧肉、一束生菜和青葱。从柜子拿出一个红色木盘,捧到神龛上。木盘盛着鸡和烧肉外,还有四个桔子、年糕和三小杯白酒。只见她点燃蜡烛,焚香三炷,虔诚地跪在神龛前念念有词,磕头后,她呼叫我们小孩也跪着磕头,一边说:保佑你们聪明用功,考试第一。我们只会听母亲的话,三跪九叩,不知这是华人慎终追远的传统,具有特殊意义。接着,母亲把一叠叠冥纸拿到屋外的铁桶焚烧。这时,袅袅烟火弥漫,表示我们期待已久的新年即将来临,好兴奋啊!

作为家中长女,我时常要帮忙做家务。除夕傍晚,我是厨房助手,帮母亲切菜切肉洗厨具。母亲是主厨,拿起镬铲快手弄出几道菜肴,年年一样,可说是很传统,也可说没有创意。但那时代,只有几道菜都是我们殷殷期盼的啊!

广东人的除夕菜肴都有寓意,包括:莲藕汤(年年都有)、白切鸡(吉祥如意,鸡和吉谐音)、烧肉(寓意红红火火)、蚝豉焖猪手冬菇发菜 (蚝豉与好市谐音,寓意好市发财,横财就手)、干煎大虾 (虾与哈谐音,寓意嘻哈大笑,快快乐乐)、蒸鲳鱼 (寓意年年有鱼)和蒸腊肠润肠(润肠,是指用猪肝做的腊肠,广东人叫肝为润,表示有利润可图或家肥屋润)。

饭后的甜品有:年糕、煎堆和油角,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小孩快高长大,大人步步高升。煎堆和油角就有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的说法。


卖懒

我家在牛车水。那年头,牛车水每晚都有灯火通明的热闹夜市,售卖食物、衣物和日用品,应有尽有。新年前的夜市变成年货市场和花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团圆饭后,母亲叫我们姐妹去逛花市,去卖懒。广东人说: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 ”是说卖懒后,在新的一年里会勤勤奋奋, 不断进取。我们乐得出门看灯饰和热闹,管他有没有把懒卖掉!

逛街回来,开始布置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布置的,只是把客厅一角的小圆桌,铺上桌布,放几瓶绿宝牌玻璃瓶装汽水和一碟红瓜子。汽水是珍品啊,这是过年才有机会喝的。


红包

在换新睡衣前,我还要帮母亲封红包。她会摊开一张红纸,把它分割成四边约7厘米长的正方形小纸,拿出几卷从银行换来包着两毛硬币的纸筒,拆开后,叫我用红纸包两毛钱,然后一包包收集起来,待初一初二去拜年分发红包。两毛钱太寒酸了吧?不,那时候,我常收到一毛加一粒红瓜子的红包。两毛应该是当时的行情。新年过后,我们拆红包计算所获,如果能有几块钱硬币,就是大丰收了。

接近晚上12点,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迎新年。每家都向祖先神灵奉上供品,一家大小鞠躬膜拜后,便到门口焚烧冥纸,最后点燃鞭炮,以噼里啪啦的声响接年神。有些家庭还把长长一大串鞭炮挂在竹竿上,从三楼直吊到楼下,点上火,火光四射,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那一夜,鞭炮齐鸣,此起彼伏,让如意美满畅响。

那一夜,我在梦里微笑着,梦中看到满街红艳艳的鞭炮纸屑,听到亲朋戚友往来贺年的祝福声。

年年辞岁,岁岁迎新。新年是新的开始,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长大一岁了,我有了新的希望。

(过年放鞭炮。Straits Times)


相关链接

Friday, March 19, 2021

土生华人:峇峇与娘惹 (Baba and Nyonya)

上世纪560年代,娘惹是个电影题材,譬如芳艳芬《槟城艳》(1954)、林凤《榴莲飘香》(1959)、陈宝珠《娘惹之恋》(1969)、李丽华《娘惹与峇峇》(1956)、庄雪芳《马来娘惹》(1959,厦语片)等都通过巨星来凸显娘惹的风姿。

最近有人将这些昔日港片放上You Tube,冠状病毒疫情阻断措施期间,我陆续看了好些。影片中昔日新马纯朴的美景就像娥眉淡扫,对比之下如今则有些浓妆艳抹感。

我在水仙门居住的时候,隔壁数间店屋都有常穿娘惹装出入的女子。当时并不知道她们是娘惹,只觉得她们的语言穿着都很特别。

娘惹指的是女性,半个世纪前外国人眼中南洋女子的化身。年纪小的女子称为小娘惹,年纪大的尊称为bibik,就像今日称呼auntie一样。至于男生,无论老幼都称为峇峇。

 

峇峇娘惹身份的复杂性

峇峇娘惹是个复杂的词汇。首先,他们也称为土生华人。所谓三代成峇,第一代移民漂洋过海,到南洋落地生根,多少保留着家乡的信仰与习俗。第二代吸收更多的在地元素,第三代已经完全融合于在地社会,文化语言等难免带有当地色彩,因此形成峇峇文化(或娘惹文化)。

19世纪的土生华人能以中文、英文与马来文沟通。到了20世纪,为了跟殖民地政府打工或做生意,他们的后裔多数进入英校念书,逐渐失去以中文沟通的能力。

土生华人一般会说英语和峇峇马来话(Baba Malay),那是一种掺杂马来语和福建话的语言。打个比方,Satu orang duduk tia, itu orang gua punya tia-tia的意思是“有一个人坐在客厅,那个人是我的父亲。tia是福建话的厅,也是福建话的爹爹;gua是福建话的我。

此外,峇峇亦特别指早期华人移民族群,也就是当下的马六甲,以及新马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他们受到下南洋的新客威胁,为了区别自己的年资与身份地位,以“Peranakan”侨生自称。简单地说,峇峇是土生的,新客则是新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并不一样。

虽然“peranakan”多数指土生华人,但也有土生印度人(仄迪人 Chitty),土生爪夷人(Jawi Peranakans),土生欧亚人( Eurasian Peranakans)等。我们在马六甲葡萄牙村见到的土生欧亚人讲的是kristang,一种混杂着葡萄牙语、马来话和福建话的语言。据当地的土生欧亚人的说法,他们的先民来自1618世纪间,属于葡萄牙先民跟亚裔通婚的后代。


马六甲葡萄牙村的土生欧亚人讲的是kristang,一种混杂着葡萄牙语、马来话和福建话的语言。

第一代峇峇娘惹

追溯起来,第一代峇峇娘惹是15世纪初至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马六甲、印尼、泰国和缅甸一带的中国明代、清代移民的后裔。这些早期华人与当地女子通婚生下子女后,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注1]

回教法在新马实行后,由于宗教和文化差异,除非华人男性愿意成为回教徒,否则跟马来女子联姻是不可能的。现代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后裔被认定为马来人,而非过去的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还存在吗?

土生华人在塑造现代新加坡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譬如陈金声捐钱建蓄水池,陈笃生捐钱建医院,林文庆创建学校与为平民谋福利,李珠娘成为新加坡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李光耀、吴庆瑞、杜进才等都是建国的中坚人物等。

1831年,36位来自马六甲的商人创建庆德会(Keng Teck Whay ,那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土生华人互助式社团。庆德会是个完全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会员资格的协会,至今仍仅限于原始创会人的后代,目前只剩下22名会员。[注2]

此外,1900年本地成立土生华人协会(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 Singapore),1910年成立戏剧协会(Gunong Sayang Association)。这些峇峇娘惹代表性组织依然存在。

 

较多土生华人居住的地方

早期的土生华人就像各籍人士一样,有心仪的住所,譬如翡翠山(Emerald Hill 、加东如切(KatongJoo Chiat 、丹戎巴葛 Tanjong Pagar)和尼路 Neil Road)一带。尼路157号的黄氏祖屋峇峇屋(Baba house)便是其中一例。这座屋子建于约1895年,由马来西亚马华公会的创始人陈祯禄(Tan Cheng Lock)的女儿Agnes Tan以纪念父亲的名义捐赠给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研究用途。

(尼路157号的黄氏祖屋峇峇屋Baba house

这些早期土生华人居住的屋子属于20世纪初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外墙以希腊柱式、吉祥图案等点缀,牛车水、惹兰勿刹、芽笼、甘榜格南等地都可见到相似的保留建筑。或许一些人士有意凸显土生华人的身份,将这些屋子形容为峇峇风格,所使用的欧洲入口的瓷砖则称为娘惹砖。

我觉得更恰当的说法应该如此:这些屋子都是地产商投资兴建的,就像现在的产业买卖一样,因此并没有所谓的峇峇风格建筑。过去的土生华人对颜色有自己的认同,譬如粉红色、绿色、蓝色和紫色。使用粉红色来做装饰的,多数是土生华人的家了。

(粉红色、水蓝色为主色的花砖装饰)
 

宗教与信仰

早期的土生华人奉行中国南方的民间信仰,由祖先敬拜、儒教、道教和佛教混合而成。

所谓日久他乡变故乡,随着传统宗教与习俗的演变,已经形成有别于中国的独特文化。为了满足在地社群的需要,寺庙成为最先兴建的公共建筑,并从中国引入僧侣和道士来主持事务。譬如17世纪初的马六甲青云亭19世纪初的新加坡天福宫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战之后,土生华人跟其他群体一样起着变化。一些土生华人家庭的家道中落;一些受到现代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所影响,放弃传统礼仪与习俗;一些成为基督教徒,或追求正宗的佛教与道教本义。

 

女子教育

以前的土生华人重男轻女,妇女必须足不出户,擅于烹食,服侍家人。

1888年,澳洲传教士苏菲雅修女创建花菲卫理女校(Fairfield Methodist Girls School),鼓励这些家庭送小娘惹入学读书。苏菲雅修女回忆道,有些母亲告诉她,我们不要女儿学会自立,如果女儿跟儿子读同样一本书,女儿一定会学习得更好,使到儿子看起来很笨。女儿没有读书无所谓,儿子一定要显得聪明。

当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并不局限于土生华人,而是华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林文庆等人创办华人女子学校(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20世纪初的静方、崇福、南华、南洋等华校都是为女子教育而设的。

 

节日礼俗

峇峇娘惹的结婚和丧礼程序,亦跟着时代和区域而产生变化。譬如以前的婚礼连续12天,现在可能一天都已经累垮了。

富裕的土生华人家庭,使用碗盘方面也是特别讲究的,譬如拜祖先时使用蓝白色的碗,数量必须是双数的。据说这些蓝白色的碗盘由荷兰入口,价格特别贵。节庆的时候则使用有龙凤的彩色瓷器,尤其是粉红色,这类精致的瓷器是从中国景德镇订购的。

我在中国的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见过类似的瓷器,有些人称之为“上海瓷”,取义从上海出口。“娘惹瓷”并不存在,应该是近年来一些人士刻意提升娘惹的地位而自创的词汇。

(土生华人的瓷器,粉红色是常用的吉祥色。)

娘惹的刺绣姿彩:纱笼可巴雅(sarong kebaya

精美的女红刺绣是从前娘惹必备的手艺。娘惹见客必须穿着端庄,纱笼可巴雅和珠鞋就是她们的传统会客服了。

峇迪纱笼源自爪哇蜡染 batik),花纹图案则源自欧洲美术。可巴雅(kebaya)紧身长袖装用蕾丝来装饰,衣服没有纽扣,使用三枚胸针(kerosang)扣上。这些蕾丝和胸针是从欧洲进口的舶来品。

纱笼可巴雅 sarong kebaya

珠鞋kasut manik)是娘惹的必学手艺,从前谈婚论嫁,必须绣出好看的珠鞋才能找个好婆家。一双精致的珠绣鞋,鞋面用上整万颗珠子,因此非常考究功夫与耐性。这些珠子产自日本与欧洲,除了串织成鞋子、也可制作腰带、钱包和头饰等。

(珠鞋kasut manik
 

娘惹美食与糕点

娘惹美食融合华人与马来人的煮法,使用大量香料,比一般华人食物辛辣,并带些许酸味来提振食欲。常见的香料包括黄姜粉、姜葱、韭菜、虾酱、柠檬、青柠、罗望子、青芒果、亚参(asam leaves)、柑橘叶、椰浆等。最典型的食物有黑果鸡(ayam buah keluak )、亚参鱼、杂菜(chap chye)、臭豆、浆罗( chendol )、娘惹糕(Nyonya Kueh)等。

(娘惹家常菜。)

娘惹糕点中,黄梨挞是个文化交融的好例子。早期欧洲人的下午茶都会吃些奶油饼干,心灵手巧的娘惹将奶油饼干和新马种植的黄梨结合起来,精心研发了黄梨挞,各族人士吃过后都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流行起来,马来人和印度人的节庆同样离不开它。

Bengawan Solo 是新加坡最著名的娘惹糕饼店之一。40多年前Mrs Anastasia Liew以梭罗河为名,于马林百列创建第一间店面,如今全新有约40间分销店。

巨港出生的Mrs Anastasia Liew受到印尼政治动乱的影响,读到中三便辍学了。1970年她来到新加坡,三年后跟一位在本地居住多年的印尼华侨结婚。丈夫支持她的糕饼制作,最终将兴趣化为商机。

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问号:他们的孩子可以称为峇峇娘惹吗?


注1(2021年7月18日):

注2(2024年1月17日):根据《联合早报》2023年11月19日,庆德会会员资格只让长子继承,因留在本地的后裔越来越少,因此开放给36创会会员的其他后人,目前只剩15个家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