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岁晚,我们一家子又回到熟悉的马六甲古城小住几天。去马六甲小住是我们这家子从2000年起每年圣诞前后的“例行公事”,每年至少一趟,2006年甚至去了三趟。不为什么,只为小镇的淳朴和七十年代的风情。
马六甲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十五世纪时已是东西方交汇的著名商港和军事要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所存储着、涌动着的许多历史的记忆。
马六甲和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缘给马六甲带来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也成就了马六甲。在这些移民族群文化遗迹保留与否的问题上,多一些包容性和人文眼光,是符合所有族群的利益和文明发展趋势的。马来西亚政府也看准这一点,采取了明智之举,马六甲古城得以保留,成为世界历史遗产。我又多了一个地方可回忆。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摄影艺术生活展厅有一张陈若锦一家子的照片,叙述一个继亲家庭保留财富的故事。这回谈马六甲,不谈陈若锦和继亲家庭。当年新马一衣带水,本是一家,许多著名的商贾慈善家都往来新加坡与马六甲之间。陈若锦的祖父陈金声在新加坡出钱建蓄水池,从此我们有了自来水供应。
陈金声和他的儿子陈明水(陈若锦的父亲)、陈明岩是马六甲青云亭第三至第五位亭主(1847-1864, 1864-1884,1884-1893)。清同治元年(1862)陈金声任亭主时期捐巨款修茸髹饰,清光绪廿年(1894)亭主陈明岩也效其父陈金声捐三千二百元重修青云亭。
青云亭是马来亚史上最悠久的古庙,座落于马六甲的庙堂街(Temple Street)。青云亭内供奉主神观音大士,当地人又称它为观音亭。青云亭名字的由来,取其平步青云之意。嘉庆六年重修青云亭碑记云:“吾想夫通货积财,应自始有,而臻富有莫大之崇高,有凌宵直上之势,如青云之得路焉,获利故无慊于得名也,故额斯亭曰青云亭”。碑记表达的是早期华裔移民的合理愿望和创业气魄,希望凭勤劳种植和正当经商而青云直上。
青云亭内有一面碑记,记载了一段青云亭的史迹。青云亭创建的日期颇多争论,很有可能是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或更前所建。碑文提起“郑李二公”,是马六甲第一任华人甲必丹郑芳扬(郑启基,倡建人),和第二任华人甲必丹李为经(李君常,也是主持建庙人之一)。
碑文提起“曾陈诸公”和“蔡君”,指的是郑芳扬(启基)、李为经(君常)和李正壕(仲坚)之后的甲必丹,分别为曾其禄(六官)、曾宪魁(光辉)、陈承阳、陈起厚( 起廉)、蔡士章(笃平)、曾有亮(敬信)和曾世芳(佛霖)。
马六甲第四任华人甲必丹曾其禄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94)大事修筑与扩充青云亭。 在第八代甲必丹蔡士章的带领下,青云亭的福利事业涉及面更广,包括“给孤独、恤孀婆、惕贫苦、赈灾黎”。庙内也设赠医施药所,惠及贫民。蔡士章于清嘉庆六年(1801)将青云亭加造重修,奠定了青云亭今日的面貌。
青云亭不但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庙,同时也是葡萄牙和荷兰统治马六甲时代华人社会的政务、法庭、宗教及精神信仰的中心。当时,任何有关华人的事务都由华人甲必丹去处理。因此葡萄牙和荷兰统治者委任的甲必丹历来都在青云亭设立官署。每当华人遇有难以解决的纠纷诉讼案都告到青云亭去,由甲必丹去秉 公审判。历代相承,华人甲必丹每逄朔望即于此开审案件,所有甲必丹都成了当时的大法官。
英国人在1824年接管马六甲,废除了华人甲必丹制度,华社以变通的方式,以青云亭亭主取代甲必丹的领导地位。亭主制度实行九十一年,共有六位亭主:梁美吉(1824-1839),薛佛记(1839-1847),陈金声(1847-1864),陈明水(1864-1884),陈明岩(1884-1893),陈若准(1893-1915)。
青云亭在1911年以前一直是团结华人,维护华人权利的根据地。这种亭主制度延续到1911年,英国海峡殖民地实施华民政务司公署制(Chinese Protectorate),在最后一任亭主陈若准逝世后,亭主制度才告终止。随着社会的变迁,青云亭已纯粹是一座神庙了。
日本社会学家今堀诚二(Pro-Imahore Seiji)认为青云亭属于马六甲华侨商业基尔特(Guild)体制。所谓基尔特的组织性质,是基于华人的体制在同乡关系,同业关系(地缘与业缘)等的社会集团,以相互扶助和法律上的保护为目的,而宗教则起着统一所有社会阶层的作用。
据有关华人南洋移民史记载:早在十五世纪初,福建的商人就来到马六甲经商。到了十六世纪,即中国明代中晚期,豆腐街以及相邻的甲板街、赌间口一带,已形成相当大的华人村落,是马来半岛上华人最早的聚居地。从豆腐街到鸡场街,一路走去,隔不远就会看到地缘性的会馆:琼州会馆、永春会馆、潮州会馆、雷州会馆、福建会馆……。走进任何一间会馆,都可触摸到一馆丰厚的移民史和绵延不绝的故乡情思。
马六甲不只是一个低消费吃喝玩乐的地方,它还蕴藏着许多和新加坡历史一样有关华裔拓荒创业济世睦邻的动人故事。小镇的淳朴和七十年代的风情,不只是我的回忆,我相信它也会成为儿女们成长后一段当我们同在一起的回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