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9, 2024

到小贩中心解决三餐

原文写于2022年,作为新加坡华乐团创作用途

 

一般小贩工作时间长,食物又不能卖贵,因此愿意接手祖先基业的新一代不多。另一方面,正因为有此大众化美食,小贩中心才能吸引人潮。这是鱼与熊掌的问题。


早晨:樟宜村熟食中心Mizzy corner 椰浆饭(马来食物)

樟宜村熟食中心的建筑本身就像度假村,是个让亲朋戚友轻轻松松,一起享用美食的场所。

如果你来樟宜村是为了享用传统南洋早餐,那你可能要失望了。不过,你可以回到从前,吃一顿美味的马来椰浆饭。

椰浆饭成为这里的标志,摊位包括International Muslim Nasi LemakSiti CornerChangi Famous Nasi LemakMizzy Corner等。上午来樟宜村走一回,不难发现多数人面前都摆着一盘椰浆饭。

Mizzy Corner由第二代Mizzy经营,18年前全职协助母亲那一刻开始。当时Mizzy的出发点很简单,想到有一天母亲会变老,生意必须由孩子继承。由于生意特别好,Mizzy在附近开设第二个摊位。

樟宜村的Mizzy Corner 椰浆饭。

从前本地人喜欢把椰浆饭当早餐,马来妇女将椰浆饭放在竹篮沿街叫卖,有些将油桶改装后注入温水,为椰浆饭保温。

制作椰浆饭时先在水和椰浆加入香米,放入香兰叶,煮好的椰浆饭放在香蕉叶上,加入江鱼仔、小甘望鱼、小片鸡蛋和辣椒酱。现在的椰浆饭使用的印度香米(basmati)比较细长,本身带有香兰叶风味,含糖量较低,小色拉鱼则以炸鸡翅膀和窩打取代。

椰浆饭最主要的配料是辣椒酱,这里每个摊位的辣椒酱都有自己的配方,有些偏辣,有些偏甜,有些使用叁巴峇拉煎,让这道传统美食更具吸引力。Mizzy的辣椒酱是偏甜的。


午餐:吉兰丹巷结霜桥叻沙(华人食物)

结霜桥曾经是个热闹的路边旧货市场,也是著名的冒牌货和贼赃市场,假名牌货和盗窃物拿到这里脱手。2017年底随着惹兰勿刹地铁站启用,结霜桥旧货市场走入历史,上千公众夹道相送。

虽然人流少了,吉兰丹巷咖啡店的结霜桥叻沙总是排长龙,吃过结霜桥叻沙的外国朋友也会将它介绍到外地去。不过老板娘并不喜欢宣传,坚持不让拍照。

结霜桥叻沙闹双胞,在吉兰丹巷和芳林熟食中心经营。

结霜桥叻沙于1956年创立,背后有个“一杯咖啡”的故事。黄有宝和黄有华兄弟请不相识的海南老伯阿通喝咖啡。来自马来西亚的的阿通在洋船上当过厨师,为了报答一杯咖啡的恩惠,自愿传授叻沙、鸡饭、米暹(mee siam)和咖哩卜的秘方,黄兄弟只想学好煮叻沙。

阿通的叻沙秘方佐料只有鲜蚶、豆芽和自己制作的新鲜鱼饼,其他的“独门武器”就是调配控制好火候的汤汁。阿通帮忙设好叻沙推车,强调粗米粉叻沙只能用汤匙,不可用筷子,这样米粉才能融合汤汁的味道。

黄兄弟学成后,早上沿着柔佛路,晚上到结霜桥叫卖,每碗两角钱。

直至今天,那锅香浓的叻沙汤汁依然使用传统炭炉熬制,确保微辣偏甜的口感不变。

叻沙融合马来人、华人和娘惹厨艺的特性,将中东的面食本土化,加上中国的粗米粉和东南亚香料,形成独特的狮城美食。

烹煮叻沙用到的峇拉煎,是深具本地特色,以虾米干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辣椒酱。传统叻沙有粗米粉、鲜蚶、鱼饼、豆芽和叻沙叶,现在的新式叻沙保留原材料,并添加鲜虾和炸豆干,让大家享用更多元性的味蕾。

 

下午茶点小吃:女皇道购物中心内女皇道老陈嘟嘟糕(华人点心)

你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吗?是跟朋友边喝茶边谈天,还是自己享受宁静的午后时光?你会吃些什么点心?蛋糕、饼干、叉烧包、三文治、蛋挞,还是嘟嘟糕

女皇道购物中心是新加坡第一代购物商场,以售卖运动用品闻名,不过也有美食摊位如叻沙、卤肉饭和传统咖啡。

二楼大堂正中央发出的阵阵茶叶蛋香味,是从“女皇道老陈嘟嘟糕”飘过来的。嘟嘟糕第二代业主陈玉英已经60多岁,在义顺紫义苑(Wisteria Mall)开设多一个嘟嘟糕摊位,由第三代负责经营。

女皇道老陈嘟嘟糕,左二为陈玉英。

当年父亲专做夜间生意,踩着三轮车到处跑,凌晨三四点才打烊。年仅11岁的陈玉英学校假期跟着父亲从乌桥头住家跑到三巴旺,看着父亲这么操劳,念完中三后便辍学全职卖嘟嘟糕。陈玉英对嘟嘟糕的坚持,是早年跟父亲闯天下所凝聚的情意结。嘟嘟糕准备时间长,赚得不多,必须靠售卖茶叶蛋、蔴籽、玉米、烧饼等周边小食来帮补。路是自己选的,因此无怨、无悔。

嘟嘟糕源自1930年代的“陈家班”,这群同村乡民在甘榜峇鲁定居,将家乡糕点配合本地食材,发明本土风味的嘟嘟糕。

制作嘟嘟糕必须遵守“四不”:不黏牙、不哽喉、湿而不软、干而不硬。好吃的嘟嘟糕必须选用上等香米做原料,用特制的磨具将香米和白糖磨成粉状,然后加入新鲜的椰子屑和椰糖,炒约一个小时。这些开市前的准备功夫是顾客看不见的。

顾客看得见的是已经准备好的食材,头手先将米粉填在圆形模具上,置入椰子、花生或新口味的朱古力馅料,再舖上一层米粉,然后以白纱布盖在模子上保持湿气,在蒸屉里以一分钟的时间蒸熟,将白嫩的嘟嘟糕放在班兰叶上。

如果火候控制得不好,两块钱三个的嘟嘟糕就达不到“四不”的效果。味道失去了,食客失去了,传统美食也会跟着消失。

 

晚上:旧机场路饮食与购物中心多元选择的晚餐、甜点和宵夜(各类)

旧机场路熟食中心建在从前的机场跑道上,旧机场指的是1955年停用的加冷机场。熟食中心旁新组屋林立,取代60多年前初建的一房与二房式老房子。

旧机场路熟食中心建于1972年,安置加冷一带的路边小贩。开业以来,这里便成为食客和附近第一步兵营的阿兵哥寻找美食和夜间消闲的好去处。

2006年翻新时,旧机场路熟食中心的饮食空间扩大至176个摊位,被誉为新加坡最好,价格最合理的小贩中心之一。

一般组屋区的小贩中心,到了晚上都空荡荡,主要是因为这些摊位由老人家经营,下午便陆续收档。旧机场路熟食中心做的是中午和晚上生意,晚间的人潮特别旺盛,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士也会相约,从不同摊位买来的食物摆满桌子,大家通过美食来培养感情。

旧机场路熟食中心。

你喜欢冰冻的老伴豆花吗?以豆粉制成果冻的老伴豆花就是于2009年在这里起家的。

这里的晚餐、甜点、饮料、宵夜都颇多元化,可以从晚餐吃到宵夜,消磨美好的相聚时光。

晚餐:烧腊、鸡饭、卤面、福建炒虾面、沙爹米粉、蠔煎、炒粿条、砂煲饭、西餐。

甜点:糖水、浆罗(chendol)、老伴豆花

饮料:咖啡、茶、甘蔗汁、果汁

宵夜:薄饼、手工包点、沙爹、咖哩卜、蛋挞、菠萝包、笋粿、炭烤鸡翅、烤香鱼。


摊位背后:丹戎禺惹兰峇株熟食中心兴发熟食 [注:已于2023年初结业。]

车子驶入惹兰峇株熟食中心,必须经过甘榜阿兰路(Kampong Arang Road),也就是火炭村。火炭村旁的丹戎禺码头,就是从前从印尼运载火炭的舯舡卸货的地方。

惹兰峇株熟食中心位于古老宁静的丹戎禺十层楼组屋区的中心点,跟许多本地老区的熟食中心一样,中午时分最忙碌。

兴发熟食由年近80岁的吴亚峇夫妇经营,主要做午餐生意,上午8点多开始准备,下午4点多收拾干净后回到旧机场路一带的住家。

吴亚峇于40多年前继承母亲的作业,向政府租下摊位,专攻潮州粿汁和潮州菜肴。熟食摊就是他们养大孩子的本钱。

对比古早味和现在的白米粿,最大的差别是猪油烘烤和清蒸。制作古早味的白米粿,必须先将白米研磨成粉,米粉吸收水分后做成米浆。生起洪炉烈火后,先在蠔煎鼎涂上猪油,再将米浆倒入鼎内烤熟。这些烘烤过的白米粿就像一片片纸张,晾在竹竿上风干后可收藏两三天。现在的白米粿使用粿条清蒸,较健康但失去从前的口感。

从前粿汁食材的准备功夫繁琐,尤其是猪内脏必须清洗干净再过盐水去除异味。如今这些清洁功夫都经过工厂处理,由专人送到摊位,因此可以将心思放在准备香喷喷的卤汁上。

上午8点多,吴亚峇先到熟食中心二楼的巴刹购买新鲜蔬菜、鱼虾和肉类等,来到档口准备食材和熬制卤汁,10点左右开始煮潮州粥、白饭、煎鱼、蒸鱼、炒菜等。11点多至1点多是摊位最忙碌的时候,人流包括附近学校的学生、工地员工、丹戎禺居民,以及路过顺便吃顿午餐的工作人士。

吴亚峇夫妇的食物价格比一般熟食摊实惠得多,因此回头客络绎不绝。几年前熟食中心翻新后,收碗盘、水电都通过市镇会安排。由于商家报效招牌,因此煤气必须向指定商家购买。近来水电费、煤气和食材开销都节节上升,扣除成本后,每个月的实际收入只有区区几百元,但他们还是坚持不起价,口头禅是“够用就好”。

吴亚峇夫妇仍然坚持经营熟食摊,老地方的情意结和不想赋闲在家都是驱动力。当然这里几十年的老朋友,在他们心中亦占有特殊的地位。

兴发熟食。

  

新一代小贩:为理想传承

城市忙碌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新加坡人更加依赖小贩所带来的实惠饮食,由于年轻人对小贩行业缺乏兴趣,该行业的生存一度受到威胁。随着小贩文化提升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看到年轻生力军走入小贩职场的趋势,通过传承美食缔造共同记忆。

或许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小贩对小贩文化的付出。老同学聚餐的时候,有银行家、律师、工程师、酒楼经理等专业人士,你介意自己是一名小贩吗?

 

第一代:年轻小贩创业,跟阿嫲的鱼丸结缘

循环路77座熟食中心鱼丸的故事(华人)[注:曾经搬迁到武吉士广场 Bugis Junction,如今不详]

麦波申组屋区是60年前东部最大的住宅区,1961年麦波申住宅区首批一房与两房式组屋单位落成,4年后最后一座组屋完工。

循环路第77座两层楼组屋是最早建成的单位之一,底层商店,二楼住家,方便从甘榜搬迁,不习惯高楼生活的居民。

这座组屋角落的“鱼缘”(Fishball Story),源于新一代年轻小贩黄正勇(Douglas Ng)对优质美食的热忱。

2013年,黄正勇在祖母使用黄花鱼制作鱼丸的诱惑下,花4个月的时间向祖母学习,完善鱼丸配方后大胆闯关,在美芝路黄金坊熟食中心起家,售卖手工鱼丸面。

黄正勇投入小贩行业后,发现食客非常在意食物价格,另一方面营业成本却不断上涨。黄金坊熟食中心一带的顾客以乐龄人士居多,起价5角钱时,生意马上失去三成。黄正勇意识到小贩中心不是餐馆,要如何让顾客接受你的食物和价格都是现实的挑战。

鱼缘搬迁至麦波申住宅区最古老的第77座组屋营业,并将传统熟食和小吃包装面世,希望顾客在家里也能品尝到阿嫲的古早味。

鱼缘有个特设的“爱心库”牌子,标示着“施与受,一样有福”,“送劵传缘,领劵结缘”。善心人士可以随缘购买2.50元或1元餐券,让需要协助的老人家领取,坐下来吃一碗温馨的手工鱼丸面。

新冠疫情好转后,黄正勇转战武吉士广场(Bugis Junction)。2024年底走过,已不见该店踪影。

武吉士广场的鱼缘Fish Story。

 

第二代:坚持爸爸的味道

亚逸拉惹熟食中心Habib’s Rojak(印度)

西海岸的亚逸拉惹熟食中心于1979年落成。这座80个摊位的熟食中心并非坐落在组屋区中央,附近的组屋也不多。

这里有4个印度罗惹摊位,其中Habib’s Rojak的人龙没有停止过。

30多岁的哈比(Habib Mohamed)一出生便在这里拥有卖印度罗惹(Habib’s Rojak)的熟食摊位。那是1989年,父亲以他取名的档口。

哈比5岁便跟着父亲上巴刹,在档口帮忙。中学都还没念完,便以新一代小贩的身份在摊位工作。严父督促下,他以几个星期的时间掌握好罗惹食材料理,并于10年前接手摊位。哈比罗惹的特色是酱料略带甜味,跟碎花生结合起来口感特别丰富。

2013年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为期两个星期的新加坡小贩美食促销会(Hawker Heritage- The Next Chapter),当时酒店工作人员到多处明察暗访,选定一些美食摊位后,说服这些小贩放下摊位业务,到酒店来客串。哈比罗惹是其中一个。

参与新加坡小贩美食促销会是个转捩点,让哈比从大厨那儿学习到做美食不一定要墨守成规,而是可以变通,使用不同的用料来提升食物的质量的。例如不同的酵母可以提高面粉的口感,甚至将食物的准备时间减少一半。

哈比的父亲当小贩养活一家人,哈比也以小贩职业来养育孩子,他希望日后孩子能继承家族的衣钵,将哈比罗惹发扬光大。

亚逸拉惹熟食中心。

 

第三代:炮制新味道的古早咖啡

厦门街熟食中心的咖啡快座

中午的厦门街熟食中心人山人海,二楼面对大楼梯的第一个摊位“咖啡快座”有个80多年的三代人的咖啡故事。

蔡逢捷、蔡逢惠、蔡逢恩三兄妹接管父母经营的咖啡摊位,在延续使用传统罗布斯塔咖啡豆泡咖啡之余,加入自己研发的冲泡技巧,推出独家产品如姜汁咖啡 ginger kopi)、坚果咖啡(hazelnut kopi)、百香果咖啡(passion kopi)、覆盆子拿铁(pistachio latte)等,赋予传统咖啡新口味来吸引年轻人。

1935年,蔡家第一代从海南岛过番,在海南人集居的海南二街(Purvis Street)推车卖咖啡。40 多年前第二代接手,数度搬迁后,1999年在厦门街熟食中心落户。

二哥蔡逢捷和四妹蔡逢惠一个念政治学,一个念商科,小时候常到祖父的摊位玩耍,咖啡香伴随着他们成长。

蔡逢惠初级学院毕业后全职帮忙父亲打理咖啡摊,对将传统咖啡发扬光大充满热忱。父亲认为上大学更重要, 让她到新加坡管理学院(SIM)就读商业管理,毕业后到社会磨练。后来父亲被说服了,同意“帮外人挣钱,不如帮自己挣钱” ,蔡逢惠终于得偿所愿,与二哥在家族咖啡摊并肩打拼。

新冠疫情并没有打击兄妹的咖啡梦,咖啡快座于芳林熟食中心开设分店。他们的咖啡摊使用电脑点餐,年轻人在档口当助手等,将传统咖啡业的经营模式年轻化。

芳林熟食中心二楼的咖啡快座


主要参考资料

Annual Report of the Markets and Hawkers Department 1957

“Health Officers alarmed at dangers”, Singapore Free Press January 7, 1957

Ho Chi Tim, “Communal feeding in post-war Singapore”,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Lim Tin Seng, “Hawkers – from public nuisance to national icons”,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Tung Ai Jui, Hawker centres, Infopedia, NLB

Lily Kong, Singapore Hawker Centres People Places Food,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2007). ISBN 981-248-149-4

Rosalind Ang, “Hawker centres still top choice of many, but wet markets continue to lose favour, says survey”, The Straits Times 13 June 2019.

https://www.fishballstory.com/ accessed 3 June 2022

Translated by Lai Chee Kien, Illustration by Chang Yang,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1920s to 1930s, Focus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9811472350

侯佩瑜,兄妹大学毕业 接手两代咖啡摊 熟食中心中推出 西式咖啡水果茶,《联合晚报》5 August 2015


相关链接

Tuesday, November 26, 2024

康孙从未相会

作者:何乃强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4114

 

电视剧《走向共和》,孙中山走进万木草堂,在康有为面前大发议论。这只是艺术虚构,令人看得痛快的一幕。真正史实是康有为多次拒见孙中山,二人始终从未相会。

1893年,孙中山在广州圣教书楼(今北京路北段)行医,书楼内新学书店是售卖外文翻译书籍。康有为常到此买书。孙中山见康有志西学,通过友人转达有意与他结交。谁知比孙年长8岁的康有为竟然提出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为条件,让孙碰壁,事情不了了之。

戊戌年,光绪帝接纳维新改革,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康摇身一变,成了朝中红人,不与孙的兴中会这批乱党为伍,划清界线。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康有为从香港逃亡到日本,孙中山要求与康有为见面被拒绝。陪同康到日本的宫崎在《三十三年之梦》中有记: “18981025日次日,孙逸仙来访,要我介绍与康先生会晤。康托词拒绝。事后日本内阁大臣犬养毅获悉此事,约请孙中山、陈少白、与康、梁二人在自己的寓所会谈,康托词有事不去,派梁启超出席。几天后孙中山派陈少白偕同平山周往大同学校访康有为,劝说参与革命大业。康与梁启超、王照、徐勤、梁铁君出席。康给与回答:今上圣明,必有复辟之一日。余受恩深重,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惟有鞠躬尽瘁,力谋起兵勤王,脱其禁锢瀛台之厄……”

19007月在新加坡,孙亲往茂林园求见康有为被拒。190510月中旬,康有为在美国爱达荷州接获密报,得知孙中山即将到达纽约,于是发出手令,吩咐女儿同璧利用与容闳的良好关系,诱出孙中山,把他杀死。康恨孙入骨,说孙穷我财力,必除之…, 皇上与我乃得安。康还制定替代方案:如不在纽,则跟踪追剿。在20141217日上海朵云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批有关康有为在19041905年海外经历的珍贵文献完整亮相,是同璧在1904年至1906年旅居美国康涅狄格州南温莎时期遗留下来的,尘封已有110年,其中就有康有为写给女儿同璧的手令。康孙二人关系竟然从拒不见面发展到要刺杀孙中山,实在不可思议!

Friday, November 22, 2024

从移民煮给移民吃到共享美食文化

原文写于2022年,作为新加坡华乐团创作用途


自古以来小贩已经存在于各大市镇,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小贩文化也是一部移民史。一代又一代的小贩,填饱国人的肚子,不经意间培养国人的身份认同感。

 

小贩美食营造共同记忆

早年的本地马来社区来自爪哇、武吉士、巴韦安、米南加保等,漂洋过海的马来群岛居民随着季候风带来他们的家乡料理。芽笼士乃(Geylang Serai)可说是马来回教社区最集中的美食天堂。

越过印度洋来到这里的印度移民多数在小印度群居,印度小贩聚集在附近的街边和校门外,顺便拖着一头奶牛挤奶,为顾客泡制最新鲜的拉茶。

使用多种香料制作的印度咖哩鱼头。

华人小贩多数集中在市区,第一代小贩来到本地找出路,通过煮食来养家活口,移民煮给移民吃。吸收各族人士的饮食精华后煮给其他人吃,为国人提供三餐。

早期的路边摊多数由自己一家人打理,只专注在一两道私房菜,以毕生的功力来完善这些菜色,然后将看家本领传给下一代。几代人付出心血,精进自家的厨艺,将祖业传承下来。

不过更多情况是,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后另谋出路,家传手艺没人接手,干脆将摊位给关了。

传统美食不单只是好吃,还融合了民间自力更生与厨艺传承的精神。如今好些本地家庭不煮食,在外头享用三餐、打包或GrabFood,有些国人甚至“在地旅游”,到处寻找价格实惠的美食,形成特殊的新加坡生态。

戏院街(史密斯街)的荣记鸡饭(1984年)。图源:互联网。

出国工作念书的朋友,舌尖最怀念的味道并非餐馆的精致料理,而是简单朴实的炒粿条、沙爹、叻沙、海南鸡饭、南洋早餐、椰浆饭、印度煎饼等,食物为大家营造共同记忆

随着新移民的涌现,现在的大众美食出现麻辣香锅、酸菜鱼、兴化米粉等,为传统美食增添新元素。 

新移民带来的香香锅,深受本地人喜爱。

从家乡菜到共享美食

从家乡菜到共享美食所反映的是一个移民社会融合的漫长过程。移民煮给移民吃的年代,各族人士专注于家乡的口味,发挥家乡菜的特长。随着人口逐渐多起来,彼此间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过年过节还会互相赠送对方自制的食品,或邀请邻居上门庆祝。品尝过其他人士的美食后,小贩产生巧思,为私房菜注入其他元素,发展成集合多方美味的料理。

就以沙爹来说,南印度回教徒到东南亚经商,将沙爹传到印尼,再从印尼传入新加坡。从前本地的沙爹小贩主要是爪哇人,沾上由传统香料如辣椒、花生、黄姜和香茅等配制的沙爹汁,跟洋葱、生黄瓜和马来饭团(ketupat)一起享用。华人品尝后也经营这道美食,以猪肉腌制沙爹串,海南人的沙爹汁添加酸甜味的黄梨酱。今天沙爹这道国民美食由马来人和华人垄断。

叻沙起源自数百年前的中东商人。他们离乡背井,到马六甲做生意,同时将家乡美食带到南洋。厨艺一流的娘惹将中东的面食本土化,加上中国的粗米粉和东南亚的香料,成为独特的狮城美食。小贩中心的叻沙一般使用印度人的红色咖哩汤底,“加东叻沙”则以白底的椰浆香味来打招牌。“结霜桥叻沙”得到海南老伯真传,佐料包括自制鱼片和鲜蚶,进食时只用汤匙,米粉跟汤料一起入口,起着相辅相成的口感。

海南鸡饭起源自海南“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就是原汁原味的“白斩鸡”,“鸡饭”则用将鸡烫熟的鸡汤煮成,再趁热把饭捏成饭团。百年前,王义元从海南来到新加坡时手提兩个竹箩,在小坡海南街(Hylam Street)挑担沿街叫卖白斩鸡及鸡饭为生,鸡饭团用香蕉叶包着,每包一分钱。现在的新加坡海南鸡饭跟文昌鸡完全不同,使用丁香、姜块、鸡油和香兰叶的特制汤料,把整只鸡烫至嫩熟,佐料是特制的辣椒酱和蒜茸。鸡饭則用鸡汤和鸡油蒸熟,饭粒敷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鸡油。独特的新加坡风味,已经成为国民美食。

椰浆饭是水乳交融的最好例子。从前马来人多数在到处都是椰子树和香蕉树的海边居住,他们在海上捕鱼,住家饲养鸡鸭,将在地食材如花生、鸡蛋、江鱼仔、甘望(kembong)等烹饪成椰浆饭当早餐,用香蕉叶包裹起来在街边贩卖。这道美食深受华人喜爱,于是有样学样,在小贩中心售卖椰浆饭,添加炸鸡翅膀和窩打(otah)。现在的马来椰浆饭不落人后,也加入这些新食材。

樟宜村的椰浆饭 Mizzy Corner Nasi Lemak。

典型的咖啡、鸡蛋和面包是大家喜欢的早点,不过这份南洋早餐并不那么传统,而是来自洋人家庭。早年的海南移民跑洋船,有些则在洋人和峇峇家庭当厨师。他们将西式的饮食料理本土化,通过咖啡店将洋人的早餐普及化。如今从早到晚都可吃到南洋早餐,食阁、土司工坊(Toast Box)、阿坤、阿姑(Ah Khoo)等餐饮场所都可见到他族人士一起享用。

 

食物卫生与谋生的困境

在此漫长的共享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食物卫生与日常生计。

百年前的市区已经非常拥挤,非法路边摊严重影响交通。公路上沙尘滚滚,也会造成食物污染。

不过食物污染的主要源头并非公路。卫生官员表示,小贩的卫生观念不强,在沟渠上处理食物,许多食物都被蟑螂、老鼠、苍蝇污染过,成为散播霍乱、伤寒症等传染病的源头。

殖民地政府尝试将路边摊聚集在同一帐篷下,一来方便管制,二来可以集中教导小贩卫生常识。1922年,第一座能够遮阳挡雨的有盖食堂设在现在的红灯码头附近的芬礼逊埔(Finlayson Green)。

同样在1922年兴建的马里士他巴刹用来安顿熟食小贩,它是硕果仅存的乡村巴刹。

建于1923年的珍珠巴刹是市区最热闹的美食场所。1966年大火将珍珠巴刹烧毁,两年后现址重建珍珠百货商场与熟食中心,大家继续称它为“珍珠巴刹”。

珍珠巴刹(1932年)。图源:Maidi Lei

二战后许多失业人士为了谋生,只好走上街头摆卖,重现百年前的光景。1950年成立的小贩调查委员会,认同小贩在新加坡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必须将小贩合法化,让他们离开街道,进入整洁的营业场所。这是成立现代化小贩中心的重要突破点。不过由于建设速度缓慢,非法小贩有增无减。

非法的路边摊将废水残渣都倒在沟渠里,甚至一桶洗碗水重复使用多次,卫生问题十分严重。新加坡自由报(Singapore Free Press 1957)报道:

沙爹摊贩煮好一锅沙爹酱,摆在桌面,几乎每个食客都会将同一串沙爹放进锅里,沾沙爹酱两三回。这串沙爹就这样在他们的嘴巴和锅子进进出出好几次。

卖广东烧腊的摊贩蹲在发出恶臭的沟渠边处理食物,苍蝇在他身边和食物上停下来,有福同享。

卖面的摊贩边吐痰边用双手擦嘴,偶尔还用来擦汗。那双手继续为客人准备熟食。

有些小贩到垃圾桶捡烂菜,一些摊位的熟食已经卖到发霉,顾客吃剩的猪肉回收后,卖给下一个客人。

虽然政府通过立法、培训等方式来控制食物卫生,但抽烟、吐痰、处理食物前没有洗手等坏习惯根深蒂固,难以解决。

 

多方努力打造共享美食文化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为2万多名非法小贩发出营业牌照,强制注射预防针等。那些在大街上执业的路边摊暂时迁移到后巷、空地和停车场,等候当局分配小贩中心单位。

管制期间,政府加快兴建小贩中心,并出动“地牛”(稽查员)处理环境卫生问题,譬如加强清理街道上的垃圾,阻止小贩随意丢弃食物和废水等。

后来地牛的主要工作性质改为取缔无牌小贩,将谋生工具充公,小贩还必须上法庭缴交罚款。跑地牛成为无牌小贩日常作业的一部分。

比较有人情味的地牛会网开一面,先站在摊主身边要身份证,不过生意可以照做。抄多几次之后,彼此熟口熟脸,程序都“自动化”了。

地牛知道生活艰难,后来干脆不要身份证,而是直接说你可以走了。无牌小贩推着车子兜风,绕个圈子回到原地开业。

那时候新加坡正朝向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工厂员工。有些无牌小贩上过几次法庭后,接受劳工部的安排,改行到工厂工作。在工厂做事有固定的收入,还有加班费和厂车接送,不必过提心吊胆的日子,非法路边摊逐渐减少。

可见“小贩文化”并不只是烹调食物,价格实惠的大众美食背后所涵盖的移民融合、维持生计的艰辛,以及城市规划的努力,最终演变成反映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的美食文化。

知道了这么多小贩文化背后的故事,如今走入小贩中心,跟家人朋友共享卫生、多元化的大众美食,您是否有更多不同的感觉呢?

勿洛熟食中心有许多马来摊位,反映这个地区的古早风貌。

主要参考资料 

Annual Report of the Markets and Hawkers Department 1957

“Health Officers alarmed at dangers”, Singapore Free Press January 7, 1957

Ho Chi Tim, “Communal feeding in post-war Singapore”,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Lim Tin Seng, “Hawkers – from public nuisance to national icons”, Biblioasia Oct-Dec 2013, NLB

Tung Ai Jui, Hawker centres, Infopedia, NLB

Lily Kong, Singapore Hawker Centres People Places Food,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2007). ISBN 981-248-149-4

Rosalind Ang, “Hawker centres still top choice of many, but wet markets continue to lose favour, says survey”, The Straits Times 13 June 2019.

https://www.fishballstory.com/ accessed 3 June 2022

Translated by Lai Chee Kien, Illustration by Chang Yang,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1920s to 1930s, Focus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9811472350

侯佩瑜,兄妹大学毕业 接手两代咖啡摊 熟食中心中推出 西式咖啡水果茶,《联合晚报》5 August 2015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