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01, 2025

观看

作者:林高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5314
图片由本博客网主添加

 

魔幻的光与色

神秘的动与静

流淌的死与生

坚决的

雨林与京那巴当岸河

 

达雅克人息引擎,电船停在五十米外,相机都选最好的角度,不发出声响

 

枝叶响动孤独

走出一头公象

探 探 探

找到渡口

仰头睥一下

踏水过河

上岸,扇耳朵,仰头睥一下。远远听见凄厉与怒吼……惊叫!手机被吞没,屏住呼吸,惊恐被吞没

野象过河。图源:本博科网主
 

猛然间

狂风大作

红雨直泻

黑浪汹涌

 

嘎嘎嘎嘎嘎一齐齐冲来红毛猩猩长鼻猴野猪尾猴银叶猴蟒蛇眼镜蛇马来犀鸟冠斑犀鸟猕猴眼镜猴黑猩猩棘头鵙云豹鳄魚麝貓水獭白鹭鳄鱼黑猪老虎大象一齐齐冲来嘎嘎嘎嘎嘎天旋地转红雨直泻狂风大作黑浪汹涌

 

电船睡了 星空睡了

巡夜睡了

雨林醒着

京那巴当岸河醒着

听见听不见的声音

 

京那巴当岸河。图源:本博客网主

Friday, March 28, 2025

沙巴仙本那Samporna

20245月天,从沙巴山打根驱车前往仙本那(Samporna),入住搭建在海上的龙门客栈(Dragon Inn Floating Resort),隔天出海浮潜。300公里路车程五个多小时,主要是路面颠簸不平,又时有油车挡道,过了拿笃县(Lahad Datu)路程才顺畅得多。

龙门客栈(Dragon Inn Floating Resort)。

仙本那位于苏禄海,据称那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水域之一,被形容为像伊甸园里的水一样静谧透彻,成为玩水乐园。近年来,仙本那甚至成为中国旅客青睐的度假与潜水胜地,一传十,十传百地纷至沓来。仙本那岸外岛屿多,其中马布岛(Mabul Island)和卡帕莱岛(Kapalai Island)是一日游不容错过的好去处,海床上的珊瑚礁为色彩斑斓的小鱼提供天然保护网,“养育成鱼”后游向深海。

马布岛(Mabul Island)碧海蓝天,天然木材建构的度假屋衬托下,不愧为仙本那众多小岛中最灿烂的宝石。

不下水也无妨,马布岛碧海蓝天,天然木材建构的度假屋衬托下,不愧为仙本那众多小岛中最灿烂的宝石。小岛几乎每个角落都是中国客,穿着性感的年轻美眉化身为动漫人物,处处留下倩影。有些甚至不顾淑女形象,向身边男友不断吆喝,男人唯唯诺诺,或许这就是时下花得起钞票的年轻人生态。

出发前,有些人认为仙本那很不安全,我们冒的险未免太大了。我是了解全盘背景后认为仙本那是安全的,才着手组织八人团,让从没下海浮潜的乐龄人士完成人生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壮举

为什么会有仙本那安全隐忧的想法呢?当然并非全然空穴来风,不过审时度势,亲身经历,好过人云亦云。

马布岛(Mabul Island)和卡帕莱岛(Kapalai Island)适合浮潜和游泳。

 

巴瑶族群(Bajau people

细数马布岛最原始的气息,应该是从菲律宾偷渡至此处安身的巴瑶族群,巴瑶在印尼文是海民的意思。小孩或划着橹桨,或跳入水中嬉戏,空气中弥漫着华语喝椰子水吗不可以拍照的呼叫声。他们手脚敏捷,单手提着剥开的椰子爬上浮脚楼,将椰子递上台阶,向客人收取5零吉。他们生在水上,住在水上,两三岁已熟悉水性。据了解这些孩童大多在沙巴出生,但因为父母不是马国公民,所以没有囯籍。

无囯籍的巴瑶小孩向游客兜售椰水。

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巴瑶族有110万人,其中约347000人在马来西亚,多数住在沙巴西海岸和东海岸的仙本那。

马国统计局2020年的数据,沙巴390万人口中,将近110万人没有国籍,占总人口约三成。沙巴面对菲律宾人和印尼人无证居留的问题,无国籍的原住民又与无证移民混居。

我们在山打根和仙本那陆地上也见到好些衣衫褴褛,抱着婴儿的妇女和小孩,伸着双手向路人及游客讨钱要食物,在商店骑楼下吃饭睡觉。有些当地居民劝我们别动起恻隐之心,一些孩子把钱拿去赌博或吸强力胶,帮他们反而害了他们。这些孩子不是公民,福利部无法帮助他们,警察不能对孩童采取行动。由于他们没有身份,无法到正规学校上课,生病也不能到诊所治疗。

沙巴一向面对非法移民人多泛滥的问题,一些非法移民千方百计获取身份证,的确对当地人带来忧患。这些无国籍人士,往往在马国大选时,被政治人物利用来获取选票,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马国前首相马哈迪就被指发出大量身份证给沙巴的非法移民,让巫统在选举中大胜,过后政府又对无国籍人士的问题无动于衷。

新加坡也有少数无国籍居民,内政部统计,2016131日有1411名无国籍人士,20201130日有1109人,20231231日有853人,其中76%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可以享用医疗、住屋和教育的相关福利,比沙巴的情况好得多。无国籍的原因包括自己放弃外国公民权,被原国籍褫夺公民权,在本地出生但父母并非本地公民等。

虽然仙本那大部分人口是巴瑶族,不过多数已经在陆地生活几个世代,外观上跟这些无国籍人士差别很大。他们只是由父母告知,传统巴瑶人居住在水上,以海为床,以天为被,靠潜海捕鱼为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被认为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

顺便一提,印度尼西亚的巴瑶族群面对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的问题,海产逐渐枯竭,苏拉威西巴板岛(Pulau Papan)的巴瑶人开始“上岸”到陆地务农为生。虽然老巴瑶人觉得后代逐渐失去海民的根,习惯陆地生活后,以后再也回不到海上。看来人在陆地生活乃大势所趋。

 

苏禄族群(Sulu people

仙本那的另一大族群是苏禄人,他们与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边境居民有着密切的家庭关系。仙本那的巴瑶人和苏禄人通婚现象相当普遍,与沙巴州和菲律宾南部的许多地方一样。

龙门客栈的两位接待员,右边那位是纯巴瑶人,另一位是苏禄与巴瑶混血儿。

马布岛沙滩上水上浮脚屋,就是苏禄人的居所。马布岛居民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内战时期,逃到沙巴的陶苏格人(Tausug)后代,陶苏格人就是苏禄人。他们已被纳入马来西亚国籍,能以马来语或英语与人沟通,也学会几句简单的华语来招待中国客。

马布岛沙滩上的浮脚屋。

 

苏禄军对仙本那旅游业造成威胁

经济方面,沙巴是棕榈和可可生产地,棕榈产量占全马的25%。沙巴也依赖木材出口,但随着天然森林日益枯竭,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拯救剩余的天然雨林。旅游业是第三大收入来源,可是东海岸安全问题,非但令当地民众受到干扰,甚至严重打击旅游与周边行业。

安全旅游为Saddam(苏禄人)和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载游客到外岛潜水。

自千禧年起,仙本那陆续发生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武装分子绑架游客事件,令当地旅游业蒙上阴影。例如:

- 2000423日,在西巴丹岛(Sipadan Island)将21名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德国、法国、南非、芬兰和黎巴嫩等国家的游客劫持到菲律宾。

- 20131115日,疑似该组织成员劫持来自台湾一对夫妇,丈夫被杀,妻子被劫走,后来在雇佣兵团的解救下获释。

- 201442日,疑似该组织成员劫持中国籍女游客和菲律宾籍女服务生,该名女游客于约两个月后获释。

阿布沙耶夫是由伊斯兰恐怖分子组成的激进组织。

跟马来西亚政府军的对抗行动则发生在2013212日,约200名来自菲律宾南部塔威塔威岛(Tawi-Tawi Islands),自称是苏禄苏丹皇家军队的武装分子,登陆沙巴拿笃县(Lahad Datu),声称要讨回沙巴这片隶属苏禄苏丹王国的祖地。入侵者带着女性及小孩,说这是回乡

沙巴东海岸地形。

马来西亚主张以和平方式劝说入侵者离开,菲律宾政府也要求擅闯沙巴的国民尽快撤离。武装分子获得苏禄王位争夺者撑腰,坚持不肯离去。31日,马国政府与苏禄军谈判破裂而正式开战,造成双方70多人死亡,包括6名警员。

马来西亚当局逮捕149人,其中30人被控涉及恐怖活动、召募恐怖分子,以及向马国元首发动战争等罪名。经过审讯后,18名被告罪名成立,上诉庭把其中9人从终身监禁改判死刑。

苏禄军入侵事件后,马来西亚在沙巴设立东部特别保安指挥区(Eastern Sabah Security Command),一年后进一步实施宵禁,规定傍晚6时到清晨6时船只不能出海。随着当局加强巡逻及执法,这几年来沙巴东海岸没再发生绑架事件,当局于202310月宣布将宵禁更名为行动管制令,但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欧洲多个国家仍然发出旅游劝告。这些地区曾经是仙本那的主要客源。

这是马来西亚自上世纪60年代马印对抗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武装冲突,揭开沙巴错综复杂的主权纠纷。分析家认为可能是苏禄苏丹其中一支后裔钱不够用,于是组织散兵入侵沙巴,有些苏禄军甚至已在沙巴生活或工作多年。

 

错综复杂的主权纠纷

苏禄军入侵事件告一段落,8名自称苏禄苏丹后裔的菲律宾公民,于2017年入禀西班牙法庭(菲律宾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起诉马国政府并索取赔偿,再次引发沙巴主权纠纷。

2021年西班牙仲裁员宣判马来西亚败诉,必须赔偿苏禄苏丹后裔149亿美元。之后,苏禄苏丹后裔向法国仲裁庭申请扣押马国在巴黎的三处资产,法国仲裁庭根据联合国《纽约公约》冻结马国资产。

马来西亚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组织国际法专家团来进行捍卫。2023627日,荷兰海牙上诉庭裁决,拒绝承认菲律宾苏禄苏丹后裔要求马国赔偿他们的最终判决,法国仲裁庭跟着在116日撤销扣押马国资产的裁决。

虽然这支苏禄苏丹后裔撤销索偿诉讼,主权事件并未因此了结。20243月, 另一支苏禄苏丹陶苏格公民联合组织United Tausug Citizens)向马来西亚索偿150亿美元(约200亿新元),马来西亚已拒绝相关要求。

 

19世纪的“模糊”协议

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15世纪以来,沙巴部分领土曾经属于苏禄苏丹王朝。1878年,苏禄苏丹与英国北婆罗洲渣打公司(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签署协议,以5000元年金割让北婆罗洲的土地,1903年增至5300元。这份协议使用苏禄语“pajak”,不过pajak的意思模糊,英国人诠释为割让,苏禄苏丹则坚持是租借,双方各执一词,引起长期主权争议。

1963年沙巴加入马来西亚后,马国政府继续支付5300令吉给苏禄苏丹后裔, 2013年苏禄军入侵沙巴后才停止支付年金。当然那区区几千马币,众人分账后可能连买花生下酒都不够,有没有这笔年金都无关痛痒。

 

海角一号

顺便一提,龙门客栈旁的“海角一号”餐馆,海鲜料理丰富,其他菜色亦不薄,以新币而言价格实惠,让我们爱不释手。餐馆是在2023年底由中国商人接管,厨师是中国和当地人,服务生眉目清秀,多数是在地几代的巴瑶人或与苏禄人混种的后裔。

海角一号的清蒸苏眉鱼。

在客栈居住的两个晚上,我们都在苏禄海上坐落黄昏,尽情享用苏梅、石斑、濑尿虾,白斩鸡和当地蔬菜,饮尽黑白啤酒。八人餐饮马币700多元,折合新币200多元,不禁多喝两杯,让晚风陪伴入梦。

海角一号的日落。


相关链接

Friday, March 21, 2025

亚马逊 AMAZÔNIA

由原籍巴西的摄影师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及其团队历时近十年创作的《亚马逊》摄影展(AMAZÔNIA: Photographs by Sebastião Salgado),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展出,该为期三个多月的特展已于202532日落幕。

《亚马逊》摄影展(AMAZÔNIA: Photographs by Sebastião Salgado)。

萨尔加多的镜头聚焦亚马逊河、密林和飞流直下的瀑布,以黑白影像呈现雨林的原始力量。他通过镜头捕捉雨林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原住民部落的生活画面,记录人类文明的另一面。

2013年至2019年,萨尔加多与团队深入亚马逊雨林48次,走访12个分布在雨林各地的原住民部落。今年已80岁的萨尔加多在进入雨林前接种几十种疫苗,并进行为期十天的隔离,以防将外界传染病带入部落。他最长的一次拍摄,甚至在雨林中生活了三个半月。

每个原住民部落都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尊重和耐心是与这些部落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每个原住民部落都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这使得拍摄充满挑战,也极具深度。萨尔加多强调,尊重和耐心是与这些部落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原住民尊重大自然,并将自然视为神灵的馈赠。当他们的生计被“文明世界”剥夺时,便会迁徙至新的森林定居。他们相信,毁灭森林等同于毁灭自己的生计,断送子孙的未来。

当原住民的生计被“文明世界”剥夺时,便会迁徙至新的森林定居。

看着一张张航拍的雨林、云河、热带风暴与原住民的照片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文明与原始的碰撞,以及谁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等问题。这促使我产生更多了解亚马逊的念头。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文明与原始的碰撞,谁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

 

亚马逊的双重危机:干旱与洪水

自古以来,地球气候受到太阳能量变化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的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工业化依赖燃烧煤炭和石油来发电和运输,同时大规模砍伐树林以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此外人口增长导致能源和食物需求增加,进一步加剧温室气体排放。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的绿肺,其碳吸收能力在减缓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雨林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数十亿吨二氧化碳,树木储存约800亿吨碳,而土壤则存储900亿吨碳,有助于减少因碳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气体。

注:碳排放指的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一系列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erfluorocarbons,简称PFCs)及六氟化硫(SF₆)等。一般使用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简称CO2e)为计量单位。

过去50年里,亚马逊已有约20%的森林消失,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即便全球严格履行《巴黎气候协定》,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但如果亚马逊持续被破坏,它释放的碳储量将使这一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的绿肺”,其碳吸收能力在减缓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亚马逊横跨南美九国(巴西Brazil、秘鲁 Peru、哥伦比亚 Colombia、玻利维亚Bolivia、厄瓜多尔Ecuador、委内瑞拉Venezuela、圭亚那Guyana、苏里南Suriname和法属圭亚那也French Guiana),其中约60%的雨林位于巴西境内,涵养着全球五分之一的淡水。雨林的水循环至关重要——大西洋的水汽进入亚马逊形成降雨,而四分之三的水汽又会蒸发回大气,形成降雨循环。但随着森林减少,这一循环遭到破坏,导致极端天气愈发频繁。

亚马逊横跨南美九国,其中约60%的雨林位于巴西境内。红色部分是消失的雨林。

近年来,亚马逊的气候变得异常。20239月至10月雨季开始时,亚马逊地区气温最高达39℃,比正常水平高出6℃。同年10月,亚马逊河第二大支流——内格罗河(Rio Negro)的水位降至13.59米,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17.6米,是自1902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干旱导致大量森林火灾,仅202310月便发生2700多起。

亚马逊不仅遭受干旱,还面临着频繁的洪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雨事件增加,导致亚马逊盆地大范围洪水泛滥。科学家警告,如果高温与低降雨量成为常态,亚马逊雨林或将在2050年到达生态崩溃的临界点。国际移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估计,到时全世界将会有2亿名“气候难民”。

 

亚马逊60年的剧变

1960年代,整个亚马逊盆地仅有一条高速公路,人口仅300万,相当于全美国只有一条公路和300万人口。如今超过20%的森林已被开发,亚马逊地区人口已增长至3000万至4000万,公路网络遍布雨林。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半个世纪,亚马逊地区的保护措施也在逐步加强。60年代,委内瑞拉仅有两个国家公园,巴西仅设立一个国家森林和一个原住民保护区。如今超过一半的亚马逊地区受到某种形式的法律保护。话说回来,如何有效管理和规划亚马逊,仍是全球环境保护的一大挑战。

红色与橙色部分为原住民居住的地方。

 

为何巴西迟迟未能积极推动碳中和?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点之一便是巴西,采矿、伐木、畜牧、农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对亚马逊造成沉重压力,不仅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系统,还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在大国博弈取得经济富裕的现状下,要求巴西停止砍伐雨林,形同放慢巴西的经济发展步伐,是否对巴西人民不公平?若某国拥有大自然,是否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主人,随意破坏大自然?这是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所面对的课题。不可忽略的是,巴西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确实是导致森林遭受蓄意破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若有人占据一片森林并进行开发,即可自动获得这片土地的产权,导致大规模非法砍伐。据估计,已有1800多万公顷森林因此被侵占。

此外,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之一,养殖超过2亿头牛。然而,巴西的畜牧业效率远低于欧美,平均每公顷牧场仅产出一头牛。低效的养殖方式加剧了森林破坏,若能提高畜牧效率,对森林的需求将相应减少。

文明人把疾病带入森林,使到一些部落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濒临灭绝。一些原住民相信人必须在最美丽、最健康的时候回归大自然,吃毒药后长眠不醒。

 

生态经济的希望:环保试点项目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恢复森林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巴西,许多农民担忧环保措施会影响他们的生计,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成为关键。

目前巴西已有多个非营利组织主导的植树造林项目。例如Rioterra研究中心(Centro de Estudos Rioterra)每年投入240万美元用于森林恢复,而黑美洲豹基金会(Black Jaguar Foundation)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资至少37亿美元,用于重建大片森林。

此外,部分原非法伐木社区已开始转型,从雨林中提取植物精油或发展生态旅游,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一些农民也开始种植可可树和巴西坚果,提供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尽管这些试点项目初见成效,但其推广仍受成本和政策限制。要真正扭转局势,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推动系统性改革,才能确保亚马逊雨林的未来。而亚马逊的命运不仅关系到巴西,也关乎整个地球。保护这片地球的绿肺,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新加坡2030绿色计划的承诺

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6千万吨,并争取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是绿色计划的一部分,加强粮食安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扩大清洁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才可能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 这些行动将作为新加坡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

减排脱碳是个全世界共同的命题,新加坡不过是海洋中一个超小的岛屿,对造成地球暖化可能微不足道。尽管如此,人心如何面对环境变化的软体工程何其浩大。可持续的未来生活,是遥不可及的梦,还是我们告别此生前可以留下的足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