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1, 2011

天鹅的梦

小时候老师想认识我们多一些,第一节作文课离不开“我的愿望”。老师引导我们写这篇文章,愿望不外是有一份受尊重的职业,不是医师就是律师老师科学家,偶尔有同学要当会计师飞机师音乐家,想法新颖,不按模范作文出牌,得分特别高。有同学要当小贩,老师一脸不高兴,说为什么非当小贩不可,同学回应说我爷爷和爸爸都在潮州街卖鱼,我当然也要卖鱼啦!

念中一的时候,同学来自各所小学,老师依样葫芦,希望通过“我的愿望”来了解同学。经过过去几年懵懵懂懂中认识到“我的愿望”的游戏规则,这种不用下本钱的愿望只是把未来当作一个好玩的游戏,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成为医生,否则谁来当司机、谁来当美发师啊?于是我摆脱了过去填上为人师表、当工程师等思考模式与憧憬,写道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平凡人,我从人群中来,也往人群中去,乐意成为朝八晚五的蓝领阶级的一分子。

(同学回应说我爷爷和爸爸都在潮州街卖鱼,我当然也要卖鱼啦!)

家住Old Airport Road聋哑学校附近红砖组屋,毕业自南侨女中的连素卿老师是名实习老师,两个月后便回去师范学院完成最后阶段的课程了,可是她对“我的愿望”却表现出异常的诚恳、真挚与包容。她并没有一脸不屑,也没有为职业规划出贵贱的人为界限,只要靠双手贡献社会,那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她的评语还包括了作为一名蓝领工人,还是可以继续学习,充实自己,以后为社会人群作出更大贡献。

有缘认识连素卿老师,虽然相处日短,影响方长,确实应该好好想想我的愿望,我的梦想。

现在回想当年,在反省的过程中,才发觉我们的儿时梦想很多时候是处于沉睡中的,睡时很清晰,醒来后却很模糊。儿时的梦想只是一种想象,并不了解其内在的含义,梦想更需要经过许多外在的因素来触发启动。

更多时候,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师长、父母、同僚、社会价值观所挤压,朝向一条众人认为是唯一的明亮的主流道路,但却迷失了我们的愿望。不是吗?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拥有过的梦想?有多少人还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生一世的,梦想背后还会有一个自我完成的实践过程,只是当人生有责任,必须对现实妥协时,实践的过程只好延误,不过最理想的结局是能容梦想的领域同时发展,把职责与兴趣的隔阂消化掉,找回失去的另一半人与事,让自身重新获得圆满。或许还能够解决中年危机对一个人的影响,与从容面对老化等。

(人生岁月最初的梦想:因为有你同行而圆满。2004)

在回忆在反省的过程中,才发觉原来挥别童年的梦想其实也意味着挥别童年的思想,甚至险些铸成大错。大人与小孩之间开始出现矛盾,明明彼此间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相视,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化身为恶魔。小孩是弱者,往往处于被挨打出气的一方。

我们一方面对小孩说,不要放弃梦想,另一方面则把许多期望加诸在孩子身上,说什么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可是小孩的梦想,已经被提早到来的成人价值观所击碎,成为另一个成人世界的复制品。大人应该给小孩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谅解。当大人的,保有童心,记得自己曾经是个小孩,并留给自己的下一代更大的梦想空间,让他们不要过早受到成人世界的污化。当父亲这么多年,逐日学习重新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小小反省一下,谁没有错?回归童心的思考方式,跟孩子们一起幻想,其实也在提醒我们最初的梦想,以及小时候快乐的回忆。

孩子认为人生短促,我们相聚的时光像烟花,照亮天空却只是一瞬间,璀璨过后转眼间消失,夜空依旧,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对亲人则不一样,思念的心情像播种,埋在最深的心底慢慢萌芽,根扎得深,所以难以忘却。

(相聚的时光像烟花,璀璨只是一瞬间)

是的,为什么“我的愿望”必须依照既定的程序,非得是什么家什么师?为什么我的愿望不能是给我应有的时间,让我过个正常的童年,长大后做回真正的自己?为什么我的愿望不能是飞到遥远的地方,为不幸的儿童做些是人都该做的事?为什么我的愿望不能是超越自我,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希望?为什么我的愿望不能是一家子健健康康、平平静静地生活?

2 comments:

红菇 said...

“梦想更需要经过许多外在的因素来触发启动。”是的,孩子飘渺的梦想,有赖父母师长的肯定以加强信念。随着年龄思想的变化,孩子的原始梦想也跟着调整,这时更需家长的指引。因此父母应扮演陪跑、推手角色,随时提供咨询、激励或安抚服务。

KL said...

人因梦想而伟大,伟大不只在于梦想本身,还在于背后的许许多多有心人。

谢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