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脚车骑士四人一组,结伴参与百年报庆骑行活动,跟早报团队共享欢乐时光,同时了解报业和狮城文史。骑行活动反应热烈,五天便满额了。参与者有朋友、家庭、漫画兴趣群、博物馆导览员等。
这是联合早报首次主办此类文史骑游活动,过去几年来,我跟早报合作的都是文史徒步。农历新年过后,我跟早报的韩咏梅和杨全龙进行全程约20公里的骑行规划,早报团队进行至少四次探路(我参与其中一场探路骑行),跟擅长主办骑行活动的活动策划公司(pich event management)磋商安全与部署细节,并动员将近50名早报义工,力求尽善尽美。早报刻意安排,让我参与筹备三个月的活动的最后一程,享受跟读者近距离互动的欢愉。
2023年5月28日早上七点多下了一场及时雨,倾盆大雨将连日的闷气驱散,这场雨于八点及时停,在华侨银行总行集合的骑行队伍准时分批出发。
我所看到的是早报团队的协作精神,为了办好百人骑行,付出不成正比的人手、时间和精力。骑行者反馈,觉得这么多人一起骑车的氛围很好,平时路过的地方,原来背后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笑容应该是最佳,最温馨的回报!
规划景点的首要考量
“早报历史就是新加坡历史”是规划景点的主要考量。结合早报的前身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时代印迹,以及中文报多年来所传达的国家发展与社会信息:
-
联合早报百年原点:罗敏申路、岌巴路、亚历山大路。
-
新加坡经济命脉:新加坡河、海港(港务局员工住宅区)、工业化(第一间工艺中学)、金融服务(金融区)。
-
社会发展:建屋局(公主楼)、希望之门、保赤宫陈氏宗祠,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多美歌、资政第(私会党老大)、麦唐纳大厦(新马合并血的见证)。
-
特色教堂:亚美尼亚教堂、卓锦女士之墓(卓锦万代兰培育者)、吉席·摩西之墓(海峡时报创办人)。
-
很酷的地方:艾佛顿园(伦敦“Time
Out”媒体将它列为2022年全球最酷的地方之一)、阿卡夫桥(开心的时候别忘了笑)。
为了制造趣味性,我们也挑选了七个打卡地点,让大家发挥集体创意。
骑行路线
起点:华侨银行大厦OCBC Centre
华侨银行是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本地银行,由陈嘉庚女婿李光前于1932年通过跟华商银行(1912年创办)及和丰银行(1917年创办)合并创立。成立的年代许多本地华侨通过它汇款回中国。
1. 《南洋商报》七层楼大厦与《星洲日报》创刊原址面对面(拍照打卡)
《南洋商报》于1923年9月6日由陈嘉庚独资创刊,原址设在罗敏申路(Robinson Road)28号。创报宣言指出华商业务不振,所缺的是对商业常识的认知,希望通过现代商务与管理知识的评述,拓展华人的经济活动。
1937年中国全面抗日,《南洋商报》成为团结在地华人,拯救祖国的抗日喉舌报纸,由胡愈之担任编辑主任,也就是现在的总编辑。当时《南洋商报》已搬迁至罗敏申路45和47号。日据时期,军政府占据报社所有资源来出版《昭南日报》。40年前,《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成为《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
1956年《南洋商报》迁入罗敏申路63号的七层楼大厦,对面120号就是《星洲日报》的创刊地点,斜对面128号则是《星洲日报》新址。丝丝街(Cecil Street)与罗敏申路交界则是海峡时报所在地。罗敏申路还有家南方晚报。由于罗敏申路报馆林立,当时华人将它称为“报馆街”。街坊到报馆阅报是免费的。
《星洲日报》由虎标万金油的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创办,1929年1月15日开始发售。中国抗日期间,郁达夫来到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星洲晚报》和《星光画报》文艺版,带动新马文化事业发展。
百多年前新加坡海港欣欣向荣,罗敏申路原来是先民抵埠的海面,填土后海岸线完全改观,报馆附近的老巴刹是唯一的时代见证者。
2. 星洲日报大厦:岌巴路19号(拍照打卡)
《星洲日报》于1976年迁至岌巴路(Keppel
Road)19号的星洲日报大厦,后来大厦转售给何日波(Ho Jit Poh)家族。事有凑巧, Jit Poh跟《星洲日报》的英文名同名。
《星洲日报》招募热爱中文写作的学生担任少年记者,从中培养新一代新闻从业员,出版以本地学生为对象的报章《星洲少年》。为了将《星洲少年》扩充为完整的学生报纸,百多名青少年记者总动员,前往全岛各住宅区分发20万本宣传册子。虽然事隔40多年,年轻人全情投入的热忱仍然令人感动。
3. 艾弗顿园:全球最酷的地方之一(拍照打卡)
艾弗顿园(Everton Park)、史波蒂斯兀园(Spottiswoode Park)和布莱坪保留区(Blair
Road)曾经是港务局的员工宿舍,伦敦“Time Out”媒体将它列为2022年全球最酷的地方之一。
大家可以在艾弗顿路寻找妈姐(自梳女)、后巷理发师和杂货店现代壁画。绘上妈姐壁画的店屋曾经是巴韦安人(Baweanese)落脚的棚屋,估俚房和祷告室都在里头。史波蒂斯兀园路66号保存着古老的中式壁画,可能是本地唯一的19世纪装饰艺术店屋。布莱坪保留区则融合中国、马来和欧洲风格,宁静的街道别有一番国际风情。
4. 南洋商报新大厦(拍照打卡)
1968年《南洋商报》从罗敏申路搬迁至亚历山大路(Alexandra Road)307号。70年代末推出学生报《南洋学生》,同时成立学生通讯员组织,运作方式跟《星洲少年》相似。《南洋商报》主办的 “我们唱着的歌”座谈会上,有位女生抛出“新谣”这个词汇来代表本土创作,从此新谣流传40多年。1983年《联合早报》成立时,原星洲日报编辑部人员搬到同一屋檐下。
5. 公主楼:建屋发展局从这里启航
女皇镇是本地第一个卫星镇,第322座 “公主楼”(Princess House),曾经是改良信托局、建屋发展局总部和环境部的办公大楼,受保留为国家古迹。公主楼作为建屋发展局总部,在建国年代任重道远。它是新加坡人第一次申请组屋的地方,“居者有其屋”就是在这里启动的。至于入住的单位,必须在组屋现场抽签和领取钥匙。
公主楼呈现1950年代的组屋特色,整体设计讲究实用性,墙壁使用本地生产的红砖,通过线条来增添美感。屋顶的开放式天台用来接待贵宾,解释组屋政策。
6. 女皇镇中学:第一间工艺中学
新加坡自治的年代,转口贸易停滞不前,人口则从战后的140万增加至近200万。婴儿潮出生的孩子陆续进入职场,面对僧多粥少的困境,通过工业化来开拓就业机会是唯一出路。女皇镇和丹戎加东中学率先转型为工艺中学,一个年代后, 15所工艺中学设立完善的中央工场,让附近学校的男女学生实习金工、电工和木工。中二的辍学生可报读职业专科学校和工业培训中心,掌握一技之长。
你知道吗?李玉全部长是女皇镇工艺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1966年的总统奖学金得主。
7. 新加坡河上的阿卡夫桥:开心的时候别忘了笑(拍照打卡)
1997年落成的阿卡夫桥(Alkaff
Bridge)外型像驳船,是新加坡河上游的 “新桥”之一。2003年,来自菲律宾的帕西塔(Pacita Abad)在河畔的新加坡泰勒版画学院(STPI)当驻院画家,决定为窗外毫不起眼的阿卡夫桥“化妆”。办事一板一眼的“有关当局”竟然答应让她涂鸦。帕西塔和团队兴致勃勃,为桥梁油上活泼的色彩和充满动感的水泡。
完工几个月后,帕西塔与世长辞。她认为新加坡人太过严肃,希望大家敞开心情,将公共艺术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开心的时候别忘了笑。
8. 柴船头的古老地标:保赤宫陈氏宗祠(拍照打卡)
一个半世纪前,陈氏宗亲们合资建立保赤宫陈氏宗祠,日后成立保赤学校,可说是昔日民间互助,自力更生的时代缩影。
陈氏宗祠附近,阿裕尼创建的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回教堂。200年前马六甲人来到此处,白天开辟皇家山,晚上在甘榜马六甲住宿,形成柴船头的第一个村落。
今天的家庭司法法院(Family Justice Courts)就是昔日的华民护卫司(Chinese Protectorate)所在地。毕麒麟担任首位司长期间,管制私会党活动,推动成立保良局,对华人事务有一定贡献。
9. 亚美尼亚教堂内的卓锦墓碑(拍照打卡)
坐落在禧街(Hill Street)180多年的亚美尼亚教堂,是新加坡第一座基督教堂,受保留为国家古迹。教堂外观跟一般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同小异,不过中厅却是圆形的。
新加坡开埠年代,亚美尼亚商人扶老携幼,来到本地安顿下来,全盛时期不过百户人家。海峡时报和莱佛士酒店创办人都是亚美尼亚人。海峡时报创办人吉席·摩西(Catchick Moses)和他的妻子的墓碑都在教堂墓园。
卓锦(Agnes Joaquim)在丹戎巴葛金兰园一带经营花圃,1899年的花卉比赛,她培育的卓锦万代兰得到第一名,后来这款花卉获选为新加坡国花。卓锦的墓碑也在教堂墓园。
10. 法夸尔花园:风光一时的甘蜜树
新加坡独立50周年的SG50庆祝活动,公园局在法夸尔花园(Farquhar Garden)栽下由卡里蒙群岛引入的甘蜜树苗(Gambier)。
开埠时本地已有甘蜜园,甘蜜叶和枝茎熬煮后可当“保济丸”般使用,马来人则将甘蜜和槟榔一起嚼食。1830年代发现甘蜜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可用来染布和揉化皮革,掀起种植经济作物的热潮,蔡厝港、林厝港、杨厝港、后港、大巴窑、宏茂桥、义顺、武吉知马、马西岭、格兰芝等地都是甘蜜树的踪影。20世纪初,化学工业染料取代甘蜜,橡胶树和黄梨崛起成为新宠。
11. 陈旭年资政第:硕果仅存的潮州大宅
登路(Tank Road)和槟榔路(Penang Road)交界的 “资政第”,是本地硕果仅存的潮州大宅,“资政”身份反映原主人陈旭年跟苏丹关系密切。
19世纪中叶,天猛公伊布拉欣(Daeng
Ibrahim)将新加坡的港主制度引入柔佛,吸引华人渡海种植甘蜜。陈旭年崛起成为财雄势厚的港主,接手柔佛潮州义兴首领,进一步控制鸦片烟酒专卖权。当时柔佛方言群中,潮州义兴势力最庞大,其他私会党被严禁活动。国人到新山游玩,多少会到陈旭年街文化区逛逛,顺便打包驰名的炭烧面包和香蕉糕。
12. 麦唐纳大厦:新马合并时期血的记忆
麦唐纳大厦(MacDonald House)于二战后兴建,设计师决定使用新款饰面砖,为颜色与质地定下特别规格,务必使大厦外观庄严明亮。亚历山大砖厂参与这项工程,砖窑、机械、生产流程等都进行改革,样品经过严格的研发程序,测试合格后才投入生产。
新马合并时期,两名印度尼西亚特工在麦唐纳大厦放置计时炸弹,造成人命伤亡。涉案军人被判处死刑。1970年代初,时任总理李光耀访问印尼,遵照爪哇人的仪式,到两名军人墓前撒花安抚亡魂,让两国摆脱历史包袱,恢复友好关系。
13. 多美歌:印度人洗衣服、晾衣服的地方
多美歌(Dhoby Ghaut)地铁转换站源自兴地语,意思是走下梯阶到有水洗衣的地方。印度劳工在史丹福河清洗衣服后,顺便晾在国泰戏院前面的草地上。昔日平民生活化的多美歌,屹立着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1825年,英国人将印度罪犯流放到新加坡进行劳动改造,此后半个世纪,本地成为输出印度罪犯的主要目的地。这些犯人跟华人猪仔下南洋一样,被关在拥挤的大舱内,抵岸后成为建造基础设施的廉价劳动力。一些获释的客工决定留在本地工作或经商,包括从事洗衣业。
14. 赞美广场:为弃婴开启希望之门
赞美广场 (CHIJMES)曾经是圣婴女修道院、圣婴女校、圣尼格拉女校、教堂和孤儿院的所在地,19世纪中叶成立的时候已经收养孤儿, “弃婴之家”(Home
for Abandoned Babies)运作至1982年,日据时期接收保良局的女孩。弃婴之家就是从前老人家所说的“养生堂”。
重男轻女的年代,这些孩童多数来自穷困或破裂家庭,有些因家长迷信,认为虎年出生的女婴不吉利而遭遗弃。早晨修女打开铁门,把门外的婴儿抱进去,让她们有重获新生的机会。久而久之,这扇门便成为希望之门(Gate of Hope)。
终点:OCBC Centr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