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新加坡迎来全国大选提名日,11个政党和两名独立人士角逐33个集选区和单选区的97个议席。两个最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和工人党(WP)分别派出97名与26名候选人参与竞选。其中重新划分的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因PAP无对手而自动当选。
历史背景与政治生态演变
新加坡的政治历程始于1955年林德宪制选举,历经1959年自治邦和1963年与马来西亚合并后的州选举,多元政党与年轻力量的参与为政治生态奠定基础。
这些一个多甲子以前反殖民地时代的政治启蒙,为新加坡奠定不分种族与宗教的政治氛围。1966年社阵抵制国会,走向街头斗争,接着放弃参与1968年的独立后第一届选举,PAP独大的的局面持续至1981年,工人党秘书长惹耶勒南在安顺区补选中打破这一格局。2011年,工人党攻下阿裕尼集选区,2020年再夺盛港集选区,逐步确立其作为监督政府的在野党地位。
候选人新趋势
本届大选呈现出两大显著趋势:
高素质候选人涌现:多数候选人为大学毕业生或专业人士,反映出社会对教育背景的重视。早年的“草根”形象在今日可能难以获得选民青睐。
年轻化浪潮:PAP和WP均涌现大量年轻面孔。数据显示,30至49岁的候选人占比分别为PAP
57%、WP 69%,其中30至39岁的青年比例分别为PAP
19%、WP 31%。工人党团队因未挑战全部议席而显得更为年轻化。
表1:2025年新加坡全国大选,两大政党候选人年龄分布
年龄
人民行动党PAP
工人党WP
70岁以上
1(1%)
0(0%)
60-69岁
11(11.3%)
2(7%)
50-59岁
30(30.9%)
7(24.1%)
40-49岁
37(38.1%)
11(37.9%)
30-39岁
18(18.6%)
9(31%)
PAP与WP对决的热点选区
工人党主战场:榜鹅、盛港(上届险胜)、东海岸、淡滨尼及惹兰加由选区备受关注。阿裕尼和后港选区因工人党此前优势显著,预计将稳守阵地。惹兰加由单选区由PAP黄志明出战,上届他在盛港集选区落选后,出任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掌舵期间,英康涉及一项安联拟议收购,最后在公众舆论下取消的交易,不论黄志明是否参与决策,其职总秘书长任内的争议或影响选情。
淡滨尼集选区曾经是友诺士集选区的地盘,1988年和1991年两届大选,WP都以微差落败,随后友诺士集选区被重新划分。当然淡滨尼集选区已今非昔比,尤其是淡滨尼北的版图扩大后,新选民的心态难以捉摸。
淡滨尼集选区的马来族群占比25%,远超全国平均的15%。PAP政府处理巴勒斯坦和以哈事件向来战战兢兢,WP则倡议先认同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才可能有谈判的空间。两党的立场差异可能成为关键因素。
东海岸集选区方面,WP上届有佘雪玲的明星效应,这回少了明星光环,WP是否能对PAP构成威胁?2011年,24岁的佘雪玲在国民团结党(NSP)旗帜下参选,凭一己之力令吴作栋领军的马林百列集选区提心吊胆,两年前因婚外情曝光而断送政治生涯。
其他政党的战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战场是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上届大选,新加坡前进党(SPP)以微差落败,如今当年的三张皇牌(陈清木、梁文辉、潘群勤)依然挂帅,挑战重新划分的集选区。梁文辉和潘群勤以非选区议员身份在国会五年,梁文辉敢做敢言的风格褒贬不一,潘群勤稳扎稳打,辩证细腻的表现有目共睹,两人在国会的表现或为选情增添变数。
民主党徐顺全和淡马亚分别攻打三巴旺西和武吉班让单选区,三巴旺西是个从集选区划分出来的新选区。徐顺全近年来得票率有上升的趋势,淡马亚身为传染病专家,疫情期间的表现或为其加分。
最后必须提一提人民力量党(PPP)秘书长吴明盛。淡滨尼集选区爆发包括PPP在内的四角战,吴明盛在提名后的三分钟政党发言时,一开口便把矛头对准WP,质问是谁不让马林百列集选区居民失去投票的权利,跑到淡滨尼集选区搅局,结果越讲越酸味十足。我在CNA看完所有选区候选人的全程直播,觉得心态上最输不起的,可能就是吴明盛了。
吴明盛原为WP党员,2006年参与阿裕尼集选区的选举,发表不利WP的言论后加入国民团结党(NSP),2011年在淡滨尼集选区参选,夺得43%选票。2015年和2020年在他所成立的PPP旗帜下,分别参选蔡厝港集选区和麦波申,结果都以少过30%的票数落败。或许他认为回到淡滨尼,可以重现曾经拥有的辉煌,不过其PPP的参选记录显示选情不容乐观。
注(2025年4月26日):
言犹在耳,吴明盛的PPP竞选团队便来到我家门前插旗了!?
虽然我没搬过家,但原来的淡滨尼集选区已经被分割出来,变成淡滨尼-尚育单选区,由PAP和WP对垒。吴明盛连自己的选区边界都搞不清楚,跑到别人的地方抢地盘,看来似乎连底线都丢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