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4, 2022

从1949延伸......(四十一)泰麟之完结篇

202269日,联合早报阅读节为我安排一项《告别1949新书分享会。疫情后在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台(The POD)举行,乐见众人抛开疫情的包袱,重新恢复社会活动。

《告别1949》的主人翁李泰麟,跟早年许多第一代移民一样,10多岁从中国广东鹤山的农村来到新加坡,从此落地生根。

泰麟念念不忘哺育自己长大的水乡,直到有一天回到乡下,亲身体验到新中两地的变化后,认定新加坡才是他的国,他的家。

虽然如此,跟泰麟谈起家乡的人与事,他的思路还是相当清晰,几乎全都回到眼前来。

1949是个影响许多华人的转捩点。那一年中共入村,村民斗资产阶级、斗地主,斗恶霸,为出一口忍耐多时的怨气而斗得不亦乐乎。有些人向往无产阶级的生活,有些人对于更换政权、喊口号感到迷惑,决定离家出走,一走就是几十年。泰麟就是在政权易手那年下南洋的。

我身为移民第二代,对此转捩点充满迷思,最终花了好些年,踏上追溯1949的旅途,进行跟自己对话的心件工程。

对我而言,断断续续做口述记录那十年,也是个自省的年代,不免同时勾勒起许多个人回忆,并参考对证口述事件的相关讯息,寻找跨越年代的共同记忆。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书是为小人物留名的渠道之一。

泰麟于新书分享会后一个星期,也就是2022616日,在睡梦中告别人间。前来吊唁的朋友都说他有福分,在没有病痛的情况下挥别一生,也只有在心安理得,人生没有遗憾的情况下,才会走得这么潇洒。

可能泰麟知道自己的一生有个白纸黑字的文字记录之后,心头轻松了,但并非真的想走。他的口袋里还有一封给我妻子的生日红包,不过没等到星期六共进例常午餐时交到她手中;他记录下朋友要几本《告别1949》,不过该纸条还没交给我;我说跟他出外进餐,他说外头太危险了,曾江就是来新加坡后到处逛,结果中了奥密克戎,回香港隔离时过世的。

两年多来的疫情期间,泰麟很小心地注意饮食与健康指标,也很小心地回避病毒,第一时间打针,总共打了四针辉瑞。结果虽然避开了病毒,但避不开人世间的宿命。

不晓得第四针辉瑞是否促成他于睡梦中死亡,不过他或许已抵达极乐世界,或许已回到他母亲身边,他的新家就在阿嫲隔壁座。

虽然我自己亦无遗憾,但还是很想继续为1949补遗。

佛教是一套哲学,南传的佛教仪式融入华人习俗,多少含有儒道的意识。悄悄地化了一本《告别1949》给泰麟,平凡人改变不了大时代,甚至不知道大时代如何影响人的一生,但不忘安守人的本分,对社会、人间奉献平凡人的一生。

泰麟的灵堂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是人生的规律。

出殡日风和日丽,领取骨灰时雨过天晴,冥冥中安排得如此完美,为泰麟的“1949延伸划上句点。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