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7, 2023

还是熟悉的农历新年或华人新年吗?

半个世纪前读中小学时过年,跟现在一样有两个“新年”,11日称为元旦(New Year’s Day),元旦隔天便开学了;正月初一称为 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或华人新年Chinese New YearCNY),学校放假两天,除夕只上半天课,难怪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到底那时候过的是农历新年还是华人新年呢?问父亲,他的语气差不多是在骂我读懵书,他从乡下过农历新年过到来新加坡,农历新年不就是华人新年吗?

学校老师又怎么说呢?中英文老师都说两个称谓都行,我们要看的是过年的实质,大家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长辈给小辈祝福红包,狮子采青和放鞭炮等,都是热热闹闹过新年的传统。 农历新年是较中性的说法,因为世界这么大,正月初一这一天并非只有华人庆祝过年。

从越南移民到本地上学的同学附议,说越南人也在这一天隆重庆祝,而且还吃粽子呢!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历新年从中国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农耕社会秋收后等待立春,一年忙到晚,过新年成为最值得期待的节日,也是对来年丰收的向往。

上世纪80年代暂时离开职场,到当年的NTI1991年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NTU)念书,那个年代新移民潮处于萌芽阶段,机械工程系多数是新马学生,少数来自香港,只有一名中国人余宙中。宙中在系里当研究生,系主任梁绍基教授安排他在热力学实验室兼职,让他多交些朋友,逢年过节不至于太过思乡。宙中的确跟大家打成一片,一起过年吃饭打篮球,毕业后在本地的跨国公司上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大国崛起带动民族主义,近于复古的天朝文化令人不安。最明显的是万元户已成历史,如今是亿万富豪,出国人潮增加了,砸起钱来财大气粗,吃自助餐将整盘菜肴搬到自己桌面等。一些酒店餐馆为了安抚其他客人,另辟楼层和进餐区来安顿中国旅客。这些还算是小事,我遇上战狼的经验更加不愉快,斯文的战狼动口不动手,言辞间咄咄逼人,至于在伦敦遇到言语肢体都蛮横的高干夫人更自成一格,不惜牺牲色相,翘起屁股当武器。

这些人多吗?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我遇到更多温文有礼的中国新移民和年轻人,不过中国十多亿人口,0.1%已经足以搞砸整锅粥,五千年文明形象荡然无存。


疫情解封后的新插曲

疫情解封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出现新插曲,NTU新春嘉年华活动展板使用“Lunar New Year”一词,引起部分学生不满,将Lunar划掉,私自改成“Chinese”,简而言之就是不过老祖宗的农历新年,要过的是自己的华人新年。

有些辩解议论说我们要过华人新年难道有错吗?我觉得华人新年是古老传统,过华人新年非但没错,而且还必须大力提倡。反之农历新年也是古老传统,过农历新年难道不成吗?

此“突发”现象不禁令我重复年少时向老师讨教的疑问,到底应该使用“华人新年”,还是“农历新年”呢?我的学生时代两个说辞互用,非但没有华人与农历的角度问题,反而受到 “农历” 包容性的教诲。如果全世界都在庆祝农历新年,作为原创国的子民,不是应该为国粹传遍全世界而更加开心吗?

NTU已不是我所熟悉的从前的NTI,如今中国留学生增加许多,在各院系修读高级学位的比比皆是。本来学识越高,眼界应该越明,如今学问高的知识分子反而产生闭门主义,忘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道理。“文化”不就是文明开化吗?开文化倒车变得不化,如果不是这些年来情绪高涨的战狼心态或民族主义在作祟,或者对自家文化缺乏自信,还会是什么呢?

同样那句老话,这样的人多吗?相信不多,但一颗蟑螂屎已经足以搞砸整锅粥,如果不只一颗的话

左顾右盼,好容易挨过冠病疫情的千多个日子,眼前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收拾心情好好过年。出现这样的文化撞击,不禁生起当下的新年还是熟悉的新年的问号。翻了一下月份牌,还好自懂事以来,本地月份牌仍然保留着 “农历新年”的传统年味。

2023年的月份牌保留着多年传统:1月初1元旦,正月初一“农历新年”



[2023130] Leonard Chey:

纽西兰的华裔仅占全人口的5%左右。春节在这裡也不是公共假期。

不过除了过去两年因Covid暂停之外,每年春节前国家总理都会为春节花市同乐日主持开幕。

每年的元宵节的周末也会一连三晚主办颇具规模的元宵灯节

这里的华人超市都为华籍顾客印就中文的月历,不过必须一次过购买满一定数量的货物才能获得。以月历附图为例,必须一次过买入超过$188才能得到。

纽西兰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新年称为春节

所有纽西兰人每年都庆祝正月一日元旦。

因纽西兰所处的经纬度,每年都是全球第一个在元旦早上看到第一丝阳光的国家。

纽西兰人在理论上也庆祝毛利新年,可是一般上,对华人来说,这是一个法定的公共假期,大概也仅此而已!


相关链接

11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看到 “ NTU新春嘉年华活动展板使用 ‘Lunar New Year’ 一词,引起部分学生不满,将Lunar划
掉,私自改成 ‘Chinese’ ,简而言之就是不过老祖宗的农历新年,要过的是自己的华人新年”

如果说 ’新加坡人’ 的老祖宗过得是农历新年或华人新年(而已), 敢问NTU作为新加坡的最高学府
之一是否忘了 ‘新加坡人’ 也过着马来同胞与印度同胞年年都在过的 ‘新加坡新年’ 了 ?

根据《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
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
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 http://www.gov.cn/ztzl/2013cj/content_2321942.htm )

显然的,就算今天的 ‘神州大地’都已将两个 ‘新年’ 明确地定位为 ‘元旦’ 与 ‘春节’,NTU还在为此
而纠结,争论不休,莫名其妙,更是 ‘无病呻吟’ !

令人诧异的倒是一贯奉行 ‘一丝不苟 严刑峻法’ 的 新加坡 这次对于这宗公然在公共场所的 ‘破坏’
与 ‘涂鸦’ 事件的态度显得暧昧,以 ’CCTV' 无所不在 闻名遐迩 的新加坡竟不将 ‘造事者’ 揪出,
以儆效尤,耐人寻味 …..


Anonymous said...

其实就读于NTU的各国留学生不论喜欢与否都必须承认新加坡人每年要过 华 巫 印 3个新年,绝对不应该也绝不能容忍对
新加坡人对各族群的尊重与认同提出挑战。严格来说也看不出 新加坡人 以 ‘Chinese New Year来称呼春节,以Malay
New Year来称呼开斋节,以Indian New Year 来称呼屠妖节 有何不妥?加上 ‘普天同庆’ 的元旦,充分显示新加坡多元种
族 和谐共处 相互理解,不是吗?
原文中附带的月历显示:正月一日为 ‘New Year‘s Day元旦’,和 正月廿二日为 ‘Chinese New Year农历新年春节‘
我在国外得到的月历则简单明了:正月一日为 ‘元旦’,正月廿二日为 ‘春节’,不但避开了各种 ‘误会’ 且 ‘恰到好处’ !
不是吗?

郭 said...

讲起这事,心里就有点不爽,忍不住还是要嗆几声。
在新加坡生活了超过一甲子,过春节,过农曆新年还是华人新年,大家都知道是过什么节日,从来都不去计较哪个名字较恰当。偏偏从天朝上国来的人非要认定是过华人新年而不是农曆新年。
所谓入乡随俗,而那帮人却有打算入乡“移”俗,这当然跟上国的势力有关。我在想接下来的端午节,中秋节会不会又搞出什么新名堂。
如果有一天,大学搞个什么亚细安经济研讨会的,会不会有人把亚细安这三个字塗掉,然后写上东盟二字。
最近我们的大华银行的电视广告里有一句广告词是说“根植东盟”,好长一段时间了不见有新加坡人提出意见,因为我们都知道是说什么组织,何必在乎那个名称。但对于上国人士来说,最好还是把我们的亚细安变成他们的东盟。

Anonymous said...

根据《维基百科》:东南亚国家联盟(英语: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新加坡作亚细安组织,
台湾作东南亚国家协会),简称东盟(英文缩写ASEAN,新加坡作亚细安,台湾作东南亚国协、东协),是集合
东南亚区域国家的一个政府性国际组织。
随后进一步解析时俱以 ‘东盟’ 称之。

此外,在 百度百科,谷歌 和 必应 作 ‘ASEAN中文简称‘ 或 ’ASEAN中文‘ 搜寻时皆清楚显示为 ’东盟‘ !
打开 “人民日报”,“美国之音”,“BBC”,“The Australian(中文),纽西兰先驱报,俄罗斯通讯社 ….. 等等世界各
地的中文媒体无壹不以 ‘东盟’ 作为 ASEAN 的简称。


所谓 ’亚细安‘,似乎是以发扬Singlish为目的的创意,独一无二,毕竟 ’曲高和寡 孤芳自赏‘,…..

其实在新加坡人(尤其年轻人)眼中:春节早已不如新年Countdown,七夕早已不如情人节Romantic, 屈原投江诚
不如耶稣十字架拯救世人的伟大,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如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刻骨铭心,中元节早已不如万圣夜的毛
骨悚然,叉烧包早已不如汉堡包更受屁孩向往 ……. 面对新加坡多元种族的 ‘现实’ …..

郭 said...

在今天的早报(15/2/2023),语言学者汪惠迪先生针对“吃饭盒”,“吃盒饭”还有“吃便当”作出评论,他说本地人爱说“吃饭盒”其实不合理,飯盒怎么能吃?但是他说应尊重当地人的用词。
那位先生搬出谷歌,人民日报,美国之音等一大堆机构来证明“东盟”是最广泛使用的名称,新加坡用“亚细安”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那新马应该把黄梨改称菠萝,番薯改称地瓜,印尼改称印度尼西亚,澳洲改称澳大利亚。香港茶餐厅的餐牌上出现“士多啤梨”这几个字,你知道是指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本土的用词、叫法,这承载了当地的文化和人民的感情,无须对外来的用词全盘接收,甚至让人感觉对外来的“哈腰作揖”。
讲到Singlish,这就是本土文化,我还没看过英国人或美国人抨击过Singlish不伦不类,多数觉得很有趣。我去商业学校上英语课时就碰过一位英国老师,他大赞Singlish,说你们新加坡人很聪明,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要讲的话,比正统英语简洁多了。

Anonymous said...

你肯定没有外国人评击过singlish的不伦不类,不能上大雅之堂吗?
根据2019/1/3早报网以 “罗杰斯: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 为题
报导:国际知名投资家罗杰斯给新加坡双语教育打分,认为新加坡
人“英语烂华语也烂”,本以为两名女儿可以在本地学 “标准规范”
的华语和英语,岂料事与愿违。
他在讲座上提到, 本以为两个女儿可以在本地学标准规范的华语和
英语,岂料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对新加坡的中英语水平感
到失望。
在讲座答问时段,一名口操新式英语的女郎用语法半不正确的英语
提问,罗杰斯并不介意,在回答后再向在场者解释提问者的问题。
他最后以新加坡是个“好地方”总结,对提问者说:“你应该回家。”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9010
3-920877

《你应该回家》,一言惊醒梦中人 !
夜郎自大 丢人现眼 …..

Anonymous said...

看到引用新加坡 ‘语言学家’的 “研究心得”:针对“吃饭盒”,“吃盒饭”还有“吃便当”作出评论,
他说本地人爱说“吃饭盒”其实不合理,飯盒怎么能吃?但是他说应尊重当地人的用词 云云。

每天 ‘沉迷’ 电脑,网络 ‘上瘾’ 的我忽然有所 ‘顿悟’,回想起诸多的网上流行用语,我捧腹
大笑,最后笑到 ’泪流满面‘ !

根据《百度百科》:网络用语 ”吃盒饭” 与 “领便当” 是同一个意思,指你没戏了,完蛋了!
“在影视剧和小说当中,当某个人物要死了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吃盒饭”,表示他已经
完蛋了,没戏了” !
除此之外,在日本动画和游戏中也常常有该词的存在。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死亡,出演这
个人物的声优就可以退出剧组的演出,领一份盒饭之后就可以下班了。所以在ACGN领域
里用也常常使用 ‘吃盒饭’ 来比喻一个人物的死亡。
被人灭掉的家伙,叫做“领了盒饭”;灭了别人的家伙,则是“给XX发了盒饭”。
(参考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3116749.html )

奉劝老兄在引用新加坡砖家任何 ‘似是而非’ 的研究心得前必须 三思,三思,再三思 !
更重要的是必须改掉 ‘墨守成规’ 的 恶习,追上时代的潮流。
切勿再将 中元节当成 ’匈牙利鬼节‘,更切勿在亲友的生日祝他 ’福寿全归‘ 或送他一件
‘寿’ 衣!以免再笑死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意外!

注: 回看2019年5月以 “吃饭盒?吃盒饭?还是吃便当?傻傻分不清楚的快餐” 为题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407938908246855 并没有错,因为当
时还没有 ‘丁克’,不知 ‘躺平’,不晓 ‘内卷’,‘润’ 不得呀 !更没人会预料随着AI时代
的来临,‘吃饭’ 也有了多一层深沉的含义,令人感慨万千 哭笑不得 !也许今后要
‘引经据典’ 之前,先提升自己的知识,必须的,中文 ‘博大精深’,不是吗?


Anonymous said...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5/18: 美国知名投资人 罗杰斯 接受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采访时说,
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大国,而美国可能会衰落。
‘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大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 罗杰斯说。他又说:总有兴衰更迭,
尽管中国一路走来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00 年后,我们回望,会发现中国正在崛起。美国已经放缓,甚至可能已经衰落。”他预
测道。在评论中美贸易战时,罗杰斯表示,“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有时贸易战走得太远
会演变成真正的武器战。” 罗杰斯认为:
“与中国开启贸易战是荒谬的,恐怕更多的是美国的错,而非中国的错。中国更加克制。”
( https://sputniknews.cn/20230518/1050382925.html )

Anonymous said...

看完了上述的留言,接着打开香港雅虎新闻网惊然发现 ‘国泰航空’ 以 ‘迅雷不及掩耳’ 的速度宣布将涉事歧视非英语乘客
引來網民狂批,內地《人民日報》和新華網更相繼發表言論炮轟的三位空勤人员立即 ‘炒鱿’(粤语即立马开除没商量)!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評論,指這種新聞發生在香港回歸祖國25年多後、香港局勢由亂轉治已3年的2023年,尤為震
驚,批評國泰航空母公司有英資背景,其公司文化似乎保留某種崇拜洋人、看不起內地人的乖戾情緒和莫名優越感,一
個在全世界有業務的航空公司對乘客抱有地域性歧視,只能暴露公司的業務素質之低劣及部分人的國家認同偏差、心理
扭曲,以及文化和專業素養之低。國泰航空不能只是每次道歉,而應重拳整頓,建章立制,從根子上煞停歪風。
文章認為,國泰不能夠代表香港,香港正日益重視普通話,崇拜英語而看不起普通話的逆流,勢必將湮滅於歷史大潮。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也發表文章表示,國泰航空對有關旅客在其航班上的不愉快經歷恐怕不光需要處罰相關員工,真
的還要在國泰航空的員工中開展尊重包括中國在內所有乘客的教育。端正員工的價值觀,不讓有問題的價值觀在對客戶的
服務之中有所浮現,這是每一家大型公司都要重視去做的一件事。
新華網評以題為〈老毛病老不改,國泰航空飛不遠〉的文章,加入圍攻。
國泰一再向受影響的乘客和社會各界作出 ‘誠摯’ 歉意,宣布已完成對於事件的調查,並依據公司的規章制度,對3位涉事
的空服人員予以解聘。對於個別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及道德準則的行為,國泰航空声称將秉持「零容忍」的態度絕
不姑息!
(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涉歧視非英語乘客-國泰速炒3空服員-193200830.html )

在神州大地上,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网,…. 的介入,相继发声与表态,国泰航空再也无法 ‘顾左右而言他‘ 再也无法
重施再玩 ’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的伎俩 …..
其实,公然歧视华文话语的 ‘前朝余孽’ 又岂止当年 ‘日不落帝国’ 治下的 ‘高等’ 人。
事实证明一剂 ‘挂羊头卖狗肉’ 的 ‘讲话语运动’ 似乎也难以治愈许许多多早已在骨子裡 ’病入膏肓’ 的 ‘香蕉人’,不是吗?

Anonymous said...

国泰航空歧视 ‘非英语搭客’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中国舆论广泛讨论,有关话题连日高踞微博热搜,
引发大量不满的中国网民批评。有人留言质疑:“为什麽这些服务员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哪来的
自信”;有人称,“这不是某个员工,而是公司的普遍价值观”;有人指,“这家航空公司不只是劣
迹斑斑,还有分裂祖国的事实。希望国家能严查”。
对于国泰航空的道歉声明,许多中国民众亦不买单,要求应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中英文道歉。
( https://www.dw.com/zh/國泰航空遭指歧視中國客-官媒重拳整頓/a-65715856 )

Chinese state media claimed the airline was "looking down on mainland Chinese people".
The incident has drawn much criticism on social media in China, with some users calling
for a boycott of Cathay Pacific.
”Cathay relies heavily on China, which is a key market for the company both for inbound
travel to Hong Kong, as well as transit traffic to Cathay's broader network,"
Major brands such as H&M, Nike, Adidas, Puma (& 乐天)have all felt the brunt of social
media-fuelled backlashes in China over cultural insensitivities or political controversies.
"Anyone who offends the Chinese people should prepare to pay the pric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said in 2021。
(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65692568# )

Anonymous said...

香港《明报》报道称,据该报获得的一份国泰空中服务员工会周三向内部成员发出的内部电邮,工会对空服人员
“现时需面对众多不实指控及网上传言感到痛心”。电邮还提到,根据“机舱服务指引”,如空服员在未经同意下被
乘客拍摄及录影,可向乘客提出删除有关内容,如遭拒绝可通知机长及机舱服务经理,公司政策表明对不守规乘
客采取“零容忍”态度。报道引述工会称,“本期望国泰会支持员工保护自己及提供相关指引,遗憾最终得到令人
伤感的消息”。
对此,国泰航空周四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澄清称,“‘空中服务员工会’为一个独立工会,从来不代表国泰”。声明还
写道,国泰“不接受、支持或同意该工会的对此事的立场”国泰航空服务董事吴洁文(Mandy Ng)也在声明中强调:
“我们一直并将继续与机舱服务员同事直接沟通,包括通过线上及面对面等多种途径。我们会继续聆听他们的反馈,
并积极回应。”
但许多中国网民对国泰的回应并不买账。相关微博底下有留言写道:“还是那句话,你们不喜欢大陆人就不要飞大陆
航线,没必要勉强自己”。
国泰事件仍持续在中国社媒上发酵。一名网友发表推文写道:“其实我觉得国泰不是针对非英语乘客,是专门针对不
会英语的内地人”。有网民称,国泰事件的重点是“员工明目张胆的歧视”、“中国人自己歧视中国人的事随处可见”。
也有人严厉批评“崇洋媚外可耻又可悲”,并扬言抵制国泰航空。
也有人因此联想起此前上海车展的“宝马冰激淋事件:今年4月,有网民爆料称,上海车展上宝马MINI展台的工作人
员在发放免费冰激淋时疑似区别对待中外访客,只发冰激淋给外国人。这一事件在新浪微博上曝光后,大量网民纷纷
表示愤怒和不满。上海《新闻晨报》以及上游新闻等媒体则翻出国泰2017年曾拒绝使用中文名牌的新闻,
( https://www.dw.com/zh/国泰事件中国网络反崇洋媚外浪潮高涨/a-65732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