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0, 2023

香港中乐团《春颂》

2023128日,出席在滨海艺术中心演出的《春颂》,这是香港中乐团的赠票。演出当天是人日,乐团跟本地乐迷一起过年庆生,呈现这场文化飨宴。虽然新加坡没有四季,但从农历年初一起,每天都冬雨绵绵,热带气温最低降至20度左右,的确对春暖花开有所期待。

节目以伍敬彬创作的《春颂》开场,跳跃的音符象征喜迎农历新年的气氛。依次为彭修文的作品《十二月》的选段演奏,赵季平的《第二琵琶协奏曲》,由张莹担任琵琶独奏;王乙聿的《簧》,由陈奕潍吹笙、Jonathan Scott弹管风琴;最后以谭盾的《西北第一组曲》压轴。

香港中乐团:中西合成的文化演绎

音乐会尚未落下帷幕,观众安可下乐团演奏三首轻快的组曲,并邀请观众齐唱香港粤语版的新年歌来增添节日气氛。对本地老观众来说,这些歌曲不是不熟悉,只是忘词;新移民观众则可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演奏的是本地人更加熟悉的《贺新年》《大地回春》,华语版《迎春花》《财神到》等,相信观众会更加热情参与最后的高潮。

乐团的广东版《财神到》,本地观众更加熟悉的是华语版

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透露他原籍陕西,童年时代经历过连日干旱气候,缺水缺粮的日子,农民引颈期待久旱逢甘露。雨水来了,万物绿了,生命滋长了,这就是大西北的民间生命状态。

音乐会上见到本地乐团没采用的革胡。根据网站资料,上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将二胡改革创制而成,因此称为革胡。华乐受到西方音乐和声的影响开始欧化,采用西方大提琴为低音部配乐,革胡是不让华乐团过度依赖西方乐器的成品。《春颂》演出的低音部仍然是中西结合,包括革胡和大提琴。

高胡、二胡、中胡、低音革胡、革胡。(图片来源:香港中乐团)

我觉得节目最精彩的是《簧》,笙、管风琴与现代华乐演绎古今,中西乐器完美融合,带出音乐的时代感。说开来华乐乐器本来就不是纯华,例如唢呐、琵琶、扬琴都是从波斯传入中国,现代华乐以西方“交响乐”性质出现,也不过是上世纪的事,海纳百川的心态打造现代乐团文化。

周代《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的出现可追溯至公元前,但并非千年不变,经历过多番改革,制造出现代笙。笙的发声方式为簧管共振,空气在管的有限空间里流动,跟簧片形成频率相同的空气柱而产生共振的声音。

管风琴同样是公元前的产品,曾经号称为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乐器,通过复杂的风箱、轨杆机、音栓等机械装置来吹响音管,配合双手键盘弹奏来运作,新加坡的教堂如乌节路长老会和善牧主教座堂尚可见到古老的管风琴。现代化管风琴采用电子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机械联动装置,可编程的按钮式音栓替代传统的拉杆式音栓等,将传统教堂乐器创新,如今搬上华乐舞台。

阎惠昌解释《簧》是一场古今的对话,我觉得放在当下新加坡华人社会,它更像是为中西两极文化寻找磨合的空间。我们在新加坡生活一辈子,已经习惯在不同文化中找出共同点,大家和睦地生活在小小空间。一些新移民朋友习惯生活在微信圈,众口同声维护民族文化,忽略新加坡民间生活的多元性。他们或许可以通过《簧》这样的曲子取得灵感,敞开心态走出微信,共同打造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不要忘了,宏观视野决定格局,香港中乐团就是大中华区的典范之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