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3, 2023

在台湾遇见台风小犬

在台湾自驾绕岛,其中有36小时跟台风小犬Typhoon Koinu)相遇。这是首次在台湾遇见台风,算是人生另一体验。

台风的风眼于2023105日登陆台湾,根据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所公布的消息,强风与豪雨造成一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死者为八旬妇女,台风期间于住家被碎玻璃割伤出血,送医不治。台湾南部30多万户家庭停电,灾情最严重的是东南部离岛兰屿,午夜最大风力为17级,最高风速每秒95米(95m/s),九成渔船被吹走或翻覆,靠近海边的房舍倒塌,兰屿中学的教室门窗被吹走,环岛公路中断等。台湾政府将兰屿列为专案,由国防部支援复原工作。

顺便一提,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PAGASA)称小犬为“珍妮”(Jenny)。特别提到菲律宾,那是因为北半球的热带台风是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形成的。

 

104日:从西岸到东岸

930日抵达台北时,已获得台风小犬将登陆台湾的消息。104日一行五人,开着SUV从彰化鹿港南下,先到屏东潮州镇吃碗猪杂汤,用过午餐后经南迴公路绕到台东,赶在台风登陆前抵达池上的好和院景(民宿)。103日,也就是在鹿港住宿那一夜,风势已经转强,路旁的草木漫天飞舞。

沿着台东海边公路北上,小犬登陆的前奏卷卷而来,大武山下前路笼罩着灰蒙蒙的层积云,海面掀起一波波巨浪,漫长海岸线在大自然的魔力下显得格外壮观。

台风小犬登陆的前奏

台东大武山下前路高处笼罩着灰蒙蒙的层积云,海面掀起一波波的巨浪,漫长海岸线在大自然的魔力下显得格外壮观。

台湾政府宣布105日停工停课,只有北部地区的北北基桃(台北,新北市,基隆,桃园)如常。有些居住在桃园的公众人士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不公平,今年9月和10月两度遭到台风来袭,只有桃园没放假。

4日傍晚5点多抵达池上的民宿时,天已昏暗,店铺都闭门不营业。民宿以安全为由,让厨师回家,无法为客人准备晚餐,建议我们到几公里外的7-ELEVEN买些便当。7-ELEVEN拉下半个卷闸门,当地人行色匆匆,取了几样食品便开车走了。店员表示如果情形恶化,他们将关门回家,不像平时那样开足24小时。我们入乡随俗,尽快挑些热食、便当和快熟面,回到民宿的餐厅开饭。强风把屋顶刮得沙沙地响了一整晚,小楼一夜听风雨。

同行的四位伙伴在好和院景民宿的餐厅共进7-ELEVEN晚餐

当地7-ELEVEN泡在热锅里的台湾小吃如猪血、豆干、竹笋、各类肉丸,以及保温箱的番薯(地瓜)味道都颇鲜美,浸泡三分钟后的快熟面也津津有味。

民宿建在绿油油的稻田旁,轮胎树、金城武树和蔡依林树都在视线范围。由于天气恶劣,我们只在车上到此一游,期待隔天的天气好转后与树为伴。离开的时候依然刮强风,豪雨偶尔停歇不到一分钟,只好作罢。

狂风暴雨中的金城武树

风雨中蔡依林树的舞姿

雨势稍弱的瞬间:金城武树在“脚下”远处

 

105日:沿着东岸北上花莲

5日的早餐也是7-ELEVEN买回来的,由于房价含早餐,民宿为我们打包食物。由于小犬仍在肆虐,当然不能期待太高,就是些三文治、鲜奶豆浆、乳酸菌饮料等。

早晨9点多北上花莲,约一个小时后风雨逐渐变弱,小犬风眼从台东的恒春半岛往西行。池上到花莲路上可见绿油油的稻田,水稻需要大量水分,不受台风带来的雨水影响。

北上花莲路上,约一个小时后风雨逐渐变弱,可见绿油油的稻田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路上行人车马稀,店铺闭门不营业,我们已习以为常。车行一个多小时路过瑞穗乡,有间门口摆着十来串香蕉和两个大西瓜的“水果店”开着门,我们借用厕所,顺便买串整20条香蕉答谢。店主表示请我们吃,最终只收10元台币,折合几毛钱新币。店主说把香蕉皮顺手丢到旁边的小菜园施肥便是,尘归尘,土归土,大地长出来的食物终须回归大地。

车行多50分钟,正午时分来到寿丰乡,路上走动的行人车辆渐多。7-ELEVEN文瑞門市敞开大门,正好祭五脏庙。屈指一算,原来我们已经在台湾连吃三顿便当了。抵达花莲慈济静思堂,当地生活已恢复日常。

10月5日正午时分台风小犬已离开台湾东部

 

维基百科: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过去在新加坡国防部工作时,每年海军运输舰(Landing Ship TankLST)都会来往台湾南部的左营几趟,通常避开刮台风的78月份。9月台风已属“风尾”,10月小犬可说是个意外。

虽然台风小犬的风速快强力大,风眼的时速还不到10公里,缓缓离开台湾,朝往广东、广西和香港的方向前进。

根据维基百科,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大量海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变化和地球自转,流入的空气越积越多,形成逆时针旋转的巨型空气漩涡(热带气旋)。热带气旋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

台风在菲律宾周遭海域形成后,向西偏北移动。纬度较低时横过菲律宾后进入南中国海,最后在广东、广西、海南、越南一带登陆。纬度较高时经过菲律宾北部和台湾南部的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然后在广东、福建一带登陆。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学家估计,每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的能量,比全球所有发电机加起来高200倍,或等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相比之下,二战结束前投掷在广岛的原子弹为15000TNT,长崎的则约为21000吨,热带气旋的能量比80年前的原子弹强大几百万倍。

 

新加坡有台风吗?

新加坡没有台风,不过偶尔会受到苏门答腊飓风(Sumatra squalls)的侵袭,通常发生在4月至11月西南季候风和季候风间歇期,黎明前后带来持续一两个小时的狂风和雷雨。

苏门答腊飓风在苏门答腊岛上空形成,向东移动到马六甲海峡,新加坡记录到的最高风速为144km/h,约等于每秒40米。

苏门答腊飓风在新加坡的破坏力不大,不过在苏门答腊引起山崩和洪灾,并造成人命伤亡。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文中指出:“新加坡有台风吗? 新加坡没有台风”。回忆上世纪70/80年代我们住在白桥的 ‘点式’
组屋的第24层楼,向窗外望去市区海边的高楼林立秀丽的风景 ‘一览无遗,尤其华灯初上时经常
看到三三两两的飞机同时在不同的高度 ‘徘徊’ 等待降落 ‘樟宜機場’ 的景像 蔚为奇观。
国庆日晚间的 ‘烟花‘ 汇演,朋友们经常一起到寒舍一块观赏犹如眼前拍照留念,如幻似真。
文中也指出:“在每年4月至11月西南季候风和季候风间歇期,黎明前后(经常)带来持续一两个小
时的狂风和雷雨”,我还记得每次 ‘狂风骤起‘(不一定带着雷雨)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股莫名
的 ‘刺骨’ 的寒气,盖着早已备好的纯羊毛被,欣赏着 ’狂‘ 风 ’撞击‘ 在附近高楼那令人
‘毛骨悚然’ 充满诡异的 ‘迴響’ …..
至于难得一见的 ’雷暴雨‘,我在这24楼层住了整整20年,见到从窗外 ‘飞’ 进来的 ‘蟑螂’ 不超
过10只,每次与它的 ‘相逢’ 意味着雷暴雨即将降临 …..
这一切未尝不是住在 新加坡 的 新加坡人 所难以体会的 ‘高处不胜寒’ 的经验,不是吗?

在新加坡生活了40多年,我不知道何谓 ‘地震’,‘龙卷风’,海啸‘,’冰雹‘,’冰天雪地‘,’冰川‘,
’六月雪‘‘,’洪水‘ ….. 在国外生活的过去30年我都亲身经历过或亲眼目睹过这一切,我真不知道
对 ’养尊处优’ 没有 ‘天灾’ 不知 ‘天高地厚’ 的小小红点是否应该 ‘引以为傲’?还是应该 ‘引以为憾’?
你说呢?

花非花 said...

梁先生的文章自然是时常拜读的,有时有感而发,不免就随笔留言。当然都是个人见解感慨,人微言轻,就是随口聊聊,不值一提。

譬如这篇旅游随笔,拜读过后,其实心里着是平静。反而是这篇留言,就像小石子荡起了几圈涟漪 -- 突然间竟然有些遐想 -- 那就是台风飓风的能量既然比“核弹”还强大 -- 那么在科技的掌控愈来愈先进的情况之下 -- 会不会有朝一日,台风飓风都可以驾驭成为提供人类需要的“能源”?

太阳能、水力、风力、潮水地热都可以发电,“风力”也已经是一个选项。问题是过于强劲的风无法控制 -- 在理论上说,气旋的形成已经掌握了,台风飓风的方向也基本可测 -- 那么怎样研究、发明一种可以让台风为人类服务的“新能源”呢?

到时候新加坡可能就懊恼怎么台风不来光顾?呵呵,胡言乱语,胡思乱想,莫怪。

Anonymous said...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展望美国地缘政治的长期目标时说: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新加坡 与其研究如何将 ’台风飓风都可以驾驭成为提供人类需要的“能源” ‘ 不如专注于如何在组屋的露台种植 ’稻米‘,
也许干脆全速开动印钞机不但 ’财源滚滚‘ 万众归心指日可待 !✌️

花非花 said...

其实,我的这些胡言乱语,不过就是针对“对 ’养尊处优’ 没有 ‘天灾’ 不知 ‘天高地厚’ 的小小红点是否应该 ‘引以为傲’?还是应该 ‘引以为憾’?”的情绪反应 -- 然后在:“你说呢?”之后的有点儿无厘头的“我说”。

就譬如梁先生说的:“...科学家估计,每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的能量,比全球所有发电机加起来高200倍,或等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 -- 人类若是真的能够控制巨大的气候天象 -- 台风转为新能源,那绝对是福音了。

不过,作为小红点的一个井蛙之见,虽然不致于妄自菲薄,也不会糊涂到以为忘记了“本份” -- 毕竟,无论知彼与否,“这个“知己”是要打头阵的。

玩笑归玩笑,不过这个在新加坡组屋顶上开辟稻田,却也并非天方夜谭 -- 所谓有钱好办事,那就是将整个新加坡城市埋在地底下,然后就在地面上兴建多层稻田,可以像买沙一样的到处收购黑土 -- 不过,还是这句不过 -- 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并非可能就是可以进行的。

再来一个“不过” -- 不过台风成为新能源和组屋屋顶种植大米,虽然有点荒谬,毕竟前者是“未知”但可以期待,譬如核弹变成核电站就是。而后者则是杯水车薪的效率问题罢了。

然而“印钞”这回事的酸味太重了 -- 有“鼻屎”的味道 -- 这就不太好了。

Anonymous said...

我忽然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段:’现在的很多古代遗址都是掩埋在地下的,有的比较浅一些,挖掉表层的耕作土壤
就能暴露出来,有的则很深,甚至在地下十几米处才能找到。比如著名的“开封城,城摞城”,在今天的开封城下,还掩
埋着东周到明清时期的开封城,最深处有十几米 ….
我也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经在 巴西班让虎豹别墅坐 ‘船’ 参观过传说中的 ‘十八层地狱’!
当然了 ‘有钱好办事,将整个现代化新加坡城市埋藏在地底下,然后在地面上兴建的多层稻田’ 所形成的地宫与这一切都
‘风马牛不相及’,扯不上任何关系,万一建成之后,肯定是小红点的另一个骄傲!
你闻到过你鼻孔内鼻屎的味道吗?其實鼻屎本身是沒有氣味的。不過如果你的鼻腔莫名長期聞到怪味,像是死酸老鼠味、
可就要當心了,奉劝務必要盡早就醫,以免小病痛變成癌症。切记!
提起核能发电看到切尔诺贝利核能电厂和福岛核电厂的意外事件,不提也罢!但是听说有一个 三巴旺温泉公园 其中的
天然温泉,难保不是未来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以 ‘地热’ 发电的电厂的源点 …..

花非花 said...

有钱当然好办事 -- 问题就是效率和价值。刚好昨天看了一则新闻,说是一个浮动储电站储存的电力可以让600间4房式屋子提供一整天的电量 -- 我当时有点懵懂 -- 简单说这个电量可以让一间4方式的屋子提供600天的电源 -- 然而,当我想到一间4方式的屋子每一个月的电费不过就是百多元上下 -- 600天20个月?就不懂得这个庞然大物的经济价值在哪里?

三巴望的那个小温泉,要挖到多少千米才能够发现大量的热泉呢?对于三巴望的几亩三分地,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不会这么愚昧的去开发这种和经济不对等的“愚举” -- 核电站倒是实惠得多了。可惜的是精明的政治人物不会自讨苦吃。毕竟,有钱就是大爷,向四周的邻国买绿能就够了。即满足了对于减碳的需求,得到了碳中和的美誉。

新加坡大量购买绿能的结果,当然就是让电费节节高升。不过,新加坡人逆来顺受惯了,前例可循,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里,不妨谈谈移民火星这个骗局 -- 因为地球就算是被水淹了一成,地球的环境怎样都会比火星“宜居” -- 譬如上文所说的迁到地底。不是吗?流浪地球也是这么认为 -- 在地球还没有被太阳烧毁之前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一艘航空母舰就是一个海上城市 -- 从这个思路出发,海洋的面积就算增加,人类也可以筑就无数个水上城市 -- 只要掌握科技,当然还是有钱做大爷。新加坡以前填土,现在填土增加土地面积。然而,以后在需要时建造水上城市也应该轻而易举。

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 地热就免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