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迪士尼游轮旗下的新游轮将推出从新加坡出发的航程,以新加坡作为母港至少五年。预计将为本地旅游业带来百万民各地游客,包括海空(fly-cruise)乘客。游轮可容纳6000名乘客和2300名工作人员。
迪士尼游轮在美国以外航行,相信会带来迪士尼乐园的新体验。
迪士尼乐园有个“小小世界”,色彩柔和的小舟带领大家游历七大洲,聆听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以他们的母语传播同一个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博爱的讯息。
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的“小小世界”开幕时(1966年),邀请不同国籍的孩子,穿着代表自己国家的传统服装一起庆祝。“小小世界”是夫妻档的产品,由幻想工程师Marc Davis设计角色及场景,妻子Alice
Davis设计木偶的服装。
歌曲原自1964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Sherman Brothers (Richard Sherman,Robert Sherman)谱写《It's a small world》,配合世博所宣扬的世界和平的精神,传达“世界真细小”的地球村信息:
It's
a world of laughter, a world of tears. It's a world of hopes and a world of
fears. There's so much that we share that it's time we're aware.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There
is just one moon and one golden sun. And a smile means friendship to everyone.
Though the mountains divide and the oceans are wide.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世界真细小》中文版由黄霑作词,歌词同样充满正能量,开拓心胸,对生活摆好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那是1973年左右,迪士尼打算在香港发展所出现的粤语“儿歌”:
人人常欢笑,不要眼泪掉。时时怀希望,不必心里跳。
在那人世间,相助共济,应知人间小得俏。
世界真细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实在真系细世界,娇小而妙俏。
又有阳光照,兼有朗月耀。良朋同欢聚,相依相对笑。
万里难隔阻,心里情长照,应知人间小得俏。
世界真细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实在真系细世界,娇小而妙俏。
世界和平是个崇高的理念,因为有史以来,世界从来就没有和平过。
世博有它的现实政经考量,迪士尼乐园则是个花钱寻开心的桃花源。《It's a small world》或许只是一首长大后就会淡忘的儿歌,但我觉得更像是唱给大人听的童谣,不经意间提醒游人,生命中有哲学与价值观,人生有梦,别留遗憾。
孩子们的眼里,友谊、欢笑和快乐都是心灵相通的,无论肤色、语言,无论身处哪个角落,孩子们都愿意跟您做好朋友。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表现。
社会是个大染缸,这是我在小学写作文的时候学会的。无可否认,人的优越感和自卑感是成长过程中养成的。第一次感受到洋人的优越感是1970年代初的棒球俱乐部,那个晚上我和弟妹们如常在大草场踢球,过后到那儿的小游乐场荡秋千,几个洋小孩走进来,不客气地挥舞拳头,要我们离开他们的地方。
第一次感受到讲英语人士的优越感是1977年底在台隆造纸厂做假期工的时候,那位名叫Benjamin的英校生,以只会讲英语的优越感来压制自己跛脚的自卑,并以会说流利英语为由,命令我们这批华校生做事,没多久他便被人事部经理踢走了。
第一次感受到讲广东话人士的优越感是1993年的北京。那时候我误信住在鹤山的表哥表姐们的话,参与广州到北京的旅游团,结果花费比别人高的价格,受到比别人差的待遇。最绝的是一群广东干部投诉北京食物分量少又不好吃,不管影响整团人的时间,自己两桌另外点菜拼酒,过后才施施然地走出餐厅。
第一次感受到讲翘舌北京话人士的优越感是1993年的圆明园。参观西洋楼废墟时隐约中还感染到王者的霸气,不过更霸气的是守园的小帅哥,对游人呼呼喝喝,一副随时准备打架的模样,怎么也看不出大中华古国该有的文明。
第一次感受到讲华语人士的优越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京奥办得相当有组织性,开幕礼展现中国重新崛起的霸气,比赛成绩也是历届最优秀的。日后跟着旅行团来到本地的一些中国游客兴起民粹主义,态度嚣张,随意抽烟吐痰,吃自助餐把整盘食物都端到自己桌上去。一些酒店特地为中国旅游团设立专区,避免影响其他客人。
小小世界里这些负面心态与举止都不存在。
音乐小舟是我毕生乘坐过的最快乐的游船。
7 comments:
“第一次感受到讲英语人士的优越感是1977年底在…..” 也许幸运的是你还 ‘年轻’?又或者是你 ‘后知后觉’,
上世纪:50年代当我被念英文小学的 ‘亲戚’ 拒绝一起玩耍时,60年代当优越的高中会考成绩却因一个10
左右分钟的 ”英语口试” 肥佬而被 新加坡大学(工学院) 无情地拒于门外使我感到 ‘前途无亮’ 时,70年代当
我的其中一位心仪的女朋友告诉我她绝不会接受她的下一代在家中说中文时,….. 直到上世纪末当亲友邻
居们意外地惊悉我已获得某 ‘说英语国家’ 的 ’居留权‘ 后举家移民逝不回头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从来不
曾有的那 ‘永誌不忘’ 由衷而短暂的万人钦羡的 ‘热情’ 与 ‘眼光’ !
作者声称:”第一次感受到洋人的优越感是1970年代初的棒球俱乐部 …..”
其实何止上世纪70年代,我永远不会忘记在80/90年代我多次与在新航集团工作的老婆大人出国从
新加坡樟宜機場 出发,每次在柜台办完登机手续之后,登机前照例环视 ‘游历’ 当时的两个机场终站
大廈,庆幸的是我们成功地找到两个终站加起来 ‘绝无仅有’ 的 “机场五月花大酒楼” 几个中文字使
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在到处英文的围绕之中顿有 ‘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 ’骄傲自与自豪‘!
反观抵达 ’落后‘ 的西方国家,机场到处 ’中英‘ 并列,显得那麽的不对称不和谐,我无语 …..
“第一次感受到讲翘舌北京话人士的优越感是1993年的圆明园”?
不是的,早在10年前我便已领教过普通话的 ‘优越’,那是在1983年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推行 ‘改革开放’ 之时
我与老婆大人在香港参加 ‘中国旅行社’ 的 ‘豪华华侨旅行团’ 在神州大地上旅游的时候,某(一线)城市的
‘地陪‘ 带我们到当地的 ’友谊商店‘ 参观购物时面对店内的女售货员那面无表情,冷酷无情,‘爱理不理’ 和
‘不买第一 光顾第二’ 的 傲慢 与 无礼,一些同(旅行)团的 ‘华侨’ 指着墙顶上高挂的 ‘为人民服务’ 牌匾向
女售货员们示意,岂料这一举动更招来了女售货员以纯北京腔普通话的一顿臭骂,她们毫不忌畏地指出她们的
确是在 ‘为人民服务’,可是这不等于要为你们 ‘服务’,因为你们这些根本就没有资格被称为 ’人民‘,你们 ’不配‘ !
我们这一群一路来以 ’人民‘ 自居的 ’怪物‘,顿时 ’鸦雀无声 无言以对’,只恨地上没有一个地洞让我们把头钻进去!
我们方才顿悟毕竟我们这些 ’华侨‘ 早已被清楚地划分出了界线,与 ’人民‘ 无缘 …..
我对于诸如“第一次感受到讲翘舌北京话人士的优越感...”和作者“第一次感受到讲英语人士的优越感...”的这些说法稍微有不同的见解 -- 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为他的民族和语文的自尊感觉优越的权利。
不过,问题并不在这里 -- 真正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就是当“狗和华人不得进入”的牌子在公园门口竖得起来,而据说竟然还有少数享有特权的高等华人悠闲自得地在里头顾盼自如地散步的时候 -- 他们还觉得自己是“华人”吗?
其二就是“优越感”是相对的。老板对雇员,上司对下属。有钱人看没钱人 -- 其实在这个物质挂帅的社会,自古以来,从势利眼的视角延伸出来的“优越感”本来就是普遍的人性。中美之间的博弈,其实也在诠释着这一种关系。美国人就很坦然的对中国人说用实力说话。当然,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的时候,其实也是“实力”的底气。
因此,我虽然也是对别人“狗眼看人低”的姿态感觉忿慨,却也无可奈何。其实,有些时候,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显露自己的优越感而不自知罢了。
许多年前,我和同事上司到英国公干。在酒店门口,当一个洋人小伙殷勤地帮他提行李的时候,我不敢形容他的心情 -- 他笑着用福建话对我说:“红毛也跟我们提行李了”。
唠叨了许多,其实我的感慨就是鶴处在鸡群中的优越感是无可厚非的 -- 真正的问题是“鸡对鸡的优越感” -- 我很久没有乘搭新航了-- 20多年前,因为频繁的乘搭新航,就有冷眼观新航空服员服务不同人种的机会 -- 那就是在洋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差异。
“ …..当“狗和华人不得进入”的牌子在公园门口竖得起来,而据说竟然还有少数享有特权的
高等华人悠闲自得地在里头顾盼自如地散步的时候 -- 他们还觉得自己是“华人”吗?….. “
其实这些与洋人并肩在公园裡 ‘谈心’ 的华人,他们在 ‘狐假虎威‘ 的时候,他们不一定已经忘记
狐狸就是狐狸毕竟 ’虎‘ 不起来的事实,可是至少他们肯定地以认为自己不是一条狗而 ’沾沾自喜’!
甚至以现代 ‘法律’ 来说,难保在符合规定的法律条件,只要符合法定的要求之下:
‘狗’ 足以被定义为 ’华人‘,反之 不满足条件的 ’华人‘ 也可以被蓄意地定义为 ’狗‘,有毛病吗?
“ ….. 优越感”是相对的。老板对雇员,上司对下属。有钱人看没钱人 -- 其实在这个物质挂
帅的社会,自古以来,从势利眼的视角延伸出来的“优越感”本来就是普遍的人性。”
表面看来的确没问题,但你忘了这世上有多少 ‘鱼目混珠’,打肿脸皮充胖子 虚张声势 的
成功案例/骗局 难以捉摸的虚虚实实,每天在你我的身边上演着 …..
“红毛跟你提行李” 似乎足以满足新加坡人的 ‘虚荣心’,在西方先进国家 ‘混’ 了30年有着不同的
认知与感受。。在这里的西方人看来,这只是他作为酒店前台的工作的一部分,我生活的国度的
酒店与餐厅并不期望顾客施舍任何小费,他们受到包括法定最低薪金与各种工作条件的法律保护
与尊重,在这里你不可能雇佣外籍女佣,因为她们根本就无法获得签证,在这里你不能任意开除
任何一位雇员,一切有法可依,违法者会面对法律严厉的惩罚。
提起新航的空姐,老婆大人当年任职于新航集团,每年全家以 ‘员工机票‘ 免费到各地旅游,新航
空姐留给我的印象是 ’秀色可餐 婀娜多姿‘,我也多次自费偏爱乘坐澳纽航空公司到各地旅行,
印象中提供客服的多是 ’空嫂‘ 而不是 ’空姐‘,她们似乎更能够协助搭客将较重的行李提上
’头顶仓‘,也能处理各种意外情况时更老练。
‘华人与狗不能进’ 是真是假似乎有待商确,根据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7588516 所列出的通告碑的
英文原文,从任何一个角度看真的无法感受到有 ‘华人 “与” 狗不能进’ 的含义(将将人与狗画上等号):
I. The Gardens are reserved for the Foreign Communty
2. The Gardens are opened daily to the public, from 6am. and will be closed half an hour after midnight
3. No persons are admitted unless respectably dressed.
4. Dogs and bicycles are not admitted.
5. Perambulators must be confined to the paths.
6. Birdnesting. plucking flowers, climbing trees or damaging the trees, shrubs, or gras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visitors and others in charge of children are roquested to aid in preventing such mischief.
7. No person is allowed within the band stand enclosure.
8. Amahs, in charge of children are not permitted to occupy the seats and chairs during band performances.
9. Children unaccompanied by foreigners are not allowed in Reserve Garden
10. The police have instructions to enforce these regulations.
By Order,
N. O. Liddell, Secretary.
Council Room, Shanghai, Sept.
事实上,‘华人与狗不能入内’ 是1972年李小龙电影 “精武门” 中的一个有意渲染的镜头之一,‘以讹传讹‘ 并不具有真正的
历史价值与意义。
至于将华人与狗拉上关系倒是真的在元朝施君美的 《幽闺记·第十九出 偷儿挡路》的一句俗语:‘宁为太平狗 莫作乱世人’
上世纪70和90年代,也曾经出现过 ‘宁为美国狗 不做X国人‘ 撕心裂肺的呼喊,令人唏嘘不已!
文中的一句:“ ….. 第一次感受到讲英语人士的优越感是1977年底在台隆造纸厂做假期工的时 …..”
文中的另一句:“ ….. 洋人的优越感是1970年代初的棒球俱乐部 ….. “
我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曾目睹在美芝路的 “英军俱乐部” 出现口操流利英语的华人身影,
我在上世纪80/90年代也曾多次受邀出入误解路和无吉芝麻的多个以洋人为主(包括美国银行)的
’俱乐部‘,其中也不乏 ’华人‘ 的身影。这些 ’华人‘,不是 ’腰缠万贯‘ 的 ’殷商巨贾‘,便是口操流利
外语的 ’高等人‘,…..
也许不幸的是我和你一样出生在一个不公正的新加坡,在这里将不同源流的国家公立教育分成了
三六九等,作为华校生,一开始摆在面前的便是 ’前途无亮’,自小便被处在驻定 ’落后挨打‘ 的起
跑线上,前程暗淡无光,看不到一丝的曙光和希望。
我曾指着已故父亲的鼻子将他臭骂了一顿,他沉默许久之后他 ‘有气无力毫无底气’ 地告诉我,也有
不少的华校出生的最后成功了,我告诉他传说中的 ‘独臂刀王’ 最后也能攀上武林的巅峰,但是你有
想象过他所付出的他人N倍的努力和成功之前所受到的屈辱与白眼,歧视吗?你知道 ‘武林’ 对他在
成功之前有过丝毫的怜悯吗?你有尽过为人父母所应付的责任吗?他梗塞无语 …..
Post a Comment